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开场白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1)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2)学风流人物,作国家栋梁。
(3)千古风流人物,永恒精神领袖!(4)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_________ 。
④_________ 。
(诵风流人物诗文。
评风流人物功过。
写风流人物英姿。
)3、讲风流人物故事(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1)刘备三顾茅庐请(访)孔明。
(2)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
(3)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
(4)郑成功收复台湾失地,赶走荷兰入侵者,维护国土的完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5)(6)4、颂风流人物品格(写出相应人物)(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3)韩潮学派百川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4)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6)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生丹心照古今。
()(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8)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
()(9)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百里,亭影不孤。
()(10)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1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1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3、练习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完成,最后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提高认识,形成能力。
教学课时: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用一课时开展活动成果交流评议活动,用一课时写作。
教学过程一、激趣1、教师激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2、学生激趣: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1、教师宣布活动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如果对提问的问题解决不了,应主动承认并请有能力的同学解决;台下听讲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在同学发言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断同学发言,不乱起哄,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千古风流人物的相关知识,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立志成才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产生兴趣。
2. 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五位千古风流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如李白、杜甫、苏轼、王阳明、诸葛亮等。
3.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探讨他们成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千古风流人物,引发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
2. 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五位千古风流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人物。
3.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讨他们成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原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关单元相匹配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千古风流人物的相关资料和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3. 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千古风流人物。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千古风流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一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描写等。
2. 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成就,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
3. 文学素养的培养,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人物的风采成就。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动描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课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成就。
3.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4. 分享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历史人物的文章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课程说明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史记》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故事。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品质。
3. 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文学素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故事资料,包括史记等文学作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复述所学的人物故事和品质特点。
2. 学生能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对千古风流人物的理解和认知。
二、学习活动一:人物故事分享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千古风流人物进行研究和分享。
2. 学生通过阅读史记等文学作品,了解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3. 每组学生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倾听并做笔记。
三、学习活动二: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对分享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理解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四、学习活动三:文学作品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理解并欣赏其中的美。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新人教版第六章:语文综合运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教学设计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口语表达的能力。
而在学习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写作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写作是口语表达的重要基础。
同时,许多古代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优秀口语表达。
那么,教学中应如何设计一节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语文课呢?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风流人物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风流人物,并从多个角度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的口头表达有所提高。
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来引入主题。
例如:“你们是否听说过‘红楼梦’ 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当时的风流人物?”这种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动力。
2.讲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风流人物做一个简单地介绍,并解释其概念。
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出风流人物的特点,并将其分享给全班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阅读教师可以选择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借此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4.写作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写作,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练习。
这个练习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写,学会表达。
5.口语交际在写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文章,并要求组内成员相互批评、互相提供建议和反馈。
这个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评价和被评价中学习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今后的改进和提高。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将多种学科、技能和价值观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全面、综合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在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是综合性学习的代表。
他们不仅是一位领袖、一位政治家、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文学家、一位艺术家,他们的学识既广又深,能够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悟和人文素养。
第一位千古风流人物,是中国古代的大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唐太宗李世民。
他在综合性学习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不仅精通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音乐家。
他亲自主持编写了《唐书》和《旧唐书》,是中国历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还作诗、赋、曲,被誉为“文学四大家”之一。
他在统治时期,不仅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也注重文化的发展。
他提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为唐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位千古风流人物,是现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
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物理学家,在相对论、波动光学、粒子统计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哲学家。
他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使他的物理学思想与哲学思想融为一体。
他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和平、自由和民主,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推动。
第三位千古风流人物,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表达了托尔斯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他反对官僚主义和暴政,主张平等、自由和公正,对社会主义和人类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在综合性学习方面的才能和表现,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学识既广又深,能够融会贯通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悟和人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2. 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3. 探讨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难点:深入解读文本,领会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分享自己的见解。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分享小组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方面的收获。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其在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资源1. 课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人物资料。
3. 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分析资料。
4. 小组讨论指导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3、练习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
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课,来感受风流人物的风采吧!研讨:什么叫“风流”?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2、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多媒体出示题目,明确四大环节。
题目:《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板块:1、风流人物谁与争锋2、丰功伟绩到处传扬3、豪情满怀吟诵华章4、风流人物在我心中第一环节: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让各小组把课前活动准备的十位英雄人物列举出来,并提示:(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几类?(2)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学生自由发言)例如:我向大家介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是我国千年封建统治中最优秀的政治家,他才华横溢,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是位有眼光的军事家。
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背景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千古风流人物概述【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概括和归纳千古风流人物的主要特点。
1. 介绍千古风流人物:介绍几位千古风流人物的基本信息。
2. 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千古风流人物的特点。
3. 概括和归纳:引导学生概括和归纳千古风流人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概括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第三章: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和成就。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几位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和成就。
2.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
【教学步骤】1. 介绍千古风流人物:介绍几位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和成就。
2. 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
3. 讨论和理解: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成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四章:千古风流人物的影响1. 帮助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第一章:千古风流人物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掌握一些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1.2 教学内容: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与特点千古风流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介绍几位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听教师讲解,了解几位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人物的看法和认识。
1.4 作业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分数。
第二章: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创作2.1 学习目标:了解千古风流人物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分析一些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文学作品,理解其主题和寓意。
2.2 教学内容:千古风流人物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几位著名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作品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千古风流人物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其主题和寓意。
学生阅读几位著名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和寓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4 作业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分数。
第三章:千古风流人物的艺术创作3.1 学习目标:了解千古风流人物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欣赏一些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艺术作品,理解其风格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千古风流人物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欣赏几位著名千古风流人物的艺术作品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千古风流人物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其风格和特点。
学生欣赏几位著名千古风流人物的艺术作品,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4 作业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分数。
第四章: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影响4.1 学习目标:了解千古风流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影响。
分析一些著名的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进程的贡献。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语文与生活(16分)(2011年六盘水市)
悠悠中华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
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台实践活动,现在请你参加:
(1)活动一:研讨风流晓内涵
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风流”一词的积极内涵有哪些?(2分)
(2)活动二:名著人物知是谁
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以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他是。
(1分)
他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救助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
他是。
(1分)
(3)活动三:仰望风流人物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名人如闪烁的群星。
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所史上的名人,并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3分)
(4)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项目。
(3分)
活动四:
活动内容:
『参考答案』(1)功绩突出,有文采,有才能,有学问等。
(答对两点即可,2分)(2)诸葛亮(孔明)(1分);鲁达(鲁智深)(1分)。
(3)写出人名(1分),言之成理即可(2分)。
(4)示例一:传扬丰功伟绩;讲述风流人物故事。
示例二:吟诵华美篇章;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会。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二、你的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A.老子 B.文天祥 C.诸葛亮 D.杜甫 E.赵云,一个同学找到了下列对联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请在括号内帮助他填上相关人物所对应的字母。
(2分)(2014年绥化市)
①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 )
②妆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为酬三颇; ( )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保两全。
( )
③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
参考答案:①DB ②C E ③A
三、毕业前夕,我们班组织了一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搜集整理资料中,我们发现,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文化名人灿若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涉仰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范仲淹登楼“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
小明就此拟写了一幅对联,但下联不符合对联要求,请你修改或新对出下联。
(2分)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下联:狱中书心留取丹心文天祥
新创或修改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强调基本符合对联知识。
修改: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
新创:范仲淹忧乐天下登楼抒怀
四、班上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6分)活动一:诵诗歌(8分)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风流名人灿如群星,英雄人物各领风骚:结识古仁人,我佩服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①。
②”的闺中愁绪;我赞美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③。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④”的思乡忧国;我喜欢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⑤,⑥”的的理想抱负;我欣赏李清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⑦,⑧”的真挚情怀。
活动二:读名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每一个名人必流传着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往往造就一部古典名著。
请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古典名著,以及其中有名的一个名人故事。
(2分)
[示例]《西游记》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名著:《》故事:
活动三:拟对联(2分)
无数英雄人物不仅闪耀在文化典籍中,也熔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高贵品格。
为此,老师拟了一副对联,但只给出了上联,请根据前面你的品味对出下联。
上联: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下联:
活动四:评人物(4分)
请你介绍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写出最能代表其地位的别称。
然后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符合人物特点,并运用修辞手法。
[示例]人物:一代书圣王羲之
评论: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
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
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人物:
评论:
参考答案:活动一:(略);活动二:示例一:《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示例二:《水浒》;鲁达怒打镇关西
活动三:示例一:范仲淹忧乐天下登楼抒怀;示例二:文天祥留取丹心狱中书志
活动四:示例:狂放诗仙——李白(2分)示例: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
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
知识链接:
风流人物是指英俊的、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示例: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