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劳动力计算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0. 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 78/(15 ×0. 7 ×0. 9 ×90% ×3 )×90% ×85%×95% ×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一)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
制定合理的时间定额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或类比的方法,或者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的。
在使用中,时间定额还应定期修订,以使其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T0,称为单件工序时间。
它由下述部分组成。
1 .基本时间t b基本时间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对机械加工而言,就是直接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刀具的切入或切出时间)。
基本时间可按公式求出。
例如车削的基本时间t b 为:式中t b ——基本时间( min );L j——工作行程式的计算长度,包括加工表面的长度,刀具切出和切入长度( mm );Z ——工序余量( mm );n——工件的旋转速度( r/min );f——刀具的进给量( mm/r );a p——背吃刀量( mm )。
2 .辅助时间t a辅助时间是为保证完成基本工作而执行的各种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
它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开动和停止机床的时间、加工中变换刀具(如刀架转位等)时间、改变加工规范(如改变切削用量)的时间、试切和测量等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的确定方法随生产类型而异。
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使辅助时间规定得合理,需将辅助动作分解,再分别确定各分解动作的时间,最后予以综合。
中批生产则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
单件小批生产则常用基本时间的百分比来估算。
3 .技术服务时间t c技术服务时间是指在工作进行期间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修磨刀具、砂轮及修整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4 .组织服务时间t g组织服务时间是指在整个工作班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班前班后领换及收拾刀具、检查及试运转设备、润滑设备、更换切削液和润滑剂以及班前打扫工作场地、清理设备等消耗的时间。
粗略劳动力计算一、计算思路:根据楼层计算出模板量,根据建筑工人每天完成8m2/d,由此计算出模板工人数,根据木工人数计算出其他工种的人数。
二、计算施工人数:1、木工人数木工人数=单层模板面积÷(8m2/天× 支设模板所需的时间)单层模板支设时间:地下室支设时间按单层施工时间—2天;(考虑2天浇筑混凝土时间)主体模板支设时间按单层施工时间—1天(考虑1天浇筑混凝土时间)2、钢筋工:木工与钢筋工人数比一般工程:木工人数:钢筋工人数=1:1.5剪力墙工程木工人数:钢筋工人数=2:13、混凝土工:1)基础施工阶段:计算规则: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分区浇筑时则确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长浇筑时间为3天,确定浇筑混凝土泵数,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果浇筑时间持续按8h以上,按2个班组,每个班组人员按11人考虑(3个抹面工,3个振捣工,2个不料,2个泵管安拆)人数还应根据具体基础形式适当增减,如果是大体积筏板基础人员应适当增加,如果基础简单,可以适当减少。
2)地下室和主体施工;一般看浇筑时间,一般浇筑时间不长,配备一个浇筑班组。
4、架子工:按模板工的1/6到1/10考虑5、起重工按一台塔吊2班6人考虑。
6、瓦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7、防水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8、焊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9、电工、机修工、机操工、试验工:一般每个工程1-2个人即可。
二、劳动力计算公式:p=(工程量*劳动定额*日历天数÷0.7)*S1*S2*S3*S4S1----定额幅度差(90%);S2----不同时间定额幅度差(85%)S3----企业与当地定额幅度差(95%);S4----不可预见因素幅度差(1.2)一般:每平米用工2-5个工日例如:首先要根据工期要求,工期长,劳动力人数少,工期短,劳动力人数就多;确定了工期,再根据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相应的人工定额来计算,例如单层结构模板3000平方,10天一层,一个模板工一天可以支设10平方,那么需要的模板工就是30个。
(一)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不仅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计算生产成本的重要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时计算设备和工人数量的依据。
制定合理的时间定额是调动工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或类比的方法,或者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确定的。
在使用中,时间定额还应定期修订,以使其保持平均先进水平。
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T0,称为单件工序时间。
它由下述部分组成。
1 .基本时间t b基本时间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对机械加工而言,就是直接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刀具的切入或切出时间)。
基本时间可按公式求出。
例如车削的基本时间t b 为:式中t b ——基本时间( min );L j——工作行程式的计算长度,包括加工表面的长度,刀具切出和切入长度( mm );Z ——工序余量( mm );n——工件的旋转速度( r/min );f——刀具的进给量( mm/r );a p——背吃刀量( mm )。
2 .辅助时间t a辅助时间是为保证完成基本工作而执行的各种辅助动作需要的时间。
它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开动和停止机床的时间、加工中变换刀具(如刀架转位等)时间、改变加工规范(如改变切削用量)的时间、试切和测量等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的确定方法随生产类型而异。
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使辅助时间规定得合理,需将辅助动作分解,再分别确定各分解动作的时间,最后予以综合。
中批生产则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
单件小批生产则常用基本时间的百分比来估算。
3 .技术服务时间t c技术服务时间是指在工作进行期间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更换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修磨刀具、砂轮及修整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
4 .组织服务时间t g组织服务时间是指在整个工作班内,消耗在照看工作地的时间,一般包括:班前班后领换及收拾刀具、检查及试运转设备、润滑设备、更换切削液和润滑剂以及班前打扫工作场地、清理设备等消耗的时间。
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一、劳动的定义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给劳动下过一个定义。
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他使在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北京版。
)在马克思之后,另有一些人也曾试图对劳动进行定义。
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士曾给劳动下定义说:“不是为了直接从工作之中取得欢乐,而完全或部分地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而进行的脑力或体力支出”。
(注:马士:《经济学原理》第65页,麦克米伦出版社1947年伦敦版。
)可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说明人类脑力或体力支出与动物的脑力或体力支出有什么不同,也没有说明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取得欢乐。
更为重要的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
而人们在给事物下定义时,一般是要指出该事物的属概念是什么,然后再指出该事物的特有属性的。
西方流行词典《钱伯斯英语词典》和《牛津高级英语词典》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是以工作来解释劳动,而在给工作下定义时,又是以劳动来解释工作。
这样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这些词典自然也未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
(注:《钱伯斯英语词典》第1707页,钱伯斯书局1990年爱丁堡出版;《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第678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牛津版。
)当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
可是,人们迄今还没有令人信服地指出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所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并不能使我们的认识前进一步。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是确定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准确地计算劳动力需求,对于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控制项目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项目特点、工作量计算、工种分析等方面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计算的相关内容。
首先,项目特点是进行劳动力计算的首要依据之一、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工作特点和工序要求,因此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基础工程类项目对操作工的需求较大,而钢结构类项目对焊工和铆工的需求较大。
在进行劳动力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工程量、施工方法、工步安排等因素,确定相应工种所需劳动力数量。
其次,工作量计算也是劳动力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作量计算是指根据项目的工作要求和规范要求,对工程量进行细化和量化的过程。
在进行工作量计算时,需要根据项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等资料,按照工序进行划分,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逐项计算。
通过工作量计算,可以确定各个工序所需劳动力数量,并作为劳动力计算的依据。
工种分析也是劳动力计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工种分析是指对项目所需工种进行梳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对各个工种的特点、技能要求以及工作内容的理解,来合理确定劳动力需求。
在进行工种分析时,需要对每个工种的工作时间、技能水平、劳动强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单个工种对其他工种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劳动力的配置比例。
同时,还需要考虑劳动力的适宜性和合理性。
适宜性是指劳动力与工作内容之间的匹配程度,即选择合适的劳动力进行相应的工作。
合理性是指劳动力的数量与工作量之间的合理关系,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劳动力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或浪费。
在进行劳动力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避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最后,需要进行劳动力计算的合理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原先计算的劳动力数量存在偏差。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工作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效率的最大化。
劳动量究竟是什么我们已经证明,在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可以用来作为度量该商品价值的尺度,并且,这一价值是商品最基本的价值,其他通过任何方式确定的商品价值或价格,无论在市场交换中如何变化,最终都在市场总量上回归于这个价值。
为了与用其他尺度确定的价值相区别,我们称其为“劳动量价值”或者商品的“内在价值”,在不会混淆的情况下。
简称“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说,商品内在价值等于包含于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商品的个别价值(内在的)等于在个别劳动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量。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劳动量决定价值量,我们是否深入地想过,劳动量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度量的?粗略地说,劳动量是劳动力(体力和智力)的耗费。
但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引起误解。
一般,体力劳动的消耗比较直观,比如可以用物理上“功”的概念来理解和度量。
但对于脑力劳动,这种概念显然无能为力了。
比如劳动中知识的运用,跟脑力消耗多少并没有完全的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所运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同样的工作时间里,所需的知识越艰深、越广泛,说明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越大,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就应该越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只有在所需知识相同的情况下,工作时间越长才体现劳动量越大。
因此,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下,“劳动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马克思指出:劳动量构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我们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之一,而这个伟大贡献的基础就是把“劳动”与“劳动力”严格区别开来,在劳动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是,我们一定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劳动量”,而不能直观地、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消耗”。
我们在讨论使用价值定义的时候曾讲到,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或劳动力)满足使用要求所具有的特性或特性组合。
作为生产资料,它是“死”的,其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与在使用中体现出来使用价值一般是相一致的。
比如原料,它有什么样的质量,使用中同样具有什么样的质量;又如设备,它具有的正常生产能力是多少,生产中只能是多少;再如工作程序,你怎样设计,工作中就怎样执行,程序的优劣,可以从执行中反映出来。
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测算方法摘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料、机等资源需求的计算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而劳动力的计算尤其重要,没有准确的劳动力数量,而施工组织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力数量既不靠经验估算,也不能将概预算中人工数进行简单的相加,因为施工组织中的劳动力数量既与概(预)算中的人工有联系,可又不能与之相等同,这是部分施工组织编制者所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的地方之一Λ运用时标网络计划进行劳动力总量计算的方法Λ;计算0 引 言 施工组织设计是基本建设各阶段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现场施工的战略部署,是概预算编制及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料、机等资源需求的计算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而劳动力的计算尤其重要,因为劳动力数量,是安排施工,绘制施工进度图,计算出工人数,估算临时房屋,检算施工组织安排合理性的关键,没有准确的劳动力数量,则施工组织只能是“纸上谈兵”Λ劳动力数量既不能单靠经验估算,也不能将概预算中人工数进行简单的累加,尤其是铁路、公路这种线型工程更是如此,因为施工组织中的劳动力数量既与概(预)算中的工日有联系,可又不能与之相等同,该项计算工作较为繁杂,许多人在计算时或模糊处理,或粗略估算,心中无数,或过分依赖定额,无自己见解Λ本文介绍一种运用时标网络计划进行劳动力总量计算的方法,对如何合理进行劳动力估测进行探讨Λ1 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 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Λ1.1 确定现场施工人员的组成 我国基建工程正推行项目法管理,而项目法管理又有许多模式,如项目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单项或阶段性项目管理,不同的管理模式,其现场人员不仅组成不一样,而且所占比例也各不相同Λ但施工总承包单位通常由下列人员组成:(1)生产工人;(2)管理人员;(3)服务人员;(4)其他(如病、事假)人员;(5)临时劳动力Λ1.2 了解定额手册劳动定额含义 劳动定额亦称人工定额、工时定额或工日定额Λ它蕴含着生产效益和劳动力合理运用的标准,反映的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先进水平,不仅体现了劳动与产品的关系,还体现了劳动配备与组织的关系Λ它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Λ但它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Λ1.3 正确处理所用定额的水平 定额水平是对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的描述,它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对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职工的思想觉悟水平的综合反映Λ要正确估测劳动力需求,就要正确处理定额水平的高低Λ1.3.1 定额不同水平不一 施工定额是平均先进水平的原则下编制的,而预算定额则是在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下,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施工定额工作细目为预算定额的工作细目,并且纳入已经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按照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编制的Λ概算定额虽然也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确定,但它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的综合和扩大,还应考虑预算定额所没有考虑的一些因素,如因综合时权数确定的误差,重大事故处理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定额水平也要低于平均水平,亦即不同定额存在幅度差Λ投标施组在进行劳动力计算时,要根据使用的定额,将定额水平统一到施工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标准Λ例如,采用概算定额计算劳动力时,要考虑概算定额到预算定额再到施工定额的幅度差Λ1.3.2 时间不同水平不同 由于定额具有时效性,时间不一样,就意味着形成定额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定额水平也不一样,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定额水平向高的方向发展Λ所以,还要考虑编制期与定额基期的定额幅度差Λ1.3.3 单位不同水平有别 各地区和各部门建筑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Λ有的是先进企业和先进生产者;有的是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后进企业和生产者;有的企业在这一方面是先进的,但在另一方面却又是相对落后的,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这正是市场竞争、招标投标的真正目的所在Λ所以如果采用统一定额编制施组,还要考虑本企业与统一定额之间的幅度差Λ1.4 劳动力计算 通过以上分析,在计算劳动力时,我们所依据的依然是定额,但要对所计算的结果进行校正、分析和处理Λ而最基本的是先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基本劳动力Λ1.4.1 求算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 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是完成基本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包括工地小搬运及备料、运输等劳动力),除备料运输劳动力需另行计算外,其余均可根据定额计算,无论当时当地采用何种定额,都能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劳动力,但应注意正确处理的相关系数Λ 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可按下式计算 p=w r×qT z×S1×S2×S3×S4(人) 式中p——相关工程劳动力 W r——工程数量q——工程劳动定额S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小时计)Ζ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乘以工作日系数0.7[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即:(365-104-10) 12×30=0.7],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及作业班次n, 即:T z=T z×0.7×K×c×n 例:某桥礅(一般桥)为钻孔桩基础,桩长10m 计4根,地层为砂砾石,桩径为1.25m,200号钢筋混凝土,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要求15天完工,计算所需劳动力Λ 解:若使用概算定额,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不可预见因素按1.2考虑,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出勤率按90%计Λ则每班次P=4×10×13.7815×0.7×0.9×90◊×3×90◊×85◊×95◊×1.2=18(人)2 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 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便对其分析统计,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Λ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Λ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Λ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Λ 现举例说明如下: 已知某工程项目按工期优化后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图中箭杆上方为该工作的劳动力需要人数(单位工程经统计后),箭杆下方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月),求算该工程项目的劳动力需求总量Λ 第一步,绘出相关时标网络计划,算出劳动力需要数量,注于网络计划的下方,如图2所示Λ 第二步,计算平均劳动力需要数量:P =116(3×200+440×2+470+530+560×2+410+360×2+140+140+80×2)=323人图1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2 时标网络计划图图3 优化后的时标网络计划图及劳动力曲线图 其中全面施工阶段的平均劳动力为P ’=111(440×2+470+530+560×2+410+360×2+140+140)=400人 第三步,调整开竣工时间,按劳动力需求均衡的原则,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使每一时间段的劳动力需求近可能接近平均劳动力需要量,同时绘出劳动力需求曲线图,如图3所示,则每一时间段的基本劳动力总量即为所求Λ3 求算定额未包括人员 这类人员主要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Λ由于项目法管理的推行,以及施工队伍向知识密集型发展,其相关人员的计算可简化,具体方法如下: 1)施工干扰增加劳动力 根据有干扰的工程及不同行车对数的劳动定额增加百分比,分别计算;可以把增加的劳动定额放入单项定额内,也可以使用统一定额计算后,另计增加部分Λ 2)机械台班中的劳动力 该项劳动力及司机人数,随着机械化程度而变,可按各种机械台班总量,乘以台班劳动定额求得,也可以按机械配备数量,根据各种机械特点,配备司机人数Λ根据以往经验资料,该项劳动力约占基本劳动力的4~7%Λ 3)备料、运输劳动力 此项劳动力,随圬工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并随着机械化,工厂化水平不断发展而减小Λ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各企业应自己统计历史约占基本工程劳动力百分比(如20~30%),或根据项目特点,对外发包Λ 4)管理及服务人员 由项目经理组阁,也按项目定员估算,一般可按基本劳动力的15~25%,项目越大,比例越小Λ4 结束语 在各种施工组织尤其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料、机等资源需求的正确估测与计算是整个施工组织设计过程的基础,而劳动力的计算尤其重要,运用时标网络计划求登劳动力需求数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它运用定额,而又不依赖于定额Λ运用定额求出基本的劳动力数量,再进行分析、综合与统计,最后对定额中所没有包括的数量进行分析和估算,以确保劳动力数量的合理配备Λ通过较详细的分析和举例,指明了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以期对相关施工组织编制者有所帮助Λ (上接第76页)Esti m ate the W ork Force with Ti m e-coordi n ate NetworkAbstract:E sti m ating fo r require m en ts such as w o rk fo rce、m aterial and m ach ine is a base w o rk w hen w o rk ing o rgan izati on is p laned.E sti m ating w o rk fo rce is i m po rten t because w e don’t esti m ate it si m p ly o r w ith experien2 tial.in th is paper,one m ethod w as in troduced to esti m ate the w o rk fo rce w ith ti m e2coo rdinate net w o rk.Key words:ti m e2coo rdinate net w o rk;w o rk ing o rgan izati on p lan;w o rk fo rce;esti m ate。
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解说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解说1. 引言在幼儿园中,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对于学校的运行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展开深入解说,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2. 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的意义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教师配比:合理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可以确定幼儿园教师的配比,确保幼儿园在教师数量上的合理配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工作安排: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还能够帮助幼儿园建立科学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各个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工,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2.3 教职员工激励:合理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对幼儿园教职员工的激励机制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准确评估教师的工作负荷,从而合理确定激励政策,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3. 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在制定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3.1 公平性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要公平对待各个教师,不偏袒任何一方,根据教师的具体工作量和工作内容进行科学评估。
3.2 学校实际情况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要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人数、班级规模、教学资源等因素,确保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3.3 效率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应简洁高效,避免繁琐复杂的运算,以提高工作效率。
3.4 透明度原则:工作量计算方法要具有透明度,让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计算过程和标准,提高工作量计算的可信度。
4. 幼儿园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4.1 收集信息:需要收集幼儿园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人数、班级规模、教学周课时等。
4.2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包括教学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备课工作量等。
4.3 计算工作量:按照评估标准,计算教师的具体工作量。
新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劳动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劳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如农民工、白领工人等;
3. 探索劳动力的价值和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惯。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劳动力》及相关教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 引入劳动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劳动力,为什么劳动力重要。
- 引发学生对劳动力的兴趣和思考。
2. 研究与探究(20分钟)
-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如农民工、白领工人等,并解释他们的特点和工作内容。
- 与学生讨论劳动力的价值和作用,引导他们认识到没有劳动力将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3. 实践与应用(30分钟)
- 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小组清洁教室、整理文具等。
-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劳动所得到的满足感,并讨论劳动的重要性。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劳动力的重要性和价值。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和惯。
四、作业:
请学生回家观察并写下身边的劳动力,例如自己的家人、邻居或其他工人,并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对劳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劳动,培养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同时,开展与家庭、社会的
联系,增强了学生对劳动力的感激之情。
大略劳能源估计之阳早格格创做一、估计思路:根据楼层估计出模板量,根据兴办工人每天完毕8m2/d,由此估计出模板工人数,根据木工人数估计出其余工种的人数.二、估计动工人数:1、木工人数木工人数=单层模板里积÷(8m2/天×收设模板所需的时间)单层模板收设时间:天下室收设时间按单层动工时间—2天;(思量2天浇筑混凝土时间)主体模板收设时间按单层动工时间—1天(思量1天浇筑混凝土时间)2、钢筋工:木工取钢筋工人数比剪力墙工程木工人数:钢筋工人数=2:13、混凝土工:1)前提动工阶段:估计准则: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分区浇筑时则决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少浇筑时间为3天,决定浇筑混凝土泵数,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果浇筑时间持绝按8h以上,按2个班组,每个班组人员按11人思量(3个抹里工,3个振捣工,2个没有料,2个泵管安拆)人数还应根据简直前提形式适合删减,如果是大概积筏板前提人员应适合减少,如果前提简朴,不妨适合缩小.2)天下室战主体动工;普遍瞅浇筑时间,普遍浇筑时间没有少,配备一个浇筑班组.4、架子工:按模板工的1/6到1/10思量5、起沉工按一台塔吊2班6人思量.6、瓦工(前提多些,按本质情况简直思量)7、防火工(前提多些,按本质情况简直思量)8、焊工:(前提多些,按本质情况简直思量)9、电工、机建工、机操工、考查工:普遍每个工程1-2部分即可.二、劳能源估计公式:p=(工程量*处事定额*日历天数÷0.7)*S1*S2*S3*S4S1----定额幅度好(90%);S2----分歧时间定额幅度好(85%)S3----企业取当天定额幅度好(95%);S4----没有成预睹果素幅度好(1.2)普遍:每仄米用功2-5个工日比圆:最先要根据工期央供,工期少,劳能源人数少,工期短,劳能源人数便多;决定了工期,再根据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战相映的人为定额去估计,比圆单层结构模板3000仄圆,10天一层,一个模板工一天不妨收设10仄圆,那么需要的模板工便是30个.其余工种以此类推.人为定额普遍是根据商场考察战企业的数据聚集战归纳.。
粗略劳动力计算
粗略劳动力计算
一、计算思路:
根据楼层计算出模板量,根据建筑工人每天完成8m2/d,由此计算出模板工人数,根据木工人数计算出其他工种的人数。
二、计算施工人数:
1、木工人数
木工人数=单层模板面积÷(8m2/天×支设模板所需的时间)
单层模板支设时间:
地下室支设时间按单层施工时间—2天;(考虑2天浇筑混凝土时间)
主体模板支设时间按单层施工时间—1天(考虑1天浇筑混凝土时间)
2、钢筋工:木工与钢筋工人数比
一般工程:木工人数:钢筋工人数=1:1.5
剪力墙工程木工人数:钢筋工人数=2:1
3、混凝土工:
1)基础施工阶段:
计算规则: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分区浇筑时则确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长浇筑时间为3天,确定浇筑混凝土泵数,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果浇筑时间持续按8h以上,按2个班组,每个班组人员按11人考虑(3个抹面工,3个振捣工,2个不
料,2个泵管安拆)人数还应根据具体基础形式适当增减,如果是大体积筏板基础人员应适当增加,如果基础简单,可以适当减少。
2)地下室和主体施工;
一般看浇筑时间,一般浇筑时间不长,配备一个浇筑班组。
4、架子工:
按模板工的1/6到1/10考虑
5、起重工
按一台塔吊2班6人考虑。
6、瓦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7、防水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8、焊工:(基础多些,按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9、电工、机修工、机操工、试验工:一般每个工程1-2个人即可。
二、劳动力计算公式:
p=(工程量*劳动定额*日历天数÷0.7)*S1*S2*S3*S4
S1----定额幅度差(90%);S2----不同时间定额幅度差(85%)
S3----企业与当地定额幅度差(95%);S4----不可预见因素幅度差(1.2)
一般:每平米用工2-5个工日
例如:首先要根据工期要求,工期长,劳动力人数少,工期短,劳动力人数就多;确定了工期,再根据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相应的人工定额来计算,例如单层结构模板3000平方,10天一层,一个模板工一天可以支设10平方,那么需要的模板工就是30个。
其他
工种以此类推。
人工定额一般是根据市场调查和企业的数据积累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