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93.58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韦海成[摘要]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伴随着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网络文学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正悄然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与传统文学相比, 网络文学有其独特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语言更灵活、更生动、也更多变、更能够敏感地反映互联网的发展给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本文试图从语言风格、语言组成以及语种方面对网络文学的语言进行粗浅地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网络文学特点语言风格语言组成语种电脑网络作为新的媒体,不但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多地影响到人们的语言生活。
假如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来信:“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偶的烘焙鸡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是BT,哥们儿不用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94酱紫,呵呵:)……”。
请千万不要惊讶,它既不是江湖黑话,也不是出自疯人之口,而是典型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不同的网上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本文着重剖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目前,文学界对“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多有争议,褒贬不一,而且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一个明确的定义。
目前的相关研究对网络文学两种结论:一、纸质文学作品通过扫描仪或人工录入等方式上传至网络。
严格意义上讲,它不过是一个电子化了的图书馆。
二、网络写手直接在网上发表并传播的作品,即网络原创文学。
网络文学的生存和创作离不开互联网,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基础,因而网络的一些特点暗中决定着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
从语言风格方面看,口语化、简约性和娱乐性是网络文学的显著特点。
从语言组成方面来看,网络文学体现出谐音化、符号化的特点。
一、口语化网络文学语言的主体仍是书面语,但受到口语的影响,已经相互融合、渗透。
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
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及影响探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日新月异的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交流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时尚的表达方式和即时更新的信息内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和影响探究,来探讨它们在现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征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流行起来的某些特定的语言短语、词语或句子。
它们通常是在社交媒体或聊天应用程序上进行的交流中产生的,然后在短时间内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扩散开来。
网络流行语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短小简洁网络流行语短小精悍,一般由一两个词或简短的短语组成。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注意力短暂,人们需要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强调情感网络流行语通常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可以快速地表达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态度。
比如,“666”表示赞叹,“嘻嘻哈哈”表示开心,“呵呵”表示嘲讽等等。
3. 贴近年轻人文化网络流行语通常服务年轻人群体,贴近他们的生活、爱好、情感和语言习惯。
这是因为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和驱动力,他们对于新鲜、时尚、流行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度。
4. 具有流行性网络流行语是时下流行的语言短语或词语,对于其流行起来的原因和动因有时难以准确把握。
但经过大量的传播和分享,网络流行语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网络流行语一方面是一种语言工具,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它们传达着年轻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态度。
1. 反映当代社会文化网络流行语经常会反映现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问题。
比如,“佛系”、“宅男”、“二次元”等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反映。
通过这些流行语,年轻人能够理解和表达当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趋向。
网络语言的文化解析一、网络语言的含义语言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也是我们用来传递并保存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 是体现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网络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起来的, 现在社会网络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网络流行语言则是通过电脑这种工具运用语言为传播媒介的特别沟通形式。
所以要知道网络词汇的特点, 大众就一定要先从它的输送形式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探索。
网络语言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际工具, 而是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无线通信备受大众喜爱, 网络技术覆盖了全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社会生活已经全面网络化, 互联网更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网络也给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活力。
近年来, 网络流行语以其特有的生动性、幽默性、简洁性、方便理解、易于交流等特点, 深受大众喜爱, 这也是网络热词得以蹿红的重要原因。
网络词汇表现为简缩词、拟声词、旧词赋新意, 数字谐音, 拆字, 符号、原有词汇的合音变化, 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等毫无疑问地便成为首选。
如近几年出现的“Vans”(万事如意) 、“book思议”(不可思议) 、“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shopping”说成(血拼) 、“木有”就是(没有) 、“可爱”为(可耐) , 再如数字“1775”在一定的交流语境中有“我要造反了”之意, 其文化链接的事件根源于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等是由特定数字构成的数字化网络语言。
网络流行语的之所以被创造和被大众传播, 主要是有新的立意、独创思维、吸引眼球、更能张扬个性的特点, 给网络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把思想意识、情感兴趣、审美差异、语言生活等的大众文化精神通过信息时代表现的一种新兴语言载体, 它的形成具有时代特点, 也推动高端科技与社会转型轨迹的快速发展。
斜口语大全斜口语是一种流行于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特殊语言风格,具有幽默、夸张和夸张的特点。
它通常通过简化字词、混淆语法和引入新词语来达到逗笑和引起共鸣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斜口语示例:1.铁观音→ 铁拐李这个斜口语用来调侃铁观音茶的苦味,将其比作传说中的仙人铁拐李。
2.摩拜→ 么么哒这个斜口语借用了“么么哒”这个甜蜜的表达方式,来调侃摩拜共享单车。
3.压力山大→ 去力山大这个斜口语通过字面意思的倒转,强调了人们承受巨大压力的感受。
4.加油站→ 加班站这个斜口语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现代生活中加班的普遍现象。
5.一言不合→ 一边不合这个斜口语通过将“边”与“言”对调,制造了一种滑稽的效果。
6.企鹅→ 企鹅酱这个斜口语使用幽默的称呼代替了常用词语“企鹅”。
7.离谱→ 离譜这个斜口语通过字母拆解,将“脣”放在了“谱”之前,以此来夸张形容某件事物离谱。
8.背锅→ 被锅这个斜口语采用被动的被动语态,表达无辜地承担责罚的含义。
斜口语的特点是多样化、幽默生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下的社会热点、网络用语和年轻人的口味。
它不仅能够用来调侃和戏谑,还能够传达某种观点、态度或情感。
而且斜口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成为人们追逐时髦的一种方式。
然而,斜口语也需要适度和注意使用场合。
过度使用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斜口语可能会给人造成困惑或误解。
此外,在网络中使用斜口语时,还需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斜口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其幽默、夸张和夸张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它既能展现人们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又能满足人们对独特表达方式的需求。
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斜口语可以增加交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适度和文明礼貌。
谈谈网络语言的特点(新词语)(教师中心稿)扬州市甘泉中学邱龙涛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一般来说,网络传播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二是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语言形式。
这种语言形式有如下特点。
一、创新性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
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
请看下面的例子:“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猫”是调制解调器modem的汉译缩略语。
这些词语都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
还有一类是网络中形成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见死光”,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
这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至少是没有这样解释的,而在网络中却已习焉不察。
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它们利用仿拟、飞白、比喻、谐音、拟人等手法构成新词。
除在构词法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网络语言在句式的选择上也常常冒传统语言学天下之大不韪。
研究报告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交流中产生的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网络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网络用语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和语言的影响。
首先,网络用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简洁、便捷和生动形象方面。
网络用语通常借助缩写、数字、英文单词和Emoji表情等形式来简化表达,并且具有较高的表达效率。
例如,“LOL”代表“大笑”,“666”表示称赞或赞同,“doge”是一种狗的英文用语,常用来形容搞笑或可爱的图片。
其次,网络用语的形成主要源于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发展。
随着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平台的普及,人们开始在网络
上频繁交流,为了更加便捷地表达情感和观点,网络用语应运而生。
此外,网络用语的形成还与网络社区的文化和特殊需要密切相关。
比如,某些网络社区为了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创造了一些专属的网络用语。
最后,网络用语对社会和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网络用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交流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其次,网络用语促进了网络社区的凝聚力,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和认同感。
再次,网络用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度使用网络用语可能导致传统文字表达能力的退化,同时网络用语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用语的形成和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密切
相关,具有简洁、便捷和生动形象的特点,对社会和语言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和利用网络用语的优点,同时也要注意在适当的场合恰当地使用网络用语,保持良好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比较1、传播途径不同传统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传播信息的代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言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接收信息,到达交流信息,互相了解。
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书面表达,互相交流,网络语言一般是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语言,是人们在进行网络传播是所使用的语言,但是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不少青少年也将网络语言运用到生活中,但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
显然,传统语言是通过以声波为载体的传送,听觉器官接收而进入大脑解码的。
但网络语言是通过键盘编辑文字,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再通过人的视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2、语言的语体风格不同所谓语体是指一种适合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需求而形成的民族语言的风格的类型。
他是全民语言不同交集的变体,是不同范畴的思想内容与特定表达方式相统一的产物。
按语体划分,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人们谈话时为了曾强表达效果又借助与形态,身体等补充手段,它是即兴的交流,因此省略重复的成分较多。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琢磨的用文字记录下的语言。
它能借书写的物质条件而较巩固,持久得流传,具有相对的保守性,变化较慢。
而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网民为了达到交流的及时性,但又不能像现实中面对面的交谈,所以只能借助语言以外的补充手段如图形,符号来传达心声。
这正是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网络语言除了文字还配之以文字以外的图形,符号来曾强表达效果。
再加上编码的随意性导致网络语言的不稳定性。
所以网络语言中的语体既不同于传统语言的口语,也有异于传统语言的书面语。
3、逻辑思维的不同网络语言从传统语言的现行逻辑发展为非线性逻辑,例如,网上小说的创作它以接龙的形式广泛吸引网民的参与,小说没有预先固定的开头,起承转合即结尾,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个性化的路径写下去,用自己的语法合成方式与逻辑非线性空间里自由翱翔。
网络语言中的“超文本”的应用是非线性的典型特征,例如:在阅读某段影评文学时,偶尔发现了一部好莱坞新片,而该片尚未在你所在的城市放映,你想看看它的介绍或者是先睹为快,这时超文本传输技术就会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把信息迅速的传到你的显屏上,而这种超文本可以无限制的链接下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根系网。
网络用语泛华,是喜?是忧?自从1994年中国正式引入互联网,我国网民迅猛增长,截至201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
网络语言是一种伴随网络潮流兴起的,在标准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语系,它丰富了语言体系和增强了语言的生命力。
网络语言因其简单快捷、形象生动、诙谐幽默、情感创意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填补了现有语言的欠缺,真正满足了语言需求,并对日常语言产生了一定影响。
网络语言从字面上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角度看,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如上网、登录;从狭义的角度看,可指活跃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常见的网络用语一般是从狭义角度来看的那部分网络用词。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戏谑、诙谐的风格。
人们通过将情感和认知寄予某一词语,在公众平台上,带着虚拟的面具,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现象,对文化的理解,对自己未来的憧憬的多层次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种社会心理,表现网民们的在今天网络时代的主要心理倾向。
一、高端大气上档次随着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走红,“高端大气上档次”迅速走红,成为2013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网络用语之一,被《汉语盘点》选为201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简称“高大上”。
这不仅表达的是对一种高端,有品位的东西的由衷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某些东西中低端东西的讽刺。
此外,它也经常用于朋友聊天中调侃、讽刺自己或者他人,以此来间接否定对方认为好的东西。
与“高端大气上档次”相对应,人们还创造了“低调奢华有内涵”来掩盖自己不被认可的东西。
人们对“高大上”的频繁使用,减少了大家直接附和的浮夸,同时也避免了直接拆穿的尴尬场面,可以让人们能在谄媚与揭短之间找到相对平和的回应方式。
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2013年9月9日,微博上发起“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
一时间,“土豪”两字登上了排行榜。
土豪本意是指那些有钱有势或者家族或者个人,又或者是那种称霸一方的恶霸。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近年来,互联网流行语用在各类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络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常常影响深远。
本文将要从流行语的用法和特点两个方面,介绍互联网流行语的基本信息。
首先,互联网流行语的用法是简明扼要,用短语和词汇来构建自己的简约风格。
比如666(赞!)、无语、sb、shua以及sb(傻逼)。
以上这些简短的网络语言
大家在聊天时可以熟练运用。
这一点也是最主要的用法。
其次,互联网流行语的特点是明显而又独特。
它们通常是有实物-相关逻辑联
系的,语言表达往往模糊而且带有情绪性质,但也充满智慧。
比如上文中的666,
它的意思就是很棒,很好地表达了网友的肯定之情。
而shua则是手抖的谐音,用
来形容某人言行不稳定,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形成对互联网流行语的整体理解。
它们既
简短又特别,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连接有着独特的附加意义。
浅谈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方式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流行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并且以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飞快发展的速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网络流行语有其独特的形成方式和特点,它折射出了人们一定的社会心理。
标签:语言网络网络流行语纵观最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其呈现的特点是由自我表达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转变。
伴随着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出现,网络流行语也应运而生。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满足了当代人表达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与探索,可以更好地关注生活和表达自我。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有诸多因素,涉及的面非常广,本文仅就以下三个面进行研究:(一)来自于事件本身就2010年的网络热词来说,“‘给力’一词可谓一夜走红,‘给力’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引申指‘酷’‘棒’‘爽’”(刘琳,2011)。
据有关资料显示,它出自网友配音的日本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发现那里只有一面写着“天竺”二字的小旗,孙悟空抱怨道:“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该动画受到网友追捧,“给力”也由此流行。
“裸X”的流行,始于相声演员牛群的“裸捐”。
据媒体报道,2002年12月,为了回应媒体对自己“官商”的指责,牛群做了五个公证,把自己名下的有形、无形资产以及今后所有的广告收入和劳务报酬全部捐给中华慈善总会。
此举被媒体称为“裸捐”。
之后又出现了“裸退”“裸考”“裸婚”等等,“裸”族词语逐渐丰富和流行起来。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有些来自于事件本身,还有些来自于同一事件而衍生的不同流行语,如“我爸是李刚”和”拼爹”等等。
(二)来自于外来词的变异网络流行语有的来自于外来词的变异,如“某某控”结构是从日语借来的,日语中用“控”来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
例如,“半夜醒来还忍不住要发一条微博的叫‘微博控’,拿着世博护照遍场跑馆盖章的人叫‘敲章控’”。
smoking网络用语
"烟雾不离口,步步接近自由"——让我们一起走进smoking世界,
用这种地道的网络用语自由表达自己!
Smoking网络用语是新一代网民通过网络进行幽默交流的对话风格,它以其独特的语言、把握中西文化的基础得到许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
与认可。
一、历史渊源
Smoking网络用语源于早期的中文网路用语,这种语言在内容上饶富幽默感、带有神秘色彩、风格世故,受众也拓展到了跨文化界限。
随着
时代的变迁,Smoking网络用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渗透到传统文化里。
二、主要特点
Smoking网络用语拥有不少特点:
1.犀利幽默:Smoking网络用语利用言语反讽、文艺范、超现实、犀利
等话语来述说一个让人感到时髦轻松的话题。
2.融入东西文化:Smoking网络用语不单单是中国文化的综合,而且还融合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元素,如英文单词、习语等,使这种语言更加
浓郁、生动。
3.矛盾调和:Smoking网络用语善于调和矛盾,既可以把话题带回到现实,也可以幽默的突出埋怨的感受,让众多网友一起获得特殊的安慰。
三、前景展望
Smoking网络用语作为一种新颖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且多灵活性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认可与欢迎。
届时,它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受到更多网
民的认知,也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它是一种“另类”语言。
说它“另类”,是因为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流通的语言。
它的生存基础——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语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
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
“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借助其它工具。
而在网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
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
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如日常会话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媒介语体。
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语体。
在网络语言语体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那么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有如下特点。
第一:创新性。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
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语出惊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先来看第一方面: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词汇创新。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
“打酱油”指我路过,我不关心的意思.这些词语都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
还有一类是网络中形成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再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还有给力、山寨、神马等等……。
网络语言对语言表达与沟通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网络语言对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影响:
1. 简洁性:网络语言以简洁、简短的表达方式为特点,例如使用缩略词、简化语法和拼写错误等。
这种简洁风格更符合网络媒介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交流需求,能够更有效地传达信息,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2. 即时性: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即时性使得信息可以实时交流和反馈。
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人们可以迅速传达想法、分享消息,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回应。
这种即时性的特点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速度。
3. 多样性:网络语言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
人们通过创造新词汇、缩略词、表情符号和图像等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风格。
这种创新的语言方式丰富了表达形式,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和娱乐性。
4. 不确定性和误解:网络语言的简化和缩略方式可能会导致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误解。
缩略词和表情符号的使用可能在不同人之间产生不
同的解读,导致信息的歧义和误解。
此外,网络上匿名性的存在也可能导致恶意言论和不当言辞的传播。
5. 社交影响:网络语言已成为一种社交和身份认同的标志。
不同的社交群体、文化和年龄段使用不同的网络语言,这种语言特点常常反映了群体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总体而言,网络语言对语言表达和沟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简洁性、即时性、多样性和社交影响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和误解的挑战。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权衡其便捷性和准确性,并且保持对语言规范和正常沟通的尊重与重视。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随你大小便!——打死你我也不会说。
——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到周围的树上都试几次。
这是2011年一些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所谓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
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手指按键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通过“看”的方式进入交流领域的,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从表达方式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口语。
就好像两个人的日常对话,只是看不到对方,也没有声调而已。
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工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
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大量方言词的涌现。
方言,一般的语言学教材上的定义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分支,是一种语言分化现象。
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
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除非没有学习过汉语),但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他们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
例如:——你说的丝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垃圾(东北话,很)——偶觉得还可以。
(港台话,我)——阿拉不信那个邪。
(上海话,我)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甚觉有趣。
其次,网络语言夹杂着大量的语气词。
语气词的使用,是口语的一大特色,比如“你吃了吗?”“你去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但在网络中,语气词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摘要: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
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与现实语言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重点从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风格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做了简要的论述。
具体对网络语言词汇的新颖奇特、缩写词、符号代词、网名及网络语言语法上的随意、语码干扰,还有网络语言风格上的诙谐、侃风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基本特征;词汇;语法网络语言是一种“另类”语言。
说它“另类”,是因为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那么,什么是“网络语言”呢?我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
作为网络语言的生存基础——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语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
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
“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借助其它工具。
而在网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
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
”[1]网络语言是支撑网络世界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语言孕育于自然语言的母体,又与民族语言有着血脉的联系,它在语言形式上虽然会有所突破,但它又不能脱离现实语言的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又与现实语言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它即要受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对现实语言施加影响。
因此,搞清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有利于汉语本身的研究。
一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网络语言的词汇根据使用人群、使用方式上的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 .造词新颖怪奇,形象幽默,简捷实用。
网络上的新词触目皆是,有不少词初见者会觉得怪异而不知所云,不过也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
比如,“偶”就是“我”,这同粤语“我”的发音有关。
“泥”是“你”,音近。
“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
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我们通过对大量的网络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表述方式、表达效果、表达过程这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功用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网络语言的表述方式简约、新颖;表达效果幽默、风趣;表达过程轻松快捷。
网络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起到了省时、省力、省钱和逗趣的作用。
然而,网络仍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某日,外网玩游戏。
恰巧当天是我的生日,网友为庆祝我的生日,将游戏的房间名字改为祝3号生日快乐。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我所处的位置在房间的3号位置。
然而经过游戏系统的屏蔽房间名字变成了“祝3号生,快乐!”。
大家肯定会觉得非常奇怪,怎么屏蔽掉了“日”字呢?那是因为‘旧”字在网络中多被用做骂人的话。
系统软件不会识别它何时被用做骂人的话。
系统软件不会识别它何时被用做骂人的话,何时用做正常的句子中,于是全部屏蔽了,就会出现上面的情况。
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上的脏话、粗话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且已经达到了泛滥析程度,严重污染了网络语言的环境,给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中的不文明现象已经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的关注。
许多语言研究者都对例络语言进行了观察、分析和探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广播学院语言传播研究所所长于根元教授,他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和《网络语言概说》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是中国网络语言研究优秀作品.目前,网络语言还处在一个发展状态中,有许多未知因素会对它产生影响。
如何引导它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初步观察与分析,勾勒出网络语言的特点,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对于网络语言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文明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与指导,使信息时代的新兴言说方式能健康成长,不断促进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一)符号组形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模拟一定形态,用以象征某种意义。
例如: :一)或:)(表示笑脸、高兴):一(或((表示不高兴、悲伤)T-T(表示流泪):D(表示大笑)(二)谐音替代(1)数字谐音886=拜拜了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8147一不要生气555}}"·一呜呜呜……55646=我无聊死了9494 =就是就是4242 =是啊是啊166一萨哟啦啦(2)英语“音译”荡= download猫=Modem稻糠亩=Dot Com伊妹儿=E-mail恰特=chat(三)缩略简称(1)拼音缩略JJ=Jiejie(姐姐)GG=gege(哥哥)MM= maim-ai(妹妹或美眉)DD= didi(弟弟)RMB= renminebi(人民币)BT=Biantai(变太)(2)英语缩略BF=Boyfriend(男朋友)GF= Girlfriend(女朋友)GM= Game master(游戏管理员)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四)词义引申青蛙:丑男。
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
(一)简约直观性
网络交际简洁、快速、明朗原则使网络环境中的交际双方追求高效率。
交际双方总是尽可能利用双方共知信息在具体的语境中省力有效地、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
简约直观性主要体现在简缩语与句法手段。
简缩语包括字母简缩语和汉语简缩语。
句法上一般使用单句和短句,基本不用长句和复合句。
(二)生动风趣性
除了内容以外,说话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幽默感,往往是选择谈话对象的重要因素。
目前网间交流还较少采用音像手段,因设备尚未普及,且收费价格也过高,通常还是以符号为载体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生动风趣主要体现在网民语言表达中借助的各种修辞方法。
比较多见的有:
比喻:青蛙、恐龙、老鼠(鼠标)等。
谐音:斑竹(版主)、菌男(俊男)、点心局(电信局),以及数字组合谐音。
仿语:子日:“网而时上之,不亦说乎?有mail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聊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日:“聊故而知新,可以为虾矣。
”;子日:“网而不聊则罔,聊而不down则殆。
”;子日:“速度喻于命,时间喻于钱。
”;子贡问日:“大虾何以谓之‘虾’也?”子日:“敏而好网,不齿网费,是谓之‘虾’日。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恋可恋,非常恋。
”;孙中山:“网恋尚未成功,网友仍须努力。
”
借用:“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天下无贼》;“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花样年华》;“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向左走向右走》;“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奠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奠过于此……”——《大话西游》。
(三)随意创造性
无拘无束、自由随意的网络时空让网民随心所欲地追求时尚表达方式。
他们叛逆传统,崇尚创新,忽视语言规范,使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新颖的氛围。
主要体现在各种语言材料的随意结合、嫁接,各种表现方式信手拈来以及语法的无理组合。
如:“我下了,先”“886,下次见”“我FT你”“菜鸟,给我GUN”“烦恼
ing'
(四)话语病态现象大量存在
由于网络空间的自由性、交际的即时性、工具以键盘为手段等因素,发表言论无须批准,也不受编辑的审校加工,交际双方个人角色随着发言权的膨胀而明显消解,因此网络语言中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病态,除用语不规范、错别字多最为突出外,还常见谎言、谩骂、粗俗甚至下流等道德失范现象。
但把新奇的网语一律痛斥为“文化垃圾”也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的态度是,应当肯定网语在网络交际中的不可替代性,因势利导总结其良性发展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正视其存在的不规范和不道德的现象,在网民中倡导正确的语言观,引导人们自觉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共同促进网络语言健康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