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11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1.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1]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2.上高会战“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
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历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上高会战又被成为锦江会战,它是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一。
上高会战有“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之称,所以这场战役闻名中外。
上高会战爆发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圆部和一郎带领,他指挥两个师团、一个混合旅团从南昌等地出发,前往上高地区进行攻击。
圆部和一郎想通过上高会战消灭国民党军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的主力。
此次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消灭了日方指挥官岩永等人,共歼灭敌人一万六千多人,并且击落日军一台战斗机,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蒋介石得知上高会战大捷后,以军委会的名义授予了上高会战主力军队74军一面“飞虎旗”。
上高会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势,并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
除此之外,历时2个多月的太原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十大战争之一。
太原会战身为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它以显著的战绩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意义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三: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重大战役及战区划分全面抗战爆发前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1、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1月,主要将领:马占山2、淞沪抗战:1932年1月-3月,主要将领:蔡廷锴、蒋光鼐3、长城抗战:1933年1月-5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徐庭瑶(关麟征、杜聿明)4、热河抗战:1933年2月,主要将领:张学良5、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2月,主要将领:阎锡山、傅作义(百灵庙)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大型会战:1、平津作战:1937年7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吉星文(卢沟桥)。
本战由七七事件所引发,中日最终谈判破裂,经过数周的战斗,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平津失守。
从此拉开了艰苦的8年抗战。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会战1)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会战2)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5、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会战3)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22次大会战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一张图读完,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
1、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日方投入20余万人,中方投入80余万人。
淞沪会战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局部战争提升为全面战争,双方不宣而战。
是抗战中第一场大会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会战。
双方伤亡统计为日方6万余人,中方33余万人。
战役结果中方撤出上海地区。
中方虽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也同时灭亡了日方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昭示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决心。
2、南京会战从1937年12月1日开始到12月13日,日方军队大约在20万人左右,中方不足15万人。
战役结束日军占领南京城,日方伤亡合计约1.2万人,中方军队损失约5万人。
但始料不及的是南京城的失手引发后面达数月之久的南京大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死亡30余万人,不但在中国历史,就是在世界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是惨绝人寰的。
3、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1937年9月到11月之间,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进行的大规模防御战。
包括了平型关、忻口、娘子关等战役及太原保卫战。
是华北战场在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战绩最突出的战役。
中方参战部队28万人,死伤近13万人,日方投入14万人,死伤2.7万人。
11月8日,太原城破,双方巷战,至21时左右,中方军队撤出太原。
4、徐州会战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了津浦线,采取南北对进的方式夹击徐州。
整个战役从一月持续到五月,以三四月之间进行的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史称台儿庄大捷,歼敌一万余人。
整个战役中方参战60万人左右,损失约十万人,日方参战24万余人,伤亡26000余人。
5月下旬,中国军队陆续撤往皖西豫南等地,6月9日,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日军沿黄泛区以东撤退,战役结束。
徐州会战迟滞了日军进攻,为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兰封会战兰封会战既是徐州会战的一个分支,也是武汉会战的发端。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持续了8年之久。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中,中国人民顽强抵抗,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战役和战斗。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的重要战役之一。
1937年8月,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淞沪会战随即爆发。
中国军队以舍生忘死的决心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坚守防线,保卫上海。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他们表现出的英勇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对于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战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
1937年9月,日军进攻太原,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展开了平型关战役。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向日军展示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有效地保卫了平型关地区。
三、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战斗。
1940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地区,台儿庄成为战场。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进行了英勇抵抗,采取了多种灵活战术,最终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技巧和顽强抵抗精神,对于为抗战争局带来转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军的一次重要战斗。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抗日救国的“百团大战”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武装力量,发动群众,组织百团战斗,对日军进行全面打击。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采取伏击、袭击等战术,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这次战斗展现了中国军民的统一战线精神和浴血奋战的决心,对于抗日战争的后期阶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重庆保卫战重庆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战斗。
1940年秋,日军对重庆进行猛烈的轰炸,试图迫使中央政府迁离。
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坚守不屈,展开了英勇的抵抗。
这场战斗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不屈不挠,无论敌人如何猖獗,都不会屈服。
中国抗战十大著名战役第一战役: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
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第二战役: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第三战役: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第四战役: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
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
)第五战役: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第六战役: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第七战役: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同年春月,为打通中印公路,以中国驻印军指挥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黄伯韬、邱清泉率新一军、新六军反攻缅北,越崇山峻岭,进击新平洋,与日军战于太白家。
三月五日,克孟关,后又克孟拱,密支那,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
同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五个军强渡怒江,发动滇西攻势,策应驻印军作战,叠克日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
027SPECIAL特稿淞沪会战 始于1937年8月13日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约80万中日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
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自己的浴血奋战,彻底粉碎了日本的“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因友邻师团的严重不配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落入了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
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上高会战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正义战争中的光辉一页。
南京保卫战 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之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持续五年的四次长沙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中,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共伤亡10.7万人。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
徐州会战给予日军巨大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回顾徐州会战中,在鲁南平原上奋战的中国军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期间的22场经典大会战
导语: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
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冯玉祥、顾祝同、陈诚、张治中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浴血苦战,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唐生智、孙元良、宋希濂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中国首都南京。
由于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
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郝梦龄(殉国)、王靖国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生活常识分享。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经典战役精选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抗日战争的十大经典战役,欢迎大家阅读!长沙会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共伤亡13万人。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在中条山作战。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结果日军以1比20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什么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展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4日-4月9日〕上高战役〔上高战役、锦江作战、鄱阳扫荡战、宜春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获得全面成功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上高会战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斗素质和正确的战斗指挥,来源于全体官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这次战役的成功,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在时间上前后承接,它的失败造成南京陷落,随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对南京市民疏散不力,留下严重的平民平安隐患,对于南京的防守部署不力,造成军事撤退混乱,大批中国军人滞留城内。
这些因素扩大了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的规模。
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展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展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上的历次大型会战01.平津作战:1937年7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吉星文(卢沟桥)本战由七七事件所引发,中日最终谈判破裂,经过数周的战斗,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平津失守。
从此拉开了艰苦的8年抗战。
0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0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0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05.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06.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主要将领:薛岳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首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中国军队最终功亏一篑。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十大经典战役(图)1、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伤亡也很重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3、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
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
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有生力量。
抗日战争期间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充满血与火的历史。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奋起抵抗,进行了众多惨烈而又意义重大的战役。
以下为您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战役。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
八路军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
当日军进入埋伏圈后,八路军迅速出击,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经过一天的激战,成功歼灭了大量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前后投入了约70 万兵力。
会战持续了三个月之久,虽然最终上海沦陷,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工业内迁等争取了时间。
南京保卫战发生在 1937 年 12 月 1 日至 12 月 13 日。
当时,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
中国军队在南京周边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南京最终沦陷。
南京保卫战虽然失利,但中国军人的英勇抵抗展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 年 3 月,日军企图占领台儿庄以进攻徐州。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战役中,中国军队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士气。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1938 年 6 月至 10 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系列战斗。
虽然武汉最终沦陷,但此战使得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破产,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
1940 年 8 月 20 日至 1941 年 1 月 24 日,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交通线、据点等发起了大规模的破袭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是中华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有许多英勇无畏的抗日将士,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
下面将介绍抗日战争中十大战役故事。
1.“淞沪会战”: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用铁血和生命向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决心保卫家园的坚定意志。
2.“台儿庄战役”:黄河以南最大一次战役之一,中国军队以智慧和血性顽强抵抗,最终击退美军。
这场战役堪称中国抗战中的一次光荣胜利。
3.“平型关战役”:1933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河北平型关,中国军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抵抗,以稳定的阵地和神勇的战斗力击退日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豪情与勇气。
4.“百团大战”:1940年,中国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百团大战,展现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5.“牛郎店战斗”: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一次次激烈交战中,展示了决心与勇气,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使敌军遭受惨重损失。
6.“淮海战役”: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淮河以北地区展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战斗,最终以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结果,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7.“辽沈战役”:1948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地区对国民党进行了全面战役,以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完全击败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地位。
8.“渡江战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成功的将解放军部队渡过长江并击败国民党军队,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9.“解放战争”:1946年至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0.“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这漫长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最著名的十大战役盘点来源:网络抗日战争,永远都是中国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痛,想想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样的泱泱大国竟然会被“小日本”欺负得没有还手之力,整个国家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之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十四年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十大战役,我们必须牢记于心,勿忘国耻!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也称为八一三战役。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参加兵力80万人,日本30万人。
最终结果,中国伤亡惨重,损失30万人,而日本仅伤亡4万余人,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但是,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计划。
虽败犹荣,中国军民奋血苦战,将日本原来嚣张的气焰打击得荡然无存,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威严,极大鼓舞了中国的士气,为接下来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对于这场战役,读者们怎么看呢?2、徐州会战徐州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大规模的防御战争,且给予了日军重大的打击。
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和华中战场,以徐州为中心与中国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和日本参与的兵力分别为60万和24万,其伤亡人数为10万和2万6千余人,其战况如何惨烈可以想象。
但是,这场战役也不是没有收获,这场战役相比淞沪会战的惨烈要好得多,更是重创了日军,吸引了日军的火力,为之后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了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我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必然的,即使当时中国的装备不如日军,但我们人多啊,坚持打持久战,最后一定是能成功的。
3、太原会战太原会战于1937年9月在山西太原爆发,历时1个多月。
中国与日本各参战兵力为28万和14万,伤亡为中国10万人以上,日本2万余人。
会战过程中,广大军民前仆后继,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热情。
学习笔记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知识讲解,助学助记知识点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3.徐州会战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展开徐州会战。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理论指导: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
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结果:10月下旬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5.第三次长沙会战(1)过程:抗战相持阶段中,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
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2)结果: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6.抗战大迁徙(1)背景: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
(2)过程:东部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影响: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过程①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2)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抗战:3.百团大战(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过程: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