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 地图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314.00 KB
- 文档页数:5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地理学、统计学和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表达的一种集成化工具。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技术和工具。
GIS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将地理空间信息的各种数据(如地图、遥感影像、地理编码数据库、实时GPS定位数据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然后通过数据共享与处理,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系列操作。
GIS能够进行的操作包括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地图的生成与维护,以及对地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操作等。
GI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土地、环境、交通、电力、能源、水利、农业、测绘、市政、公安等领域,同时还被用来辅助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
GIS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二维、三维和多维三种类型。
其中二维模型包括平面坐标和地理坐标两种类型,三维模型则可以用来处理高程等第三维信息,而多维模型则涵盖了时间、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信息。
GIS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地理信息空间化,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GIS系统的发展是IT技术与地理学、测绘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是IT技术与装备应用切合实际的产物,更是人们对复杂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要求的必然选择。
总之,GIS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表达,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更好管理和维护,为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的数据支持,辅助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
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即gis )——一门集计算机科学、 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 运用系 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 、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2.栅格——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 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 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 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 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 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因此, 栅格结构是以规则 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特点:属性明显, 定位隐含, 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 而所在的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即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在栅格结构中,点用一个栅格单元表示;线状地物用沿线走向的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每个栅格单元最 多只有两个相邻单元在线上;面或区域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表示,每个 栅格单元可有多于两个的相邻单元同属一个区域。
3.矢量——它假定地理空间是连续,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 多边形等地理实体, 坐标空间设为连续, 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对于点实体, 矢量结构中只记录其在特定坐标系下的坐标和属性代码;对于线实体, 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多边形是指边界完全闭合的空间区域,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
4. “拓扑”(top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意是 “形状的研究”。
拓扑学是 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拓扑属 性: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非拓扑属性:两点之间的距离, 弧段的长度, 区域的周长、面积) 。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捕捉、储存、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其他属性数据相结合,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人类活动。
GIS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
硬件是指用于收集地理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
软件是用于运行GIS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是GIS的核心,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信息,如地图、遥感影像、地理标记等。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非空间属性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气候数据等。
人员是使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专业人员,他们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师分析土地利用、道路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提高规划的精度和效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GIS可以用来分析地表水污染、植被分布和土地退化等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领域,GIS可以用来评估土地适宜性、选择农作物种植和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交通运输方面,GIS可以用来分析道路交通流量、选择最佳路径和优化交通信号系统,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模式和地理现象。
利用GIS技术,可以进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将复杂的地理空间关系呈现为直观的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地理信息。
同时,GIS可以对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分析,通过空间统计和空间建模等方法,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这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然而,GIS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GIS的应用至关重要,但现实中地理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地图学的名词解释汇总地图是人类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和利用地球表面的空间而制作的,以图形形式表达地球表面特征的一种工具。
而地图学则是研究地图的制作、解读、使用和传播的学科。
地图学起源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和认知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地球的认识逐渐深化,地图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用来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
它将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地图、表格、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2. 投影地球是一个三维的球体,为了在平面上呈现出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地理关系,需要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
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系统投影到平面坐标系上的过程。
不同的投影方法会造成地图上的形状、大小、角度等方面的变形,因此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对于制作准确的地图非常重要。
3. 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球实际距离与地图上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如1:10000,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上距离的比例为1:10000。
比例尺是地图上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通过比例尺可以对地图上的距离、面积、方位等进行准确的测量。
4. 图例图例是地图上标示各种地理现象和地图符号含义的说明部分。
图例通常以图形、颜色、符号等形式表示,用于帮助读者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通过阅读图例,人们可以了解到地图上的各种信息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地图。
5. 分辨率地图的分辨率是指地图上显示的最小细节的程度。
高分辨率的地图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而低分辨率的地图则显示更少的细节。
分辨率通常用像素表示,即每英寸(或每厘米)上所包含的像素数量。
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但也会增加数据文件的大小。
6. 等高线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形高度的一种地图符号。
GIS地图知识点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GIS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技术,它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和地图学的原理,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GIS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2.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上任意点位置的一种系统。
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统。
经纬度是一种基于地球表面经度和纬度的坐标系统,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点的位置。
投影坐标系统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以便在地图上进行表示和分析。
3.数据来源和采集GIS地图的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可以是人工采集的地理信息,如道路、建筑物和河流等,也可以是由卫星和航空器收集的遥感数据,如卫星影像和激光雷达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行政边界、地形地貌和地名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GIS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操作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关联。
数据分析可以用于空间查询、空间统计和空间建模等。
这些操作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洞察地理现象、预测地理趋势和解决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
5.地图制作和展示GIS可以用于地图制作和展示。
在GIS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地图样式、图层和符号来表示地理空间数据。
通过地图制作,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6.应用领域GIS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城市规划师可以使用GIS来评估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以改善城市的可持续性。
环境科学家可以使用GIS来分析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应急管理人员可以使用GIS来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电子设备为基础,集成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技术。
它通过对地球表层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实现对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描述、管理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数据、地理空间和地理信息处理。
地理数据是指地球表层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包括地形地貌、人文地理、资源分布等。
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层各种现象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
地理信息处理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过程,通过地理信息处理可以得到各类地理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类。
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包括系统开发人员、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和决策人员等。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城市的用地、道路、交通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效率。
2. 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进行监测和预测,提供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
3. 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评估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4. 气象预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分析和展示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持。
5. 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
世界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工具。
它将地理空间分析与数据管理相结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从而在地图上呈现出具有一定空间关系的地理现象。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灾害风险评估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提供决策支持。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 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将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生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二维地图、三维地图等。
2. 空间查询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查询、筛选和分析,获取特定地理区域的属性信息。
3. 数据编辑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空间模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空间模型,对地理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帮助人们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问题。
5. 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1.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情况和交通状况,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2. 自然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如森林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评估等,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灾害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分析,评估灾害的风险程度和潜在影响范围,提供灾害应对和减灾的依据。
4. 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预测和评估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帮助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
5. 医疗卫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疾病传播路径分析、医疗资源配置等,提供医疗卫生管理的决策依据。
总结: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工具,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要素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一种综合性技术系统。
GI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GIS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和人员组成的。
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打印设备等,软件系统主要是GIS软件,数据则是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人员则是负责使用GIS进行分析和决策的专业人员。
GIS的核心功能是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现场测量、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方式获取地理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地形地貌、行政区划、交通网络、气候、土地利用等信息。
数据存储是将采集到的各种地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是GIS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可以帮助用户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支持决策。
数据展示则是将分析结果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
GIS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地质勘查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通过GIS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GIS分析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优化道路规划,提高交通效率;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利用GIS监测和分析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环境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通过GIS 的分析与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应用的不断深入,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所组成的一种集成处理空间地理信息的技术体系。
GI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空间地理信息:指代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例如,地形、地貌、土壤、水体、道路等。
2. 数据:GIS的核心是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即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用点、线、面等几何模型来表示地理对象的信息,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理信息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包含一个特定的属性值。
3. 空间分析:通过GIS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地理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以便获取地理数据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4.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软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地理数据进行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5. 地图制图:GIS技术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转化为地图形式,以便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地图制图是GIS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6. 网络分析:通过GIS可以进行网络分析,例如路径分析、躲避障碍物、服务区分析等。
这对于交通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7. 空间模型: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GIS使用了不同的空间模型,例如栅格模型、矢量模型、层状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8. 元数据管理:GIS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地理数据可以很庞大,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数据,GIS系统需要建立元数据库,对数据的来源、属性、质量等进行描述和记录。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业、气象、交通、水资源管理等。
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它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电脑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一、GIS的定义与背景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和数据与地图相结合的系统,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信息相结合,提供了对地理现象的可视化和分析。
GIS的发展源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二、GIS的组成与基本功能1. 数据采集与处理:GIS通过采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转换和清理,以建立完整的地理数据库。
2. 空间分析与模型建立:GIS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建立,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 地图制作与可视化:GIS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并通过地图的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
4. 空间查询与数据查询:GIS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帮助用户查找特定区域或特定属性的数据。
5. 决策支持与规划分析:GIS能够进行决策支持和规划分析,通过模拟实验、评价分析等方式,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GIS的应用领域1. 土地利用规划:GIS能够分析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帮助规划部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城市规划:GIS能够模拟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辅助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城市布局和规划。
3. 环境保护:GIS能够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和时空变化,提供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的依据。
4. 交通管理:GIS能够分析交通流量、优化道路网络,提供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
5. 自然资源管理:GIS能够对森林、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管理和监测,帮助实现可持续利用。
知识点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实现对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和表达的一种工具。
一、GIS的定义和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它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抽象为地理实体,并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处理。
通过GIS,我们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空间分析、空间模拟和空间预测等操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
二、GIS的应用领域GIS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交通运输、地质勘探、灾害防治等。
在城市规划方面,GIS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地理数据进行城市发展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使城市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在环境保护方面,GIS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管理方面,GIS可以通过对土壤、气候等因素进行空间分析,提供合理的农业生产指导。
在交通运输方面,GIS可以用于交通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
在地质勘探方面,GIS可以帮助勘探人员进行地质资源的分析和评估,提高勘探效率。
在灾害防治方面,GIS可以用于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应急响应的规划,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GIS的组成要素GIS主要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输入设备等,用于实现地理数据的获取、存储和输出。
软件部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软件,包括地图制作软件、地理数据处理软件、空间分析软件等。
数据是GIS的核心要素,包括地理要素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以通过测量、遥感等方式获取。
人员部分包括GIS的操作和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对GIS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四、GIS的优势和挑战GIS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GIS能够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地理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其次,GIS能够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再次,GIS能够将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最后,GIS能够将地理信息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和分析。
GIS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一、GIS的概念和作用G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空间数据库中,并通过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
GIS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在环境保护领域,GIS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自然资源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在灾害管理中,GIS可以实时监测并响应自然灾害的发生,帮助救援人员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
二、GIS的技术框架GIS的核心技术包括空间数据模型、数据获取和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
空间数据模型是GIS的基础,它将地理对象和属性数据进行关联,描述了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数据获取和管理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
常见的地理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GPS定位、地面调查等。
空间分析是GIS的关键功能,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从而揭示地理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可视化表达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常见的方式包括二维地图、三维模型、数据图表等。
三、GIS的应用领域GIS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师分析城市人口密度、用地结构等数据,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土地利用评估方面,GIS可以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环境保护方面,GIS可以监测和评估水资源、大气环境、植被覆盖等情况,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灾害管理中,GIS可以帮助预测和响应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地理信息系统》讲义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位置与相关的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为用户提供各种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
GIS 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IS 也逐渐从简单的地图数字化发展到如今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系统。
早期的 GIS 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等众多领域。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GIS 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
这些硬件设备为 GIS 的运行提供了基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2、软件包括操作系统、GIS 专业软件(如 ArcGIS、SuperMap 等)、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GIS 软件是实现地理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核心工具。
3、数据数据是 GIS 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空间数据(如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和属性数据(如名称、面积、人口等)。
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 GIS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
人员是 GIS 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5、方法包括 GIS 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方法和流程。
合理的方法和流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 GIS 应用的基础,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1、数字化将纸质地图通过数字化仪或扫描仪转化为数字形式。
2、测量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3、遥感利用卫星、航空遥感等技术获取大面积的地理信息。
4、社会经济数据收集通过调查、统计等方式获取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由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门学科综合而成的新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技术。
简单地说,GIS 是处理地理数据(信息)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1概述国外业界认为,19世纪以来普遍应用的地图和专题图可以认为是一种模拟的地理信息系统。
按此定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可追溯到宋代的地理图碑,它刻绘了山脉、长江、黄河、长城以及全国各级行政机构,是宋代的中国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的概念并非指传统的地理学,而是广义地指地理坐标参照系统中的坐标(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应用技术。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 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他指出“要把地图变为数字形式的地图,以便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新概念,从此开创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先河。
1971年他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是地理信息的三个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各种属性特征,并随时间而变化,具有海量数据量。
例如车辆导航系统,与导航相关的信息如城市建设、道路建设、路况均随时间而变。
另外,系统所用导航地图中应包含景点、超市、加油站、餐馆、旅馆、停车场等空间属性供用户查讯,且这些属性亦随时间而变化。
古往今来,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间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GIS的研究内容2.1输入地理数据(信息)如何输入到GIS中是一项费钱、费时的任务。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以实现对地理空间现象的理解和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现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1. 矢量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实体,通过坐标值和属性值来表示。
常用的矢量数据格式有点数据、线数据和面数据。
矢量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等。
2.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划分为规则的网格或像元,通过像元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现象。
栅格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等。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有DEM(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
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是指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现象的量化分析和模拟推理的过程。
常见的空间分析操作有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用于根据位置关系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常见的查询操作有点在面内查询、相交查询、邻近查询等。
2.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确定其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地理空间数据。
它可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扩散范围、热区分析等。
3. 叠置分析叠置分析是指将多个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叠置计算,以获取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为GIS)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空间分析为特色、以解决地理问题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GIS应用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农业规划、气候研究、地质勘探、公共安全等领域。
一、GIS的基本概念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和表达的一种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GI)地理信息是一种关于地球表面及其特征和现象的数字形式。
二、GIS的数据类型1、地理位置数据地理位置数据是指通过对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描述,来进行数据表达的数据集。
2、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是指与地理位置数据相关联的信息。
三、GIS的功能1、数据输入GIS的数据输入主要包括手工采集、自动采集、扫描转换、剖析获取、数据交换等。
2、数据处理GIS的数据处理指的是地理信息的总体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查询和数据输出等方面。
3、数据分析GIS的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包括距离分析、区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
4、数据输出GIS的数据输出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地图、制图等。
四、GIS的应用GIS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与环境GIS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GIS可以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利用进行监测,并提供各种类型的分析结果。
2、交通运输GIS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交通、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
例如,GIS可以用于路况监控、智能交通控制、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
3、城市规划GIS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实现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计算和分析,进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
4、农业生产GIS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实现对农业基础数据、农业生产数据、土地利用、资源与环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五、GIS应用的发展趋势1、数据开发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GIS数据开发将成为GIS应用的重要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有时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理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颁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
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
GIS是一处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2、历史发展古往今来,几乎人类所有活动都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IS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人员,是GIS中最重的组成部分。
开发人员必须定义GIS中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开发处理程序。
熟练的操作人员通常可以克服GIS软件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况就不成立。
最好的软件也无法弥补操作人员对GIS的一无所知所带来的负作用。
数据,精确的可用的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
硬件,硬件的性能影响到软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
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
过程,GIS要求明确定义,一致的方法来生成正确的可难的结果。
GIS属于信息系统的一类,不同在于它能动作和处理地理参照数据。
地理参照数据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位置和属性,在GIS中的两种地理数据成分:空间数据,与空间要素几何特性有关;属性数据,提供空间要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