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错题分析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进行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呢,怎么分析才能够起到真正的效果呢?建议同学们在每次试卷分析的时候,根据下面提供的附件中的三张表格进行整理,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同时这个过程可以请父此表格的绘制可以让家长帮忙,把错题一一进行整理。
这样才算把一道题吃透,但是如果仅仅有这个还不够细致,需要进行下一步梳该表其实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失分率统计该部分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小题的失分率和整张试卷的失分率。
一般来说一张试卷成绩的好坏与小题的准确率关联很大。
所以我们要倍加重视小题。
在每次考试之后,都要进行统计,同学们会发现,每次小考的小题的平均失分率基本上就是你大考的失分率。
同时此部分可以让家长代为完成。
第2部分:错因分析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整张试卷的所有错题的错因进行统计。
这类的错因有两种。
第一种是知识性错误:此错误为单纯的没有学会该部分知识导致的错误。
此类错误是易于修改的,只需要考后对该部分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即可。
第二种是习惯性错误:此类错误成因很多,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错误,头痛的原因在于即使犯了这种错误,也知道自己有这种错误,该表的一些选项可能在某些考试无法统计,比如说市排名,区排名甚至排名,那么有哪个就写哪个。
关键在于前面成绩的统计。
第一个用处:能够较为客观的分析同学们阶段性的学习状态,为下一步制定学习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个用处:用于单科分析。
例如数学,我们可以通过几次考试的数学成绩的波动情况,分析各阶段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找到学习该门课程的低谷期和学习难点,进而可以有目的的制定复习计划。
第三个用处:寻找自身学习状态的低谷期,摸清自身学习状态的曲线图,做到知己。
摸清自身的学习状态曲线图之后,就可以预测下一阶段自身的学习效率,进而可以提前做一些预防性工作,提升学习效果。
我的反思:
第4题有6个学生答错,足以见得这6个学生还没有把物理规律理解,停留在表面感受中。
第6题对机车启动问题没有完全理解。
第7题对于人瞬时做功问题和各段个力做功把握不清,列不出来正确方程。
第9题有8人对关联速度的分析没用真正理解。
说明学生对我们感觉熟悉的模型还是不透。
第10题对平抛的考查有7人失分,说明基础知识理解还有学生应付,没有真正参与学习进程中。
第11题有11人失分,这是平时长练习的题,说明平时学生学习不求甚解的现象存在。
第12题有7人丢分,学生对双星的问题没有课下总结理解。
虽是课堂老师多次讲练但还是丢分。
值得教学跟进检查。
第13题平抛实验丢分情况较为严重有18人失分,说明平时学习的深刻程度担忧。
第14题失分25人,情况堪忧,说明学生对实验没有理解,应该将在课堂上他们的学习情况纯在不求甚解,对细节关键点没有把握,就是个大概感受。
第15题出错的原因直接列动能定理,没有考虑圆弧是否光滑,没有判断的思维产生,纯在对知识理解片面化。
第16题学生的计算能力,规范书写都有问题。
第17题对多段规律入手阶段把握不清,关键还是物理思维没有建立好,存在学习理解不深刻。
学习习惯的问题。
物理学科试卷分析表
姓名年级时间所考知识点
考查试卷总分试卷得分得分率
客观题
选择题总分得分得分率
填空题总分得分得分率
主观题简答或实验题总分得分得分率综合题总分得分得分率
问题分析
错因分析分析结果
非智力因素
审题不清
概念不清
计算失误解题思路不清
粗心马虎看错、记错、想错、算错、写错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公式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其他
知识的综合运用
解题是否有方法
答题是否全面、规范综合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基础知识记忆是否清晰
总结及教师点评。
单科试卷统计分析反馈表学校名称向阳中学年级及科目:物理抽样人数: 70 人(1个自然班)及格率38.6% 优秀率11.4% 最高分96 人平分47.7分数段分布情况(人数)50以下29 50-59 14 60-69 10 70-79 9 80-89 6 90-99 2 100-109 110-119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159160-169 170-179 180-189 190-199 200-209 210-219220-229 230-239 240-249 250-259 260-269 270-279280-289 290-300各小题得分情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平均得分 1.8 1.8 1.6 1.8 1 1.5 1.2 0.8 0.7 1.5 0.8 0.5 0.9 1 3 2.4 2 1 0分人数10 10 12 9 34 20 25 40 44 20 41 50 38 34 18 25 30 38 题号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平均得分 1.2 1.1 1 0.5 0.2 3.5 2.2 2 2.5 3.2 3 20分人数 5 10 25 40 60 0 8 10 22 30 41 52题号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平均得分0分人数题号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平均得分0分人数题号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平均得分0分人数题号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平均得分0分人数(说明:此表由任课教师对一个班的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对学生答题情况的简要分析一、整体答题情况不太理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楚二、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只写了选择题,后面的填空、实验、计算基本不动笔。
2013年秋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网上阅卷分析学校米坪初中
阅卷教师江治斌李祖华
科目物理
所改题目24、25
主要解
题方法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4题错误处:保险丝没有接在插座火线上而是直接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
灯泡尾部接在零线上;
开关与灯泡螺丝相接;
开关与保险丝相接。
25题错误处;滑动变阻器下接线柱接错;
电流方向弄错;
滑动变阻器没有与线圈相接;
原因分析:
⑴学生对保险丝与火线相连没有掌握;
⑵没有注意灯泡与开关的接法;
⑶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不理解;
⑷部分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掌握不牢固。
今后教学应注意的地方授课时,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多做实验、多展示图片,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从而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
答题卡
使用情况
良好注:语言要简练。
成绩分析报告桂阳县2017年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青兰中心学校九年级物理(科目)试卷抽样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此次考试,考的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摸底试卷,该试卷题目难易合理,也能开拓创新,使许多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拿不了高分,但不至于在十分以内,这种出题标准,一定是以城市(县里)的学生为标准的,他们好学又聪明,老师也肯下工夫,自然考试起来得心应手,合格不在话下,高分信手拈来。
而对于乡村的孩子,爱闹爱玩又不太好学的占绝大部分,让他们做这些题目,就像是让娃娃去打仗一样,结果可想而知,不幸的是,我教的是乡村里的学生,而我本身,也非物理出身。
这次考试很悲剧,三个班,只有一班有些学生及格,而二班和三班,全军覆没,这两个班最高分的,只在50分,连60分都没触摸到,这都是可想而知的结果,可是一班,他们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没及格,怪老师有些题目没讲吗?还是说学习不认真,根本不会做?这张试卷,从八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物理都有涉及,范围很广,这个没得办法,从后面的几个大题可看出,题目比较活,没有一定的做题经验及知识运用能力很难做出来,还有的一种题,说到滑轮的那个,我自己都没讲到,也会做错,何况是学生,看来往后要在这些歪题上多下点功夫,这是我的理解!二、抽样调查全卷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格率优秀率110 52.3 89 29 30%7%样本总量63抽样方法九年级(1)班备注全班学生频率分布三、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我自己做这些试卷,觉得不是很难,出题意向也是本着中考标准来的,可就是有的学生思前想后做不出来,这一定是自身的原因,我作为教师,自己能够作对,说明我自己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学生身上,做题太少,致命弱点,我平常给他们做的题目太少,以至于许多问题看似简单都不会做,这个最气人。
还有的学生,上课就不认真听课的,除了选择题,后面的填空简直不忍直视,连做都不做,要他们有何用,连做都不做,老子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就算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稍微聪明点的有些难题可以解决的呀,比如人到镜中像的距离,那个答案明明是8米,还有人填其他的,真是无语,换做能用头脑思考的,结合实际就能明白,难吗?这张试卷,从八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物理都有涉及,从后面的几个大题可看出,题目比较活,没有一定的做题经验及知识运用能力很难做出来,还有的一种题,说到浮力的那个计算题,我自己都没讲到,也会做错,何况是学生,看来往后要在这些歪题上多下点功夫,这是我的理解!总的来讲,试卷不难,学生难教,听又不听,做又不做,考试还会?扯淡。
初中物理试题错题分析一、电路的连接例1.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问题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往往没有思路,所以好多同学是乱打乱撞,试卷上被画的很乱才有答案。
个人认为这样的连线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将电压表先放一边,然后将电路连成通路。
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得到两个方案。
然后恢复电压表,发现图乙中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不符合要求例2.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同样的题目因为没有掌握画图时的元件处理,即在画图时受到电压表的干扰而画错。
典型错误有:正确的是:先去掉电压表不看,将电路连成通路,再并上电压表。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运用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找到受力情况或者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或者是受力情况例: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火方向应该是▲学生典型错误:斜向下,左下方,原因是受到运动方向的影响,抓不住解题的实质。
正确的解析:先判断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可以知道,火箭可以不受力或者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很显然火箭在月球上要受到月球的引力,方向是竖直向下,那么肯定有个竖直向上的力F,这个力怎么产b 丙 acd A C生的呢?就是火箭向竖直向下的方向喷火形成的。
答案:竖直向下例2. 如右图所示,让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 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会沿哪条..路线继续运动,(并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道试题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那首先就要知道物体在C 点后的受力情况,题目中已知是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就符合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的 物体按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