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脊柱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5
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
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
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
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脊柱后凸(kyphosis)指脊柱过度后弯,也称为驼背(hunchback)。
脊柱侧弯筛查方法1. 视觉筛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和身体对称性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
正常情况下,站立时双肩和髋部应该是水平的,脊柱应该是直的。
如果发现肩部或髋部有明显的不对称,或者脊柱呈现明显的侧弯,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骨龄测定。
骨龄测定是一种通过X光检查来确定患者骨骼发育情况的方法。
由于脊柱侧弯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因此通过骨龄测定可以判断患者的骨骼发育情况是否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
3. 身体侧倾测试。
身体侧倾测试是一种简单的自我筛查方法。
患者站立时,让其自然放松,然后观察其双手是否能够自然垂直下垂。
如果发现一侧的手明显比另一侧低,或者患者在站立时出现明显的身体侧倾,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4. 脊柱侧弯测量。
脊柱侧弯测量是一种通过X光片来测量脊柱侧弯角度的方法。
医生会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的侧弯角度,并根据角度大小来判断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
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 脊柱侧弯筛查问卷。
脊柱侧弯筛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筛查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通过问卷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脊柱侧弯的相关症状,如背部疼痛、身体不对称等,从而进行初步的筛查和评估。
总之,脊柱侧弯的筛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视觉筛查、骨龄测定、身体侧倾测试、脊柱侧弯测量和脊柱侧弯筛查问卷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初步筛查和评估。
对于怀疑患有脊柱侧弯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脊柱侧弯的筛查有所帮助。
脊柱各矢状位参数关系一、引言脊柱矢状位参数是描述脊柱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指标,其测量和分析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概述1.生理意义脊柱矢状位参数反映了脊柱在矢状面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如椎间盘高度、脊柱曲线、椎体大小等。
这些参数与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对维持脊柱稳定性、缓冲压力和运动负荷具有重要作用。
2.临床应用脊柱矢状位参数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测量脊柱矢状位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脊柱曲线、椎间盘高度和椎体大小等,为诊断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疾病提供依据。
三、脊柱各矢状位参数的关系1.椎间盘高度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椎间盘高度是脊柱矢状位参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与脊柱曲线、椎体大小等密切相关。
椎间盘高度降低可能导致脊柱曲线异常,进而引发脊柱相关疾病。
2.脊柱曲线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脊柱曲线是脊柱在矢状面的形态表现,与椎间盘高度、椎体大小等矢状位参数相互影响。
脊柱曲线异常可导致椎间盘损伤、退变,进而引发腰部疼痛、神经根受压等症状。
3.椎体大小与脊柱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椎体大小与脊柱矢状位参数密切相关。
椎体大小异常可能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引发脊柱疾病。
四、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意义1.测量方法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测量、生物力学测量等。
影像学测量方法包括X线、CT、MRI等检查,可清晰显示脊柱的形态和结构;生物力学测量方法主要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进行,如电子测量仪、三维重建系统等。
2.临床意义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测量对于诊断脊柱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康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五、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正常范围与异常表现1.正常范围脊柱矢状位参数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椎间盘高度、脊柱曲线、椎体大小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表示脊柱结构正常。
脊柱侧凸中脊椎旋转的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邓幼文综述邱勇审校脊柱侧凸是一种在三维空间发生和发展的畸形,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畸形之一,Adams[1]在1865年就指出脊柱后突伴一侧旋转是脊柱侧凸的主要发生机理。
Someerville[2]及Roaf[3]也认为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凸的首要因素。
Dickson[4]和Archer[5]更提出脊柱前柱生长快于后柱造成的不平衡必然导致脊柱旋转,后者可能是脊柱侧凸发生的始动因素。
虽然脊椎旋转在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中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肯定的是脊柱侧凸的进展、胸廓的继发畸形及外观的改变都与脊椎的旋转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定量评估脊椎旋转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脊柱旋转评定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作一概述。
1X线平片评估脊柱旋转1969年Nash和Moe[6]根据椎弓根投照在脊柱上的位置和脊椎的关系来评估脊柱旋转的程度,把脊柱旋转分成五级,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只能粗略评估脊椎的旋转。
鉴于Nash-Moe法的不精确性,Perdriolle[7]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他用一种特制的模板测量椎弓根的位移并用一系列的数值计算得出脊柱旋转的度数。
虽然Perdriolle法量化了脊椎旋转的程度,但模板的制作中含有基于正常脊椎解剖的复杂理论计算,而事实上脊柱侧凸的脊椎并不同于正常的脊椎,因此Perdriolle法精确性仍是有限的。
在国内,高铁军及张光铂研制了一种脊柱旋转测量尺[8],测量尺由定尺和动尺组成,两尺零点重合,并与椎体X片上凸侧缘垂线和下终板水平线交点重合,旋转动尺并使尺准线通过椎弓根投影的中点,即可读出旋转角的度数,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度为5度,较上述方法高,但它只适于旋转度数不大(60度以内)的脊柱侧弯。
由于术前术后椎弓根的自身角度与X线的投照方向很难完全一致,使得常规X线平片对脊椎旋转评估的价值十分有限。
医学好东西脊柱与四肢检查-其他检查方法和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一)椎间孔挤压试验(crushing test of interver tebral foramen)又称“头顶加压试验”、“斯布灵试验”。
病人取坐位,头部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二)头顶加压试验(pressing test of vertex)即“椎间孔挤压试验”。
(三)拉斯特征(Lust sign)病人取自由体位,检查者观察其体姿,见其常用手托着下颏或头部,使头部保持于向前微倾姿势,即为此征阳性。
本征主要见于颈椎结核。
(四)杜加斯征(Dugas sign)又称“肩内收试验”、“搭肩试验”、“杜加斯试验”。
肩关节脱位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①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手掌搭于对侧肩部,若该肘关节内侧不能贴于胸壁,则为阳性。
②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并使其同侧紧贴于胸壁上,若患侧手掌触不到对侧肩部,亦为阳性。
本征阳性可诊断肩关节脱位。
(五)梳头试验(test of combing)嘱病人用患侧上肢作梳头动作,若上肢肩部出现疼痛、运动障碍或不能运动,即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见于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关节韧带撕裂、肩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臂丛神经麻痹、腋神经麻痹、乳腺癌根治术后、脑部疾病或外伤以及颈部外伤性高位截瘫等。
(六)方肩(square shoulder)又称“平坦肩”。
肩关节及其肌肉病变的体征之一。
嘱病人脱去上衣,两上肢自然下垂。
检查者从其正面或后面观察肩的外部形态,见其肩部失去正常圆形膨隆的外观,而如削平成直角,则为方肩。
本征可见于肩关节脱位及肩肌萎缩。
(七)肩关节外展试验(abduction test of shoulder joint)嘱病人脱去上衣,取站立位,一侧上肢做缓慢外展至上举活动,若在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本试验阳性。
常见脊柱MRI的异常征象及临床意义xxxx人民医院骨科xxMRI是脊柱脊髓疾病非常灵敏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现收集了八种常见脊柱的MRI异常征象,就其MRI表现及临床意义分述如下:(一)Romanus病灶(又称椎角炎或椎缘炎)Romanus病灶是由Romanus 和Yden于1952年率先提出并命名的,是AS常见的MRI表现,其病理基础是发生于前后纵韧带在椎体和纤维环交界区附着点处的炎症所致的骨髓水肿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修复反应,发生在椎体四角中的一角或多角,呈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圆形,不累及整个终板,影像学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变。
(1)急性Romanus病灶:急性炎症表现为韧带附着点周围的骨髓水肿,在T1WI上呈低或略低信号,在T2FS及STIR上呈高信号。
增强造影后脂肪抑制T1WI相应区域明显强化。
(2)慢性Romanus病灶:可因脂肪沉积,在T1WI、T2WI均为高信号,T2FS及STIR呈低信号,或因骨质硬化于T1WI、T2WI均为低信号(此时X片或CT上表现为椎角密度增高,成为亮角征)。
Romanus病灶可导致椎体前方韧带骨赘形成,并可使两个邻近椎体间形成骨桥。
是晚期AS特征性改变。
Romanus病灶常见于AS,亦可以出现于脊柱退行变患者,甚至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但AS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机械性腰痛患者,且为多发病灶,好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处,而机械性腰腿痛患者Romanus病灶常为单发,且好发生于下腰椎,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高。
脊柱各段中,以下胸椎的Romanus病灶有相对较高的诊断意义,急性Romanus病灶的诊断意义高于慢性Romanus病灶,以脊柱急性Romanus诊断中轴SPA时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以脊柱Romanus病灶诊断中轴SPA时的敏感性及阳性似然比尙不足以将之定为诊断标准,下胸段的急性Romanus病灶对SPA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有报道Romanus病灶≥2个作为标准,其诊断AS的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94.1%(),当Romanus病灶≥3个作为标准,诊断AS的敏感性为43.1%(),特异性为98.0%(),所以Romanus病灶对脊柱关节炎不足以定为标准,但当Romanus病灶数≥2个时,诊断SPA有较高的特异性。
脊柱与四肢检查-其他检查方法和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病人伸出双手,观察其手指数目及形态,若每只手指多于5个者,则为多指畸形。
本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发生在拇指。
(四十二)仰卧挺腹试验(test of supinating and throwing out one's belly)①病人仰卧,两手置于腹部,以头的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和骨盆向上用力挺起,若病人感到腰痛及患肢放射性疼痛,即为试验阳性。
②在前法的基础上,让病人仍保持挺腹姿势,深吸气后,再用力鼓气约30秒钟,若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前项试验阴性时,再采用此试验检查。
病人在挺腹姿势时,用力咳嗽,若出现患肢放射性疼痛,亦为阳性。
本试验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十三)直腿抬高试验(elevation test of straight leg )又称“拉塞格征”。
病人仰卧、两腿伸直,检查者一手压住其膝关节伸侧,另一手托住其足跟部,使腿徐徐抬起,正常时该侧髋关节可成角90度以上,亦无腰部和腿部疼痛,若抬高到70度以下即出现疼痛,同时检查者亦有一定阻力感,则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本试验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阴性亦不能完全排除本病。
(四十四)布拉加尔征(Bragard sign)又称“跖屈加强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病人,再使之足向背侧屈,疼痛加剧,为阳性。
本征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十五)弯腰试验(bend over test)病人站立,检查者先将两侧髂后上棘的位置及其棘突线标出,然后观察其背部两侧是否对称,两肩、两髂后上棘是否同高,脊柱有无异常弯曲。
如有脊柱侧凸,病人向前弯腰时,可见侧凸方向一侧的上背部或肩胛骨向后突起,髂后上棘下降,即为阳性。
脊柱侧凸时,本试验阳性说明是器质性脊柱侧凸,阴性说明是代偿性脊柱侧凸。
(四十六)脊柱超伸试验(spine hyper extension test)又称“孩童试验”。
病人俯卧位,检查者两手握住其双侧小腿徐徐向上提起,若脊柱发生疼痛,并不能后弯而呈强直状态,则为阳性。
脊柱形态测量参数常见的脊柱形态测量参数有以下几种:1.脊柱曲度角度:脊柱由颈椎、胸椎和腰椎组成,其正常形态包括生理弯曲和曲度,包括颈椎后凸(逆凹),胸椎前凸(凹),腰椎后凸,骶骨后凸等。
脊柱曲度角度的测量可以通过正常人群参考值和X线片测量得到。
2.脊柱旋转:脊柱旋转是指脊柱在水平面发生扭转的情况,常见于脊柱侧凸畸形。
旋转角度的测量可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获得。
3.脊柱长度:脊柱长度是指从颈椎至骶骨的最大连续线段长度,常用于评估脊柱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4.脊柱弯曲角度:脊柱弯曲是指在脊柱纵轴方向上的曲率,包括正常的生理曲度和异常的病理曲度。
脊柱弯曲角度的测量可以通过X线片测量得到,用于评估脊柱侧凸畸形、脊柱裂、脊柱结核等。
5.脊柱稳定性指数(SSI):脊柱稳定性指数是一种评估脊柱稳定性的参数,可以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
该指数可以用于评估脊柱手术后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情况。
6.脊柱姿势:脊柱姿势是指脊柱在正常站立位姿下的曲线、角度和位置。
通过计算脊柱姿势参数,可以了解脊柱姿势的偏差和异常,有助于评估脊柱畸形和功能障碍。
7.脊柱椎体高度:脊柱椎体高度是指椎间盘和椎体的垂直距离,常用于评估脊柱骨折、脊柱骨质疏松和退行性改变等。
8.脊柱骨密度:脊柱骨密度是指脊柱骨骼组织中的钙盐含量,常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可以通过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或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进行。
总结起来,脊柱形态测量参数是指用于评估脊柱正常与异常状态的一组测量数据和参数,涵盖了脊柱的曲度角度、长度、旋转、弯曲、稳定性指数、姿势、椎体高度和骨密度等。
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通过临床检查、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获得,对于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脊柱侧弯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解读脊柱侧弯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本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讲述侧弯的X线测量以及临床意义解读,希望本次解读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拍摄X线的体位正位负重片:站立位、赤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双髋关节自然伸直,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下颌抬平,双眼平视前方。
注意:消除下肢不等的影响,若大于2cm应做补偿使骨盆水平。
还应注意对身体的防护。
脊柱全长片需要手术者还要进行Bending像拍摄仰卧位右侧Bending像检查方法:患者仰卧,左臂绕过头顶,右臂屈曲,右手背贴在右侧面颊部,双眼直视天花板图1。
检查者佩戴放射线防护服位于患者右侧,为患者放置性腺防护板,确认患者头部中立位.检查者左手握住患者左手,右手握住左侧小腿中下1/3处,用力做屈伸牵拉,直至患者完全屈曲拍片。
整个屈曲牵拉过程,患者躯干及头部不能有任何的扭转,躯干背部平贴检查板图二同样的方法向左是仰卧位左侧Bending像的检查方法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脊柱全长正位片脊柱全长侧位片X线测量的基本知识骶骨中垂线(CSVL):CSVL是分析脊柱侧凸最重要的一条线,堪称生命线,准确的画出CSVL至关重要。
它是经过S1上缘的中点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直线。
它是有方向的,即由尾侧端指向头侧端。
永远和地面垂直。
描述了脊柱在冠状面上相对骨盆的位置。
C7铅垂线:从C7椎体中心垂直向下平行于X线片片缘的直线,描绘了头部的空间位置正位的C7铅垂线侧位的C7铅垂线顶锥(AV):是整个弯曲范围内距离CSVL最远、最水平、旋转程度最大、楔形变最明显的椎体。
有时候也可能是椎间盘端椎( end vertebrae, EV) 是侧弯头侧和尾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中立(neutral vertebrae,NV) 是位于主弯顶点下方,椎弓根在X线椎体轮廓上表现对称的最头侧椎体; 稳定椎(stable vertebrae, SV) 是位于端椎下方为骶中垂线(CSVL)所平分的最头侧椎体Cobb角度测量站立位X线片上,沿上端椎的上终板和下端椎的下椎板各画一条线的夹角或者其垂直线的夹角即cobb角。
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
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
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4。
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
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
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9。
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
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
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
脊柱体格检查正常与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脊柱是人体支持和保护脊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姿势和行走的基础。
因此,对脊柱进行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介绍脊柱体格检查的正常与异常表现,并探讨其对临床的意义。
一、脊柱体格检查的正常表现正常脊柱体格检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姿势:正常情况下,人体呈立位,脊柱保持直立状态,头部居中,双肩平衡,双下肢等长。
2. 脊柱外观:脊柱正常的曲度应呈S形,从侧面观察,颈椎、胸椎和腰椎都应存在生理性前凸和后凸。
3. 脊柱活动度:正常人在前屈、后伸、旋转、侧弯时,脊柱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平衡。
4. 脊柱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应具有均匀的张力和协调的收缩,无明显的肌肉萎缩或肌肉痉挛现象。
二、脊柱体格检查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1. 脊柱侧弯(脊柱侧凸):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出现侧弯形变。
如果脊柱侧弯超过20度,可能是脊柱侧弯症的表现,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脊柱侧弯症可能导致不良姿势、身高差异以及背部的疼痛和不适。
2. 脊柱僵硬:脊柱僵硬是脊柱活动度减少的表现,可能是由于脊柱关节炎、骨质增生等引起。
脊柱僵硬会影响人体的日常活动能力,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轮椅依赖。
3.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可以是先天性的,如脊柱裂等,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如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等。
脊柱畸形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功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症状等。
4. 脊柱肌肉异常:脊柱周围肌肉的异常表现可以是肌肉萎缩、痉挛或肌肉不平衡。
肌肉异常可能导致脊柱的不稳定或不平衡,进而引起腰背痛、颈肩痛等不适症状。
三、脊柱体格检查对临床的意义脊柱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脊柱的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脊柱相关的异常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1. 早期发现脊柱异常:脊柱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脊柱侧弯、畸形等异常情况。
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轻不适症状,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医学好东西脊柱与四肢检查-其他检查方法和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一)椎间孔挤压试验(crushing test of interver tebral foramen)又称“头顶加压试验”、“斯布灵试验”。
病人取坐位,头部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二)头顶加压试验(pressing test of vertex)即“椎间孔挤压试验”。
(三)拉斯特征(Lust sign)病人取自由体位,检查者观察其体姿,见其常用手托着下颏或头部,使头部保持于向前微倾姿势,即为此征阳性。
本征主要见于颈椎结核。
(四)杜加斯征(Dugas sign)又称“肩内收试验”、“搭肩试验”、“杜加斯试验”。
肩关节脱位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①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手掌搭于对侧肩部,若该肘关节内侧不能贴于胸壁,则为阳性。
②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并使其同侧紧贴于胸壁上,若患侧手掌触不到对侧肩部,亦为阳性。
本征阳性可诊断肩关节脱位。
(五)梳头试验(test of combing)嘱病人用患侧上肢作梳头动作,若上肢肩部出现疼痛、运动障碍或不能运动,即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见于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关节韧带撕裂、肩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臂丛神经麻痹、腋神经麻痹、乳腺癌根治术后、脑部疾病或外伤以及颈部外伤性高位截瘫等。
(六)方肩(square shoulder)又称“平坦肩”。
肩关节及其肌肉病变的体征之一。
嘱病人脱去上衣,两上肢自然下垂。
检查者从其正面或后面观察肩的外部形态,见其肩部失去正常圆形膨隆的外观,而如削平成直角,则为方肩。
本征可见于肩关节脱位及肩肌萎缩。
(七)肩关节外展试验(abduction test of shoulder joint)嘱病人脱去上衣,取站立位,一侧上肢做缓慢外展至上举活动,若在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本试验阳性。
脊柱与四肢检查- 其他检查方法和常见体征的临床意义(一) 椎间孔挤压试验(crushing test of interver tebral foramen)又称“头顶加压试验”、“斯布灵试验”。
病人取坐位,头部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二) 头顶加压试验(pressing test of vertex) 即“椎间孔挤压试验”。
(三) 拉斯特征(Lust sign)病人取自由体位,检查者观察其体姿,见其常用手托着下颏或头部,使头部保持于向前微倾姿势,即为此征阳性。
本征主要见于颈椎结核。
(四) 杜加斯征(Dugas sign)又称“肩内收试验”、“搭肩试验”、“杜加斯试验”。
肩关节脱位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①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手掌搭于对侧肩部,若该肘关节内侧不能贴于胸壁,则为阳性。
②病人屈曲患侧肘关节,并使其同侧紧贴于胸壁上,若患侧手掌触不到对侧肩部,亦为阳性。
本征阳性可诊断肩关节脱位。
(五) 梳头试验(test of combing)嘱病人用患侧上肢作梳头动作,若上肢肩部出现疼痛、运动障碍或不能运动,即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肩关节活动受限,可见于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关节韧带撕裂、肩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臂丛神经麻痹、腋神经麻痹、乳腺癌根治术后、脑部疾病或外伤以及颈部外伤性高位截瘫等。
(六) 方肩(square shoulder) 又称“平坦肩”。
肩关节及其肌肉病变的体征之一。
嘱病人脱去上衣,两上肢自然下垂。
检查者从其正面或后面观察肩的外部形态,见其肩部失去正常圆形膨隆的外观,而如削平成直角,则为方肩。
本征可见于肩关节脱位及肩肌萎缩。
(七) 肩关节外展试验(abduction test of shoulder joint)嘱病人脱去上衣,取站立位,一侧上肢做缓慢外展至上举活动,若在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本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