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63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思考与练习一、填空。
21分1. 在12÷6=2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 ]。
3.20÷5=4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4.20÷4=[ ].用的乘法口诀是[ ]。
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 ]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 ]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
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1、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包含除和平均分(具体内容可参考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 ?列式:
24本练习本,每人4本, ?列式:
除法各部分名称
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
2、关于口诀
一句口诀可以写出4道算式(五五二十五等因数相同的几句外)
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
A、246=
B、46=
C、243=
D、244
注意:口诀和读作不要混淆
3、倍数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6是2的( )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
8的4倍是( )倍。
这两种题不要混淆。
画图题一组一组地画,不容易出错。
2个,画是的3倍:
4、解决问题
自己选择两步计算或是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
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小学频道!。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解析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或者确定的份数。
2. 除数、被除数和商:除法运算中,被除数是要分成若干等份的数,除数是每一份的个数,商是被除数被除数除以除数的结果。
3. 余数:如果除不尽,剩下的部分叫做余数。
4. 商是整数的情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商是一个整数,且余数为0。
5. 商是小数的情况: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商是一个小数,且余数不为0。
6. 可整除性规则: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数是0或者5,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
7. 约数:除法的逆运算,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约数。
例如,2和4是8的约数,因为2 × 4 = 8。
8. 查询除法记录方式:可以使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除法运算,先将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然后进行运算。
9. 被除数增加或减少时商和余数的变化:当被除数增加或减少时,商和余数也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10. 除法的应用: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若干份,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等。
第一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1、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虽然平均分的分法不同,但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和总数都不变,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1】下列分法是平均分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3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B分成2份,每份3个星星,不是平均分,符合题意;选项C分成4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解答】B;判断平均分的关键是看每份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例2】将8个桃子平均放在盘里,下列分法错误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4份,每份2个桃子;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C分成2份,每份4个桃子。
【解答】B;【练习】下列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解答】【例3】把12个小球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下列装法正确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3份,每份4个小球,虽然是平均分,但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分成4份;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C分成4份,每份3个小球,符合题意。
【解答】C;【例4】数一数,分一分,填一填。
(1)一共有()颗小红心。
(2)把这些小红心平均贴方框里,每个方框里贴4颗,需要()个方框。
【解题分析】【解答】(1)16;(2)3;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2019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1、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包含除和平均分(具体内容可参考第二单元复习要点)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列式:24本练习本,每人4本,?列式:除法各部分名称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
2、关于口诀一句口诀可以写出4道算式(“五五二十五”等因数相同的几句外) 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B、46=C、243=D、244注意:“口诀”和“读作”不要混淆3、倍数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6是2的( )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
8的4倍是( )倍。
这两种题不要混淆。
画图题一组一组地画,不容易出错。
2个,画是的3倍:4、解决问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自己选择两步计算或是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除法
几何无王者之道〔这里的几何就是数学〕——欧几里德。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预备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
法知识点,协助大家提高数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除法
1、除法的读法、写法、各局部的称号
特别强调〝÷〞读作〝除以〞而不是〝除或除于〞
2、概念:什么状况用除法?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品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红几份,求每份有多少?用除法
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物品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按每份有多少来分,求平均分红几份?也可以用除法
3、除法算式中各局部的意义
10÷2=5
意义:2即可以表示平均分红2份,又可以表示每份有2个。
所以画图题的答案不是只要一个,第一题可以2个2个的圈,也可以5个5个的圈。
但,假设出现画图又填空,就得看等号前面的得数是不是与想要的答案一致。
重难点:
做题时,一定先找准要把谁平均分,即平均分的总数是多少。
留意哪个数是标题给的信息,哪个数是要求得的结果。
★4、用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处置效果的区别(搞清楚什么状况用乘法算式什么状况用除法算式,其实就是找准标题中哪些数是给的,哪个数是求出来的。
)
只需大家兢兢业业的温习、一定可以提高数学运用才干!希望为大家预备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协助!。
二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1、平均分的含义: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2、除法的 2 种含义: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 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 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 ”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 ÷4=6 读作:24 除以4 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商= 除数,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 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 倍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 总价。
总价÷单价= 数量。
总价÷数量= 单价。
10 、算式的意义:45 ÷9=5 表示把(45 )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思考与练习一、填空。
21 分1. 在12÷6=2 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2 个△,每 3 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
3.20 ÷5=4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20 ÷4= (),用的乘法口诀是()。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
1.经历2、3、4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
2.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乘法计算题。
3.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地计算。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课件、小棒。
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
一五( ) 二五( ) 三五( ) 四五( ) 五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主题图。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练习题(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 。
(2)把54个乒乓球装盒,每盒装6个,可以装( )盒.(3) 在18÷2=9中, 被除数是( ), 2是( )数, 商是( )。
(4) 40÷5=8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5) 45是5的( )倍, 45里面有( )个9。
(6)除数是6,被除数是除数的5倍,商是( ) ,列成算式是( )。
(7)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相同的,此时商是( ) 。
参考答案(1)把36平均分成9份, 每份是( 4 )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预习与同步练习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某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经典例题】某小学组织4人一组玩游戏,全班32人,可以分为()组。
A. 6B. 7C. 8D. 9【答案】C【解析】【分析】32可以分成4个8(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些物品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例如24÷3=8 ,读作:24除以3等于8;24为被除数,3为除数,8为商。
【经典例题】24里面有多少个3?正确列式是()。
A. 24÷3B. 24×3C. 24-3【答案】A【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24÷3。
故答案为:A。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直接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经典例题】1.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2份。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8÷4=2(份),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钱数÷每份米饭的钱数=可以买的份数,据此列式解答.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________,被除数和除数都是5,商是________。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以内的除法听课笔记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
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竖式除法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例7、求16÷2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2等于16。
因为乘法口诀“二八十六”,所以16÷2=8 。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表内除法二年级下册数学温习要点为大家引见的是表内除法,表内除法,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概念除法是四那么运算之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温习要点:表内除法
1、平均分:每份分得异样多,叫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处置平均分红绩的。
包括除战争均分
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 ?列式:
24本练习本,每人4本, ?列式:
除法各局部称号
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
2、关于口诀
一句口诀可以写出4道算式(〝五五二十五〞等因数相反的几句外)
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处置的算式是( )
A、24÷6=
B、4×6=
C、24÷3=
D、24÷4
留意:〝口诀〞和〝读作〞不要混杂
3、倍数效果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6是2的( )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
8的4倍是( )倍。
这两种题不要混杂。
画图题一组一组地画,不容易出错。
2个,画是的3倍:
4、处置效果
自己选择两步计算或是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
只需大家兢兢业业的温习、一定可以提高数学运用才干!希望为大家预备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温习要点,对大家有所协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练习题
(1)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 )。
(2)把54个乒乓球装盒,每盒装6个,可以装( )盒.
(3)在18÷2=9中,被除数是( ), 2是( )数,商是( )。
(4) 40÷5=8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5) 45是5的( )倍, 45里面有( )个9。
(6)除数是6,被除数是除数的5倍,商是( ) ,列成算式是( )。
(7)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相同的,此时商是( )。
参考答案
(1)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 4 )。
(2)把54个乒乓球装盒,每盒装6个,可以装( 9 )盒.
(3)在18÷2=9中,被除数是( 18 ), 2是(除)数,商是( 9 )。
(4) 40÷5=8表示把( 4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8 )(5) 45是5的( 9 )倍, 45里面有( 5 )个9。
(6)除数是6,被除数是除数的5倍,商是列成算式是(
(7)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是相同的,此时商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