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记录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7 KB
- 文档页数:3
北流市第九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时间:2016.6.22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培训内容:怎么预防火灾1.怎样预防电器引发的火灾预防电器火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电器的选择,二是导线的选择,三是安装和使用,四是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
对电器应选择名牌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安装要符合规定,使用要按说明书的要求,不乱拉电线。
教学工作必须使用较大功率电器时,要请专业电工人员安装专用线路,不得与其它电器同时混用。
平时不用电时,要断掉电源。
下面列举一部分常用电器的火灾预防:(1)电视机的防火措施连续开电视4-5个小时需关机休息一会儿,特别是气温高的季节。
不要靠近热源,看电视时不要用电视罩覆盖电视机。
防止液体或昆虫进入电视机。
室外天线要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设施,用室外天线雷雨天不要开电视。
不看电视时要切断电源。
(2)洗衣机防火措施不要让电机进水短路,不要因衣物多或硬物卡住电机而造成闷机现象导致发热着火。
不要用汽油、乙醇清洗电机上的污物。
(3)电冰箱防火措施冰箱散热器温度很高,不要在冰箱后面放易燃物品。
不能用冰箱存乙醇等易燃液体,因为冰箱启动时产生火花。
不要用水洗冰箱,以免短路引燃冰箱组件。
(4)电褥子防火措施不要折叠以免损伤电线绝缘层,造成短路而引发火灾。
不要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离开时一定要断电,以免过热发生火灾。
(5)电熨斗的防火措施电熨斗温度很高,能引燃一般的物质。
所以电熨斗使用时一定要有专人看护,通电时间不宜太长,用完一定要断电,放在隔热的架子上自然降温,防止余热引起火灾。
(6)微机的防火措施防止受潮和液体进入微机,防止昆虫爬进微机中。
微机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风扇的散热窗要保持空气通畅。
不要接触热源,保持接口插头接触良好。
注意消除隐患。
微机室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材料多为易燃性材料,人员聚集、流动性大、管理混乱等问题都是隐患,应有针对性地落实防范措施。
(7)灯具的防火措施灯具的开关、插座、照明器具靠近可燃物时,应保证隔热、散热措施。
北流市第九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时间:2016.4.25地点:多媒体教室主讲人:罗宁参加人员:全体班主任培训内容:艾滋病的预防(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是“AIDS”,是由一种名叫HIV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很难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反过来专门破坏人体用于抗御疾病侵袭的免疫细胞,最后身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全面崩溃,引起各种恶性肿瘤、真菌和霉菌感染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病人最后死于感染和衰竭。
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来,全世界累计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仅2001年全世界就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0万人。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后,到200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3万多人,艾滋病患者1600例。
但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际人数已超过40万人。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人在感染了HIV病毒后,在7~10年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
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所以,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浅吻、游泳、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也不会以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1.性接触传播:同性恋和淫乱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2.血液传播:如静脉注射吸毒、输血、使用血制品等。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哺乳时,都会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三)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4 → 健康促进教师培训记录4健康促进教师培训记录4背景本次健康促进教师培训旨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培训内容覆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等方面。
培训内容1. 身体健康- 探讨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和预防方法。
- 研究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和应对意外事件的方法。
- 分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校中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2. 心理健康-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
- 研究如何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
- 分享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心理韧性的教育方法。
3. 营养健康- 介绍儿童青少年的膳食需求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 分享营养教育的策略,如如何教导学生做出健康的饮食选择。
- 提供有关健康零食和午餐选项的建议。
培训成果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掌握了提供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营养健康等方面。
他们研究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培训反馈参与培训的教师普遍反馈培训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健康教育知识。
他们认为培训组织得很好,并表示将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于日常教学中。
下一步计划基于本次培训的成功,计划安排更多的健康促进教师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结论本次健康促进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以上内容仅用于示范,实际内容请根据培训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2018年四川省高校教师师资培训试讲教案课程名称:《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学员姓名:陈秋蓉学员学号:20177515送培单位:四川大学学院:华西第二医院时间:2018年1月《预防感染》说课稿试讲人:陈秋蓉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成都秋天的芙蓉花,我叫陈秋蓉,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在血液儿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一干就是17年,今天我将给血液/肿瘤科的患儿家属普及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取了大量学科的相关知识,参考了《WHO医疗卫生人员手卫生规范》、《感染预防》以及与感染预防相关的多篇文献报道,将主要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以及饮食卫生三方面来为大家深入讲解。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是健康教育系列知识讲座中的一个方面,教学对象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患儿的家长朋友。
通过上一期的学习我们对感染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一期我们将来看看在日常的照护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预防感染,降低患儿感染率的目的。
从而降低患儿住院日,减轻病员的经济负担,增加床位周转率。
三、教学目标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明白了家长朋友的学习意愿,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 认知目标:掌握预防感染的基本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及正确的饮食原则。
3. 情感目标:激发病员家属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从而严格卫生习惯,降低感染发生四、教学方法1.教法:教学以讲授为主,以故事及提问导入,辅以课堂PPT、实物及图片演示等。
由于本次课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仅有理论讲授是不够的,非常注重实操性,仅依靠讲授,家属朋友不易理解,也容易遗忘。
因此,在讲课时要充分调动家属积极性,以故事及提问方式引导家属的兴趣,并引用实物演示,配合家属的求知欲,强化家属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2.学法:授课对象问白血病及肿瘤患儿家属,在上课前先激发家属的学习兴趣,本着关乎到自己孩子性命的话题来掌握本次课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日期:2024年5月10日地点:XXX学校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培训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2.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4.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5.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6.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7.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馈培训过程:1.开场白培训师首先向参加培训的教师介绍本次培训的目的和内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教师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2.培训内容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培训师通过理论知识和实例向教师们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醒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培训师向教师们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需求、注重过程性和个体成长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培训师详细解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调适、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培训师向教师们介绍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如自我决定理论、自尊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等,以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培训师分享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及如何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培训师提供了一些案例和实例,指导教师们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组织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作业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馈培训师向教师们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馈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3.互动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积极鼓励教师们参与互动讨论,共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
崇文校区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
时间:2018.10.23
地点:二楼东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员工
培训内容: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原理: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
这两种传播途径最主要的入侵点都在鼻腔。
流感病毒随空气或被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触到鼻子时进入鼻腔。
措施: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时间:2024年5月10日地点:XX小学参与人员:XX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主题: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培训内容:1.健康教育课程概述在本次培训开始,我们首先对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提高健康素养的一门课程。
通过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我们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带领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习。
2.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清楚地制定课程目标,并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本次培训,我们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并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来调整目标。
3.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了解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地参观等,以及如何选择和组合这些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4.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健康教育中,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案例分析。
我们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水平。
5.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
本次培训,我们学习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测试、观察、问卷调查等,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讨论了如何选择和运用这些评价方式。
6.教材与教具的选择在健康教育教学中,教材和教具是重要的辅助工具。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分享了各自使用的教材和教具,并相互交流了使用心得和建议。
通过分享,我们获得了更多实用的教学资源,能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
7.案例分享与讨论为了更好地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进行了案例分享与讨论。
每位教师分享了自己在健康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其他教师也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
通过分享与讨论,我们共同提高了健康教育教学的水平。
结语: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对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清港康乐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
时间:2017.11.28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员工培训内容: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2—15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暴发流行。
该病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 周,起病大多较急,多数患儿以腮腺肿大开始发病,少数患儿开始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厌食、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
肿大的腮腺炎应注意以下事项:
1、隔离患儿,预防交叉感染。
2、让患儿适当卧床休息,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以利于毒素排出。
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4、注意合理饮食。
给患儿吃流质(如米汤、豆浆、蛋汤等)或软质(如挂面、面片、米粥等)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5、对高热患儿出汗过多者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6、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用具(如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可
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在冬春季节加强营养、
保暖及耐寒锻炼。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学校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培训活动记录本次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急救知识,让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运用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减轻幼儿的伤害程度,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同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发教师讨论如何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培训信息如下:时间:未说明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所有教师主讲人:保健老师一、处理幼儿撞伤严重的撞伤可能会出现硬块和肿起,但皮肤没有擦破。
处理撞伤时,要避免搓揉皮肤,以免造成更严重的皮下出血。
局部加压和冰敷可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同时,可以使用云南白药或万花油等药物。
二、处理幼儿流鼻血处理流鼻血时,要让幼儿坐在有背的椅子上,头部稍稍向前倾,以避免鼻血流入气管、口腔或胃部。
同时,要用口说话安慰幼儿,让其保持镇静,并教导幼儿用口呼吸。
捏住幼儿两边鼻翼,一边用棉花或纱布轻放在鼻子附近,以便吸收流出的鼻血。
持续捏住鼻翼最少五至十分钟,不要每隔一、二分钟便放开手指查看鼻子是否已止血。
如果仍有鼻血流出,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小冰袋敷在幼儿前额、鼻梁及脸上,帮助止血。
如果以上方法仍无法止血,必须马上送医院治疗。
三、处理幼儿发烧孩子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37.5~38℃为低烧;38~39℃为中等度发烧。
39℃为高烧。
低烧可以多喝水加冰袋敷额头,38.5度以上可喝美林退烧药或屁股塞退热栓,或者额头贴乒乓贴、冰袋。
高烧时,可以使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并送医院看医生。
四、处理幼儿骨折未提供信息。
总之,幼儿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综合体现。
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理智的教育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幼儿的健康。
在幼儿园,如果出现幼儿四肢骨折的情况,老师应当冷静并安慰幼儿,然后使用硬板夹住固定,并送往医院。
如果出现颈部骨折,老师应当让幼儿保持原来的姿势不变,然后请医生前往现场处理。
当幼儿眼睛、鼻腔或耳朵进入异物时,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异物进入眼睛,家长可以在孩子上下眼皮里面的睑结膜上仔细寻找,并用消毒的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轻轻擦去异物,注意不要带进脏东西。
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
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记录
时间:2018.8.29
地点:体育馆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员工
培训内容: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原理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
这两种传播途径最主要的入侵点都在鼻腔。
流感病毒随空气或被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触到鼻子时进入鼻腔。
措施:
控制治疗传染源)一(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二、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钩体病。
主要传染源是老鼠和猪、狗、牛,带有这种病菌的鼠和猪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钩端螺旋体,人接触了被这种尿液污染的水就会受到传染。
钩体病严重者,有可能导致死亡,如肺大出血型钩体病。
对各型钩体病均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就地治疗的原则。
病人应卧床休息,用青霉素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有:
1.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的机会。
不让其排泄物污染水源。
,管好猪、狗等家畜2.
3.杜绝或减少老鼠生存的条件,大力开展灭鼠活动。
4.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小便。
5.有条件的可接种钩体疫苗。
6.病人粪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三、病毒性肝炎
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的习
惯。
2.学校食堂要实行分餐制,并要有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3.不滥用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
4.要及时注射疫苗,以有效的防止各类病毒性肝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是指个人、家庭、邻里、亲友和同事自发的保健活动。
它的内容包括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以及在医疗机构诊断后的继续自我保健等。
自我保健的措施较多,主要分为个人保健措施、家庭自我保健和社会自我保健措施。
个人自我保健措施是自我保健的核心。
要求按,它在观念上强调自己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主要是自我管理.
照卫生基本常识经常对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观察,找出影响健康的原因,并积极改变相应的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树立信心,以达到
维护、促进健康的目的。
家庭是开展自我保健的基本单位,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播卫生知识,共同树立健康观念,为增进整个家庭的健康而共同做好保健工作。
社会自我保健主要是不断改变人们旧的健康观念,树立新的健康观念。
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
201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