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HSK发病机制:1、原发感染:
仅见于对本病无免疫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 HSV-1是嗜神经病毒 绝大部分病毒被机体的特异性抗体 和免疫细胞清除 1%-6%的初次感染患者会有临床表现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人是HSV-1唯一的天然宿主; 密切接触传染,引起眼部感染的主要是HSV-1病毒; 男性占64.5%,女性占35.5%;
正常成人血清阳性率大于90%。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上皮型(点状、树枝状、地图状角膜炎) -基质型(浅中基质型、深基质型角膜炎,深基质型 又包括基质坏死型和盘状角膜炎) -内皮型(线状、弥漫型内皮炎)
分期:根据病程变化分为 -活动期 -稳定期 -晚变期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
点状
上皮型
特点:急性滤泡性或假膜性结膜炎,角膜上皮下 浸润。
二、其他病毒性角膜炎:
2、腺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表现: EKC:潜伏期5-12天,以8天最多。常双眼发病,
开始为单眼,2-7天后另一眼受累,患者有异物感 、烧灼感、怕光、流泪、轻度视力障碍。
PCF:潜伏期5-6天,常为双眼发病,可先后或同 时发病。典型的表现为结膜炎、发热、咽炎三联 征。
1、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特点:VZV复发感染所致,沿着三叉神经末梢分布 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