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历史选修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7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4-2 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1.材料一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丘吉尔就发表广播演说,向全世界宣称:“我们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第二天,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发表声明,支持苏联。
罗斯福在审阅这个声明时,用铅笔加上了一句结束语:“在今天,对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的军队。
”……这时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
对此国务院远东司提出一个备忘录,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
因此它建议美国应公开表示要援助和同情苏联,以挫败日本的侵苏步骤。
材料二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租借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 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巴西3.19亿美元、荷兰1.78亿美元、比利时0.82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对苏联实行援助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影响。
(9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可知苏德战争爆发,苏、英有了共同的敌人,根据材料一“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直接叙述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受援的国家很多,可得出其广泛性,由“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可得出“有侧重性”;第二小问,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势力增强等叙述即可。
答案:(1)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英同为抗德的主要国家;增强苏联对抗德国的能力有利于美国;美国受到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第2课冷战的开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爆发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和平演变定义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
“和平演变〞就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渊源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由于它所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根本思路是“寻找一种方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
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播送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这两个电台公开成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那么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那么、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B、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C、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63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设立了专门热线,以确保危急时刻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能够迅速沟通,同年,两国同意禁止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
以下对美苏这些做法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②缓和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③动摇了美苏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④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A、②B、①②C、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