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冷热疗法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4
冷热疗法的护理
冷疗法的护理
(一)、局部冷疗法,以冰袋为例
【目的】降低体温,局部消肿、止血,阻止发炎或化脓,减轻疼痛。
【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体温及治疗情况。
2、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如颜色、温度,有无硬结、淤血等,有无感觉障碍及对冷过敏。
3、病人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
【实施】1、操作步骤:详见操作程序本
2、健康教育使用冰袋前,向病人介绍使用方法;说明局部冷疗法的影响因素和禁忌使用冷疗的部位。
向病人解释局部冷疗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继发效应和治疗作用。
(二)全身冷疗法
应用温水或乙醇进行全身擦浴,可达到全身冷疗的作用。
以温水擦浴为例。
【目的】为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病人降温。
【评估】同冰袋冷疗法
【实施】1、操作步骤:详见操作程序本
2、健康教育温水擦拭浴前,向病人介绍擦浴方法,说明影响温水擦浴的因素。
向病人说明温水擦浴所产生的治疗作用。
一、热疗法
(一)、干热疗法的护理,以热水袋为例
【目的】保暖、舒适、解痉、镇痛
【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
2、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如掩色、温度、有无硬结、淤血及开放伤口等,有无感觉障碍及对热的耐受情况等。
3、病人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及合作程度等。
【实施】1、操作步骤:详见操作程序本
2、健康教育使用热水袋前,向病人介绍使用方法。
向病人解释使用热水依热疗,机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继发效应和治疗作用。
向病人说明影响热水袋热疗作用的因素和禁忌使用热疗的部位和疾病。
护理学基础第13章冷热疗法练习题1.不宜使用冷疗的患者是A.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患者B•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患者C.高热患者D.慢性炎症患者(正确答案)E.烫伤患者2.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冰槽进行头部降温B.冰袋头部冷敷C.30%酒精擦浴(正确答案)D.40°C温水擦浴E.冰囊冷敷大动脉处3•关于冷疗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缓解局部疼痛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正确答案)C.为高热患者物理降温D.控制炎症扩散E.扭伤早期减轻肿胀4•为血液病伴高热的患者降温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温水擦浴B.多饮水C.保暖D.头部置冰袋E.酒精擦浴(正确答案)5•为高热患者酒精擦浴时,禁忌擦拭的部位是A.头部和颈部B.手掌和四肢C.腋窝和腹股沟D.前胸和腹部(正确答案)E.两侧肾区6.禁用热水坐浴的情况是A.肛裂B.肛门部充血、炎症C.痔D•会阴疾病E.妊娠后期(正确答案)7.为患者实施红外线烤灯照射时,护士操作不正确的是A.评估患者的创面情况B.用手试温,温热为宜C.灯距为20~30cm(正确答案)D.时间为20~30分钟E.观察有无过热、心慌、头晕感觉及皮肤反应8.对伤口湿热敷,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A.防止弄湿床单B.敷布每3~5分钟更换1次C.水温为50~60°CD.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正确答案)E.热敷时间为15~20分钟9.患者,女性,21岁,眼部整形术后。
患者上睑肿胀,局部有少量出血。
为配合止血,护士可采取的措施是A.手掌根部压迫上下眼睑B.眼部放置冰囊(正确答案)C.局部涂凡士林保护皮肤,放置热水袋,注意避免烫伤D.局部红外线照射E.用50%硫酸镁湿热敷10.患者,女性,15岁,大叶性肺炎。
体温40°C,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
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B.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C.鼓励饮水D.冰袋放于头顶、足底部(正确答案)E.每日口腔护理2~3次11.红外线灯照射做局部热疗时,合适的时间和距离是A.5〜10min,10〜20cmB.5〜10min,30〜50cmC.5〜10min,60〜80cmD.20〜30min,30〜50cm(正确答案)E.20〜30min,60〜80cm12.患者,女性,12岁。
冷热疗法的应用及护理冷热疗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物理疗法,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热疗法的应用及护理。
一、冷疗法的应用及护理:1. 应用:冷疗法主要适用于急性创伤、炎症、肌肉拉伤、扭伤等病症。
冷疗可以通过降低组织温度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
2. 护理:(1)选择适当的冷疗方法:常见的冷疗方法包括冰敷、冷水浸泡、冷凝胶敷料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冷疗方法。
(2)保护患者皮肤:在进行冷疗时,应将冷敷物与患者皮肤之间垫一层湿润的毛巾或纱布,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冻伤。
(3)控制冷敷时间和频率:一般情况下,冷疗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天2-3次,但具体时间和频率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能力来确定。
(4)观察患者的反应:在冷疗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皮肤发红、发绀、感觉麻木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冷疗。
(5)术后冷疗:对于手术后患者,常规冷疗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反应。
但对于患有感觉或循环障碍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冷疗的适用性。
二、热疗法的应用及护理:1. 应用:热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和肌肉疼痛、关节活动度受限等情况。
热疗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增加组织弹性等来达到治疗效果。
2. 护理:(1)选择适当的热疗方法:常见的热疗方法包括热敷、热水浸泡、热盐袋等。
不同疾病和部位应选择合适的热疗方法。
(2)保护患者皮肤:在进行热疗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热敷物,以免烫伤皮肤。
可以使用湿热敷物或将热敷物与患者皮肤之间垫一层湿毛巾或纱布。
(3)控制热敷时间和频率:每次热敷一般为15-20分钟,每天2-3次,具体时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能力来调整。
(4)观察患者的反应:在热疗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灼热感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热疗。
(5)避免应用于急性创伤:热疗通常不适用于急性创伤,如扭伤、骨折等;也应避免应用于感觉和循环障碍的患者。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者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降温和保暖的目的。
冷热疗法是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基础护理的重要考点。
一、冷疗法
1.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4)降低体温:用于高热、中暑、脑外伤患者。
2.禁忌症
(1)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的,用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阻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伤口破裂:冷可致血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4)冷过敏者,可致荨麻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3.冷疗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
4.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易引起腹泻。
(4)足底: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5.冷疗时间: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效应。
使用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6.冷疗方法
(1)冰帽和冰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而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酒精擦浴:温度30℃,浓度25%~35%,200~300ml。
头部置冰袋,减轻头部充血,并有助于降温。
足底置热水袋,促进血
管扩张,利于散热。
适用于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