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高速铁路路基(路基填筑与检测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431.50 KB
- 文档页数: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TB 10751-2010J XXX-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报批稿)2010—12—08 发布2010—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of high speed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TB 10XXX -2010J XXX-2010主编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10年XX月XX日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以及京广、浙赣、胶济、郑徐线等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工作经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处理、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路堑、基床、路基支挡工程、路基排水、路基边坡防护、路基相关工程及设施、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突出了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实体工程质量及主要功能核查要求;2.强调了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安全、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需要;3.体现了对施工管理、技术、作业三个层次的有关要求,明确了建设各方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质量职责;4.体现“四新”技术及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规定了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保证质量,保障安全;5.规定了质量检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质量数据做到全面、真实、可靠;6.突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细节控制。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一、路基填筑验收标准1、路基填料1)、基床底层:普通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
2)、基床以下路堤:最大粒径小于75mm。
检验数量:1×104m3检验一次填料粒径,颗粒级配及细粒土含量。
监理平行检验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1次,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3)、基床表层:非过渡地段掺入3%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检验数量:5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4)、过渡段:基床底层范围内掺3%水泥(分过渡段方式),表层:5%水泥检验数量:2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2、填料压实标准,控制指标1)、基床以下路堤:检测指标:K30、K检验数量:K30≥110(细)130(粗)K≥0.92每层检K6点;每填高约90cm检K304点。
2)、基床底层,检测指标:K30、Evd、K检验数量:K30≥130(细)150(粗)Evd≥40 K≥0.95 每层检K6点,边线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填高约90cm,检Evd、K30各4点,边线2m各1点,中间2点。
3)、基床表层:K30、Evd、K检验数量:K30≥190 Evd≥55 K≥0.97 每层检Evd、K各6点,边线1.5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层检K30 4点,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4)、过渡段:K30、Evd、K检验数量:K30≥150 Evd≥50、K≥0.95 每层检K3点,边线1m 左右各1点,中间1点;每填高约30cm检Evd 3点,中间1点,靠近桥台边缘2点;每填高约60cm检K30 2点,边线2m处左右各1点。
3、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2)、各正式填筑前,根据不同填料和机械情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段,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碾压遍数和填筑工艺,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不少于3个检验批验收合格后,方可确定大面积施工的工艺参数。
1.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2.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3.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4.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5.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6.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7.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9.补充了孔窗式护墙(坡)、柔性防护网、拦石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边坡防护的防冻胀设施及措施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防(隔)水层、轨道板与封闭层构造缝嵌缝等新型防(隔)水措施的验收要求;补充完善了吊沟消力池及挡水墙、盲(渗)沟、坡体仰斜孔及引水、排水管的验收要求,细化了地面排水工程系统化的一般规定。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小编希望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告诉铁路是用我国的基础建设之一,对于民众和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基础工程,所以相关的检验标准也是十分严格的,那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由小编来为您解答相关回答。
1.0.1 为加强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1.0.1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在于为政府部门和专门质量机构、建设和施工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控制、验收提供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验、验收方法,作为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主要依据,以确保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1.0.4 建设各方应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等工作,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管理要求。
1.0.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
1.0.6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
1.0.6 弃土场应按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核查。
弃土不得堵塞沟槽、挤压河道、桥梁墩台及其他建筑物。
弃土堆的边坡应作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1.0.7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采用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1.0.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质量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1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2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3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1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2页共3页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精品文档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精品文档。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标准和检测频率
注:如有设计规定,按设计标准执行。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原材料检验频次
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化学改良土使用前应进行配合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试验
原地面处理:
一、地质核查
(1)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的地质资料进行核查,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文件。
核查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线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2点。
(3)检验方法:静力触探等。
(4)监理:全部见证试验。
二、换填基底
(1)换填基底开挖处理后的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线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3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米处各1点。
(3)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方法检验。
(4)监理:平行检验1点。
三、垫层
(1)采用砂垫层时,应碾压密实。
采用碎石垫层时,路堤填高≤3米,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50MPa/m;路堤填高>3米,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30MPa/m;
(2)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米、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米,施工单位抽检3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路基边缘2米处各1点。
(3)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方法检验。
(4)监理:平行检验1点。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及检测方法【摘要】杭长高铁为时速350公里的新建铁路,关于路基填筑及检测方面在国内几无相关资料。
本文通过对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基床表层和过渡段,A、B组填料等施工工艺的总结,了解和认识了高速铁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求及各种检测方法,为今后客运专线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路基填筑工艺;检测方法;技术总结1.工程概况杭长客专醴陵北站起讫里程桩号为DK833+826.63~DK835+450,全长约1.6km。
醴陵北站为丘陵缓坡,地质为粉质粘土和泥质砂岩。
按照设计图纸,挖方约84.5万m3,填方约39万m3,共计9处过渡段,含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涵洞、路堤与路堑等过渡段类型。
2.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路基填筑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含过渡段填筑)。
基床表层采用40cm5%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厚度为2.3m 的A、B组填料;基床以下路堤为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
路基结构型式如下示意图。
Ⅱ型板式双线无砟轨道路堤标准横断面图2.1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2.1.1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2.1.2施工方法[1][3](1)施工准备1)排水沟施工按照设计以永临相结合为目的挖出排水沟,形成临时排水系统。
2)基底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挖掘机将原地面进行清表,并将弃土运送至指定弃碴场;3)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清表静压之后按要求进行基底触探试验,地基应满足Ps≥1.8Mpa或[σ] ≥0.2Mpa。
4)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挖不小于2m宽的台阶。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当覆盖层较厚时,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5)对基底土进行晾晒或加水处理,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施工阶段1)网格法分层填筑按设计图纸进行精确放样,采用打桩进行标识。
1、铁路路基:(断面)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示意图2、地基:2.1检测方法:动力触探(N63.5)静力触探(P s)基底施工见P155~P157。
2.3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需要处理或改良。
2.3.1浅层(3m以内),也不宜小于0.5m,用换填法。
适用范围: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及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
使用换填材料:砂、砂石、素土、灰土、二灰土。
换填施工方法:见P65~P68。
检测方法:环刀法、核子仪法、灌砂法、气囊法、K30、相对密度等。
2.3.2深层:施工方法:爆破:高压压力波,使土结构液化,形成密实(P69)。
夯实(指的是强夯):强力夯击达到密实(P70~P72)。
挤密(挤压和振动):指的是砂桩、碎石桩(P72~P82)、土桩(灰土、二灰土)(P82~P86)、石灰桩、粉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P86~P87)。
检测方法:小应变 2.3.3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法:排水系统:水平排水:砂垫层施工(P88~P89)。
竖向排水:砂井(P90~P91)、袋装砂井(P92~P93)、塑料排水板(P94~P96)。
加压系统:堆载法(P96~P97)、真空预压法(P97~P99)、降水法、电渗法、联合法。
图4-14 排水固结系统检测方法:砂井成孔垂直度、深度、砂井装砂是否饱满。
2.3.4化学加固法灌浆法: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对策见P100~P107。
高压喷射注浆法:浆材选择、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见P107~P112。
水泥土搅拌法:湿法见P113~P116,干法见P116~P122。
检测方法:荷载板、小应变。
3、路堤图4-18 灌浆施工工艺流程3.1填料选择(P30~P31)高速铁路最好选择A 、B 料,C 组和改良土也可。
3.2一般路堤施工要点:土方路堤填筑见P157~P160。
表 我国路基填料分类标准土石路堤填筑见P160~P163。
路基填料试验检测标准1.6.1技术指标包括:界限含水量、颗粒分析、CBR值1.6.2技术要求(1)土质路堤填料①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②淤泥、泥炭、冻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膨胀土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③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的细粒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④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⑤湿黏土、红黏土和中、弱膨胀土作为填料时,液限在40%~70%之间且CBR值符合表10规定。
但不得用于路床区填料,碾压时填料稠度控制在1.1~1.3之间。
⑥利用粉煤灰填筑路堤时,烧失量宜小于20%,粉煤灰的粒径宜在0.001~1.18mm之间,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宜大于45%。
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表15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15注:*不适应填石路堤(2)填石路堤填料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岩石料、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利用红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在施工前必须对红砂岩进行烘干岩块浸水崩解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区分红砂岩类别,按设计要求使用。
③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地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④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3)土石路堤填料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岩石或软质石料时,其CBR 值应符合表12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
6 路基6.1一般规定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 6.1.11 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施工相关要求1、基床以下、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修。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六流程:填料拌和运输→分层摊铺→填料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养生。
3、试验段:试验路段位置选择断面及结构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部位,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各种型式的过渡段应分别进行试验。
4、基床以下路堤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在200m 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5、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基床以下)或35㎝(基床底层);采用砂石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过渡段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部位的填料和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
6、碾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7、路堤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最大料径应小于7.5cm,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6cm。
8、碎石填料要求(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表5.4.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2)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过渡段用级配碎石可选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要求)表5.4.3 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范围9、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质量采用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双指标控制;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采用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或变形模量Ev2、动态变形模量Evd三项指标控制。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1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2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检验频率
第3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1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2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标准和检测频率
第3页共3页
注:备注栏带“*”为铁道部159号文的规定,其他为《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