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 格式:pptx
- 大小:37.40 MB
- 文档页数:94
宜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宜宾市城乡规划局2015年7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4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规划管理 7第四章建筑间距规划管理 13第五章建筑退让边界规划管理 17第六章建筑物高度控制规划管理 20第七章建筑形态及外观规划管理 23第八章建设项目环境及文化特色规划管理 25第九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 28第十章场地竖向控制规划管理 34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 35第十二章附则 40附录一用地兼容性一览表 41附录二停车位配建标准 42附录三主要名词解释 47附录四计算规则 51附录五总平面规划编制要求 56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宜宾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宜宾市城市总规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确定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指导各类建设项目各阶段设计及规划实施管理等活动,控规的编制及城市设计应参照本规定。
1.3 在本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统一的国家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1.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1.5 本《规定》未包含的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和行业规定执行;当本《规定》与现行技术规范或行业规定有不同要求时,应按规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执行。
对特殊性、专业性强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行业规定或专业技术规范,提出专门的规划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1 在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应严格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
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原则上不得批建项目,确需批建的建设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须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题论证,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面向社会公示来源:作者:如心发布时间:2009-08-04 字体:[ 大中小]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获悉,《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修编工作已形成初步成果。
目前,该规划正式向社会公示,从8月1日至9月1日期间将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
看“吃住行”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目标:2015年全市GDP达到1660亿元,人均GDP达到32000元,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GDP达到3400亿元,人均GDP达到59600元。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规划成贵快速铁路、渝昆快速铁路、绵遂内宜城际铁路。
成贵快速铁路在新发乡、中心城区、长宁镇、古宋镇设站。
渝昆快速铁路在中心城区、江安镇设站。
绵遂内宜城际铁路与成贵快速铁路、渝昆快速铁路在中心城区的南岸西区及赵场拓展区合并设置宜宾高铁客站。
同时,形成“一环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一环”包括乐山-宜宾-泸州沿江高速+内水高速+冠英-双河-胜天-罗龙联络线;七放射包括内水高速内江方向、乐山-宜宾-泸州高速乐山方向、宜攀高速、内水高速水富方向、宜威(宜宾-威信、毕节)高速、宜宾-叙永高速、乐山-宜宾-泸州高速泸州方向。
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特色主题、四个旅游片区、六条精品路线”,即三江口核心区是全市的旅游中心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中心;蜀南竹海和石海洞乡生态游、五粮液生产基地为载体的酒文化产业游和僰人文化游等三个具有特色的主题;北部沿江人文名城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区、东部风景名胜丹霞岩溶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区、西部向家坝电站峡谷库区旅游区;推出“万里长江名城游”、“蜀南竹海生态游”、“石海洞乡苗族风情游”、“中华僰人故里游”、“五粮液产业园区游”、“高峡平湖景区游”六条精品线路。
中心城区形成“一心八组团”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25.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2万人。
规划根据宜宾市自然的山水条件采取以三江口地区为中心,以长江、岷江、金沙江、催科山、七星山等自然山水、森林公园和农田等为组团隔离绿地,以快速交通相连接,形成“一心八组团”的紧凑型组团式城市。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04•【字号】川府函[2014]76号•【施行日期】2014.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4〕76号)宜宾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的请示》(宜府〔2014〕1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改后的《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宜宾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酒都,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887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规划统一管理。
按照因地制宜、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规划控制目标为: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14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
城市用地终极规模210平方公里,城市终极人口规模210万人。
根据宜宾市资源、环境实际条件,重视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282平方公里的城市开发边界,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五、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给水、排水、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包括防震、防洪、消防、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构建合理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协调,将宜宾市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和山水环境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七、加强生态绿地保护,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2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宜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2号宜宾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宜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宜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宜宾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共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宜宾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21.5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01.3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03.4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04.58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两区两片、一核三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优质耕地保护,促进北部缓丘和南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强化老君山、大雪山、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生态保护。
发挥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推动交通干道沿线城镇联动发展,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宜宾城区规划及楼市发展态势简析一、宜宾城区总体规划:《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按照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至2020年,把宜宾建设成为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文化名城和以世界级综合能源服务基地为特色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
七乡镇纳入城市规划区本次规划,为宜宾市域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3283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翠屏区、柏溪镇、喜捷镇、安边镇、普安乡和罗龙镇、石鼓乡、马家乡,面积1425平方公里。
规划中心城区包括城市核心地区及周围功能组团,其范围主要以高速环路为界,包括高速环路内所有区域和环外的罗龙地区,面积约708平方公里。
市域空间结构:“一核、一带、二线、五点”规划确立了“一核、一带、二线、五点”的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心”即宜宾中心城区;“沿江发展带”即沿岷江和长江东西向城镇发展带;沿江宜宾地区部分包括宜宾市区和屏山县城(含蕨溪镇)、高场—喜捷镇;南溪县城、江安县城等重要城镇发展区。
“两条发展轴线”即依托内宜高速、宜珙铁路、金筠铁路、南广河流域,串联中心城市、巡场镇、珙泉镇、文江镇、庆符镇、筠连镇、巡司镇等主要节点的资源开发与能源工业型城镇发展轴线;依托宜宾—长宁——兴文旅游通道,构建以中心城区、长宁镇、古宋镇为主要节点的旅游经济型城镇发展轴线。
“五个生长点”即珙县县城(巡场—珙泉镇)、筠连县城(筠连—巡司镇)、高县县城(庆符—文江镇)、长宁县城和古宋镇五个二级中心城镇。
中心城区:“一心八组团”按《总规》,至2020年,宜宾中心城区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分别扩至102万人、102.6平方公里。
规划根据宜宾市自然的山水条件采取以三江口地区为中心,以长江、岷江、金沙江、催科山、七星山等自然山水、森林公园和农田等为组团隔离绿地,以快速交通相连接,形成“一心八组团”的紧凑型组团式城市。
“一心”即三江口核心区,包括老城区、南岸东区、翠屏山公园和东山郊野公园、催科山郊野公园等。
宜宾城市规划宜宾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城市。
宜宾的城市规划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是“绿色、智慧、健康、和谐”。
首先,宜宾注重绿色发展。
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力推行绿化工程,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宜宾建设了大量的公园、花园和绿地,让市民和游客能够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宜宾还推行了低碳出行政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共建绿色城市。
其次,宜宾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宜宾将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宜宾建设了智慧交通系统,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实时调控,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宜宾还建设了智慧安防系统,提高了城市的安全性,市民和游客可以更加放心的居住和旅游。
再次,宜宾关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城市规划中注重建设健康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宜宾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引进了一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专家,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宜宾还建设了一批运动场所和健身设施,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最后,宜宾追求社会和谐。
城市规划中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致力于构建一个融洽、友好的社会环境。
宜宾注重社区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和社区服务设施,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宜宾还积极倡导文化交流,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节庆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宜宾的城市规划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健康保障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努力,将宜宾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宜宾发展的趋势和规划
宜宾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
近年来,宜宾市积极推动城市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未来宜宾的发展趋势和规划如下:
1.全面发展现代农业。
宜宾市计划加强农业产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2.发展新兴产业。
宜宾市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一步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提升旅游业水平。
宜宾市计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提升全市旅游服务水平。
4.推进城市化进程。
宜宾市将推进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5.保护生态环境。
宜宾市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工作,保护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打造美丽宜宾。
宜宾城市规划《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公⽰为进⼀步加快宜宾的城市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考虑全市城镇布局和资源配置,根据市委、市政府⼯作部署,《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作⾃启动以来积极推进,⽬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为集思⼴益,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现将《总规》修编成果予以公⽰。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时间为2009年8⽉1⽇—2009年9⽉1⽇。
联系电话:0831—8217422 传真: 8224474联系⼈:周常春Email: ghbzk163.附件:1、《总规》简要介绍2、《总规》主要图件附件1:《总规》简要介绍⽬录⼀、发展⽬标和策略、期限和范围 (2)1城市发展⽬标 22城市发展战略 23本次规划的期限 24规划范围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1市域⼈⼝规模与城镇化⽔平预测 22市域空间结构 23市域等级结构 2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25市域历史⽂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 26⽔资源规划 2三、城市性质与规模 (2)1城市性质 22城市规模 2四、城市空间结构及⽤地布局 (2)1城市结构 22中⼼城区⽤地规划 2五、绿地系统布局 (2)1、规划⽬标 22、规划结构 2六、景观风貌规划 (2)1、规划⽬标 22、城市景观风貌体系框架 23、主要景观节点与视廊 24、天际线 2七、旅游发展规划 (2)1.原则与⽬标 22.功能与布局 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1对外交通系统 2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3城市公交系统规划 2九、历史⽂化遗产保护 (2)1.保护原则 22.保护⽬标 23.整体保护框架 24.名城保护内容 25.名城保护重点 26.⼭⽔环境的保护 27.⽼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28.历史⽂化街区的保护 29.⽂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210.地下⽂物的保护 211.历史建筑的保护 212.⾮物质⽂化遗产保护 213.南⼴镇古街及传统风貌展⽰区的保护 214.李庄历史⽂化名镇保护规划 2⼗、城市重⼤基础设施 (2)1.给⽔⼯程规划 22.排⽔⼯程规划 23.供电⼯程规划 24.通信⼯程规划 25.燃⽓⼯程规划 26.环卫⼯程规划 27.防洪⼯程规划 28.⽣态环境保护 2(1)发展⽬标和策略、期限和范围1城市发展⽬标按照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2020年,把宜宾建设成为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明为⼀体的⽂化名城和以世界级综合能源服务基地为特⾊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城市。
解读四川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东进西优南北贯通依据规划,宜宾市中心城区将构建“一城四区、三江多组团”的组合型带状城市布局结构,进展方向的总体方针为“东进西优、南北贯穿、集约高效、各有侧重”。
“一城四区多组团”详细为:三江主城,岷江新区,临港新区,金沙新区,南溪新区,李庄、李庄东特色组团,港东组团等。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城市进展方向的总体方针为“东进西优、南北贯穿、集约高效、各有侧重”。
东进,重点沿长江北岸向东进展,长江南岸注意对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爱护;西优,对西部城区尤其是传统城区的全面优化提升;南北贯穿,强调南北贯穿的联系,加强与区域腹地的对接,削减老城的向心性交通;集约高效,依托各组团的文化、产业、枢纽、生态等优势进展基础,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集约高效进展;各有侧重,针对带型进展,实行“同时进展、各有侧重”的方式,从空间上实现从单心辐射型向带状多组团开放型的进展转变。
根据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土地开发的空间支配和时序支配;城市用地布局应当有利于优化交通结构,进展公共交通,适应将来机动化的趋势。
其次是加强山、水、城之间的有效联系,加快城中村改造,改善城市总体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突出文化名城爱护和文化元素对城市进展方向的核心引领作用;处理好老城文化爱护与新的功能拓展区的关系。
各功能片区进展思路根据产城融合理念,结合宜宾实际,确定各片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基本掌握在20—30平方公里之间。
三江主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7.13平方公里,包括老城、南岸、赵场和盐坪4个城市组团,规划人口39.5万人。
功能定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与人文景观核心区;文化交往、现代商贸和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市级行政中心,区域商务金融中心,面对川滇黔腹地和市域服务的区域性商贸中心,高铁、城际铁路为载体的区域性客运枢纽。
岷江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8.78平方公里,包括旧州、象鼻、空港和菜坝4个城市组团,规划人口2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