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统计年鉴2016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州)进出口总额
- 格式:xlsx
- 大小:12.79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省)2016年宣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双核双区”,大力弘扬“务实精神”,坚持“止滑提速、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平稳增长。
经市统计局审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25270万元,比上年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0070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030350万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804850万元,增长9.4%。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2.1%,51.8%和36.1%,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4.34和3.0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4.7:43.0:32.3调整为24.3:42.5:33.2。
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531元,增长7.8%,按全年平均汇率(1:6.6423)折算,约合3453美元。
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089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99145万元,下降1.4%。
全年国税收入64250万元,下降29.5%,地税收入97931万元,下降1.0%;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625016万元,增长6.2%。
价格小幅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类上涨3.6%,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9%。
民营经济稳定发展。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39661万元,比上年增长7.9%,占GDP的55.24 %,对GDP的贡献率为51.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840万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725745万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58076万元,增长7.9%。
2016年成都经济区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成都经济区所包括的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8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比上半年略有下降。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77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增速比上半年高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63.6%。
成都完成12170.2亿元,增长7.7%,占经济区的比重达58.6%。
遂宁完成1008.5亿元,增幅最高,增长9.1%。
二、规模以上工业稳步提升2016年,成都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平稳增长。
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4%,增速稳步回升。
遂宁增幅第一,增长11.2%。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48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增速比上半年低0.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3.2%。
成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70.5亿元,增长13.9%,占经济区的比重为54.1%;德阳完成1125.1亿元,增幅最高,增长14.9%。
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2016年,成都经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61.2%。
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7.4亿元,增长10.4%,占经济区的比重达60.0%;遂宁增长最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4亿元,增长13.2%。
五、财政收入略有下降2016年,成都经济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增速比上半年下降7.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0.2%。
成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4亿元,增长7.0%,占经济区的比重达69.1%;遂宁完成54.6亿元,增幅最高,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