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
- 格式:pptx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10
【篇一】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小青蛙》原文xiǎo qīng wā小青蛙héshuǐqīng qīng tiān qìqíng河水清清天氣晴,xiǎo xiǎo qīng wādàyǎn jīng小小青蛙大眼睛。
bǎo hùhémiáo chīhài chóng保護禾苗吃害蟲,zuòle bùshǎo hǎo shìqíng做了不少好事情。
qǐng nǐài hùxiǎo qīng wā請你愛護小青蛙,hǎo ràng hémiáo bùshēng bìng好讓禾苗不生病。
【篇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識字第3課《小青蛙》教案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清、晴、眼”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裏的“青、清、氣、晴、情、請、生”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主識字,正確區分青、清、晴、請、情,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瞭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瞭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將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呢?老師說,請大家動腦筋來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沒有腿,長大沒尾巴。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生:小青蛙。
師:下麵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吧!(教師板書:《小青蛙》)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你聽到的青蛙是什麼樣的?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
(自讀、小組讀、分段讀)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3小青蛙文本分析:本文内容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中,可以采用归类识字、猜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编儿歌识字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欲望,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清、晴”等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正确区分“清、晴、睛、情、请”5个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激趣。
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打一动物)2.教师根据谜底板书课题。
(板书:小青蛙)引导学生和小青蛙打招呼。
(生齐读课题)3.(课件播放青蛙捉害虫视频,出示青蛙图片)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说说青蛙长什么样子。
(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宽嘴巴,有四条腿,身穿绿衣裳。
)4.(课件出示青菜、青草、青苗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青”指蓝色和绿色。
5.学生互动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青蛙的知识,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到水中。
青蛙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
据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虫子,一年可消灭15000只害虫。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过渡:小青蛙不仅模样可爱,还会捉害虫。
你们听,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呢!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小青蛙》原文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
請你愛護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小青蛙》教案課前準備1、(1)課文相關圖片(2)輔助課件(教師)2、製作本課字卡(學生)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猜謎激趣。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書:小青蛙)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瞭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讀文識字(一)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
要求學生仔細聽,聽准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
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麼辦呢?(查字典、問老師、問同桌、借助拼音)讀完後,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
教師相機正音。
(二)隨文識字。
★學習第一句。
1、指生讀第一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領讀生字。
(2)先引導學生小組內觀察;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最後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3)彙報交流:預設一: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裏面都有青字。
①導學:猜猜它們是什麼意思。
我們把它們放回課文裏讀一讀,再看看圖,好嗎?預設:清,清水的清。
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導學: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誰還能說出帶三點水旁的字。
師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渾水,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
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课文原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所选教材为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课文。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原文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表达,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小青蛙玩具。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玩具,引导学生关注小青蛙的特点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讲解朗读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小青蛙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青蛙》2. 生字词:池塘、荷叶、青蛙、捉虫、保护等。
3. 朗读技巧:节奏、情感、语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内容。
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一篇关于保护小动物的短文。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写出短文,表达关爱小动物的心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小青蛙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
3. 作业设计: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一篇关于保护小动物的短文。
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课文朗读的节奏与情感表达a. 利用生字词卡片,让学生反复认读,加强记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及教案《小青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
2、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自主阅读、品读,理解课文内容;2、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勇敢而对,乐观地动脑想办法战胜困难。
并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检查生字导入:1、板书课题,生齐读。
2、检查生字识记(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认读。
(3)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三、图文结合朗读领悟内容(一)学习第1自然段课文中哪儿讲了小青蛙掉入井里?师:小青蛙掉入什么样的井里?生:枯井。
师:谁能说一下,什么是枯井?生:没有水的井就是枯井。
师:想象一下小青蛙掉进的这个枯井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黑;深;跳不出来)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怎么做?生自由说(紧张害怕哭、喊、爬、跳)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想出的那么多的办法?那故事中的小青蛙它是怎么做的呢?看谁先找到快乐的小青蛙的自救办法!生:它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出示句子)师: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它是怎样的不急不慌。
师:读的真好,不急不慌,不紧不慢。
师:那你读一读吧!(那你也来试一试吧!)(师:想不想也听老师读一下呀?)师:大家也用不急不慌的语气来读一读。
师:掉进井里还能不急不慌,说明了小青蛙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勇敢(板书)师:大家猜一猜,这只小青蛙快乐的歌声把谁引来了?生齐说:大象。
(师贴大象图片)(二)学习2-6自然段1、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小青蛙的话,用曲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师:(示图并表演)看,大象走着走着,突然听到生:听到了歌声。
师:这歌声和平时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生:是因为这声音是从地底下(井里)传出来的。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4个字。
认识新笔画:斜钩。
2、自主积累词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写好4个字。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投影仪、朗读音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共同来学习,你们猜猜它是谁?(投影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猜猜这个小游泳家是谁?2.学生猜谜、回答。
(出示小青蛙图片)师模仿小青蛙和大家问好。
在你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小青蛙》。
这只小青蛙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呢!请大家认真听课文录音,看看它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质疑: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针对学生读不好的字,教师加以指导)3、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直接感受读书的快乐,听听与自己读的是否一致。
4、和老师竞赛读:师读一句,生跟读一句,看看是同学们读得棒,还是老师读得好。
5、同桌之间互读,全班齐读。
三、随文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
小朋友还认识它们吗?2、指名读生字卡片。
3、重点指导的生字:捉(翘舌音)见、劝(辨音)等(后鼻韵母)什(翘舌音、前鼻音)么(轻声)(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窍门: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四、课间休息师教唱儿歌:青蛙青蛙大嘴巴,唱起歌来呱呱呱,一只青蛙叫声呱,两只青蛙叫呱呱,三只青蛙呱呱呱。
五、指导写字1、复习字音,练习组词:妈、见、我、问。
2024年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课文原文+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2024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青蛙》。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原文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青蛙的形象和故事寓意,学习与动物相关的科普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如“荷叶”、“池塘”等;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体会小青蛙的形象,学习生字词,培养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生字卡片等。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小青蛙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如“小青蛙像绿色的宝石”。
(2)讲解课文中的拟人句,如“小青蛙在荷叶上唱歌”。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小诗。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青蛙》2. 生字词:荷叶、池塘、绿色、宝石、唱歌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用生字词造句。
(3)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小诗。
2. 答案:(1)略。
(2)例:我在池塘边看到了绿色的荷叶。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生字词的运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及教案《小青蛙》是一首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
诗歌展示了一组以“青”字为基本字的形声字,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诗的语境中巧妙地联系起来,渗透了形声字的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有趣和精妙。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hé shuǐ qīng qīng tiān qì qíng河水清清天气晴,xiǎo xiǎo qīng wā dà yǎn jīng小小青蛙大眼睛。
bǎo hù hé miáo chī hài chóng保护禾苗吃害虫,zuò le bù shǎo hǎo shì qíng做了不少好事情。
qǐng nǐ ài hù xiǎo qīng wā请你爱护小青蛙,hǎo ràng hé miáo bù shēng bìng好让禾苗不生病。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书:小青蛙)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小青蛙》教学反思《小青蛙》教学反思范文(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青蛙》教学反思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青蛙》教学反思1《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
课文中“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要我学”“和“我要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小青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达到后者的心理需求。
所以整堂课以“趣”字贯穿始终。
因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为了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注重的是学法的重点指导。
我设计本课时本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多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认字。
2.不足之处: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文本挖掘的深度不够,拓展不够,如重点词语“游来游去”可以让学生模仿此形式说词语。
学生朗读不充足。
3.改进措施:如果这堂课可以重上,我会在文中找答案,教他们要学会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课文,同时读的时候找出每句话的重点字词如“两个、游来游去、跳来跳去”等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并通过课文配的插图或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给他们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青蛙》教学反思2在《小青蛙》体育教学活动中,整堂课都是以故事的情境导入和贯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语】《⼩青蛙》是⼀⾸⼉歌韵⽂。
这篇课⽂语⾔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的智慧、激发学⽣的想象、启发学⽣开动脑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青蛙》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下册语⽂《⼩青蛙》原⽂ ⼩青蛙 河⽔清清天⽓晴, ⼩⼩青蛙⼤眼睛。
保护⽲苗吃害⾍,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青蛙, 好让⽲苗不⽣病。
⼩学⼀年级下册语⽂《⼩青蛙》教案 课前准备 1、(1)课⽂相关图⽚(2)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绿⾐⼩英雄,⽥⾥捉害⾍,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孩⼦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青蛙。
(板书:⼩青蛙) 3、课件出⽰漂亮的⼩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的是绿⾊的意思吗?(青) 6、导⼊: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青蛙还为咱们带来⼀⾸⼉歌呢!(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带⼊情境,拉近了学⽣与⼩青蛙的距离,既让学⽣感到新奇,⼜为学⽣创设了⼀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读⽂识字 (⼀)初读课⽂。
1、教师范读。
要求学⽣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字的读⾳。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家⾃由读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师、问同桌、借助拼⾳)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
教师相机正⾳。
(⼆)随⽂识字。
★学习第⼀句。
1、指⽣读第⼀句。
2、指⽣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字清、晴、眼、睛。
(1)指⽣领读⽣字。
(2)先引导学⽣⼩组内观察;然后让学⽣读读这⼏个字;最后让学⽣说⼀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有点像,字形⾥⾯都有青字。
@小青蛙夏天到了,住在河边的小青蛙呱呱叫着,开始了它们的土作。
它们在干什么?它们是在做游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青蛙在做什么吧!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偏旁“户”和笔画“芋”。
每主3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区分“晴、情、晴、清、请”5个字。
6罩’我会写的字8四Q口J 用ι部首青结构上下笔j 顶二=幸..3£-{-_=,川L_=,门L _=,月LI 111 ll I ,、.,』清笔顺Q11四部首 1圣王堕结构左右|I5-/' 5 李、J二ιιI )主、J 三门ιi ηιi 月ι 子义J i ①蓝色或绿色;②指青年;③指年轻;字义①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②干净,纯④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洁;③公正廉洁;④清楚;⑤寂静O纽词|青菜青草纽词清水清晨造句|小羊爱吃青草。
造句小鱼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来游去。
Q4四百t』lII t 』Q王法-生部首庐t』晴部首日结构独体结构左右笔顺P庐’�飞r-笔JI 顶1 n H a a-a'°'r 萨暗暗暗暗子义J i ①特指空气;②气体;③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④气味;⑤注气。
字义天空无云或云很少。
纽词|气球气味组词晴朗晴天造句|最近天气十分暖和。
造句明天是晴天,我们打算去郊游。
第一组,降|部首月-11圃开结构左右笔顺,,、,J 「「俨,户’「产情情情字义|①感情;②情形,情况;③情理,道理;l④爱情;⑤情面。
纽词感情情景造句|我和山区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sIs 画I� 生-树|生|同|结构|独体|〕笔顺|/户居牛生字义|①生育出生;②生存,活(跟“死”相l对);③生平;④产生,发生。
纽词生病发生造句|天气凉了,要注意身体,别生病了。
我会认的字y目II" 、,J目11阻睛左右13画眼镜眼睛定睛工「只8画事情我会多音字(hem )好奇爱好10圃lll!Hl 量、,请部首1结构左右笔j 硕、t i-F俨t 主iri青--j:青请字义①请求;②邀请,聘请;③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组饲请假请教造句奇奇邀请小伙伴去他家里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