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0
脊柱结核性脓肿的护理措施1.定期体温监测: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以评估炎症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迹象。
2.严密观察痰液: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的病情通常伴有结核菌感染。
因此,对患者的痰液进行观察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核菌感染。
3.高蛋白饮食: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
建议患者在饮食中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
4.维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5.定期翻身: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压疮。
为了预防和减轻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
6.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对于改善患者身体功能和加快康复非常重要。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锻炼计划,并逐步增加强度。
7.注重心理护理:脊柱结核性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提供情绪支持,并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的调节。
8.配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性脓肿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等。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9.定期复查和随访: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在康复期也需要定期复查,及时评估疾病的进展和疗效,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0.定期做好床上用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床上用品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床上用品,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总之,对脊柱结核性脓肿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对体温、痰液、饮食、水分摄入、翻身、康复锻炼、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床上用品的清洁和消毒等方面的关注和照顾,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前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20例脊柱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说明术前护理在整个脊柱结核过程中的重要性。
方法:为脊柱结核患者实施术前护理,使其成功接受治疗。
结果:通过术前护理,18例患者配合接受治疗,达到满意疗效。
2例患者因不能配合术前护理而导致病情加重。
结论:手术前的护理配合和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前护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64-02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其发病率约占全身结核的50%,以腰椎最容易受累,其次胸椎、颈椎[1]。
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柱受压,发生椎体的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截瘫,对人体危害很大,其治疗时间长,部分患者对本病认识不够,认为入院后立即手术就能治好病,为保证手术成功,加强手术前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术前护理目标是将患者进行适当准备以便渡过围手术期[2]。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尤其重要。
现对我科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护理收到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0-52岁,平均36岁。
其中腰椎结核14例,胸椎结核6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脊柱结核患者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病程长,症状重,多处求医服药仍未治愈;疾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并且又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故患者迫切想解除病痛,对手术的期望非常高,但又疑虑重重。
因此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担心经济花费,预后等,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
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主动关心患者,向其讲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新医学知识的进展,鼓励与科室同病种手术成功的病人交流,取得信任,使病人摆脱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