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望远镜光轴调整方法 zjgbdbd原创
- 格式:pdf
- 大小:195.52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调整望远镜光轴关键点1)先从低倍开始,找天空中比较亮的恒星,焦点不要对实,这样就会出现下图所示的衍射环;2)调整副镜的三个螺丝,主要要先松开其中的一个螺丝,然后再旋紧另外的2个螺丝,直到衍射环成为同心圆。
注意调整的幅度不要太大,一般每次旋螺丝大概45度就可以了。
3)然后再换上高倍继续调整。
4)最后再固定好。
白天的时候可以采用CCD+人造星点,做更精确的调整,不过通过上述4步的调整,目视基本上没啥问题了,一般的摄影也可以,精度稍微差些,一般可以满足需求。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很多爱好者在使用反射式望远镜,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使用大口径、短焦距的抛物面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说到望远镜的光学质量,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主镜的口径及表面精度,而对于是否将反射镜的整个光学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根据最近的一些实践经验,参考了网上的一些相关文章,把自己的体会写成此文。
反射望远镜光轴校准的重要性:如果你拥有了一架反射望远镜,并且主镜是抛物面的,当你满怀希望投入观测,却发现像质平平,甚至恒星都不能聚成一个点,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换镜子,你拥有的可能是一架很不错的望远镜,问题仅仅出在镜片装配上,经过对光轴的重新调整,望远镜里展现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抛物面反射镜的成像有个特点,在光轴上成像很完美,没有像差,但离开光轴就会有明显的彗差(星点带了小尾巴)。
在光轴上,使用一般视场的目镜,视场中心的星点是很锐利的,实际上视场边缘的像差也不易察觉。
而如果在光轴外,整个视场中的星点可能都不实,而且离光轴越远这一点越严重。
怎样才算调好光轴了?反射镜的光学系统中有两个光轴:主镜(物镜)光轴平行于主镜筒的轴线,经过副镜(小平面镜);目镜光轴垂直于主镜筒轴线,也经过副镜。
当两个光轴都经过副镜上的同一点,且被副镜反射后二者完全重合,也就是成了一个光轴,那么光轴就算调好了。
在缺乏检验手段时,可以通过实际观测来判断光轴是否调好。
光轴校正(仅供参考)光轴,即指光学系统的轴心。
双筒望远镜拥有两套光学系统,也就有两个轴心。
我们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景物时,这两个轴心必须保持平行状态。
这样我们才可以正常使用,才能从中体会到使用望远镜的乐趣。
对于双筒望远镜而言,光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
光轴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观察感觉。
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的光轴在“发散20',会聚10',高低5'”以内是不会影响使用的。
(后面再解释“发散”和“会聚”)一般正规生产厂出厂时的规格要比这严格的多。
一只没有校正过光轴的望远镜,看出去一个景物会出现两个不重合影像,会使人感觉到眩晕。
而一只光轴超过人眼接受范围但却不易察觉的望远镜,如果观察时间长了会使人的双眼感觉疲劳,并且长期使用会损伤视力。
由此可见一支望远镜其光轴好坏的重要性。
望远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加工精度和组装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试,就能保证两个镜筒光轴处于平行状态。
所以,在组装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一道“光轴校正”工序,将两个光轴校正到平行状态。
根据望远镜的结构不同,调整光轴的方法也不一样。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螺钉调整棱镜,通过棱镜位置变化使光轴发生变化,以此来达到校正光轴的目的。
另一种是在物镜部分设计有偏心结构。
通过调整偏心结构使物镜中心发生变化,从而使光轴发生变化来达到光轴校正的目的。
除此之外,校正光轴使用的仪器不一样,校正方法也不一样。
目前生产工厂使用的仪器基本是两种:一种是“望远镜综合检查仪”;另外一种是“平行光管”。
本文只介绍通过螺钉调整棱镜的望远镜,使用“综合检查仪”的校正方法。
下图是一台没有校正光轴的望远镜在“综合检查仪”上显示的图像。
黑色的分划线是“综合检查仪”屏幕上的分划线,是用来检查倍率、像倾斜等指标的。
黄色和绿色的图像是望远镜的左右镜筒通过仪器内部的光学系统投影在仪器屏幕上的图像。
“光轴校正”就是校正这两个图像在望远镜大小目距转换过程中的重合状态,与仪器屏幕本身的黑色分划线没有任何关系。
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技巧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技巧望远镜和分光计是天文学中常用的仪器,它们的精度和准确性对于天文学研究至关重要。
在使用这些仪器时,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调节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望远镜和分光计的基本结构。
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支架组成,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目镜用于观察物镜成像的图像。
分光计由光源、棱镜、准直器、色镜和目镜组成,光源发出光线,经过棱镜分光后,进入准直器,再经过色镜,最后进入目镜。
在进行调节时,我们需要将望远镜和分光计放置在水平的平台上,并将望远镜和分光计的支架固定好。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第一步:调节望远镜的光轴将望远镜对准一个远处的物体,调节目镜的焦距,使其成像清晰。
然后,将目镜向上或向下调节,使其与物镜的光轴重合。
这样,望远镜的光轴就调节好了。
第二步:调节分光计的主轴将分光计的光源打开,调节准直器,使其发出的光线垂直于分光计的主轴。
然后,将目镜对准光源,调节目镜的焦距,使其成像清晰。
接着,将目镜向上或向下调节,使其与光源的光线重合。
这样,分光计的主轴就调节好了。
第三步:调节望远镜和分光计的相对位置将望远镜和分光计的支架固定好后,将望远镜对准分光计的光源,调节望远镜的焦距,使其成像清晰。
然后,将目镜向上或向下调节,使其与分光计的主轴重合。
这样,望远镜和分光计的相对位置就调节好了。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检查,确保望远镜和分光计的光轴垂直。
可以将望远镜对准一个远处的物体,然后将分光计的光源打开,观察分光计的目镜中是否能够看到物体的图像。
如果能够看到,说明望远镜和分光计的光轴垂直。
总之,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天文学研究的精度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调节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地调节望远镜和分光计的光轴,确保它们垂直,从而提高天文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光轴调整方法光轴校正(仅供参考)光轴,即指光学系统的轴心。
双筒望远镜拥有两套光学系统,也就有两个轴心。
我们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景物时,这两个轴心必须保持平行状态。
这样我们才可以正常使用,才能从中体会到使用望远镜的乐趣。
对于双筒望远镜而言,光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
光轴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观察感觉。
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的光轴在“发散20',会聚10',高低5'”以内是不会影响使用的。
(后面再解释“发散”和“会聚”)一般正规生产厂出厂时的规格要比这严格的多。
一只没有校正过光轴的望远镜,看出去一个景物会出现两个不重合影像,会使人感觉到眩晕。
而一只光轴超过人眼接受范围但却不易察觉的望远镜,如果观察时间长了会使人的双眼感觉疲劳,并且长期使用会损伤视力。
由此可见一支望远镜其光轴好坏的重要性。
望远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加工精度和组装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试,就能保证两个镜筒光轴处于平行状态。
所以,在组装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一道“光轴校正”工序,将两个光轴校正到平行状态。
根据望远镜的结构不同,调整光轴的方法也不一样。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螺钉调整棱镜,通过棱镜位置变化使光轴发生变化,以此来达到校正光轴的目的。
另一种是在物镜部分设计有偏心结构。
通过调整偏心结构使物镜中心发生变化,从而使光轴发生变化来达到光轴校正的目的。
除此之外,校正光轴使用的仪器不一样,校正方法也不一样。
目前生产工厂使用的仪器基本是两种:一种是“望远镜综合检查仪”;另外一种是“平行光管”。
本文只介绍通过螺钉调整棱镜的望远镜,使用“综合检查仪”的校正方法。
下图是一台没有校正光轴的望远镜在“综合检查仪”上显示的图像。
黑色的分划线是“综合检查仪”屏幕上的分划线,是用来检查倍率、像倾斜等指标的。
黄色和绿色的图像是望远镜的左右镜筒通过仪器内部的光学系统投影在仪器屏幕上的图像。
“光轴校正”就是校正这两个图像在望远镜大小目距转换过程中的重合状态,与仪器屏幕本身的黑色分划线没有任何关系。
双筒望远镜使用指南双筒望远镜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广泛用于观察天体、动物、风景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保养这一仪器。
一、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构造1. 物镜:双筒望远镜的前端设有两个物镜,用于接收光线并产生放大效果。
2. 接目镜:位于物镜后方,是观察者用来观察物体的部分。
3. 中枢轴:连接物镜和接目镜的支架,可调节双筒望远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4. 焦调节环:用于调节焦距,帮助观察者获得清晰的图像。
二、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步骤1. 调节IPD:将双筒望远镜的两个接目镜调至合适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距离的眼睛。
通常这个宽度等于眼睛的间距。
2. 调节焦距:通过转动焦调节环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首先,寻找一个明亮的目标物体,然后转动焦调节环,直到图像变得清晰锐利。
3. 观察:将双筒望远镜对准要观察的目标物体,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4. 稳定:为了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可以将双手托在物体上或使用三脚架来稳定望远镜。
三、注意事项1. 防止眼睛疲劳:在长时间观察前,请确保充分休息眼睛,以避免眼睛疲劳和不适。
2. 防止直视太阳:切勿直接观察太阳,这样会导致严重的眼睛损伤。
如果需要观察太阳,使用专业的太阳滤镜或遮光板。
3. 清洁与保养:定期清洁物镜和接目镜的镜片,使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有损镜片的材料。
同时,存放双筒望远镜时要放置在干燥、防尘的地方。
4. 避免碰撞:在使用和携带望远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与坚硬物体碰撞,以免损坏。
四、典型应用场景1. 天体观测:双筒望远镜可用于观察月亮、行星、恒星等天体,帮助观察者更好地了解宇宙奥秘。
2. 动物观察:通过双筒望远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同时避免过度干扰。
3. 风景观赏:利用双筒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远处风景细节,提供更丰富的观赏体验。
五、小结通过这份双筒望远镜使用指南,您应该对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双筒望远镜光轴调整方法自己动手用solidworks 画的望远镜简图,用于测试光轴调整的效果。
望远镜俯视简图如下望远镜正视简图如下 z j g bd b d 原创首先做如下定义,正视图中左边的棱镜可以从物镜看到其斜面,暂且称之为物棱镜,与其相应的调节螺钉,暂称之为物棱镜螺钉。
右边的棱镜可以从目镜看到其斜面,暂且称之为目棱镜,与其相应的调节螺钉,暂称之为目棱镜螺钉。
上图其实已经是物棱镜螺钉向下拧了一部分,所以可以从正视图中看到物棱镜与螺钉底面接触的那个侧面了。
棱镜中的小孔,是模拟一有束平行光束从物镜中心射入后,在各棱镜上的投影。
从上图可知,垂直于物镜的光束,由于棱镜的倾斜,将被倾斜射出目镜。
如下图所示这样的话,物镜所成的像,将会在理论值的右下方。
这里仅画了左镜筒,如果右镜筒光轴是完全正确的(相对于调节目镜中心距离的旋转轴平行),那左眼看的像将会在右眼看到的像的右下方。
但是,如果目棱镜向内(图中的左下方向)拧,将会使像向右上方移动。
如下图所示。
总上所述,调整规律可以用“物正目反,物1目3”八个字来总结。
就是说,物棱镜螺钉的调整方向,会使看到的像向与其调整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目棱镜的调整方向,会使看到z j g b d b d 原创的像向其调整方向相反的像移动。
不管左右镜筒都是如此。
注意,物棱镜在外侧,轴向上靠近目镜,目棱镜在内侧,轴向上靠近物镜。
另外调整时,在能看到两个镜筒中的像的条件下,眼睛应尽量远离目镜。
物1目3,是说,物棱镜螺钉进1扣,像的移动距离,与目棱镜螺钉进3扣像的移动距离差不多,只是方向不一样而已。
注:不要使用白天的什么景物为基准进行调整,若在较远的地方有较小的参照,亦可以使用。
最好用晚上的星星为基准进行调整,调整时,可将望远镜靠树用手扶或是靠在其它的什么地方,这样的话,像不是很抖。
下面举个实例,来解释调整的过程。
图中,以左镜筒的像为准,调右镜筒的棱镜螺钉。
1.将右镜筒物棱镜螺钉旋入,使像走到左镜筒像的左上方45°处2.将右镜筒目棱镜螺钉旋出,使像走到左镜筒像重合为止两个光轴都不正的调整方法 重合角:θ如图所示,有可能望远镜的两个镜筒都不是很正,这种情况下的调整分为两部。
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技巧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们观察星空的重要工具,而分光计则是一种用于测量星体光谱的仪器。
当我们想要使用望远镜和分光计来进行天文观测时,往往需要调节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调节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我们需要明确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重要性。
当光轴与主轴垂直时,望远镜的光路才能够正常传输,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光轴与主轴不垂直,会导致观测结果产生偏差,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是进行精确观测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调节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直角镜来辅助调节。
将直角镜固定在望远镜的光路上,使其与望远镜光轴平行。
然后,将分光计固定在直角镜上,保证分光计主轴与直角镜的边缘平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节望远镜的位置,使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
在调节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望远镜和分光计的稳定性,避免在调节过程中产生晃动。
其次,要仔细观察直角镜和分光计的位置,确保它们与望远镜的光轴保持平行。
最后,要进行反复调节,直到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完全垂直。
除了使用直角镜来辅助调节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水平仪来检测望远镜和分光计的水平度,以保证光轴与主轴垂直。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仪来测量望远镜和分光计之间的角度差,以达到垂直的目的。
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是进行天文观测的重要一步。
通过使用直角镜、水平仪和角度测量仪等工具,我们可以辅助完成这一任务。
在调节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稳定性,反复调节,直到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完全垂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结果,为天文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望远镜如何调焦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我们买中调望远镜,很大的原因就是调焦方便:只要校正好左右眼视差,使用中只需调中心总调焦轮既可使望远镜左右镜筒成像完全清晰。
我们知道:望远镜焦点的轻微偏移,都会使目标清晰度大幅降低,所以望远镜调焦时左右目镜是否完全同步,十分重要。
但在常见的低档望远镜中,左右镜筒调焦时不同步的现象十分常见,也就是调节总调焦轮时,左右目镜的移动量并不是相同的,这就直接影响到望远镜左右镜筒的焦点总不相同,使观测目标时左右眼清晰度总不相同,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右目镜校正轮使左右眼获得清晰的成像,这在大幅度调节时不明显,但在关键的反复微调时却非常明显,其结果就是:虽设计成中心调焦,却同左右调焦一样麻烦,非常烦人!可惜这种现象长期未受到重视。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连接传动件的公差过大和左右目镜筒移动阻力不同产生的。
这在中高挡望远镜中基本没有,而在俄镜和国产镜中却非常普遍,俄镜中主要是贝戈士8x30、10x40二种,我部很多年前就注意到这个现象,故在挑选检测时将其与光轴一样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我部保证器材品质的优势之一,出于商业考虑,一直没有公开,现在可以告诉大家:几年来在我部购买的以上俄镜,既使微小的移动,都能保证左右镜筒完全同步,我部的客户可以放心地去检测我部售出的贝戈士系列镜的同步!国产镜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既使是中挡镜中,也存在,包括国内近期出现的几款优质屋脊镜。
我分析过,国产镜除了机械连动件公差大外,还有就是阻尼脂的使用,阻尼脂其实是把双刃剑,除了能改善机加松旷,显著提高手感外,也会因阻力加大而使机械连动件负荷增大,并且阻尼脂的用量不匀和物理特性的变化,会进一步加重左右镜目筒的调焦不均衡性,使左右不同步现象更加严重,甚至产生明显的时滞性(调焦后要过几秒甚至更长时间才移动到位),可惜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由此我们想到为什么国外名镜都是靠严密的机械配合来达到完全同步和手感的,而不是象国产镜那样简单地依靠阻尼脂来改善手感。
双筒望远镜使用方法
使用双筒望远镜的方法如下:
1. 打开望远镜:将望远镜的盖子打开,取下干燥胶圈保护物品。
2. 调整眼镜桥:双筒望远镜有一定的眼距调节范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两管望远镜的距离调整到适合自己的眼睛的位置。
3. 调整近视眼镜度数:如果使用眼镜的人需要戴眼镜观察,请根据自己眼镜度数,调整双筒望远镜的左右两筒的距离,使得观察者戴上眼镜,视野内没有模糊。
4. 对准目标:通过调整左右两筒的伸缩装置、眼罩或其他可调焦镜片,确保目标清晰地映入视野。
5. 调整焦距:通过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调整镜筒的焦距,使目标有清晰的图像。
6. 稳定望远镜:将双筒望远镜稳定在手中,并用额头轻轻支撑于双筒望远镜的两支小托架之间,以减小手颤动对观测质量的影响。
7. 调整眼睛:通过调整眼镜的放大倍数或对焦装置,以获得更清晰的目标图像。
8. 注意保护镜片:使用完毕后,请将双筒望远镜放回盒子中,并带上干燥胶圈保护物品,避免灰尘和刮伤对镜片的影响。
双筒望远镜使用说明一、介绍双筒望远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用于观测远距离物体。
它具有两个望远镜筒,可以同时看到两个图像,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观测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使用方法1. 确保望远镜的镜片清洁干净,使用前请先清除镜片上的尘土和指纹,以免影响观测效果。
2. 调节焦距,根据需要旋转望远镜的中央焦距环来调节目标的清晰度。
适当调整焦距可让观测画面更加清晰。
3. 调节副调节环,双筒望远镜通常具有两个调节环,一个用于调节左侧筒镜,另一个用于调节右侧筒镜。
根据自己的眼睛差异,调整两个调节环使左右眼看到的图像达到最佳一致。
4. 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双筒望远镜通常可以调节不同倍数。
根据观测目标的远近和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放大倍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5. 稳定手持,手持双筒望远镜观测时,保持双手稳定并腕部有支撑,以减少抖动和模糊。
也可以使用三脚架或配件将望远镜固定在一个稳定的支撑上。
6. 观测时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影响观测效果,并且可能损坏望远镜镜片。
在阳光太强烈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阴暗的地方进行观测。
三、注意事项1. 避免碰撞和摔落,双筒望远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损坏。
2. 防潮防尘,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望远镜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尘埃,以免影响使用寿命和观测效果。
3. 不要观测太阳,严禁使用望远镜观测太阳,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眼睛损伤。
若需要观测太阳,请使用专业的太阳观测装置。
4. 保持镜片清洁,使用前后请务必清理镜片,不要使用指甲、纸巾等物品擦拭镜片,可以使用专业的光学清洁剂和清洁布进行清洁。
双筒望远镜使用方法双筒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远距离景物的光学器材,它具有一对平行的望远镜筒,透镜和物镜可以使远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
使用双筒望远镜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正确佩戴眼镜。
由于双筒望远镜具有两个筒,因此使用时需要将眼睛对准两个筒的位置。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双筒望远镜眼罩调整到合适位置,使其与眼睛接触。
这样可以减少外界光线的干扰,提供更清晰的观测体验。
其次,调整焦距。
在使用双筒望远镜观测远处景物时,需要根据具体距离调整焦距。
通常情况下,双筒望远镜的焦距调节环位于中间部位,通过旋转调节环可以调整焦距,使远处景物看清晰。
建议在使用双筒望远镜前先进行一次焦距的调试。
然后,定位目标。
在使用双筒望远镜观测远处景物时,需要将望远镜对准目标物体。
这通常需要通过手持或使用三脚架来稳定望远镜,使其稳定对准目标。
同时,注意寻找适当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更清晰的画面。
另外,经常清洁镜片。
由于双筒望远镜的透镜和物镜容易受到灰尘和污垢的影响,因此需要经常清洁。
使用专门的清洁布和清洁液可以有效地清洁镜片,提高观测的清晰度和效果。
最后,使用时注意安全。
当使用双筒望远镜观测远处景物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避免在高楼或其他危险地点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注意避开强光源,尽量选择光线柔和的环境进行观测。
总的来说,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观测器材,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使观测效果更加清晰和准确。
通过正确佩戴眼罩、调整焦距、定位目标、定期清洁镜片和注意安全问题,可以更好地发挥双筒望远镜的功能,获得更好的观测体验。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双筒望远镜调试操作规程一、引言双筒望远镜是一种常用的观测和瞭望工具,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自然观察以及远距离目标观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双筒望远镜的准确性和性能稳定,我们制定了以下调试操作规程,以指导用户进行正确的调试操作。
二、调试前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并清理干净。
2. 将双筒望远镜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并进行保护,防止意外碰撞或损坏。
3. 检查双筒望远镜的配件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清洁。
4. 准备调试所需的工具,如调焦器、眼镜清洁剂等。
三、调试操作步骤1. 调节眼距和近视调节a. 将眼距调节杆轻轻拉开,适应自己的眼距。
b. 通过调节机构调整双筒望远镜光轴与自己眼睛的距离。
c. 如有需要,使用近视调节机构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2. 调节焦点a. 选择合适的目标进行调试。
b. 用调焦器调整望远镜的焦点,逐渐将目标物体调整为最清晰锐利的状态。
c. 当调焦器达到极点时,可以选择前后微调筒进行微调。
3. 调节副镜幕a. 选择一个明亮、高对比度的目标。
b. 关闭一个目镜,在另一个目镜中通过调节副镜幕螺丝进行调整,使得目标在两个目镜中完全对称。
c. 重复以上步骤,确保副镜幕调整到最佳状态。
4. 水平对准与垂直对准a. 在平稳的底座上放置望远镜,确保平稳程度。
b. 通过水平仪和垂直仪进行调整,使得望远镜的水平和垂直度达到最佳状态。
c. 若需要进一步调整,使用望远镜所配备的调节螺丝进行微调。
5. 清理和保养a. 调试完成后,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清洁望远镜的镜片和机身。
b. 如有必要,使用合适的眼镜清洁剂进行清洁。
c. 将望远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湿气和灰尘对其产生影响。
四、注意事项1. 调试操作时要耐心,逐步调整,避免过快或过慢调节。
2. 避免在强光下使用望远镜,以免损坏眼睛。
3. 操作结束后,及时将望远镜放回盒子或相应位置,避免碰撞和丢失。
五、结论以上为双筒望远镜调试操作规程,通过正确且有序的调整步骤,能够使双筒望远镜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观测体验。
双筒望远镜的调节方法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伙讲讲双筒望远镜的调节方法。
为啥突然说起这个呢?这可得从上次我和朋友去郊外游玩说起。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和朋友兴高采烈地来到郊外准备好好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我特意带上了我的双筒望远镜,想着能看得更清楚些。
可谁知道,一开始这望远镜可把我折腾得够呛。
我们找到一个风景特别美的地方,有青山、绿水还有大片的花海。
我兴奋地拿出望远镜,准备好好观察一下远处的小鸟。
结果一看,哎呀妈呀,啥也看不清,模模糊糊的一片。
我就纳闷了,这望远镜咋不好使呢?后来我才想起来,得调节一下。
首先呢,咱得调节瞳距。
这瞳距就是两个眼睛之间的距离。
你就把望远镜拿在手里,看着前方,然后慢慢地调整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直到你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圆形画面。
就像你在调整眼镜的鼻托一样,得找到那个最舒服的位置。
我当时调的时候可认真了,一会儿往左挪一点,一会儿往右挪一点,就跟在玩拼图游戏似的。
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合适的瞳距,眼前的画面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接着就是调节焦距啦。
这个就有点像我们拍照的时候调焦距一样。
你先找到一个远处的目标,比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天上的一朵云。
然后慢慢地转动望远镜上的调焦轮,一边转一边看,直到那个目标变得清晰无比。
我当时对着那棵树调焦距的时候,心里那个着急呀,就盼着赶紧调好能看清楚。
转了几下之后,哇,那棵树的叶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连上面的纹路都能看见,简直太神奇了。
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以后再用双筒望远镜就得心应手多了。
每次看到清晰的画面,我就会想起那次在郊外的美好时光。
所以呀,大家如果有双筒望远镜,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调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下次你带着望远镜出去的时候,也能像我一样,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美景哦!。
牛反光轴校准光轴对齐了光轴没有对齐本文都是电脑生成的图像,图像和文字都版权所有什么是光轴校准?校准就是调节望远镜的光学器件使之光轴对齐. 光学书上讲的那些望远镜的设计原理及性能,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光轴是完美对齐的 . 尽管很多书上没有讲光轴没有对齐带来像质的损害,但我们必须知道一台牛反光轴没有对齐会让它的性能大打折扣。
另外,没有任何一台望远镜可以让它的光轴对齐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它是已经在工厂校准过的。
校准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提供镜子性能的方法。
通常,设备变形了,在高分辨率下的像质你肯定不能接受; 图像的后期处理也无法补偿光轴不正带来的像质的损失. 校准并不是镜商和纯理论主义者的多余技巧. 它实际上和音乐器材的音律一样重要,光轴不正的图像就像走调钢琴产生的声音一样可怕. 很多不愿意去校准的爱好者最后放弃了牛反而选择一台合适口径的折射,就是这个原因。
校准是牛反的很麻烦的地方;?它是SCT声誉平庸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望远镜对光轴非常敏感; 校准螺丝的稍微一动就能让整个光轴偏离.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小口径的折射镜看起来衍射条纹更完美,拍出比大口径牛反更清晰的行星照.好的光学性能在微小的光轴误差面前就会瓦解.这些被建议的校准方法,精度到底怎么样呢?因为信息的缺少,很多牛反爱好者都不敢去动他们的镜子. 即使敢, 在调整副镜到中心时就停止了. 而对一部光轴非常歪的镜子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 但还远远不够.即使调整好了副镜,行星的图像仍然能丢失50%的对比度。
下面讲的校准的方法是最精确的;它可以让光轴矫正到只有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的误差. 这种方法就是在高倍下通过散焦和聚焦来看恒星的衍射图,衍射图案会告诉我们光轴是否歪了. 只要有一个好的目镜和巴罗镜就可以实现. 在高倍下观察恒星也是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当前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观星或者拍照。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气流平衡,没有振动等等),而且比通过观察行星来测试大气的扰动更加精确.什么时候检查光轴正不正??那些认为SCT不需要经常校准的人们,肯定没有认识到这一类设备所要求的精度。
双筒望远镜光轴调整方法
自己动手用solidworks 画的望远镜简图,用于测试光轴调整的效果。
望远镜俯视简图如下
望远镜正视简图如下 z j g b
d b d 原创
首先做如下定义,正视图中左边的棱镜可以从物镜看到其斜面,暂且称之为物棱镜,与其相应的调节螺钉,暂称之为物棱镜螺钉。
右边的棱镜可以从目镜看到其斜面,暂且称之为目棱镜,与其相应的调节螺钉,暂称之为目棱镜螺钉。
上图其实已经是物棱镜螺钉向下拧了一部分,所以可以从正视图中看到物棱镜与螺钉底面接触的那个侧面了。
棱镜中的小孔,是模拟一有束平行光束从物镜中心射入后,在各棱镜上的投影。
从上图可知,垂直于物镜的光束,由于棱镜的倾斜,将被倾斜射出目镜。
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话,物镜所成的像,将会在理论值的右下方。
这里仅画了左镜筒,如果右镜筒光轴是完全正确的(相对于调节目镜中心距离的旋转轴平行),那左眼看的像将会在右眼看到的像的右下方。
但是,如果目棱镜向内(图中的左下方向)拧,将会使像向右上方移动。
如下图所示。
总上所述,调整规律可以用“物正目反,物1目3”八个字来总结。
就是说,物棱镜螺钉的调整方向,会使看到的像向与其调整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目棱镜的调整方向,会使看到z j g b d b d 原
创
的像向其调整方向相反的像移动。
不管左右镜筒都是如此。
注意,物棱镜在外侧,轴向上靠近目镜,目棱镜在内侧,轴向上靠近物镜。
另外调整时,在能看到两个镜筒中的像的条件下,眼睛应尽量远离目镜。
物1目3,是说,物棱镜螺钉进1扣,像的移动距离,与目棱镜螺钉进3扣像的移动距离差不多,只是方向不一样而已。
注:不要使用白天的什么景物为基准进行调整,若在较远的地方有较小的参照,亦可以使用。
最好用晚上的星星为基准进行调整,调整时,可将望远镜靠树用手扶或是靠在其它的什么地方,这样的话,像不是很抖。
下面举个实例,来解释调整的过程。
图中,以左镜筒的像为准,调右镜筒的棱镜螺钉。
1.将右镜筒物棱镜螺钉旋入,使
像走到左镜筒像的左上方45
°处
2.将右镜筒目棱镜螺钉旋出,使像走到左镜筒像重合为止
两个光轴都不正的调整方法 重合角:θ
如图所示,有可能望远镜的两个镜筒都不是很正,这种情况下的调整分为两部。
第一步,使两个像重合,这时,就首先将望远镜目镜中心距掰的尽量大一些或者小一些,
b d
以眼睛远离目镜20cm 以上仍能同时看到两个镜筒中的像为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大或是尽量小。
在此,以掰的小一些为例进行讲解,调整以其中的一个镜筒为基准,比如左镜筒,调整右镜筒,使两个像重合。
这时可能光轴都不正,只是恰巧在掰的较小的时候正了。
这时,光线就不会通过目镜中心,设其通过目镜的点与目镜中心的连线与X 轴的夹角为θ(暂且称之为重合角),这个是未知量,需要求得的。
掰大以后,两个像不再重合,左成像点记为Z ,右成像点记为Y ,记向量ZY 对X 轴的夹角为像角。
则有图中的两个关系式,在此处,重合角=像角-90。
第二步,如果如上图1所示,像角为115度,重合角=115-90=25度,此时,就将左镜筒的目棱镜螺钉(位于望远镜内侧)向外拧,右镜筒的物棱镜螺钉(位于望远镜外侧)向内拧,之后将左镜筒外侧棱镜螺钉向外拧,右镜筒内侧棱镜螺钉向内拧,以使像重合。
这时,左右两个镜筒光轴都正。
注意不管哪种调整趋势,都需要左右一起调整,方能使两个光轴平行。
关于调整的距离,设重合掰后,目视两个星星之间的距离为|ZY|,则
tzn tyw 1.3ZY cos(ZY 135)tzw tyn 1.3ZY sin(ZY 135)
=»Ð-°=»Ð-°uuu v uuu v uuu v uuu v 其中,tzn 表示(t :调节,z :左,n :内)调节左镜筒内侧的棱镜螺钉,使左眼的像向相应方向移动的距离。
求出来的值若大于0,外侧棱镜螺钉向内,内侧棱镜螺钉向外调。
若小于0,外侧棱镜螺钉向外,内侧棱镜螺钉向内调。
z 原创
关于“物1目3”
单调内侧棱镜螺钉
单调外侧棱镜螺钉
上图中,斜面上的十字线为光轴的理论通过点,不考虑折射影响 0.7tan y L a »V
tan 1.7tan Z y L L a a =+»V V
/7/3 2.43Z y =»V V
考虑折射影响与两棱镜斜面有间距的影响
0.3tan(')0.7tan 'y L L a a a =--+V
tan ' 1.7tan '0.3tan(')Z y L L L a a a a =+=--V V
/ 2.9Z y »V V
'a 为光线在棱镜中的倾角,有sin /sin 'a a 为折射率,对于大多的棱镜,其材料为BK7光学玻璃,折射率取值为1.5168。
z j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