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ppt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28
43张图轻松诊断骶、尾椎骨折骶椎骨折骶椎又称为骶骨,由5个椎体融合而成,上连L5椎体,下与尾椎相连。
骶骨前上部隆起称为岬,两侧有4对骶前孔,骶骨背侧中部为骶正中嵴,旁有骶中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后孔外侧有骶外侧嵴。
骶前后孔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
骶管下端为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为骶角。
骶骨外侧耳状面与髋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
骶骨骨折最常与骨盆环损伤同时发生,但是也可能单独发生。
骶骨骨折大约占所有骨盆骨折的45%,常由交通事故中的高强度损伤或从高处跌落所致。
正常骶椎的CT特征(图1A、B)图1 正常骶骨CT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受伤机制鉴别骶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骨盆其他部位损伤。
①横形骨折,多为坠落、跌倒时骶尾骨直接着地;②纵形骨折,纵形骨折均为强烈暴力所致,多与髂骨或耻骨骨折同时发生,受伤机制多为车祸伤以及高处坠落伤,下肢或骨盆侧方着地;③粉碎性骨折,多系直接严重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星状或不规则状的粉碎性骨折;④撕脱骨折,由于骶结节韧带于骶骨侧下缘附着点处撕脱,骨折易漏诊。
与病理骨折鉴别:骶骨肿瘤较多见,当受伤暴力非常轻微时发生骨折应高度怀疑是病理性骨折。
症状和体征鉴别骶骨骨折后表现为骶骨区疼痛、肿胀、腰骶部活动受限,不能正常坐起,但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故当怀疑存在骨折时要进一步进行X线片或CT检查。
查体时出现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应考虑存在骶骨骨折的可能。
影像学鉴别诊断常规X线片常漏诊骶骨骨折,而且对于X线片可以判断的移位骨折也难以区分是陈旧骨折还是新鲜骨折。
故CT成为诊断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目前,凡是怀疑骶骨骨折的,即使X线片上没有骨折征象也不能排除骨折,应进行CT检查。
一、横形骨折骶椎横行骨折伴有错位的,骶骨X线侧位片能够显示,对于错位不明显的需要CT矢状面重建,X线不能区分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
1.骶椎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1.1 X线片(图2A、B)A.骶椎侧位X线片显示S5椎体前缘不光滑B.示意图1.2 CT检查(图2C、D)C、D.CT冠状面重建显示S5椎体内横形骨折线影,CT矢状面重建显示骶椎前缘皮质扭曲,后缘皮质断裂图2 骶椎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2.骶椎陈旧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2.1 X线片(图3A、B)A.骶椎侧位X线片显示S4椎体前缘不光滑B.示意图2.2 CT检查(图3C)C.CT矢状面重建显示其前缘皮质扭曲,考虑陈旧骨折所致图3 骶椎陈旧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二、纵形骨折纵形骨折常因肠内容物及肠气遮挡,X线大部分不能显示,CT冠状面及轴面可见清晰显示。
・讲 座・骶骨骨折(二)戴力扬(上期连载文章刊登于2002年第10卷第11期1108页)中图分类号 R68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2)12-1230-03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 200092作者简介:戴力扬(19572),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3 诊 断3.1 骨盆骨折骶骨骨折并非以往所想的那样少见,特别是其不仅可为孤立的损伤,而且常常合并有骨盆其他部分骨折,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必须对其保持应有的警惕。
据报道,骨盆骨折时骶骨骨折的发生率为4%~74%不等1,16~18,仅从如此悬殊之数字对比即不难看出对于骶骨骨折的诊断在相当程度上还缺乏充分的认识。
而在美国,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为37/10万15,其中高能量损伤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平均年龄为33岁;而老年女性患者则多由低能量损伤所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不全骨折,平均年龄为69岁。
大约2/3的骨盆骨折病例存在各种并发症如休克、出血及腹腔脏器伤等17。
在完成全身一般检查及抢救威胁生命的严重创伤的同时,应向患者及有关救护人员尽可能详细地询问受伤经过,对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患者更应强调骨盆部的检查,而对脊柱检查时则不应将骶骨遗漏,如有局部压痛和/或血肿存在则提示有骨折发生。
此外,还应仔细检查有无直肠、尿道及阴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9~21。
Pennal 等22,23将骨盆骨折按照损伤机制分为3种类型(见图6)。
(1)骨盆环前后挤压伤 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和前骶髂韧带断裂,后骶髂韧带相对坚强,在多数情况下仍保持完整。
此时如发生骶骨纵形骨折,即使后骶髂韧带保持完整骨盆也将丧失其稳定性24;而同时发生骶棘韧带断裂或其在骶骨或坐骨边缘产生的撕脱骨折均提示骨盆不稳定骨折。
(2)骨盆环侧方挤压伤 侧方挤压是骨盆骨折最常见的损伤机制,侧方暴力作用于髂骨外侧使骨盆的前部发生内旋,从而造成耻骨支和耻骨联合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