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3
《汽化和液化》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4.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5.会查沸点表。
6.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形成认真、细心的品质。
4.通过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沸腾的条件。
3.液化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酒精灯和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手指蘸水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水”字,稍稍停一下,由于水的蒸发,字不见了,教师发问:水去哪了?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介绍汽化与液化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出示两张不同环境下晾衣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哪件衣服先干,为什么?引导学生注意其表面积、温度以及表面的空气流速的不同,从而总结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蒸发时的温度,再观察玻璃泡上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从而使学生知道蒸发要吸热。
实验:水的沸腾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作好记录,并指导学生用图像来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水在什么温度下沸腾?2.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气泡、温度等方面)3.试着描述出蒸发与沸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