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4
历史试题 第1页(共36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36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2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如下图中的一组文物可以印证( )A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B .山西是民族交融的场所C .山西的远古传说比较丰富D .山西古人类遗址最丰富2.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 A .北京周口店遗址B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D .陕西省半坡遗址3.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
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A .考古发掘B .文字记载C .神话传说D .专家推测5.下列与“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相符的历史文化遗迹是( )A .山顶洞遗址B .二里头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6.《中国百年考古大发现》中涵盖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发现,书中有关于农作物栽培、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的记载,可以印证记载的遗址有(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 7.福建平潭县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等遗存。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是中国古代五帝的是()A. 黄帝、尧、舜、禹、汤B. 唐太宗、朱元璋、康熙、乾隆、咸丰C. 诸葛亮、张良、李斯、王导、贾谊D.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2.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A. 商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D. 清朝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周朝D. 清朝4.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洛阳()A. 唐朝B. 宋朝C. 北魏D. 汉朝5. 以下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姓赵()A. 汉朝B. 唐朝C. 北宋D. 秦朝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7.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A. 唐朝B. 南宋C. 元朝D. 明朝8. 唐朝的长安城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A. 陕西B. 河南C. 湖北D. 湖南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创新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10.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实行了科举制度()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北宋11. 春秋时期的中国分为多少个国家()A. 7B. 13C. 21D. 5612.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修建了万里长城()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13. 以下哪个朝代的统治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南宋1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权()A. 元朝B. 唐朝C. 北宋D. 明朝1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元朝D. 清朝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描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创新时期。
3.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王朝,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地位。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东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3. 下列哪个皇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A. 夏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答案:D4. 下列哪个文献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A. 《尚书》B. 《春秋》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B5. 下列哪个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为著名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事件是______。
答案:周朝的建立3. 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的皇帝是______。
答案:秦始皇4. 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是______。
答案:《春秋》5. 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学派是______。
答案:儒家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儒家学派主张仁爱、礼仪、中庸之道等,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
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四、论述题1. 请论述周朝的封建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将国家分封给诸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封建体系。
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2. 请论述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德修养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
精心整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A C 2.A.B.C.D.3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D.半坡原始人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6.7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的考古遗址()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10A.C.11.一A.C.12影响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A.C.15AA.17.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1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19ABCD20AC21.读右图回答(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3.这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下列选项对该遗址远古人类表述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三万年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千年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我们应通过什么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新5.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烧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6.小明假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下图),头像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这个头部复原像反映的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7.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工具9.距今约7 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居民()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10.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
这证实贾湖居民( ) A .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 .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D .会制作简单乐器骨哨2.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和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的陶器残片。
这些残片证实广西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文献典籍B .神话传说C .考古发现D .影视资料3.“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
”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 )A .黄帝制造指南车B .涿鹿之战C .螺祖发明养蚕技术D .大禹治水4.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磨制石器,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5.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用来猎取动物,采集植物;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D. 修建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 卫青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十常侍之乱B. 黄巾起义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 黄巾起义5. 三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首先被灭亡?A. 魏国B. 蜀国C. 吴国D. 晋国答案:B. 蜀国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推恩令3. 三国时期,首先被灭亡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国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为巩固统一,他实行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还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
答案: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一项政策,由卫青提出。
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这一政策既巩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诸侯王权势过大的问题。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
这个时期的开始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之后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战争不断,政治斗争激烈,同时也是汉族势力逐渐衰退,民族融合的时期。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3.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人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7.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战略地位重要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D.生活用水方便8.《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这段话可能反映了下哪一种历史现象()A.半坡居民种植粟B.河姆渡人饲养水牛C.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D.河姆渡人使用黑陶9.“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
”材料中的“这里”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石制纺轮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出土的稻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王平同学家暑假期间喜迁新居,新买的家具和木质地板上油漆锃亮,交相辉映。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2.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4.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5.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6.“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8.假如你是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9.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陕西省半坡遗址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0.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元谋人和北京人都知道使用火D.北京人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6.“民以食为天”,从采集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8.下列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等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9.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郑裴李岗原始居民10.以下是电视剧里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A.用火把肉烤熟食用B.使用陶器等装水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使用打制石器劳动11.“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1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参考右图: 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
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
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5.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
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
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参考右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
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
9.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
的大米饭是()
A.北京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
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小明家在()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
1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
12. 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人类④半坡原始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1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15.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人文初祖黄帝
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16.老师让欣欣做组长。
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 )的再现啊!
A.推恩令 B.王位世袭 C.禅让 D.大一统17.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9.20XX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20.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21.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本题12分)
内容
船形彩陶壶 骨针 鱼纹彩陶盆 猪纹黑陶钵 远古居民 A B C D
A B
C D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
22.“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 制耒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 《白虎通》
请回答:
(1)材料中认为原始农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5分)
(2)神农氏为什么被后人尊为神农?(6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神农“教民农作”开始于何时?(4分)
文物
A
23.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河姆渡人的劳动生活进行想像。
小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河姆渡人挥舞着手中各种各样的打制石器,正忙着在农田里种植粟;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一些妇女正在纺纱、织布缝制衣服,屋里的地面上,摆放着许多底色为红色、上面绘有动物、植物、人和几何纹图案的陶器。
好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啊!请将小明所作描述中不准确之处找出,并改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