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
- 格式:ppt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51
第二篇: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目录:一、 ................................ 原位测试的定义2二、 .............................. 原位测试的特点:2三、 ............................ 几种原位测试的介绍3(一)静力载荷试验3(二)静力触探试验5(三)圆锥动力触探试验6(四)标准贯入试验8(五)十字板剪切试验9(六)旁压试验11(七)扁铲侧胀试验第二篇:岩土工程原位测试13(八)波速测试14(九)现场直接剪切试验15,、原位测试的定义在天然条件下原为测定岩土体的各种工程性质。
由于是在岩土原来所处的位置进行的,因此不需要采取土样,被测土体在进行测试前不会受到扰动而基本保持其天然结构、含水率、原有应力状态,因此所测得的数据比较准确可靠,与室内试验相比,更加符合岩土体的实际情况。
二、原位测试的特点:优点:1•可以测得难以取得不扰动土样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2•可以避免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不良影响3•原位测试的土体影响范围远比室内试验大,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4•可以节省时间,缩短岩土工程勘察的周期缺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原位测试具有严格的试用条件,若使用不当会影响其效果,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三、几种原位测试的介绍(一)静力载荷试验(1定义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在挖至设计的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在其上逐级加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强度与变形的特性,求得地基土容许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等力学数据。
(2)优点:该方法用于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比其他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当试验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土质均匀时,用此方法确定该深度范围内的土的变形模量也比较可靠。
(3)设备构成: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4)适用范围:根据承压板的形式和设置深度不同,可以将试验分成三种:1.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2.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3.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分析摘要:传统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采用现场取样然后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方式,相比之下,原位测试方式更加便捷,可以在岩土原本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相应的检测效率更高,且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当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原位测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相应的测试工作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有效促进了岩土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技术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原位测试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原位测试技术是指在岩土工程领域中,通过对现场土体或岩体性质进行直接观测和测试的一种技术手段。
能够提供实际场地情况下的岩土参数和性质的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原位测试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其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实地工程材料特性。
原位测试技术可以直接在现场对地层进行测试,获取实地土体和岩体的工程性质参数。
例如,通过钻孔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等测试,可以获得土壤的质地、密实度、压缩模量、抗剪强度等信息,岩石的强度、岩性等信息。
这些参数对地质勘察、土石方工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评估地下水情况。
原位测试技术可以评估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特征。
例如,通过水位测量、渗透性试验等原位测试技术,可以确定地下水位的高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周边地下水的渗流特性,从而为排水设计、土石方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
(3)判定地质灾害风险。
原位测试技术可以预测岩土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震液化等。
例如,通过钻孔回弹仪测试、地震剪切波传播速度测试等技术,可以估测土壤和岩石的抗震性能,为地震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4)监测工程变形和稳定性。
原位测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岩土工程的变形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沉降仪、应变计等原位测试技术,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土体和岩体的变形和变形速度,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原位测试是指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对地下岩土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地下情况,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原位测试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原位测试的种类及原理原位测试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直接测试来获取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
常见的原位测试方法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压洞测试、负荷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都是通过对地下土体施加不同的力或振动,观察土体的变形和反应来推断其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静力触探是通过将一根钢筒或棱柱形探针插入地下,然后通过一定的压力施加在探头上,记录探头下沉的深度和所需压力,从而推断出土体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性质。
动力触探则是通过在地面上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冲击力,然后观察土体的反应,通过分析冲击波传播的速度和特征来推断土体的密实度和受力性质等。
压洞测试则是通过在地下进行施压,观察土体的变形和承载能力等。
负荷测试则是通过在地下施加一定的荷载,观察土体的压缩变形和承载能力等。
1.为工程设计提供真实资料原位测试能够提供真实、直接的地下土体情况,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资料。
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取地下土体的密实度、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力学性质,以及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能够为土建工程的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输入参数和依据,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指导工程施工原位测试不仅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还能够指导工程的施工过程。
通过对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避免因地质条件导致的施工难题和安全事故。
特别是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地下土体的性质和特征的准确掌握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原位测试能够对地下土体的稳定性、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评估,能够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分析摘要:开展建筑项目的基础在于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相关勘察工作将会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分析工作内容可知,岩土工程所牵涉的内容范围较广,开展工作存在不小的挑战,对建筑项目中勘察岩土工程技术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岩土工程相关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原位测试技术相关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原位测试技术相关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技术;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即是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相关要求,对项目建设区域中的岩土层状况、地质、地形以及环境展开全方面的了解,经过数据采集、分析比较的方法制作勘察报告。
应用原位测试技术收集环境数据和岩土层的资料,与工程项目施工的内容相结合展开全方面的分析,以确认在此区域内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是否可行。
采取这一方式不仅有效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整体效率,还有效保障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1]。
一、在岩土工程相关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其一,对岩土工程中各式各样力学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有效测定,通过有效应用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实现对岩土工程特定地区范围的原地形生态条件展开全方面的分析和测试,同时对岩土工程中各式各样力学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有效测定,为地质勘察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应用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对岩土条件中天然承受能力高低、密实度、天然含水量的大小等指标展开分析,同时经过采取更为有效直观的方法,体现在岩土工程性能力学指标方面。
其二,运用原位测试技术的过程中具备多层面优势。
一是能够准确测定过往工作方法无法取得的测量岩土数据,与此同时还能够保障地质勘察的整体工作成效,获取更加准确科学的地质勘察数据[2]。
二是有效应用原位测试技术,能够防止出现由不规范的取样工作流程而导致的数据差异这一问题,借此来有效避免地质勘察数据出现误差过大的现象。
在应用原位测试技术开展工作时,其影响力较大,同时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0.15m 处,去除残土。
清孔时应防止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发展试验时,应使孔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浮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者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防止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 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 15~30 击打入土中 0.15m 后,开场记录每打入 0.10m 的锤击数,累计 0.30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假设遇密实土层,贯入 0.3 吗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 50 击的贯入深度。
4. 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发展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子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 重复以上步骤,发展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 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 1mm 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 将已穿入探杆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翻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 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磨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 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者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 将探头按 1.2±0.3m/min 匀速贯入土中 0.5~1.0m 摆布〔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根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者记录初始读数,即可发展正常贯入。
db22_t 1548-2012 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规程DB22_t 1548-2012《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规程》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勘察原位测试工作。
本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工作,包括岩土勘探、地基处理、地下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原位测试方法、试验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根据本规程的要求,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工作应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勘察范围与内容:确定勘察的范围和内容,明确需要进行原位测试的地点和数量,以及所需要获取的数据类型和精度要求等。
2.原位测试方法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和勘察需求,选择适合的原位测试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岩土动力参数测试等。
3.试验设备与仪器的选择和使用:选择符合要求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使用,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原位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原位测试数据的采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准确地反映地层和地基的特征和性质。
5.原位测试报告的编制:归纳总结原位测试的结果和分析,编制相应的原位测试报告,提供给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参考。
本规程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原位测试工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还可以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的出台不仅可以规范原位测试工作,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开展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从总体上可采用室内试验或者现场试验的方式,而原位测试技术是现场试验中的核心技术,经由这一技术的科学应用,也就能够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详细了解现场的土体物理性质和指标,在没有改变岩土层基本性质的前提下,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勘察结果,这些勘察结果可以作为后续项目实施的切实参考。
但原位测试技术中包含了多种的技术,为发挥这一技术的优势,专业人员需选择恰当的技术。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1 原位测试技术主要类型1.1 载荷试验载荷试验属于原位测试中的一种,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其应用类型的不同,又可细分为螺旋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动静力荷载试验。
但不同的载荷试验下,都有各自所对应的适用条件。
例如,螺旋板荷载试验常用于深部试验或地下水下的地面试验。
深板荷载试验更适合大直径桩的深基础和桩端土试验,但在进行具体试验时,测量深度应保持在5m以上。
在浅地基土试验中,浅板荷载试验更为有效。
1.2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粉土、砂土、黏性土的土壤测试中,静力触探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有关人员获得相应的岩土信息,尤其在上海地区项目中处理数据分层更加直观、可靠。
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的分析,一般兼具勘探和测试的功能。
与常规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相比,静力触探试验下的勘探工作呈现出高效性,且勘探结果的准确度也相对较高,当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遇到的是相对复杂的软黏土环境时,就可采用静力触探法。
1.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同样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原位测试技术,再进一步细分以后,有轻型、重型和超重型的技术区分,当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时面对的是粉土、填土或者砂土层、黏性土条件时,一般用选择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法;当遇到上海黄浦江堤岸浅部较厚杂填土时,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更为合适;软岩和碎石土等的勘察中,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技术可以获得可靠的勘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