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测试研究及评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文评分标准English: The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ompetition essay is typically evaluated based on several key criteria. Firstly,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are crucial factors in scoring. This includes having a clear introduction, well-developed body paragraphs with logical transitions, and a thoughtful conclusion. Moreover, o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tinguishing top essays from average ones. Judges also look for well-supported arguments and ideas, along with relevant examples a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m. Furthermore, language accuracy and vocabulary usage are essential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writing. This involves using a range of vocabulary, appropriate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proper word choice. Additionally, coherence and cohesion are significant aspects in determining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essay. This means ensuring that ideas flow smoothly, with connections between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clearly established. Lastly, adherence to the topic and task requirements is fundamental in achieving a high score. Essays that address the prompt directly and showcas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favorable evaluations.Translated content: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文通常根据几个关键标准进行评分。
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
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对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进行综合评述。
首先,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话题,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求。
教材内容既包括日常生活、社交与人际关系,也包括学术与专业领域的知识。
例如,教材中的Unit 1介绍了问候与自我介绍,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
而Unit 5则涉及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思考当前社会问题。
其次,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包括各种形式的对话、讲座和新闻报道,通过不同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真实语境下的英语表达。
口语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阅读与写作部分则通过文章阅读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此外,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还融入了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互动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版教材或在线平台访问教材配套的听力、视频和练习资源,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对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持有正面评价。
一方面,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开拓视野。
另一方面,教材的设计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进步和成就感。
学生们也认可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的正面评价,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支持。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思维大学英语教材将继续适应时代需求,不断创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添砖加瓦。
202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答案与解析Part I Writing参照范文:第一种图表(即我们试题部分旳图表)Education PaysThe bar graph describes the unemployment rates in 2023 for social group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degrees in the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the better you are educated,the more likely you are to get employed. For example,there are only about 1.9% and 4% of people with doctoral degree and master s degree respectively who are unemployed,while people with only a high school diploma or less suffer a much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14.9% and 10.3% respectively).These data clearly indicate that education pays in the long run and it is a worthy investment. In this IT age especially,when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ower,people need to be well equipped with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order to be competitive in job hunting and be better paid. A higher degree is definitely an advantage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job market.It must be added,however,a high degree alone is not enough. It will not ensure a better employment opportunity. In order to succeed in the career,people must also develop practical skills and techniques as well as good communication,teamwork and social experience.第二种图表(这也是本次考试旳另一份试卷旳图表)(见图表2)Education PaysAs is shown in the bar chart above,the social groups with higher degree are not only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in the first place,but they are also better paid later in the workplace. Those with doctoral and professional degrees enjoy a much higher weekly median earning ($1551 and 1665 respectively)and suffer a much lower unemployment rate (2.5% and 2.4%). On the other hand,those with less education suffer a considerably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and have a much lower weekly income. For example,there are a total of 23.5% (9.4%+14.1%)of people unemployed with high school diploma or less,who have only a median weekly income of $545,as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797.These data clearly indicate that education pays in the long run and it is a worthy investment. In this IT age especially,when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ower,people need to be well equipped with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order to be competitive in job hunting and be better paid. A higher degree is definitely an advantage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job market and a competitive edge for workplace promotions.It must be added,however,a high degree alone is not enough. It will not ensure a better employment opportunity and higher salary. In order to succeed in the career,people must also develop practical skills and techniques as well as good communication,teamwork and social experience.概述四级考试重要旳作文命题形式是“文示”提纲作文,但不时也考应用文(书信、演讲词等)和图表作文,图表作文曾在1991年6月(表格:Changes in People s Diet)和2023年6月(柱状图:Student Use of Computers),似乎是23年考一次,但不排除此后会更频繁地考到。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国内外语言教育专家和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制定的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英语能力评价体系。
本文旨在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进行深入研究综述,梳理其发展历程、核心理念等级划分、应用领域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我国英语教育和考试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制定背景和意义,阐述其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该量表的等级划分和评价标准,探讨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评述该量表在国内外英语教育和考试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将展望《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中的潜力和挑战。
通过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深入研究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和考试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概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是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国内外语言测试、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等领域的专家,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征求意见稿)》等研制而成。
它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九个等级,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科学、全面、清晰、详实的描述,为英语测试、教学和学习提供能力水平标准。
《量表》的研制遵循了科学性、系统性、通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上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了中国的英语教学实际。
它不仅为中国的英语教学和评估提供了统科学的标准,也为国际间的英语能力评估和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量表》的九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英语能力水平,从基础交流到高级专业应用,全面覆盖了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
每个等级都详细描述了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具体表现,以及在不同语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能力测试的重要性英语作文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First and foremost,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is crucial for individuals seeking to study or work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对于想在英语国家学习或工作的人来说,英语语言水平测试至关重要。
Moreove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serves as a reliable measure of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此外,英语语言水平测试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效沟通的可靠指标。
In addition,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is important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此外,英语语言水平测试对于国际商务和贸易也非常重要。
Furthermore,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can open up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此外,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可以为个人和专业发展带来机会。
In 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it impacts individuals'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growth. 总之,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影响着个人的教育、职业和个人成长。
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兼论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测试张国华
【期刊名称】《设计艺术研究》
【年(卷),期】2005(024)005
【摘要】文章列举了对CET的批判性观点,分析了CET的测试性质,并从CET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CET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上述批判性观点予以逐一点评,并对解决CET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CET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涉及CET的问题有复杂的产生背景和根源,CET不应负主要责任;要解决相关问题,必须改革教学和测试的管理体制,杜绝测试垄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考试体系,语言测试要多元化、市场化,要引入合理竞争机制并规范运作.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张国华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兼论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测试 [J], 张国华;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启示 [J], 谢立芳
3.201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J], 赵梓男
4.浅析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从语言测试学角度 [J], 郭茹皓
5.从纸笔测试到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评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J], 洪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现状评述摘要: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大学外语教育的焦点。
在大学外语教学领域,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相关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实证研究百花齐放、成果卓著,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本文以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为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性评述,为该领域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综述;理论依据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要推动高等教育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就要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底层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成为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
Paul(2005)论述了思辨性阅读训练与学生语言习得之间的正相关效用,Wallace(2003)从宏观视角界定了的思辨性阅读的内涵,提出思辨性阅读的读者关注和评价的是文本作为整体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因素;Pirozzi(2003)则关注微观视角下思辨性阅读的定义,即读者通过诠释、分析、评估、推理等具体认知技能来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这两个视角从不同维度强调思辨性阅读的本质,即思辨性阅读的精髓在于思辨。
(齐彬,2014)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由于“知识传递”长期占据教学的核心位置,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具有思辨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课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也逐步成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焦点之一。
具体来说,国内对思辨性阅读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研究次之,实证研究数量较少。
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介绍国外思辨性阅读的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法述评[摘要]我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革,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章拟就语法翻译法、交际法、语篇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大学主要采用的英语教学法进行对比分析,评述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以期对大学英语的有效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大学对比评述[作者简介]张啸(1965- ),女,四川乐山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及英美文学研究。
(重庆 40003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49-02我国的外语教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革,回顾外语教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影响下,一些教学法相继问世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语篇教学法等。
这些教学法的应用一方面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开阔了语言教学的视野,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了对外语教学的指导。
本文拟对常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法进行一个梳理,以帮助人们认清每种教学法的优缺点,更好地开展外语教学与学习。
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也被称为翻译法,最早出现于18世纪晚期的欧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影响最深远,至今“仍然方兴未艾,大量使用而且相当成功”①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最早是由德国学者麦丁格(johann valentin meidinger)和费克(johann christian fick)提出。
它的基本特点是:提倡用母语教授外语;注重对文本中的语言,尤其是文本的语法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将语法确定为学习的重点和教学的中心;认为词汇的学习是通过双语词汇表实现的;把翻译和机械练习作为教与学的基本手段;不重视听、说技能的培养。
这种教学法在当时是效果显著的,因为它满足了人们阅读希腊文和拉丁文著作以及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需要。
大学英语作文成绩分析报告(中英文实用版)Analysis Report on College English Composition ScoresIn recent times,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composition scores has raised concerns among educators and academic circles.This report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highlight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potential areas for improvement.近期,针对大学生英语作文成绩的评价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现状,强调优势、不足及有待提高的潜在领域。
Quantitative data reveals that the average score in English composition has shown a slight increase over the past academic year.However, a closer examination indicates significant disparities among different student groups,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targeted interventions.定量数据显示,过去一个学年中英语作文的平均成绩略有上升。
然而,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Strengths observed in many compositions include coherent organization, proper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he ability to express ideas effectively.Nevertheless, common weaknesses such as limited vocabulary, incorrect grammar usage, and a lack of creativity continue to persist.在许多作文中观察到的优点包括结构清晰、句子结构恰当以及有效表达思想的能力。
我国英语口语测试现状研究【摘要】完善的口语评价标准能从多方面衡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反馈和控制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文章就语言测试及口语测试的发展与现状,结合我国开展英语口语测试以来的情况以及湖南省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的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合理而高效的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标准而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口语测试;高考;现状研究;启示一、语言测试的研究与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进行的测试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演变,历经了三种主要的测试体系的变迁。
在近代,有关语言测试的理论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源于德国学派的第一代测试体系为科学前测试体系。
它否定了语言是一种技能操练,多为重语法、重翻译的主观题,没有听说技能的测试。
20世纪40年代,源于美国学派的第二代测试体系开始形成。
它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结构系统,语言的意义存在于结构之中。
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结构,首先学习听说,然后才是读写。
它提倡客观题的测试,并提出对听、说、读、写进行分别测试。
作为结构主义测试的代表著作,拉多的《语言测试》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20世纪70年代初,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理论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标志着第三代测试体系的诞生。
它大大地拓宽了人们语言研究的视野,也深刻地影响到了语言测试。
在国内,也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语言测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刘润清、韩宝成在他们所著的《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中对语言测试的性质、目的、类别和理论基础,以及各种题型的设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徐强则在他的《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一书中对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方法和考试设计以及考试任务的编写和考试实施的质量保证进行了仔细地探讨。
二、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和现状口语测试的历史比外语测试的历史要短,它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结构主义测试体系的兴起而成为外语学习评估的一个部分的。
它分为了结构主义口试和交际口试两大类并各具特点:结构主义口试强调的是口语形式的准确性和口语技能的熟练性,而不考虑是否完成交际任务,测试的形式较为机械、呆板,而且脱离语言环境,缺乏信息交流。
大学英语专业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与意义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实践训练,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促进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提升,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本次实验采用多模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在线互动等多种形式。
实验步骤如下:教师首先对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给定话题进行口语交流。
角色扮演环节,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在线互动环节,学生使用指定的英语学习平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三、实验环境与设备实验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和在线学习平台。
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音响系统和无线麦克风等设备,确保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教程、听力材料、阅读文章和互动练习等。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实验过程中收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记录、角色扮演视频和在线学习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口语和听力方面,学生能够更加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并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材料。
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的进步虽然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训练。
同时,实验还发现,多模态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六、实验反思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线学习平台的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方面还有待提升。
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互动功能,如智能推荐、实时反馈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相关练习和辅导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七、结论与建议本次实验表明,多模态教学方法对提升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本次英语期末考试的整体质量表现较为不错,学生们在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改进。
首先,听力部分的表现相对较好。
学生们的听力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较好地听懂常见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句子结构。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听取长篇对话时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训练来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其次,阅读部分表现良好,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消化所给的文章,并能正确回答问题。
部分学生在理解长篇文章时还存在困难,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识别词汇和短语方面还需要加强,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写作部分较为薄弱,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仍需提高。
写作要求包括句子结构的准确性、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
学生们需要更多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写作练习和写作指导。
最后,口语部分的表现较为一般。
学生们在口语表达能力和流利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们需要通过口语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如参与角色扮演和进行有趣的英语对话。
总的来说,本次英语期末考试的质量较为不错,学生们在听力、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口语仍然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
为了提高整体质量,我们建议加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机会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准确性。
最后,老师们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指导,相信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大学英语测试研究及评述
文章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对有关大学英语的语言测试研究从研究分布、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相关问题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标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大学英语成绩测试;研究综述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普遍参加的英语考试有两类,第一类为高风险标准化语言水平考试,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代表,第二类为成绩测试,以每学期的期末(中)考试为主。
在知网上,分别以“大学英语四、六级(CET)”“大学英语测试”“大学英语期末(成绩)测试”和“公共英语测试”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数量高达三千左右,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①测试整体效度研究;②单项技能及题型研究;③评分与网考研究;④反拨效应研究。
除以上两类测试以外,部分学校也着手开发校本水平测试,但这类测试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
一、研究分布
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学英语测试研究分布呈现重度不均。
近三年(2015年—2017年)的文献中,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关的研究文献高达326篇。
而成绩(期末)测试及校本测试等其他测试文献不及10篇。
在上述研究内容中,对反拨效应的研究尤多,文献数量占总文献数量一半以上,排第二、第三的热门研究内容分别是单项题型效度研究和评分、网考研究。
大学英语测试领域重复和类似的研究较多,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话题并没有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理论基础
测试理论方面,交际能力模型和效度研究理论对大学英语测试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效度研究中的考试后效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测试研究影响极大。
测试理论中,Bachman(1990)提出的交际能力模型揭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的实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的语言测试领域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和证明。
在我国,尽管也有学者提出了系统的交际能力理论,但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证研究证明跟上。
大学英语测试研究所持有的普遍语言观多受Bachmann的交际能力理论影响。
效度理论方面,“基于证据的效验框架”和“测试使用论证”是涉及测试开发和效度检验的两套框架体系。
前者实用性较强,并在剑桥主体证书考试效度对比研究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后者则提出同时服务于测试开发与使用(效度验证)的概念框架,对传统测试开发与效度验证“两张皮”范式提出挑战。
我国效度理论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国外这两个理论进行引介和评述。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效度研究主要受Weir的效度验证框架影响。
一方面是由于该理论实用性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学英语领域,研究主要关注测试应用而不是测试开发。
一元效度观将考试的后效包含在测试整体效度中。
考试后效与反拨效应是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反拨效应研究对象为测试对教与学带来的影响,而考试后效所研究的范围更大,囊括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
尽管这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Hughes(1993)提出反拨效应三分法和Alderson和Wall’s(1993)提出的反拨效应15个假设为反拨效应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证研究框架,对我国大学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的影响很大。
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反拨效应理论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发展,为大学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看,测试研究提倡重调查和证据的实证研究。
近三年(2015年—2017年)的大学英语测试研究文献中采取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献比例较高。
反拨效应和测试效度研究中,实证研究是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其他研究问题,除了理论构建也有若干实证研究文献跟进。
反拨效应研究的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完整,实证研究框架也较科学,在调查数据和结论间能形成科学逻辑的联系和解释,是我国大学英语测试研究中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学科研中的一大进步体现。
然而前述的大学英语测试其他话题研究并未建构出较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链条。
这一方面仍然是将来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
实证研究方法中,问卷调查法是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测试法位居其次;数据分析方法中,显著性差异和相关性分析使用最多,其他数据分析方法使用较少。
整体而言,相比较其他大规模英语水平测试研究,大学英语测试研究所采取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
四、研究趋势
大学英语测试研究格局将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明确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与测试的改革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评估体系”细化为两个评价体系,即课程评价体系和英语能力测评体系。
前者覆盖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是“校本评价与其他多样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后者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共同基础测试与其他多样化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体系。
也就是说,除了大规模高风险水平测试,其他测试类型也将受到重视和发展,研究测试类型将更加丰富。
国内部分高校的转型进程,也将推进以校为本的特色语言测试研究。
国才考试的面市,可能打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大学英语测试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
但这个考试的测试效果如何,是否能打开新的测试局面,还有待实证数据的论证,国才考试与四六级考试的平行对比研究也有望展开。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测试研究方法将更科学,实证研究与前沿理论的结合将更全面具体。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西方语言测试理论的引介和论述以及实践和发展,我国大学英语领域的测试研究将必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金艳,何莲珍.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与多样化测试体系:依据与思路[J].中国外语,2015(3):4-13.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蔡基刚.高校外语教学理念的挑战与颠覆: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例[J].外语教学,2017(1):6-10.
[4]束定芳.对接新目标创建新体系适应新需求——写在“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出版之际[J].外语界,2016(2):2-8.
[5]辜向东,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6]Bachman L,Palmer nguage Assessment in Practice:Developing Language Assessments and Justifying Their Use in the Real World[M].北京:外語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5.
[7]Weir C J,Vidakovic I& Galaczi E D.Measured Constructs:A History of Cambridge English Language Examinations,1913-201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8]Fulchen.G.Practical Language Testing[M].London:Hodder Education,2010.
[9]Brown J D.Testing in Language Program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M].New York:McGraw-Hill,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