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 格式:pdf
- 大小:283.73 KB
- 文档页数:3
高二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力作用高二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削弱作用应特别注意哪种作用有选择性 ,哪种作用没有选择性 ,另外大气中能够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关键物质是什么?这种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不过这种削弱作用因地而异 ,教材明确提出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 ,被大气削弱的程度不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 ,大气的保温效应 ,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差异和彼此的关系。
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差异在于:地面的温度地域太阳 ,大气的温度地域地面 ,因此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因此能够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
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关系在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削弱一局部后 ,有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穿过了大气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 ,同时向外辐射 ,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 ,并向外辐射 ,大气辐射有两局部 ,一小局部向宇宙空间散失;另外一大局部向地面 ,称其为大气逆辐射 ,这局部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总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大气畅快的放进太阳辐射 ,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阳辐射 ,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给大气 ,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将大局部能量以长波形式辐射给地面 ,从而对地面保温。
理解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就能够解释地球外表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 ,因此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教学设计
(三)基础知识回顾:太阳辐射的组成
(六)题林争霸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较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
D.大气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能量较强的可见光部分
2.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和氧气
B.氮气和水汽
C.二氧化碳和水汽
D.氧气和氮气(七)课堂总结。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JGSLJZ【知识归纳】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 B.bca C.cba D.ba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知识归纳】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 B.bca C.cba D.ba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上界和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0.2μm2.75μm4.3μm0.93-2.85μm 吸收作用0.15 4.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波段水汽吸收最强波段0.93-2.85μm ,太阳辐射减弱4%-15%。
二氧化碳仅在2.7μm 和波段附近的吸收较强。
氧主要对小于0.2μm 的紫外线吸收强。
臭氧在0.2-0.3μm 波段的紫外线吸收很强。
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主要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紫外和红外),且对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因此可以说大气对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
大气的主要热量不是直接从太阳辐射吸收来的。
吸收作用(Absorption effect)散射作用(Scattering effect)反射作用(Reflection effect)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蔚蓝色的天空早晨和傍晚,能看到一轮红日阴天呈现乳白色的天空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遇到大气中的各种质点,太阳辐射能的一部分散向四面八方,称为散射。
分子散射(雷利散射)质粒的直径比波长小粗粒散射(漫射)质粒的直径比波长大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蔚蓝色的天空早晨和傍晚,能看到一轮红日阴天呈现乳白色的天空分子散射粗粒散射吸收作用(Absorption effect)散射作用(Scattering effect)反射作用(Reflection effect)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参与反射作用的物质大气中较大的尘粒和云滴、云层。
云的反射作用云量愈多,云层愈厚,反射愈强,最高达80% ;云层平均反射率为50%~55%。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工具/原料
太阳
大气
方法/步骤
1. 1
总体上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途径削弱太阳辐射。
2. 2
吸收作用: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吸收太阳辐射里的紫外线(uv),而对流层里面的大量水气和二氧化碳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
大气吸收占比约19%。
3. 3
反射作用:通过云层反射削弱,云层越厚则反射越强烈。
此外,在地面也会被地面、水面、叶面等反射损失。
4. 4
散射作用:空中弥散大量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
较大颗粒的尘埃通过无选择散射削弱太阳辐射。
上述反射和散射贡献占比约34%。
5. 5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占比大概47%。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举报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投票(0)已投票(0)
有得(0)
我有疑问(0)
展开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