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8
(一)修辞类名句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夸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拟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二)对象类名句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理解性+重点句+背诵)一、理解性默写《诗经·关雎》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关雎》中抒写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蒹葭》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蒹葭》中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蒹葭》中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蒹葭》中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一切景语借情语”。
《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石壕吏》唐·杜甫1.《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石壕吏》中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一、默写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2.古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无限辛酸和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4)《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冰天雪地之景,给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两句写秋天边塞风光,借传说中北雁飞至衡阳回雁峰而止的典故,反映身处塞外的思归之情。
3.古诗文默写。
(1)《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2)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以《鱼我所欲也》中“,”来表明态度。
(3)读诗,是读人生际遇,“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读出了人生的坎坷;“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中读出人生的困境。
读诗,也是回望过往,从“,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
读诗还是展望未来,如李白《行路难》所言“长风破浪会有,”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
4.请阅读下列语段,将空缺处地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古代诗歌都抒发着作者浓厚的感情:戍鼓秋雁声中,杜甫抒发了“露从今夜白,”的思乡之情;路过贾谊宅时,刘长卿写出了“,万古惟留楚客悲”的万古悲哀;与金陵人湖心亭奇遇时,张岱借舟子之口感叹“莫说相公痴,”的故国之思;被贬官的范仲淹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远大的政治抱负;中秋月圆之夜,苏轼吟出了“但愿人长久,”的诗句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生死,做出的无悔选择。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专题4.1 (古诗文课内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 [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1.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逢入京使》 [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九年级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含答案古诗文默写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曰:驭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D【详解】A.“驭”应为“域”;B.“息”应为“熄”;C.“俊”应为“峻”;故选D。
2.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B.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E.切问而静思,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F.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答案】AF【详解】本题考查对易错字和古诗词的辨识、记忆。
需要学生在准确记忆古诗词的同时注意字词的正确性。
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诗句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注意诗句书写的顺序。
A.正确;B.有误,应为“惟解漫天作雪飞”;C.有误,应为“系向牛头充炭直”;D.有误,应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E.有误,应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F.正确;故选:AF。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答案】D【详解】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这个诗句意思和张华一人远走他乡的事实矛盾,引用不得体;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这句话重点说的是交往人物的学识丰富,和读书乐趣无关,引用不得体;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个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塞外的雪比成梨花,不是真写梨花,引用不得体;D.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这和前文“不求甚解”语境相符,引用得体;故选D。
识积累及运用专题十二古诗文默写一.【考点概述】中考试题对名句积累的考查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依据课文内容填写上句或下句。
2.给出具体语境,按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
3.联系社会时事写出诗词名句。
4.辨析默写出的内容与原诗句是否一致。
5.默写全诗或一小段文言文。
6.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事物的一组句子。
二.【备考方略】1.名句积累的方法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常见的积累方法有:(1)理解积累 1.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字”知“名”、见“义”知“句”的效果。
要将“眼看一一口读一一耳听一思考”这一过程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意义,熟读成诵。
(3)联想积累就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法积累名句。
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
(4)回环积累就是利用艾宾豪森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
意思是说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快些,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点,忘记的速度就慢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
(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提高积累效率。
2.默写的总体要求:(1)书写准确阅卷时对这类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中错、漏、添字,该句就不给分。
因此,同学们必须正确理解诗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平时加强练习,规范书写,落实到笔头。
复习时可以把平时练习中常错的字用笔圈起来以引起注意,或者准备一个“纠错本”,勤于积累,纠正错误。
(2)理解到位理解型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以教材为基础,多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某些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3)灵活运用同学们要把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烂熟于胸,尤其是每一篇诗文中的名句更应该作为识记的重点。
(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一、默写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⑤晏殊的《浣溪沙》中,抒发对花儿凋落、春光消逝的无奈,但又相信生活中美好事物会再现的两句诗是“,。
”⑥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所以我们要常以《论语》中的“??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答案】青山郭外斜;风正一帆悬;随风直到夜郎西;问渠那得清如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③学而不思则罔,。
” (《为政》)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作者因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只能将愁心寄与明月的心境的诗句是,。
⑧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这征人的心声。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遥怜故园菊;思而不学则殆;却话巴山夜雨时;刑天舞干戚;尚思为国戍轮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古诗文名句填空。
(1)荷风送香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2)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5)谭嗣同《潼关》中表达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的句子是:,。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7)思乡恋亲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的题材,请写出本册教材中相关的连续两句:,。
中专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1.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二、文言文阅读1.注意古汉语多音字读音千乘(shèng)之国比(bì)及三年愿为小相(xiàng)冠(guàn)者五六人欲王(wàng)关中鲰生说(shuì)我为(wéi)之奈何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臣为(wèi)韩王送沛公间(jiàn)至关中或未易量(liàng)置车骑(jì)脱身独骑(qí)度(duó)我至军中师说(shuō)句读(dòu)或不(fǒu)焉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六艺经传(zhuàn)暴(pù)霜露数(shuò)目项王2.相关文化常识(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师说》中的“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2)古代座次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NO.1 《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NO.2 《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进行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NO.3 《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择师的标准是: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NO.6 《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NO.7 《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语句是: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19.《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NO.8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有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古诗文默写专项复(四)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XXX《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XXX,将登太行雪满山。
[XXX《行路难》(其一)]3.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XXX《行路难》(其一)]4.XXX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XXX《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XXX。
(XXX《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XXX《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XXX《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XXX《水调歌头》)9.XXX断人行,XXX一雁声。
(XXX《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XXX《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XXX《长沙过贾谊宅》)12.华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XXX《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XXX贬潮州路八千。
(XXX《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XXX家安在?XXX不前。
(XXX《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XXX《商山早行》)16.因XXX,XXX满回塘。
(XXX《商山早行》)17.XXX起日沉阁,XXX欲来风满楼。
(XXX《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XXX《无题》)19.XXX此去无多路,XXX 为探看。
(XXX《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XXX《行香子》)21.XXX啼,XXX,蝶儿忙。
(XXX《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XXX 《岳阳楼记》)25.日出而XXX开,云归而山洞暝。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7上)班级姓名1.《观沧海》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显示大海的辽阔与威严的句子是:,。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的句子是:,;,。
全诗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是叙事,这两句诗是:,。
诗中表明季节的的句子是:,。
而“,”两句着力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情状。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两句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听闻友人贬迁的消息后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是诗人突发奇想,将明月人格化,借此表达对友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描绘了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画面。
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两句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情深。
4.《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峨眉山月歌》中,”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两句是“,”6.《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句子是:,。
诗中“,”两句追忆往昔,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中写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句子是:,。
暗寓题目中“行军”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两句写出了边塞的荒寒凄冷。
诗中表现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的句子是:,。
11.《论语》中“,”两句阐述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
文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2.孔子告诉我们,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用孔子的话印证就是:,。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学生应掌握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
2. 难点:理解古诗文名句的含义及背景,提高默写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练习法: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及时纠正错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默写训练:让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古诗文名句,提高默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默写作品,对学生的默写准确性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程度和背景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 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如古诗文的译文、作者的介绍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和讲解古诗文名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名句。
2. 第二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名句。
3. 第三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名句。
4. 第四课时:讲解和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名句。
5.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所有古诗文名句,进行默写训练和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1)一、直接性默写。
8. 枯藤老树昏鸦,,。
9.夕阳西下,。
10.螣蛇乘雾,。
11.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12. ,不但在天;,可得永年。
13. 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16.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17. 烟笼寒水月笼沙,。
,隔江犹唱后庭花。
18.莫言下岭便无难,;正入万山圈子里,。
19.半亩方塘一鉴开,。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 ,去年天气旧亭台。
?21. ,。
小园香径独徘徊。
24.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5.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26.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7.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28.吾日三省吾身:???29.吾,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30. ,可以为师矣。
31. ,不舍昼夜。
32. ,思而不学则殆。
33.三军可夺帅也,。
34.贤哉,回也!,,,人不堪其忧,。
贤哉,回也。
3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6.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37.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38. ,,仁在其中矣。
49.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50.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5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5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风轻悄悄的,。
53. ,,白的像雪。
54.花下,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55.“”,不错的,。
5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57.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58.可别恼。
看,像,像,像,,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9.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60.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61.城里乡下,,,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62. ,抖擞抖擞精神,。
63.“”,刚起头儿,,。
6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65.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6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二、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3. 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4. 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5. 感叹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
6.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7. 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句子是。
8.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 ?9. 化为成语“择善而从”的一则是。
10. 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
11. 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
12. 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3. 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观沧海》1.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2. 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3.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4. 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5.《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6.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7. 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8. 运用互文的句子。
9. 统领全诗的句子:。
《次北固山下》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2.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3. 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 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5. 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
6. 运用对偶的名句是:。
运用设问的名句是:。
7. 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
《钱塘湖春行》1.《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3.《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中展现莺歌燕舞的情景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
6. 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
7.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8. 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9. 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
10.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
11. 表明观景处所的诗句是:。
12. 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
13. 诗人出游的季节是早春。
从文中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2.《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3.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环境萧条、凄凉的句子是:。
4.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5. 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龟虽寿》1.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2.曹操《龟虽寿》一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 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4. 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5.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
6. 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
7. 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8.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
9. 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10. 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11. 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12. 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13. 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
《过故人庄》1.《过故人庄》中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家劳作与生活的句子是:。
3. 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4——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2)4.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5.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题破山寺后禅院》1.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2.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3.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4.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
5.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6.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7.写景的句子是:。
8.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夜雨寄北》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2.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3.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4.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5. 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6. 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泊秦淮》1.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2. 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3. 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4. 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中悟出哲理的句子是:。
《观书有感》1.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3.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
——5——4.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
5.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
6.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
7.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8. 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9. 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
《浣溪沙》1.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2.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3.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4.构成“新”与“旧”“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5.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
6.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7.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如梦令》1.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2. 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
3.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4.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5.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河中石兽》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中的“”一句最能体现“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三、运用性默写。
1.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美景。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中比较合适的、连续两句是:。
3.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4.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十分相似。
5. 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6——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6. 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感慨之中,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不觉脱口而出。
7. 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四、归类性默写。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2.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连续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3.请写出连续两句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
5.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6.请写一句与天气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