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 格式:ppt
- 大小:685.00 KB
- 文档页数:27
经纬度口诀: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前言:关于经纬度问题,一直以来是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做起来感觉最头疼,作为初中地理的第一章,容易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以致放弃对整个地理科目的进一步学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总结出一些答题技巧,现结合例题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例一:见右图。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B:、C:、D:、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四季分明的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答题说明: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经纬网地图,概括了所有和经纬度有关的题目。
(1)第一步(题):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如图:做法:箭头指示法图示说明: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A:140°E、80°N B:140°W、40°N C:140°E、20°N D:1 40°W、20°S第二步(题):判断方向方法:要判断A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则在C点标出东西南北,然后看A点界于两个方向之间,那么A点就在C点的什么方向。
如图可以看出,A点在C点的N坐标方向,即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
B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第三步(题):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难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
判断东西半球口诀: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度和160度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如何辨别地理中的经纬度
经纬度口诀: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前言:关于经纬度问题,一直
以来是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
点,学生做起来感觉最头疼,作
为初中地理的第一章,容易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以致放弃对整个地理科目的进一步学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总结出一些答题技巧,现结合例题总结如下,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例一:见右图。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B:
、
C:、D:
、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 点的方向。
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
是A、C,位于西半球的是BD。
(填代
号)
第五步(题):关于五带的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判断依据:根据纬度判断五带:0-23.5度为热带,2 3.5-66.5度为温带,66.5-9。
度为寒带。
答案: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二、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
例二: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 、;
B. 、。
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是学生作题时最。
经纬网及其应用一、经纬线与经纬度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同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增加,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增加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增加,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增加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重要的经纬度(1)20°W、160°E为东西经界线;(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 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4.经度的判断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下图)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二、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1.经纬网的类型类型图示经纬线特点经纬度判读备注侧视经纬网图①经线为竖弧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为横弧线或横直线,与赤道平行;②经线完整,图中纬线为纬线圈的一半①赤道(图中最长横直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②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①最大圆为一经线圈,经度值互补;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18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180°/6=30°)极地经纬网图①圆心为极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状;②纬线圈完整,经线为从极点至赤道的部分①如图,极点为北极点,图中纬度均为北纬;②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则为东经,数值减小则为西经①最大圆不一定是赤道;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36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360°/8=45°)方格状经纬网图①横直线为纬线,竖直线为经线;②图中经纬线垂直相交①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②纬度值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虚线为回归线或极圈)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经纬线间隔相等(如图中经度差90°)2.经纬网的判读(1) 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依据纬线定南北→依据经线定东西→综合定方向具体分析如下:(1)方格状经纬网图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A、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2.量“距离"(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下图中。
3.定“范围”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度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经纬网的基本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之间的南北方向.③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为东,背向为西。
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1.最短航线的概念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MPK而不是MQK)。
③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2.最短航线的判断方法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
如下图所示。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图6中的两段劣弧。
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可通过下图进行推导。
如图A、B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C、D为位于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南弯曲的弧线。
具体是: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走极点。
寻“最短航线”的技巧(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具体分三种情况:①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再做讨论,如A至C。
(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①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方向。
②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方向。
读下图,从E点到F点的最短航线是( )A.先西北后西南 B.先东南后东北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北后东南【答案】A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
经纬网定位方法(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极地为中心俯视图,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的放射线.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标注的纬度数值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南纬度;无论是侧视图还是极地俯视图,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度,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度;南北纬判断:极地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北纬度;中心为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南纬度;③极点的判断:(1)根据圆心注记:标注”北”或”N”为北极(2)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3)经度变化规律:首先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北顺南逆”原则可判断;(4)根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逗号形状)(5)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二)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1)经纬网上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方向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②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判断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纬度变化(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南),北纬度地点在南纬度的北侧;第二部: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只有相对.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差小于180°(劣弧、小于半球)情况下,位置偏东的地点在东,位置偏西的点在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③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航行路线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1)特殊大圆;赤道、晨昏线、经线圈,其最近航线就是沿着这些大圆走劣弧;(2)同时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两点,一般先向高纬度走,然后再向低纬度走;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地则按照沿着过大圆的劣弧方向走即可;(三)定距离(利用经线\纬线长度)①两点位同一经度:长度=同一经线上两点的纬度差×111 KM;②两点位于同一纬度:长度=同一纬线上两点的经度差×111×cosØ KM; Ø为当地所在纬度③两地经度和纬度均不同,可想假设两地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考试一般忽略经度差或者忽略纬度差,根据①和②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