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2.51 KB
- 文档页数:16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简介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专注于设计和实现安全系统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评估和规划各种安全系统,以确保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财产和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
目标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学生将学会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估组织和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设计和实施安全措施: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安全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身份认证和安全监控等。
3.理解和应用安全标准和法律:学生将熟悉常见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如ISO 27001、GDPR等,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中。
4.处理安全事件和应急响应:学生将学会如何处理各种类型的安全事件,并制定有效的应急响应计划。
内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安全系统概述:介绍安全系统的定义、原则和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安全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安全风险评估:学习使用安全评估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估组织和系统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3.安全措施设计与实施: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各种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
4.安全标准与法律:了解常见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如ISO 27001、GDPR等,并学习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安全系统设计和管理中。
5.安全事件与应急响应:学习处理安全事件和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的方法和技巧。
6.安全系统管理:介绍安全系统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安全培训、安全审计和安全持续改进等。
学习方法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1.理论讲授:教师将通过授课的方式介绍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操练: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操练,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措施设计和安全应急响应模拟等。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第九组成员名单组长:郭朝伟副组长:王冠组员:徐志国,范超力尹兵,蒋真金,夏红英廖伯超,雷梅,谭蓉晖、八—前言【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有了很大改变,随着各种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问题成为一个威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
b5E2RGbCAP纪录显示每年有许多人死于车祸。
有些车祸是由于机械问题。
然而大部分车祸都是疏忽而卤莽驾驶的结果,并且可以避免的。
许多人无视于交通号志和规则。
他们驾驶时不管车速、闯红灯、逆向行驶、开车时交谈,并且不打灯号就任意转弯。
他们接近十字路口时不减速。
如此多的人违犯交通规则以致于我们再怎么样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唯有当每个人皆认为交通安全是众人的事时,我们在路上开车、在行人道上走路才安全。
p1EanqFDPw据资料记载,自2007年,湘潭市北二环线共计发生交通事故600 多起,事故发生率居雨湖区之首。
因此, 十分有必要对该段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并对事故多发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采用事故树分析法, 提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对策及措施。
DXDiTa9E3d【关键词】湘潭市北二环线交通安全事故系统分析结论预防措施【Abstract 】Along with social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the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along with each kind of vehicles increase, the road trafficquestion becomes one to threaten the people life and a property security significant hidden danger. RTCrpUDGiTRecords show that every year a lot of people die in traffic accidents. Some of the accidents are due to mechanical problems. However, most of them are the results of careless and reckless driving, and could be avoided. A lot of people disregard traffic signals and rules. They drive regardless of speed limits, run through red lights, drive in the wrong direction, talk and laugh while driving, and turn as theywish without giving signals. They don 't slow down while approaching crossroads. Somany people violate traffic regulations that we cannot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ffic safety. Only wheneverybody thinks traffic safety is everybody 's business can we be safe driving on roads and walking on sidewalks. 5PCzVD7HxA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record, from 2007until now, the Hunan Xiangtan Shibei two loop lines total has traffic accident 600, the accident formation rate comesfirst in of Yuhu District. Therefore, has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analytical study to this sect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system, because discovers the traffic accident mainly to send, and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system which sends to the accident uses the accident tree analytic method, proposes the reduction traffic accident formation rat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 jLBHrnAILg【Keyword 】The north loop line of xiangtanTraffic safetyAccident analysisConclusionPreventive measure目录1、系统简介:1.1 北二环线简介1.2 谭九路口简介1.3 科大校门口简介1.4 科大路口简介1.5 桃园路口简介2、分析依据3、分析时段4、分析内容4.1 伤亡事故及其统计分析4.1.1 过往车辆及违规统计分析4.1.2潭九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况所占比例统计图4.1.3桃源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况所占比例统计图4.1.4科大路口各车型违规情况所占比例统计图4.1.5 科大校门口各车型违规情况所占比例统计图4.1.6 汇总表格4.2 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4.2.1 危险源辨识4.2.2 危险源的评价4.2.2.1 人的因素分析4.2.2.2 车的因素分析4.2.2.3 路的因素分析4.2.2.4 管理的因素分析4.2.2.5环境的因素分析4.2.3 危险源控制4.2.3.1对人的因素的控制方案4.2.3.2对车的因素的控制方案4.2.3.3对路的因素控制方案4.2.3.4对管理的因素的控制方案4.3 危险性预先分析4.3.1危险性预先分析实例4.3.2 可能导致事故因素分析4.3.3 控制措施4.4 安全检查表4.4.1 谭九路口和桃园路口安全检查表4.4.2 科大路口和科大校门口安全检查表4.4.3 安全检查表分析4.5 事故类型和影响分析4.5.1 表格分析4.5.2 北二环线桃源路口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分析:4.5.3 控制措施:4.6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4.6.1 列表研究4.6.2 交通事故分析4.6.2.1人为因素4.6.2.2车辆因素4.6.2.3道路与环境因素4.6.3 交通事故可操作性预防对策4.6.3.1人的教育4.6.3.2车辆检查与维护4.6.3.3安全管理4.7 事件树分析4.7.1谭九路口子系统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7.2桃园路口子系统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7.3桃园路口子系统另一事件事件树分析4.8 事故树分析4.8.1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4.8.1.1 利用布尔代数法求最小割集4.8.1.2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等效图为:4.8.1.3 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4.8.1.4 最小径集等效图为:4.8.2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4.8.2.1 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4.8.2.2 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4.8.2.3 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4.8.2.4 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5. 主要结论及建议1.系统简介jr ■fl'1.1北二环线简介湘潭市北二环路潭九路口至桃源路口段,总长 3.3公里。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1.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程学科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以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方法、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方法为手段,以安全学原理为指导,辩识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系统安全状况,调整系统的相关因素,降低系统风险,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它属于安全工程的方法论范畴。
课程重点放在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皆在满足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设计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本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设计,通过对该课程的知识能力层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经过了多次修订,形成了由7个课程核心能力模块、18个单项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应知知识和应会技能,从而构建该课程的课程体系。
3.课程任务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会辩识系统危险因素,分析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有计对性地提出控制系统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掌握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被评价系统的具体情况,选用或设计合理、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体系;培养学主分析、解决复杂安全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将从事的安全管理或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职业岗位标准1.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通过现场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服务于煤矿“一通三防”工程施工和管理以及一般企业的管理,对应的职业岗位有:煤矿技术员及各种管理岗位。
2.岗位标准表1 安全系统工程岗位标准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安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事故成因理论、事故预防和预测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指导安全生产的能力,具备自我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掌握安全评价、风险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了解我国安全系统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安全系统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系统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定义,事故与事故案例学习。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 安全评价方法: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事故树分析、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评价方法3. 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风险管理4. 安全防护措施设计:物理防护、安全管理、应急措施、事故预防。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防护措施5.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实施与评估。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6.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我国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介绍。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安全评价方法;2. 第3-4周: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防护措施设计;3. 第5-6周: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安全系统工程法律法规及标准;4. 第7-8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开展小组项目实施与评估。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和任务设计目的:(1)掌握事故树编制的方法、步骤和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2)掌握事故树定性、定量分析;(3)掌握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4)了解矿井主要灾害(瓦斯爆炸、火灾和顶板事故等)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5)根据事故树分析和安全评价结果提出相应措施。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了解矿井主要灾害事故的危害后果,事故的成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根据事故原因编制事故树。
对所编制的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
具体任务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设计的基本内容:1、事故分析(1)事故危害严重性分析及机理;(2)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3)事故树的编制;(4)事故树的定性分析;(5)事故树的定量分析;(6)事故预防措施制定。
2、安全评价(1)确定安全评价的类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评价方法选取与评价单元划分;(4)定性定量评价;(5)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或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并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原则上每组完成一个设计题目,组内人员一起商量,既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组内人员协作完成;(2)一般要求学生每天上午在指定的教室进行设计,指导教师在教室指导。
下午学生可以到图书馆等地方收集资料;(3)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4)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的成果,正确地绘制技术图纸等;(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7)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的理解;(8)设计说明书必须手写,严禁打印。
一、课程简介《安全系统工程》是针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与数、理、化、机、电等学科基础知识综合应用于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中,把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联系起来以解决错综复杂的安全课题。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在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生。
二、课程目标1.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等安全基础知识,并具有能运用相应的方法识别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特征的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1-5)课程目标2:理解安全决策方法,并能通过分析文献,认识到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并能优选解决方案。
(支撑毕业要求2-3)课程目标3:能够根据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调研需求,进行团队合作,使用文献检索等现代化工具,撰写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调研报告,能够清晰的进行陈述发言表达自己的调研结果,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支撑毕业要求9-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三、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决策等,而且与系统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联系。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掌握系统安全思想的组成内容。
理解危险源辨识的有关概念;了解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危险源的分类。
理解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程序和适用范围。
了解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掌握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安全评价程序。
了解预测的种类及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预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了解安全决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安全决策、决策的类型、安全决策的分类、安全决策分析的任务与基本程序、潜在问题分析;安全决策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事故致因理论,了解事故预防与控制的策略;3. 掌握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方法;4.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能力;2. 能够独立完成安全评价报告的撰写,提高报告撰写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4. 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沟通,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和参与公共安全事务;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激发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其探索专业发展方向。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培养学生的安全系统工程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安全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等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事故的成因、发展过程及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3.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学习安全评价方法、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及安全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5.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案例分析,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6. 安全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安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安全沟通与团队协作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security system engineering)是一门关于设计、建设和维护安全系统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专业的安全系统工程师来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因此,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将探讨其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
首先,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课程设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实践安全系统,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同时,应注重建立实验室环境和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安全系统运行情况。
其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要紧跟技术更新和发展趋势。
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技术日新月异。
因此,课程设计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联网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安全技术和应用情况。
另外,在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安全系统工程要求工程师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理论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专业人才。
最后,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要重视国际化与实践性。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学科,国际化是其必须遵循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的课程和方法,并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了解全球安全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真实的安全系统工程情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和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技术更新和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国际化与实践性。
安全与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安全分析、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等理论知识。
2. 学生能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实际工程进行安全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责任感,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
2. 学生能够关注安全生产领域的时事新闻,提高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系统工程在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与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与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系统工程、安全等基本定义,以及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教材章节:第一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概述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重点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 系统安全分析:讲解系统安全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4. 风险评估与控制:学习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控制策略。
教材章节:第四章 风险评估与控制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及事故处理流程。
安全系统⼯程课程设计⼤纲《安全系统⼯程(双语)》课程设计⼤纲课程名称:安全系统⼯程(双语)英⽂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适⽤专业:安全、消防⼯程、公共安全管理课程设计学分:1-2 计划周数:1-2撰写⼈:审核⼈:批准⼈:⽇期:2014.10⼀、课程设计的⽬的和意义安全系统⼯程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使学⽣融会贯通安全⼯程专业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安全评价、重⼤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等),明确安全⼯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则,熟悉企业安全现代管理需求的⽬标、任务与⽅法,掌握安全系统⼯程设计的通⽤⽅法,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完成⼀个较完整的设计及评价过程。
培养学⽣综合运⽤已学知识来解决基本安全⼯程管理问题的初步技能,全⾯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法、⼯作⽅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件的能⼒。
⼆、内容和要求1.设计题⽬1.河南理⼯⼤学锅炉房系统安全分析2.⼤学校园宿舍⽕灾事故的事故树分析3.某企业安全现状的系统安全分析4.丹尼斯商场安全现状分析5.河南理⼯⼤学校园固有危险评价6.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7.⼤学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分析8.建筑施⼯企业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9.焊接作业危险性分析与安全技术10.建筑⼯地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1.浅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援救体系建⽴12.装修施⼯中⽕灾分析及防⽕对策13.论FTA在压⼒加⼯事故分析中的应⽤14.浅谈机械伤害事故分析与预防15.**液化⽓站的安全现状评价16.燃⽓热⽔器⽕灾爆炸事故分析及对策措施17.**企业(建筑项⽬)安全预评价18.**企业(建筑项⽬)安全现状评价19.**企业(建筑项⽬)安全验收评价20.煤矿宏观安全评价⽅法的研究和应⽤21.**企业事故统计规律与防范对策研究22.**企业事故危险性评价与救灾⽅案研究23.**企业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研究24.企业安全⽣产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25.⾼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研究26.⾼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27.⾼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28.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教育29.南⽔北调中线⼯程焦作段风险分析30.河南理⼯⼤学校园安全规划研究31.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32.河南理⼯⼤学体育场危险源辨识及评价33.河南理⼯⼤学新建体育馆主要伤害事故分析34.河南理⼯⼤学园消防现状分析与改进35.河南理⼯⼤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36.安全科学与⼯程学院⼤楼系统安全分析37.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1)我校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2)某某商场(超市)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3)某某仓库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4)某某企业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5)某某车站(汽车站或⽕车站)的消防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设计38.某⽕灾⾼危场所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1)某某加油站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2)某某化学品仓库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3)某某喷漆车间的⽕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价2.设计内容危险源辨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危险控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设计要求(1)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法。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致谢语
在此,我衷心感谢在完成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首先,我要向我的指导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耐心细致地解答我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
老师的严谨治学、勤奋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
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难忘的学习时光。
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了这个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安全系统工程这个领域,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谢谢!。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吐血整理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在这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熟悉安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和开发安全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和实践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和开发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该系统应该具有如下功能:1. 能够识别并防止各种恶意攻击和攻击者的行为。
这包括识别和防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文件包含攻击等等。
2. 能够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并保证数据不会被篡改或者丢失。
这需要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密钥管理和数据备份策略等技术。
3. 能够完整、准确地记录和审计系统的行为。
这需要使用日志管理和审计系统等技术。
4. 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需要了解隐私保护和用户授权管理等技术。
二、开发环境的准备在进行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开发环境。
一般来说,该环境应该包含如下组件:1. 操作系统: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作为我们的开发环境。
一般推荐使用Linux或者Unix操作系统。
2. 数据库: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 或者PostgreSQL等。
3. Web服务器: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Web服务器,如Apache或者Nginx等。
4. 编程语言: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合安全系统开发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或者C++。
三、课程设计开发过程1. 课程设计开发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我们需要确切地了解该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并据此来定义该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架构和系统架构等。
2. 课程设计开发的第二步是设计。
我们需要设计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组件,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接口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班级: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指导教师:目录一、设计的目的 0二、设计内容 01.项目概况 02.调查分析 0三、危险源辨识 (1)1.危险源的概念 (1)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1)3.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1)3.1引发重大危险源的因素 (1)3.2重大危险源分布 (1)4.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害 (2)四、建筑施工生产中各单元采用评价方法 (3)五、定性、定量评价的选择 (4)1.定性评价方法 (4)2.防止高处坠落措施检查表 (5)3.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6)3.2进行定量分析 (8)3.3进行定性分析 (8)3.4分析事故树得到如下结论 0六、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1)七、参考文献 (2)一、设计的目的安全系统工程大作业在巩固安全系统工程专业知识,使其具有便是危险源能力,找出、减少或去除工作上相关危害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企业会用不同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某个单位或者系统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研究主题包括:危险源的辨识,事故树的编制及有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这次大作业,加深对《安全系统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掌握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及数据评价,掌握事故成因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常用的事故预防和预测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以及安全措施的制定等知识技能,以便能较好的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中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原理、方法,对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预测和预防,是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
二、设计内容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中平能化建工集团建井三处高层商住楼工程,位于光明路与曙光街交叉口西北角建井三处院内,总建筑面积58580 m2,地下两层,地上32层,其中地上1~3商场,4~32层为住宅,3层以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为剪力墙结构。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工程领域,它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种类型的安全系统,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各种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安全系统工程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课程背景现代社会中,各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这些事件造成无数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这些安全事件具有极高的风险和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离开安全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安全系统得以开发出来以保障人们的安全,这些安全系统涉及到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众多领域,因此需要特别开设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进行培训。
课程目的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安全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开发技术,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 熟悉安全系统工程的各种工具和技术;3. 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各种类型的安全系统;4. 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各种安全问题;5.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实践的策略和原则。
课程设置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设置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系统工程基础知识:安全系统的概念、类型、原理和应用领域;2. 安全系统工程设计与开发: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安全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3. 安全系统工程实践:各种案例分析,如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如何根据实际安全需求进行安全系统工程的具体实践操作;4. 安全系统评估:进行安全系统工程的效能评估和安全性评估。
教学方法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紧密结合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标准化案例为主,利用真实案例进行课程教学;2. 以实践为基础,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安全系统的开发和测试中;3. 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课程教学的自动化和互动化。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1. 引言安全系统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安全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和方法。
本文档将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相关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实践项目等方面。
2. 课程内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基本安全概念的定义和解释。
同时还会介绍安全威胁、攻击类型等相关知识。
2.2 安全需求分析与建模在本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安全需求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形式化的模型。
学生需要了解并应用一些常见的建模技术,如数据流图、用例图、状态图等,以实现对系统安全需求的建模和分析。
2.3 安全系统设计本部分将介绍安全系统设计的相关原则、方法和技术,包括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机制的选择与设计等方面。
学生将进行实践项目,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安全系统。
2.4 安全性评估与测试本部分将介绍安全性评估与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风险评估、漏洞扫描、安全性测试等。
学生将学会如何评估和测试一个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2.5 安全运维与管理本部分将介绍安全运维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包括日志分析、入侵检测、安全策略更新等方面。
学生将了解如何运维和管理一个安全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持续安全。
3.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和应用安全需求分析与建模的方法和技术。
•学习并运用安全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和实现安全系统。
•了解安全性评估与测试的方法和流程,能够评估和测试一个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意见。
•掌握安全运维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能够运维和管理一个安全系统。
4. 实践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本课程将设计安全系统实践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需求分析与建模实践项目: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实际系统,进行安全需求分析,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建模图。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安全系统工程是一个涵盖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多学科综合体。
对于现代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安全系统工程在当今社会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以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为例,探讨了一种设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思路与方法。
一、课程目标设定安全系统工程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掌握实际应用的相关技能,具备多角度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一)基础阶段:主要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
包括安全管理原则、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评估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二)实践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勘察、模拟演练和安全控制实验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具体安排如下:1.现场勘察:安排学生到一些人流密集、安全风险高的场所进行实地勘察,如体育场馆、火车站、机场等。
要求学生记录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设备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等信息。
2.模拟演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针对场所隐患进行模拟演练。
如制定应急预案,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和应对突发事件等。
3.安全控制实验:让学生参与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例如火灾报警器的安装和布线、监控设备的维护等。
让学生感受安全控制实验中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设备运作的修改和调整等工作,推动他们成为更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三)课程评价:通过期末综合测试、现场勘察报告、演练报告和安全控制实验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课程表现。
此外,可以加入学生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具体表现和未来的学习方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教育教学方法本课程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因此,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包括:(一)多媒体演示: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演示相关案例、影响事项细节和限制任意 UML 模型。
(二)小组探究:在问题解决和实战案例分析的地方,采用小组探究模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性。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姓名:专业:安全工程班级:2014学号:目录一、设计工作面概况简介 .............................................二、粉尘浓度控制方案综述,粉尘的理化特性测定(接触角、界面张力)三、煤体注水设计,钻孔开口位置、倾角、长度、间距、封孔方法、超前距离、注水时间等四、喷雾方案设计:采煤机、液压支架顶梁及放煤口喷雾喷嘴布置五、采煤机截割参数设计,截深、牵引速度六、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内容和技术要求七、通风排尘设计,最佳排尘风速设计,防止粉尘的管理措施。
一、设计工作面概况简介1.1概述平煤集团公司某煤矿11091工作面开采煤层厚度8米,煤炭产量100万吨/年。
该工作面沿推进方向距切巷200m至450m范围内预计相对瓦斯涌出量最大值28.5m3/t,正常值为10.5m3/t。
11091工作面参数见下表所示。
工作面巷道布置及通风系统如图所示,该工作面为倾斜长壁开采,通风运输顺槽均布置在煤层底板,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期1-3个月。
工作面参数单位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表参数煤厚M 22.5 3 13.2倾角度16 3.3 8.4(实验区内4.0度)工作面长度M 130推进长度M 830 728 779普氏样硬度数系数0.5 0.3可采储量万吨174开采时间97.10.1结束时间98.12.12煤层埋藏深度M 2502.1粉尘浓度控制方案综述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
大体上将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分为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净化风流、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降尘措施。
一、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因此搞好矿井通风工作能有效地稀释和及时地排出矿尘。
二、湿式作业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费用较低和除尘效果较好等优点。
缺点是增加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了工作环境,能影响煤矿产品的质量,我国煤矿较成熟的经验是采取以湿式凿岩为主,配合喷雾洒水、水封爆破和水炮泥以及煤层注水等防尘技术措施。
三、净化风流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
四、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补救措施。
个体防护的用具主要有防尘口罩、防尘风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等,其目的是使佩戴者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而不影响正常工作。
2.2 粉尘的理化特性测定粉尘的理化性质是指粉尘本身固有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
粉尘具有的与防尘技术关系密切的特性有:密度、粒径、分散度、接触角、安息角、湿润性、粘附性、爆炸性、荷(带)电性、比电阻、凝并等。
运用全自动界面张力仪,测定粉尘表面及界面张力值,并进行分析。
原理:铂金环浸入液体一定位置;被测液体玻璃器皿下降,铂金环与被测液体之间的膜被拉长,使铂金环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膜逐渐拉长,张力值逐渐增大,最大值就是液体的实测张力值P;通过传感器及电路处理自动显示出张力值P;张力值P 再乘以该液体的校正因子F(取决于实测张力值P,液体密度,铂金丝的半径及铂金环的半径),即是液体的实际张力值V,即V=P×F。
步骤:仪器调水平;检查磁芯自由下垂、扭力丝张紧、杠秆臂水平;打开电源稳定15 分钟;对于测表面张力,把25 度的试样倒入玻璃杯中20~25 ㎜高,使铂金环深入5~ 7 ㎜处;使被测液体下降最终测出最大值就是液体的实测表面张力值P;计算出实际的张力值V=P×F;在该仪器中r R d D C P F 679 .1) ( 01452 .004534 .07250 .02 )运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出各种粉尘对固体的接触角,并进行计算与分析。
仪器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显微镜及照明照相系统;2.仪器本体;3.电控箱。
仪器的工作原理:测量方式:液滴法、转落法、插入法等。
液滴法: 1.第一步先转动目镜中的两条十字线与液滴两侧相切;2.第二步使目镜的圆心与液滴的顶点A 重合;3.转动目镜的十字线,使其中一条线通过液滴和试样接点B,此线和试样平面夹角为θ /2。
步骤:1.试验准备:1) 仪器及试样工作台找水平; 2) 固体试样置于工作台上,用弹簧片压紧; 3)液体调整器抽取液体后装在支架上,旋转测微头在针头形成液滴; 4)上下移工作台使液滴留在试样上; 5) 水平移工作台使液滴在目镜中心; 6) 按工作原理的方法读取接触角θ。
2.试验测定:显微镜的目镜视场中有固定分化板及可转动的十字分化板。
固定分化板用来读液滴的直径和高度,可转动的十字分化板用来测接触角;2. 取液滴圆弧的顶点A和B做连线,此线和试样平面的夹角为θ/2; 1) 先转动目镜中的两条十字线与液滴两侧相切; 2) 工作台上移,使目镜中的圆心与液滴的顶点A重合; 3) 转动目镜的十字线,使其中一条线通过液滴和试样节点B,此线和试样平面的夹角为θ/2。
三、煤体注水设计,钻孔开口位置、倾角、长度、间距、封孔方法、超前距离、注水时间等.煤层注水就是通过煤层中的钻孔将水压入尚未采落的煤体中,使水均匀地分布在煤体的无数细微裂隙和孔隙内达到预先湿润的目的,从而减少开采过程的煤尘生成量。
这是回采工作面积极有效的防尘措施,降尘率一般在 60%~90%。
按照注水钻孔的形式,可分为长孔、短孔和深孔三种。
长孔一般平行于走向长壁工作面,由风巷或机巷沿煤层打俯斜或仰斜孔,孔深一般是工作面斜长的 1/3~2/3,钻孔走向间距在10~20m。
短孔和深孔都垂直于工作面布置。
短孔孔深 2m 左右,注一次水可供采一个循环。
深孔孔深 10m 左右,注一次水可采一周。
3.1 注水方法在这里,可以采用短孔煤壁注水方式,注水孔沿回采工作面煤壁布置,钻孔垂直于煤壁,等到全部工序在准备班完成,两个循环注一次。
3.2 注水参数注水参数是指钻孔直径:d=42mm(等于炮眼直径,采用煤电钻打眼),钻孔长度是L=2.5m,注水压力和注水速度分别是 1.0~1.5Mpa 和 1.0~1.5m3/h,钻孔间距:B=3m。
在注水时间上,我们可以选取 0.2h 左右,这是在注水速度在 1.5m3/h情况下。
3.3注水设备该矿的采煤工作面我们可选用 XRB40/200 型乳化液泵和 X4RX 乳化液箱,公称流量40L/min,公称压力 20MP,注水时采用减压阀,压力 1.0~1.5MP,每次注4~5孔。
具体设备有,中压钢丝编织胶管30m,钢制三通20个,注水表DC-2/160标准的 2 个,水箱利用乳化液箱,容积 1OOOL,或自制钢水箱,容积 1.0m3大小2 个等。
3.4 注意事项1、煤层注水的难易程度,以煤层的渗透系数、煤的空隙率、承压状态、坚固性系数等衡量,可分为易注水煤层,较易注水煤层,难注水煤层三类。
2、钻孔的实际深度,由于煤层的赋存结构变化,倾向的稳定性,钻孔机械性能,施工技术水平等受到制约。
3、注水的压力变化,注水时间,实际注水量等。
4、封孔的质量等。
根据国内外煤层注水经验,煤层注水效果好的话,降尘效果最为显著,降尘率达 75-85%,所以,《煤矿安全规程》第 154 条[二],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在日常生产中,为切实达到降尘的目的,必须抓好煤层注水工作,做到采煤工作面“逢采必注,先注后采”。
对粉尘预防为主,后期治理为辅。
3.5 结论分析我们通过对该煤矿采煤煤层注水防尘技术的分析,知道注水防尘一方面可提高采煤层面的回采率,工效及产量,降低采煤工人的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可有效地降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灾害事故,改善环境,提高工效,促进安全生产。
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得出以下结论。
1、煤层注水的钻孔布置和注水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影响煤层注水的关键因素;2、煤层注水可使下风流 10m 处降尘率达 80%;3、有效地改善了煤体应力集中及支承压力和上覆岩层对煤体的影响,减少或防止了冲击地压的危害。
四、喷雾方案设计:采煤机、液压支架顶梁及放煤口喷雾喷嘴布置喷雾降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
当矿尘被水湿润后,尘粒间会互相附着凝集成较大的颗粒,附着性增强,矿尘就不易飞起。
在炮采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洒水,不仅有降尘作用,而且还能消除炮烟、缩短通风时间。
煤矿井下洒水,可采用人工洒水或喷雾器洒水。
对于生产强度高、产尘量大的设备和地点,还可设自喷雾洒水是用水捕捉悬浮于空气中矿尘的技术措施。
喷雾洒水的工作机理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又称喷嘴),在旋转或(及)冲击的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微的水滴喷射于空气中;在雾体作用范围内,高速流动的水滴与浮尘碰撞接触后,尘粒被湿润,在重力作用下下沉;高速流动的雾体将其周围的含尘空气吸引到雾体内湿润下沉;将已沉落的尘粒湿润粘结,使之不易飞扬。
影响喷雾洒水捕尘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雾体的分散度、水滴与尘粒的相对速度、水压、单位体积空气的耗水量、粉尘的密度、空气含尘浓度和粉尘的湿润性等。
主要包括采掘机械的内、外喷雾洒水和井巷定点喷雾洒水。
掘进机喷雾分内外两种。
外喷雾多用于捕集空气中悬浮的矿尘,内喷雾则通过掘进机切割机构上的喷嘴向割落的煤岩处直接喷雾,在矿尘生成的瞬间将其抑制。
掘进机的外喷雾采用高压喷雾时,高压喷嘴安装在掘进机截割臂上,启动高压泵的远程控制按钮和喷雾开关均安装在掘进机司机操纵台上。
掘进机截割时,开动喷雾装置;掘进机停止工作时,关闭喷雾装置。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采煤机、掘进机截割部、放顶煤工作面放煤口、液压支架产尘源、破碎机等处以及运输系统中的煤仓、溜煤眼、翻车机、装车机、胶带翰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应设置喷雾防尘装置。
采掘工作面的外喷雾应采用由离压喷嘴构成的高压喷雾装置。
非标准喷雾装置设计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喷嘴的型号和数量:1 能形成对尘源及粉尘扩散区的良好覆盖。
尘源覆盖面积,当缺乏资料时可取下列参考数值:1)移架喷雾 12~16m22 )放顶煤喷雾 24~36 m23 )溜煤眼 4~8 m24 )转载点 4~8 m22喷雾强度可取2~3L/( min·m2)。
3 喷嘴位置不妨碍其他设备运行和操作。
喷雾喷嘴可固定安设,必要时也可采用能调整喷嘴方位的方式,但均必须采用刚性结构作为固定喷嘴的构架,工作时必须稳定。
在下列地点应设置风流净化水幕: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30m内;2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 内;3 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 处;4胶带输送机巷道、刮板输送机顺槽及巷道;5 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6 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及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