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八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组织(一)管理1.含义:就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优化创新等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
2.定义: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核心环节:决策;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管理就是领导;管理本质就是协调。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3.实质: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其基本内容与核心是协调。
(协调:就是使多个表面上看上去似乎相互矛盾的事物,如: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限资源与远大理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
)4.二重性:自然属性: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社会属性:由一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管理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5.职能要素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基本过程:a计划: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包括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协调各种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b组织: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过程。
c领导: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达成目标的过程。
d控制: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二)管理者:1.含义:是指在组织中从事并负责管理工作、有直接下属的人。
2.特征: 管理者是组织中的一种角色管理者在组织中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
管理者拥有直接下属,负有直接指挥下属开展工作的职责.3.职责:4.技能:技术技能: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需要的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三)组织的系统观与范式转变:1.含义:是指由多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
是管理的载体。
2.系统观:系统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要素而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八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1)环境。
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
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
(3)技术。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4)组织规模。
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5)生命周期。
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是不相同的。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答:组织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是按工作的过程标准来划分的,而其余几种则是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
《管理学》第八章重难点笔记第八章组织设计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1)组织设计是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2)组织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1)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其可以通过三个特征描述:①复杂性,指每一个组织内部在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层级、管理幅度以及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性;②规范性,指组织需要靠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地引导员工的行为;③集权性,指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级中分布与集中的程度。
为了达到组织设计的理想效果,组织设计者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①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②部门设计;③层级设计。
(2)组织设计的原则①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专业化分工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业化分工是指要把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员工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每个员工都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发展技能,从而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企业组织设计是指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分工,包括部门设计和层级设计。
②统一指挥原则。
即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上级,要求在上下级之间形成一条清晰的指挥链。
③控制幅度原则。
指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应该是有效的。
管理幅度不能够无限度增加。
④权责对等原则。
第八章组织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含义§组织意指一个正式的刻意设计的角色和职位结构——哈罗德.孔茨§组织是一种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一个体系。
——切斯特.巴纳德★组织概念安排和设计工作任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理解名词的组织:是实体本身,一般意义的组织动词的组织:是在组织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将实现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确定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次和部门,并配备人员,明确权限,以及规定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概念管理者建立或改变组织结构的活动理解: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内正式的工作安排。
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三种特性来描述●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组织结构,编制职务说明书基本内容: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职能结构部门设计—部门结构层次设计—层次结构责权分配和整合协调—职权结构●组织设计的成果组织机构系统图:它一般是以树形图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组织内的机构构成及主要职权关系。
*组织系统图的五大要素§部门: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具有独立职能的工作单元。
§岗位:企业在运行中,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按相对固定的任务分工制定好一套相应的职位结构,而其中某一具体职位简称为岗位。
§编制:根据组织结构,人员定额设置每个岗位的人数。
§级别:企业为使各部门职务在横向联络系统中具有某种可比性而规定的具有相同权力的层面。
包括直接下级,所属下级,临时授权的下级。
§指挥线:连接上下两个岗位之间的连线。
职务说明书:亦称做职位说明书。
它一般是以文字的形式规定某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职权,该职务在组织中与其他职务或部门的区别与关系,以及该职务担当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等基本条件。
管理学第八章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资本的理论研究
1、组织资本概念: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注意它的演变和形成)
2、组织资本的本质:组织资本是依托组织结构和制度,汇集组织内部的信息以及经验的积累,通过激励、约束、不断学习和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现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本形态。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
这个定义至少可理解和延伸如下六层意思:
①是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的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的依附基础;
②是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保健、医疗和教育、培训、自学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资形成的;
③是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因为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
④是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谁投资谁受益,因而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效益,应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国家和工作单位;
⑤是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给予的平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至少要等价于他们个人的平均投资成本,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得以维持;
⑥是人力资本对于个人是从小到大直到老年,从投资、产出直到分配,从获得、增长直到降低、消失的全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使组织能够有效地利用人们的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发展:
①劳动管理阶段②人际关系阶段③组织行为科学阶段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①因事择人的原则
②因材施用的原则
③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
5、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内容:
一、流程:①招聘前:工作分析、设计、人力资源规划
②招聘挑选实践:招聘、甄选
③招聘挑选后:培训/开发、激励、领导、沟通、绩效评估、报酬、劳动关系、企业文化
能力动机满意度忠诚与献身精神
吸引力、留用、依法办事、组织效率与效益、其他目标
二、内容:1、人力资源规划①当前评价②未来评价③制定面向未来的行动方案
2、招聘与解聘
3、甄选①甄选的基础②甄选手段
4、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5、绩效评估与反馈①对工作绩效的评估②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
第三节: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概述: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
2、组织文化基本特征:
①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②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题的人本文化
③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以软性管理为主
④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3、组织文化的功能:
①自我内聚功能
②自我改造功能
③自我调控功能
④自我完善功能
⑤自我延续功能
4、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①组织精神
②组织价值观
③组织形象
5、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①选择价值标准
②强化员工认同
③提炼定格
④巩固落实
⑤丰富发展
(组织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认识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与内容,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是本章的重点;对组织资本的理解和对塑造组织文化途径的把握是本章的难点。
)
管理学第九章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背景与趋势
1、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①组织不同成长阶段——创业阶段、聚合阶段、规范化阶段、成熟阶段、成熟阶段
②社会文化的变化
③经济发展的影响
④技术革新的要求
2、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实施:
过程:①解冻②变革③再冻结
实施:①出现问题征兆,认识组织变革的必要
②选择变革的方法
③正确地选择推行组织变革的策略
④实施变革计划
3、组织变革的动力:
外部动力:①市场变化②资源变化③技术变化④一般社会环境变化
内部动力:①人的变化②组织基础条件的变化③组织运行、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4、组织变革的阻力:
个体的阻力:①经济利益②安全③求稳心理④求全心理⑤保守心理⑥习惯⑦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
群体的阻力:①群体规范冲突所造成的阻力②人际关系变革所造成的阻力
领导的阻力:①结构性变化②变革范围的有效性③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④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
5、消除阻力的方法和策略:
①教育与沟通
②参与和融合
③促进与支持
④谈判
⑤操纵与合作
⑥强制
6、组织变革的类型:①结构性变革②技术革新③人的变革
7、组织变革的方法:①根据变革的时机和类型来决定领导风格
②强调变革的紧迫性
③顾客是第一顺位
④文化变革
⑤加强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⑥建立变革模式
⑦评估成功
(组织变革的必要性、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实施以及组织变革的阻力和影响因素是本章的重点;对组织成长、环境发展与组织变革理解是本章的难点。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