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上第三学习主题-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川教版PPT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7.30 MB
- 文档页数:31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是日本近代历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看,日本明治维新是继日本“大化改新”后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能继续保持民族独立国家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到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其成功经验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整个亚洲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经验意义。
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看,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巩固和扩大的时期,它与同样是发生在19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的废除遥相呼应,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学生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日本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日本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情分析】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一、二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学习,已有知识积累。
从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初三学生正值十四五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
在上课时,就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年龄和心理特征,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2、归纳、概括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理解、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方式突破难点,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考点名称:德川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
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
由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治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
1853年,美国佩里率军抵达日本,逼迫幕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激起国内人民的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最终引发倒幕运动。
1868年,江户和平开城投降,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彻底灭亡。
•德川幕府统治:1、背景:日本战国时代,丰臣政权覆亡后,德川家康夺取日本政权,自称大将军,建立幕府,开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2、时间:1603年-1867年3、主要政策:1633颁布《锁国令》,开始闭关锁国政策。
4、打开国门: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史称黑船事件)。
1854年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日本闭关锁国被打破。
5、灭亡: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还政天皇,(即大政奉还)德川幕府灭亡。
•德川家康:考点名称:倒幕运动•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前,在日本,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中心在西南部经济较发达的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德川幕府时期社会现状藩。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运动。
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发生于庆应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
大政奉还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近代日本的开始。
鸟羽、伏见之战(日本戊辰战争):1868年1月,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鸟羽、伏见进行的首次战役。
交战双方为支持明治天皇的新政府军和支持德川幕府的军队,战役以新政府军的全胜告终,标志着戊辰战争的开始,成为倒幕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倒幕运动的性质: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自下而上的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教法及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一、明治维新的背景㈠幕府统治的危机(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㈡武装倒幕的开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冤诏→幕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课件显示)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课件显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