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粉的成份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夜光漂的原理
夜光漂是一种能够在黑暗环境中发光的材料,其原理是光照激发。
夜光漂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稀土元素的荧光粉,其中最常见的是镓铝砷绿(GAS)和锌硫磷(ZnS)。
这些材料在光照下会吸收能量,然后在黑暗环境中释放光。
在光照激发过程中,荧光粉中的稀土元素(如铈(Ce)、镓(Gd)等)吸收光子的能量。
这些能量激发了材料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激子。
在激子的过程中,电子会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
当光照停止时,这些激发的电子会逐渐返回到基态。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会释放出储存在激发态的能量,并以光的形式发出。
这种发光现象被称为荧光。
由于发光过程是自发的,因此在黑暗环境中,荧光粉会持续地发光一段时间。
夜光漂的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材料的组成和质量。
不同的稀土元素和材料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发光颜色和亮度。
为了增加夜光漂的发光效果,常常会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的保护层,以防止材料受到氧化或磨损。
总的来说,夜光漂通过光照激发材料中的荧光粉,使其在黑暗环境中持续发光。
这种发光现象可以应用于防滑材料、夜行装备、发光指示等方面,为人们在黑暗中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crt荧光粉成分
CRT荧光粉是指用于荧光显示器(CRT)的荧光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硅酸盐类:硅酸盐类荧光粉是最常用的一种,主要由硅酸盐和适量的添加剂组成。
其中,钙硅酸盐、锶硅酸盐和锶钙硅酸盐是常见的硅酸盐类荧光粉。
2. 锑酸盐类:锑酸盐类荧光粉是另一种常见的成分,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色纯度。
主要成分包括锑化合物,如锑三硫化锶、锑三硫化钡等。
3. 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也是常见的荧光粉成分,常用的有氧化铕、氧化钆、氧化铽等。
这些稀土元素能够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实现多彩的显示效果。
4. 其他添加剂: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还会添加一些辅助剂和稳定剂,用于调节荧光粉的颜色、亮度和稳定性。
例如,碳酸钙、硅酸铝等可以作为填充剂,改善荧光粉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RT显示器已逐渐被液晶显示器(LCD)所替代,因此CRT荧光粉的应用逐渐减少。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CRT荧光粉的成分介绍,具体产品的成分可能会有所差异。
夜光粉特性耀德兴科技稀土长效荧光粉属碱土铝酸盐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组成可表示为:al2o3·(sr、mg、ca)o:(eu、la、dy)b,可在日光或灯光照射下吸光5-20分钟后,将吸收的光能转化后储存在晶格中,在暗处又可将能量转化为光能而发光,可有效持续发光(发光亮度大于10mcd/m2)达到8-10小时,发光亮度衰减到人的肉眼观察下限(0.32mcd/m2)的时间更可达70小时以上,化学性质稳定,吸光、蓄光、发光过程可重复进行,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该类材料无毒害,不含放射性,生产过程也无有害物质产生。
由于具有上述特性,耀德兴科技生产的长效发光粉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可以制成涂料,油墨,塑料,橡胶,纸张,胶片等,安全的应用于日用消费品,如:在服装,鞋帽,文具,钟表,开关,标牌,鱼具,装饰品,工艺品和体育用品中,在建筑装饰,运输工具,军事设施,消防应急系统方面,如:进出标语,逃生,救生路线的标志指示系统,具有良好可靠的作用。
一、长效夜光粉(发光粉、荧光粉)的主要技术指标:1、本产品成份主体为:铝酸锶(sro)·(mgo)0.1·al2o3(euo, dy2o3)0.01b。
2、比重本产品密度为:3.4-3.6,松装比重1.5至2.5之间,不同型号有所不同。
3、激发时间在不同照度下需要的激发时间有所不同,在500-1000lux的d65光照下,需要的时间约为15-30分钟,另不同型号的产品也略有不同。
4、耐光性日常强光及紫外灯强照射条件下200小时未见明显变化。
5、耐水性未处理产品水中浸泡1小时未见明显变化,之后逐渐水解,体色变白,失去余辉特性。
(兰光和红光荧光粉属另外体系,浸泡水不改变发光性能。
)6、放射性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无放射性。
7、耐热性黄绿粉从摄氏400度起亮度性能开始下降,600度后下降30%以上,兰绿粉耐热性比黄绿粉高200度。
二、长效夜光粉(发光粉、荧光粉)的应用举例1.长效夜光材料在塑料中的应用:耀德兴科技生产的长效发光材料可以与多种树脂混合制成塑料粒,如:pe、pp、abs、pvc等,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真空成型等方法,制成多种多样的塑料制品。
荧光粉的分类
荧光粉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有机荧光粉: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常见的有机荧光粉有荧光染料粉、荧光塑料粉等。
有机荧光粉具有色彩鲜艳、光稳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彩色墨水、涂料、塑料制品、纤维等领域。
2. 稀土系荧光粉:主要成分是稀土元素,如钐、铽等。
稀土系荧光粉主要具有强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特性,可用于制造荧光灯、LED等光源。
3. 硫化物荧光粉:主要成分是化合物硫化物,在长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光。
硫化物荧光粉具有发光亮度高、光稳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制造荧光标识、探雷仪、以及光学玻璃等产品。
4. 铝酸盐系荧光粉:主要成分是金刚石或纯铝酸盐。
铝酸盐系荧光粉主要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光稳定、耐高温等特点,适用于制造荧光灯管、彩色电视显像管等。
5. 碳酸盐系荧光粉: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化合物。
碳酸盐系荧光粉具有高亮度、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荧光材料、涂料、油墨等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荧光粉的分类并不是非常严谨,有些荧光粉可能属于多个分类,或者还有其他特殊类别的荧光粉。
荧光粉主要成分
嘿,咱今儿来聊聊荧光粉的主要成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荧光粉啊,就像是夜晚里的小精灵,能在黑暗中发出奇妙的光芒。
那这神奇的效果是咋来的呢?这可就得说到它的主要成分啦!
就好比做菜得有各种食材搭配一样,荧光粉也有它的关键“食材”呢。
常见的荧光粉主要成分有硫化锌、硫化镉这些家伙。
它们就像是魔法粉末,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成分,那我们夜晚看到的那些发光的东西该多无趣呀!硫化锌就好像是一个勤劳的小工匠,默默地工作着,为我们带来那一抹亮眼的光。
硫化镉呢,也不甘示弱,和硫化锌一起合作,打造出各种让人惊叹的发光效果。
咱平时看到的那些荧光棒,可不就是它们的杰作嘛!你把荧光棒一掰,里面的物质混合起来,嘿,立马就亮了起来,多有意思呀!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魔法表演。
还有那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指示牌,也是多亏了荧光粉的主要成分呢。
它们就像是黑暗中的引路人,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不至于在黑夜里迷失。
说真的,要是没有这些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和便利呀!没有了它们,夜晚不就变得黑漆漆一片,多没劲儿呀!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成分,它们可是有着大大的能量呢!它们能让黑暗变得绚丽多彩,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下次当你再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时,不妨想想,这里面可有着荧光粉主要成分的功劳呢!它们就像是一群默默奉献的小英雄,虽然不被人常常提起,但却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发光发热。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感激吗?。
荧光粉查漏原理(一)荧光粉查漏什么是荧光粉•荧光粉是一种具有发光性质的粉末材料,能够在受到激发后发出明亮的荧光,常用于荧光笔、荧光灯等产品中。
•荧光粉主要由荧光物质和载体组成,荧光物质可激发荧光发射,载体则用于包裹和保护荧光物质,同时提供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荧光粉通常具有各种颜色和荧光强度,不同颜色的荧光粉所包含的荧光物质成分也有所差异。
荧光粉在查漏中的应用基本原理•荧光粉在查漏领域常用于检测和定位漏水点、气体泄漏和微小裂缝等问题。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是利用荧光物质在受到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后发出荧光。
这种荧光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尤为明显。
•在查漏过程中,荧光粉往往与水或气体泄漏处混合使用,通过光的辐射,可快速发现漏点。
•荧光粉的独特性质使其在暗光环境下能够快速反应,准确地指示漏点的位置。
查漏过程1.准备荧光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颜色和荧光强度的荧光粉,将其与适量的水或液体混合,形成荧光溶液。
2.将荧光溶液涂抹或喷洒在可疑漏点附近的表面,确保覆盖到疑似漏点区域。
3.激发荧光:利用紫外灯、激光笔等光源照射涂有荧光溶液的表面。
在光源的照射下,荧光粉会发出明亮的荧光。
4.找出漏点:观察发出荧光的区域,往往能够明显看到荧光光斑的存在。
通过定位荧光光斑的位置,可以迅速找出漏点。
5.进行修复:根据漏点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来解决问题。
荧光粉查漏的优势•高效快速:荧光粉查漏能够迅速定位漏点,大大缩短了查漏时间。
•准确可靠:荧光粉通过明亮的荧光光斑,直观地指示漏点位置,降低了对人员经验的依赖。
•适用范围广:荧光粉查漏适用于各种材料和表面,如金属、塑料、混凝土等,不受材料本身的影响。
•经济环保:荧光粉查漏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化学物质,对环境友好,成本相对较低。
总结荧光粉查漏凭借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查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荧光物质的发光原理和特性,荧光粉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漏点,提高查漏效率。
同时,荧光粉查漏具有广泛适用性、经济环保等优势,成为许多工程领域查漏的首选方法。
荧光粉荧光粉(俗称夜光粉),通常分为光致储能夜光粉和带有放射性的夜光粉两类。
光致储能夜光粉是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在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
带有放射性的夜光粉,是在荧光粉中掺入放射性物质,利用放射性物质不断发出的射线激发荧光粉发光,这类夜光粉发光时间很长,但因为有毒有害和环境污染等,所以应用范围小。
20世纪初,人们在研究放电发光现象的过程中开发了荧光灯和荧光粉。
当时的荧光灯使用硅酸锌铍荧光粉,发光效率低并有毒性。
1942年,A.H.麦基格发明卤磷酸钙荧光粉并用在荧光灯内,在照明领域引起了一次革命。
这种粉发光效率高、无毒、价格便宜,一直使用到现在。
70年代初,荷兰科学家从理论上计算出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发现荧光粉如由450nm、550nm和610nm三条窄峰组成(三基色),则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能同时提高。
1974年,荷兰的范尔斯泰亨等人先后合成了发射峰值分别在上述范围内的三种稀土荧光粉,使灯的发光效率达到85lm/W,显色指数为85,使荧光灯有了新的突破。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特点是发光谱带狭窄,发光能量更为集中,且在短波紫外线激发下稳定性高,高温特性好,更适用于高负载细管荧光灯和各种单端紧凑型荧光灯。
灯用荧光粉主要有 3类。
第一类用于普通荧光灯和低压汞灯,第二类用于高压汞灯和自镇流荧光灯,第三类用于紫外光源等。
荧光灯和低压汞灯用荧光粉有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和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是在氟氯磷灰石基质3Ca3(PO4)2·Ca(F,Cl)2中掺入少量的激活剂锑(Sb)和锰(Mn)以后制成的荧光粉,通常表示式为:3Ca3(PO4)2·Ca(F,Cl)2:Sb,Mn这种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很多采用的原料也可以不同,但对原料的纯度要求较高。
配制混料时,各原料的用量首先要从磷灰石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在卤磷酸钙中,钙和锰的克原子数之和对磷酸根中磷的克原子比为 4.9:3;随后进行称量、混合、磨细、过筛再在一定的气氛中(一般用氮气),以1150°C左右恒温烧结几小时;取出冷却后,在紫外灯下进行挑选,再磨细过筛即为成品。
关于LED荧光粉—、荧光粉的发展史1、第一代荧光粉(1938-1948)◎最早用于荧光灯的荧光粉是钨酸钙(CaW04)蓝粉、锰离子激活的硅酸锌(Zn2Sio4: Mn)绿粉和锰离子激活的硼酸隔(CdB205:Mn )红粉。
当时40W荧光灯的光效为40lm/W。
◎不久,硅酸锌铍(Zn, Be)2Sio4:Mn)荧光粉研制成功并取代了硅酸锌和硼酸镉荧光粉。
这种荧光粉也是由二价锰离子激活的,发光颜色可根据锌和铍的不同比例在绿色和橙色之间变化。
(而钨酸钙荧光粉则被钨酸镁荧光粉取代)。
1948年40W的荧光灯光通量已提升到23001m。
由于铍是有毒物质,在卤磷酸钙荧光粉发明后就停用了。
◎另外1947年由施卡曼发明了铅离子、锰离子激活的硅酸钙荧光粉(CaSio3: pb2+Mn2+ ),这是一个实际应用的共激活的荧光粉,二价铅离子激活后的发射在近紫外区(峰值为330mm),而加入锰离子将发出主峰为610mm的橙色。
甚至在卤磷酸钙荧光粉发明以后,这种荧光粉还一度被用作光色改进型荧光粉的红色发光成份。
2、第二代荧光粉(1949-)◎ 1942年英国 A.H.Mckeag等发明了单一组分的3Ca3(PO4).Ca(F,CI)2;Sb,Mn 人们通常简称为卤粉。
1948年开始普及应用。
由于这一材料是单一基质、发光效率高、光色可调、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从实用化至今,一直提直管荧光灯用的主要荧光粉。
在20世纪70年代荧光灯的主主要技术指标-发光效率达到80lm/W。
注:卤粉在荧光灯的应用中存在的缺陷:①发光光谱中缺少450mm以下蓝光和600mn以上红光,使灯的Ra值偏低。
加入一定比例的蓝、红粉,Ra值可提高,但灯的光效又明显下降。
②在紫外线185mn作用下形成了色心,使灯的光衺较大。
随着直管荧光灯管径的细化和紧凑型荧光灯的问世,这一缺陷使卤粉在细管繁荣荧光灯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人们很早就知道稀土离子有独特的发射光谱,但真正用到荧光灯中却是从1966年才开始,如果说卤磷酸钙荧光粉是第二代灯用荧光粉的核心的话,那么在第三代中这一位置就由稀土荧光粉所取代了。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荧光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它使用电能激发荧光粉发光。
荧光灯相比传统的白炽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一、荧光灯的组成结构荧光灯主要由灯管、电极、荧光粉、气体和电路等组成。
1. 灯管:荧光灯的外壳是一个长而细的玻璃管,内部充满了一定压力的稀有气体。
2. 电极:荧光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极,其中一个是阴极,另一个是阳极。
电极的作用是产生电子流。
3. 荧光粉:灯管内部涂有荧光粉,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4. 气体:荧光灯内部充满了一定压力的稀有气体,常见的是氩气和汞蒸汽。
气体的存在使得荧光灯能够发光。
5. 电路:荧光灯的电路包含了镇流器和起动器等元件,它们的作用是控制电流和启动荧光灯。
二、荧光灯的工作过程荧光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启动阶段和稳定工作阶段。
1. 启动阶段:当我们打开荧光灯开关时,电流通过起动器,产生高电压脉冲。
这个高电压脉冲会使得荧光灯两端的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从而激发气体中的电子。
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气体原子,使得气体原子激发并释放出紫外线。
2. 稳定工作阶段:在启动阶段,气体中产生的紫外线会激发荧光粉发光。
荧光粉发出的可见光通过灯管的玻璃管壁透出,从而实现照明效果。
同时,荧光粉也会将一部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
三、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解析荧光灯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电子激发、荧光粉发光和气体的作用。
1. 电子激发:在荧光灯中,电极产生的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撞击气体原子。
这种撞击会激发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使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紫外线的形式发射出来。
2. 荧光粉发光: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
当荧光粉吸收紫外线时,其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
随后,这些电子会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释放出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出。
3. 气体的作用:荧光灯中的气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荧光粉的成份
荧光粉的成份:
1、普通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是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色温范围2700K-10000K(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分为球磨和不球磨种。
2、彩色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有蓝粉(钨酸钙:铅)、绿粉(硅酸锌:锰)、橙色粉(硅酸钙:铅)、红粉(砷酸镁:锰)等。
3、紫外及近紫外荧光粉:主要产品为重硅酸钡:铅等黑荧光粉,发射波长在300-400nm之间,适用于制造灭蚊灯及晒图灯等。
4、长余辉荧光粉(夜光粉)
5、阴极射线荧光粉
6、电子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锶
7、电子粉浆:混合型、共晶型、灰粉等
8、灯用高纯水银(含量99.9999%)9、灯用加固剂:焦硼磷酸
钙。
荧光粉的主要成分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暗光环境下发出明亮荧光的物质,广泛应用于荧光灯、涂料、塑料、墨水等产品中。
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是荧光染料,它们能够吸收紫外光并转换成可见光,使得物体表面呈现出明亮的荧光效果。
荧光染料是荧光粉的核心成分,它们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荧光染料的结构中通常含有苯环、芳香醛基团等化学结构,这些结构对荧光染料的荧光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不同的荧光染料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如黄色、橙色、红色、绿色、蓝色等。
通过调整荧光染料的结构和成分,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荧光效果。
荧光粉的制备过程涉及到荧光染料的合成和载体材料的选择。
荧光染料的合成通常采用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不同的化合物合成为具有荧光性能的染料。
载体材料是荧光粉的基础,它能够稳定地固定荧光染料并提供良好的发光效果。
常见的载体材料包括硅胶、聚合物、陶瓷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荧光粉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荧光灯中,荧光粉被涂覆在灯管内壁上,当电流通过灯管时,荧光粉吸收电能并发出可见光,从而产生明亮的荧光效果。
荧光灯具有节能、长寿命和高亮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商业照明和工业照明领域。
此外,荧光粉还可以添加在涂料、塑料和墨水中,使其具有荧光效果。
荧光涂料可以应用于交通标志、安全标识和装饰材料,提高其在暗光环境下的可见性。
荧光塑料可以制作荧光玩具、荧光装饰品等,增加其视觉效果。
荧光墨水可以应用于安全印刷、防伪印刷和艺术创作等领域,增加其独特的荧光效果。
荧光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荧光粉的发光效果和稳定性,荧光粉需要具有较高的发光亮度和长期稳定性,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次是荧光粉的安全性,荧光粉应符合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荧光粉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荧光粉的成本应该具有竞争力,以降低相关产品的价格。
总结一下,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是荧光染料,它们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能够吸收紫外光并转换成可见光。
荧光粉的制备人类进入21世纪,对各种功能材料,特别是新型发光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的水平不断深入。
研究表明,用掺杂等手段使各种材料性能不断改进,甚至赋予新的特性。
如H.X,Zhang等人将Eu2+和Tb3+离子掺杂在Zn2SiO4中观察到绿色和红色荧光。
Zn2SiO4:Mn荧光粉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发光材料,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硅酸矿石能在紫外线(365nm)照射下发出可光,所以当时人们通过这种方法,能过更容易找到矿床。
Zn2SiO4是一种很好的发光材料基质,呈白色粉末状,易于操作合成;Mn2+掺杂Zn2SiO4是一种高效绿色磷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显示板,阴极射线管和荧光灯上。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
参与反应的各组分基本上在分子级混合,且各离子分布均匀,所以较之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如sol-gel在800度下就得到Zn2SiO4晶相),而且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1实验1.1Zn2SiO4:Mn的制备:(以下操作分两组同时进行)将正硅酸乙酯((C2H5O)4Si)25ml,乙醇(*****)25ml,蒸馏水1/ 415ml并加入少量盐酸(约2ml)催化,搅拌30min水解后得到SiO2溶胶(并用PH试纸调节);取碳酸锌(ZnCO3-2HO2)48.4G和氯化锰(MnCl2-4H2O)4.3g作原料(注意;氯化锰只添加到其中的一组,另一组不用添加),然后加水溶解并逐滴加入30%的氨水助溶;将Mn2+,Zn2+(摩尔比约为1:100)的溶液加入到SIO2溶胶中,同时迅速开启磁力棒搅拌10~20min后在恒温箱中110℃环境下蒸干,制得Zn2SiO4:Mn和不含Mn2+的Zn2SiO4胶状固体样品。
2结果和讨论2.1物相分析图1是Zn2SiO4:Mn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与纯Zn2SiO4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掺杂Mn2+的Zn2SiO4:Mn与不掺杂的X射线衍射图相同,结构相同,与标准卡对比相等,得到的化合物是单一相,其原因是Mn2+的掺杂很少,Mn2+取代了Zn2+形成固体溶胶,由于Mn2+与Zn2+离径相近(rMn=0.80A,rZn=0.74A)。
荧光粉的主要成分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荧光灯、荧光墨水、荧光笔等产品中。
其主要成分为荧光染料和基质两部分。
一、荧光染料荧光染料是荧光粉的关键成分,决定了荧光粉的荧光颜色。
荧光染料通过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激发内部电子跃迁,从而发出可见光。
常见的荧光染料有苯基酞、蒽酮、吡啶、萘酮等。
不同的荧光染料对应不同的波长范围和荧光颜色,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来制备荧光粉。
二、基质基质是荧光粉的载体,起到固定和保护荧光染料的作用。
常用的基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
1. 无机基质无机基质主要有氧化锌、硫化锌、硅酸盐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光性,能够保护荧光染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无机基质还能够通过调控其晶体结构、粒径等参数,来改变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如发光强度、荧光寿命等。
2. 有机基质有机基质主要有聚合物、树脂等。
相比于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能够制备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荧光粉产品。
此外,有机基质还能够通过调控其化学结构及添加不同的功能性单体,来调节荧光粉的荧光性能。
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溶剂热法等。
其中,固相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为:首先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和基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置于高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使荧光染料与基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荧光粉。
四、荧光粉的应用荧光粉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照明领域:荧光粉是荧光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提供光源照明。
其荧光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2. 印刷领域: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墨水和荧光笔中,使得印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亮丽的荧光效果,提高视觉吸引力和辨识度。
3. 安全标识领域:荧光粉可以应用于安全标识、防伪标签等产品中,通过荧光效应增加标识的可见性和辨识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防伪性。
发光混凝土作用原理发光混凝土的作用原理是基于荧光效应。
荧光是一种物质在受到紫外线或其他激发光照射后,能够吸收能量并在一段时间内发出可见光的现象。
发光混凝土中添加了一种特殊的荧光粉,这种荧光粉能够吸收光线并在暗处发出光芒。
荧光粉是一种由荧光物质制成的细粉末,其主要成分包括稀土元素、适量的稀土掺杂剂以及辅助材料。
这些荧光物质在受到光照射后,其电子会受到激发并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在退激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从而发出光芒。
其中,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能级结构,能够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发出可见光,从而实现发光效果。
发光混凝土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将荧光粉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确保每一块混凝土都能够发出光芒。
制作时,首先将荧光粉与水泥、砂子等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合,然后添加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最后进行浇筑和固化。
这样可以保证发光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
发光混凝土的发光效果是通过外界光源的照射实现的。
当外界光源照射到发光混凝土上时,其中的荧光粉会吸收光能并发出光芒。
在白天或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发光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在夜间或暗处,发光混凝土就会显露出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发光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其发光效果能够提供导向和照明功能,使人们能够在夜间或暗处更容易地辨别方向。
其次,发光混凝土可以节约能源,不需要外部电力供应即可发光,降低了能源消耗。
此外,发光混凝土还具有较长的发光寿命,能够持续发光多年,且不会受到环境影响。
然而,发光混凝土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由于荧光物质的稀土元素成本较高,因此发光混凝土的制作成本较高。
其次,荧光粉的颜色选择相对有限,目前以绿色和蓝色为主。
此外,发光混凝土的发光效果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光线越强,发光效果越不明显。
总的来说,发光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其作用原理是基于荧光效应。
通过向混凝土中添加荧光粉,发光混凝土能够在夜间或暗处发出柔和的光芒。
发光混凝土具有导向、照明和节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夜光粉发光原理
夜光粉发光原理可以简单地说是利用了发光材料在激发能量下的发光特性。
夜光粉主要成分是荧光粉和氧化锌,荧光粉是由能够吸收光能并释放出的发光能量
组成的化学物质,而氧化锌则是作为夜光粉的载体。
当夜光粉经过吸收外界光源中的可见光(例如日光、灯光等)时,荧光粉中的分子会吸收并存储光能以待后续发光使用。
而当光源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时,荧光粉会释放存储的能量并放出亮光,从而实现夜光效果。
夜光粉的发光效果的强度和持久程度一般取决于所使用的荧光粉和氧化锌的比例、粉末颗粒大小、材料结构、附着膜的厚度、光照时间以及装置等多个因素,同时还受到环境温度和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夜光粉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的光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儿童玩具、医疗设备、钟表制造、车标标识、夜间标志等等。
夜光珠成分夜光珠是一种用于荧光效果的材料,常见于手表、钟表、手机壳等产品中。
它能在暗处发出独特的夜光效果,给人们带来方便和美感。
那么,夜光珠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呢?本文将对夜光珠的主要成分进行详细介绍。
1. 主要成分夜光珠的主要成分是荧光粉和基底材料。
荧光粉是夜光效果产生的关键,它由多种物质组成,包括稀土元素、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物质能够在受到激发后发出可见光,并且在暗处持续一段时间。
基底材料则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通常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树脂。
2. 荧光粉2.1 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荧光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能级跃迁特性,使其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并以可见光形式发射出来。
其中,铒、铽、镓等稀土元素常被用于夜光珠的制造。
2.2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荧光粉中另一个重要的成分。
它们能够吸收外界的紫外线或可见光,并将其转换为可见光发射出来。
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锌铍酸盐、锶钙锌酸盐等。
3. 基底材料基底材料是夜光珠中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部分。
它通常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能够保护荧光粉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 制造工艺夜光珠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荧光粉制备首先,需要将稀土元素和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高温煅烧处理。
这样可以使得稀土元素和金属氧化物充分反应,形成纯净的荧光粉。
4.2 基底材料制备基底材料通常以塑料或树脂为主要成分。
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加热熔化,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增韧剂、抗氧化剂等。
然后,将熔融的基底材料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固化后得到透明或半透明的基底。
4.3 荧光粉与基底结合在制造夜光珠时,需要将荧光粉与基底结合起来。
这可以通过将荧光粉均匀地撒在已经注入模具中的基底上实现。
接着,再次用熔融的基底材料将荧光粉封装起来,并使其与基底紧密结合。
4.4 成品加工最后,制造好的夜光珠需要进行成品加工。
荧光粉的成份:
1、普通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是锑锰激活的卤磷酸钙荧光粉,色温范围2700K-10000K(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分为球磨和不球磨种。
2、彩色荧光灯用荧光粉:主要有蓝粉(钨酸钙:铅)、绿粉(硅酸锌:锰)、橙色粉(硅酸钙:铅)、红粉(砷酸镁:锰)等。
3、紫外及近紫外荧光粉:主要产品为重硅酸钡:铅等黑荧光粉,发射波长在300-400nm之间,适用于制造灭蚊灯及晒图灯等。
4、长余辉荧光粉(夜光粉)
5、阴极射线荧光粉
6、电子粉: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锶
7、电子粉浆:混合型、共晶型、灰粉等
8、灯用高纯水银(含量99.9999%)9、灯用加固剂:焦硼磷酸
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