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OG5108与特罗凯相比吉非替尼未能证明非劣
- 格式:pptx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3
抗癌药物吉非替尼什么是吉非替尼?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种口服抗癌药物,也被称作EGFR抑制剂。
它可以阻止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信号通路,从而减缓和防止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吉非替尼通常用于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
吉非替尼的作用机制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细胞表面上的EGFR能够识别到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分子,并将这些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触发一系列的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引导细胞进行增殖、生长和分化。
同样,恶性肿瘤细胞的EGFR也可以接受这样的信号传递,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可以与EGFR结合,防止其与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分子结合,从而减缓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吉非替尼主要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头颈癌、膀胱癌等非小细胞癌症起作用。
吉非替尼的副作用虽然吉非替尼在治疗肺癌和其他癌症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
正如所有药物一样,吉非替尼也可能引起与人的健康无关的意外反应。
吉非替尼常见的副作用有:•皮肤瘙痒、红疹和干燥:吉非替尼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病变。
这些副作用可能与耐受性有关,通常可以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或使用外部护理产品等方法缓解。
•腹泻和胃肠道问题:吉非替尼可导致轻度或中度的腹泻或恶心,这些副作用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用止泻药物等来缓解。
•呼吸问题:使用吉非替尼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呼吸问题。
这些反应通常出现在开始治疗后的前几天,并可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和进行密切监测来缓解。
•肝功能受损:吉非替尼可引起肝功能损伤,如黄疸和肝酶升高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耐受或副作用,应向医生报告。
如何合理地使用吉非替尼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治疗潜力的癌症药物,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
为使治疗更有效,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吉非替尼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和辅助治疗共用,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肺癌重磅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勃林格殷格翰昨日宣布,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已在国内获批,为中国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勃林格殷格翰的TKI类药物阿法替尼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其作用于HER2的同时,也不可逆转地抑制EGFR。
研究发现该药与易瑞沙等相比,可以显著提升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因此该药获得了FDA突破性认定,在70多个国家上市。
我国肺癌人群众多,阿法替尼具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FDA批准适应症: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CCN推荐用于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用法:口服,40mg,一天一次,进餐前一小时或者餐后2小时。
剂量:30mg/40mg/50mg阿法替尼与一代EGFR-TKI的区别阿法替尼是靶向EGFR的抑制剂,被称为二代EGFR-TKI,在NCCN指南中,与一代TKI(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共同被推荐为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一线用药。
一代与二代的主要区别在于:1、阿法替尼作用的靶点不仅只针对于EGFR,而且对HER2基因突变及ErbB4的信号通路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肺癌中检测到HER2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阿法替尼的靶向用药。
2、阿法替尼与与第一代可逆的EGFR TKI不同的是,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癌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阿法替尼的作用强度更大。
3、在LUX2\3\6的汇总研究中发现,阿法替尼对部分EGFR的罕见突变(如Gly719Xaa, Leu861Gln, and Ser768Ile)有明显抑制活性。
意味着这类突变类型的患者一线选择阿法替尼疗效更好。
3、目前LUX-Lung8的临床试验表明,阿法替尼对于之前治疗失败的肺鳞癌患者具有临床优势,因而阿法替尼也比一代TKI增加了肺鳞癌(不论EGFR基因突变与否)的后线治疗的适应症。
UX-Lung 7: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头对头临床试验UX-Lung 7是全球首例头对头比较第二代和第一代EGFR 靶向治疗药物(分别为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试验。
原研药易瑞沙(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稳定易瑞沙(吉非替尼)是最早进入临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拥有一线治疗适应症,上市11年间各类临床研究总计399个,还得到了包括NCCN、ESMO、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等众多国内外临床指南的一致推荐。
易瑞沙(吉非替尼)属于原研药,所谓原研药,是指原创性的新药,需要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的层层筛选,以及长达十多年的反复临床试验,才能获得上市资格。
易瑞沙(吉非替尼)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使它在肺癌治疗领域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与效果。
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药因拥有独特的制剂专利,无论是在研发投入、临床评价还是生产工艺上,都是市面上的仿制药所不能匹敌的。
临床数据显示,采用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药治疗,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在7、8天内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相较与其他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产生的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加显著。
服药一段时间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疼痛感渐渐减小,情绪也渐渐稳定,生活质量会有明显的提高。
易瑞沙(吉非替尼)对肺癌的稳定疗效以及高安全性赢得了很多肺癌患者的信任,但是之前进口易瑞沙(吉非替尼)的价格相对昂贵,导致很多患者没有能力购买。
如今,阿斯利康集团本着科学战胜疾病的坚定理念,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达成协议,国家已将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纳入乙类医保,价格定为¥2358,医保报销比例从50-90%不等,这也意味着易瑞沙(吉非替尼)真正成为了肺癌患者能买得起、吃得起的好药。
另一方面,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的半衰期较长,一天只需一片,就能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治疗起来很方便。
易瑞沙(吉非替尼)还有着良好的耐药性,可以用于肺癌患者的长期治疗。
每一位肺癌患者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可能地延长生命周期。
因此每一位肺癌患者都需要把握住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明确了癌症基因的突变状态,就应该尽快采取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给药治疗,让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特罗凯易瑞沙易瑞沙(吉非替尼)和特罗凯(厄洛替尼)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临床验证疗效最为确切的针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
二者药态生理学和药理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小分子化合物,有的医生十分形象地称二者为“姊妹药”。
但严格来说,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适应人群易瑞沙多用于女性、腺癌(尤其是肺泡细胞癌)、无吸烟史的亚裔病人。
易瑞沙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对广泛转移的亚洲女性肺腺癌患者目前认为可以做为一线治疗。
特罗凯在这方面没有限制,对于有多年吸烟史的低分化肺鳞癌患者来说直接服用特罗凯的效果要比易瑞沙更好,如果男性建议用特罗凯。
此外,特罗凯对治疗胰腺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安全性易瑞沙发生率20%以上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一般见于服药后的第1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
大约8%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CTC 标准3或4级)。
其它有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等,但大多数程度轻微,经对症处理后能缓解。
另外,易瑞沙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
建议患者在服药初期在肿瘤专科住院观察,待病情稳定后可返家服药,但仍应定期到医院随诊。
易瑞沙一般在口服1至2周左右就开始见效,因此服用1个月后可初步评价疗效,若有效,应长期继续服用,直至出现肿瘤进展的情况再考虑停用或调整。
特罗凯发生率大于10%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腹泻、食欲减低、疲劳、瘙痒、皮肤干燥等。
其他有肝功能受损等,但肝功能损害常为暂时性的或伴有肝转移。
有极少的报道提示在接受特罗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其他实体瘤患者中可出现严重的间质性肺病(ILD)。
目前有效的临床证明,易瑞沙和特罗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明显)但易瑞沙副作用很大,适合体力好,但费用低。
而特罗凯副作用小,适合比较身体虚弱的病人,但费用高。
疗效易瑞沙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特罗凯(tarceva,盐酸厄洛替尼)是罗氏制药生产的、全球唯一一个被证实能够显著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靶向治疗药物,但一般不用在一线治疗。
肺癌多种靶向药物临床数据对比1. 吉非替尼:化疗失败后使用吉非替尼可延长总生存期半个月,对不吸烟的患者、亚洲的患者特别有效(延长总生存期3-4个月)。
但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很差,总生存期甚至有所缩短,因此吉非替尼一般作为三线药物。
2. 厄洛替尼:如果不考虑人种差异,化疗失败后使用厄洛替尼的效果优于吉非替尼(HR: 0.70 vs 0.89),可延长总生存期2个月。
厄洛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不明显,但也不至于像吉非替尼一样呈劣效性。
另外,厄洛替尼对于不吸烟、EGFR突变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总生存期延长10个月以上。
3. 埃克替尼: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极其类似,治疗效果优于吉非替尼,但由于没有埃克替尼vs厄洛替尼对照试验数据,只能推测二者效果相当。
但埃克替尼的半衰期很短,每天需要口服3次,总的来说逊色于厄洛替尼。
4. 阿法替尼:阿法替尼对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耐药型患者并不好,虽然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总生存期是缩短的。
有意思的是,该药对于EGFR的Del19突变、L858R 突变有奇效,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而总生存期与常规化疗相当,因此作为一线药物获批。
5. 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是专门针对ALK阳性患者的药物,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
由于ALK阳性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在3-5%,市场虽不小但也不大。
参考临床试验:吉非替尼vs安慰剂1692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吉非替尼组(2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5.1个月(HR=0.89)。
对于不吸烟的患者(n=37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6.1个月(HR=0.67);对于亚洲人,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5.5个月(HR=0.66)。
Ref: Lancet. 2005, 366(9496), 1527-1537.厄洛替尼vs安慰剂731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厄洛替尼组(1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7个月、4.7个月(HR=0.70),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1.8个月(HR=0.61)。
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32例晚期肺腺癌应用含铂类方案治疗失败后,口服吉非替尼250mg,1次/日,直至进展。
30天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8例,有效率(rr)为59.4%,稳定(sd)7例,疾病控制率(dcr)为81.35,进展(pd)6例。
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7个月,1年生存率为56.3%,中位生存时间(os)为13个月。
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不影响治疗。
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关键词吉非替尼晚期肺腺癌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gefitinib as the second-line therapy in the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methods:32cases with chemo-refractory were administered gefitinib 250mg orally once a day 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tumor response and treatment toxicities were evaluated monthly.results:complete regression was seen in one patient.partial response and stable disease were respectively 18and 7patients.the median pfs was 7months.one year survival rate was 56.3%.median os was 13 months.the mos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ild rash anddiarrhea.conclusion:gefitinib as the second-line therapy in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is effective.it is well tolerated with adverse reaction.key wordsgefitinib;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2006年5月~2009年10月应用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32例,并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肺癌进展报告2021】靶向耐药并非穷途末路!EGFR-TKI耐药应对策略大盘点靶向治疗的出现,给肺癌治疗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常见的突变,靶向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这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
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一代和二代EGFR-TKIs,还是三代EGFR-TKI,用的时间久了,多数病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耐药。
不过,靶向耐药并非穷途末路!EGFR-TKI耐药的机制是什么?一旦发生耐药,该如何应对?下文将一一为大家盘点。
一、EGFR突变以及次第涌现的三代EGFR-TKI▲▲▲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在哺乳动物的正常组织广泛中表达。
在正常细胞中,EGFR受体和配体结合,信号通路激活,促使细胞生长、增殖,但完成使命后就会收到指令立即关闭。
当EGFR发生突变时,受体不再需要服从其它信号的控制,自己不停地发出信息,让细胞不受控制地拼命生长,正常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
EGFR突变是NSCLC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改变,高达50%的东亚NSCLC患者可观察到EGFR突变,女性、从未吸烟者或曾经少量吸烟者发生率较高。
EGFR突变主要是指EGFR第18~21外显子上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突变,其中第19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 错意突变为常见突变,约占到EGFR突变的85%~90%,其余的10%~15%的突变则称之为罕见突变,包括G719X、L861Q、S768I 及20外显子插入突变。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主要通过与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的传递。
根据药物结合特点和作用位点不同,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TKI。
第一代EGFR-TKI可逆性地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代表性药物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
第二代EGFR-TKI不可逆地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同时对ERBB家族的其它成员产生抑制作用,代表性药物为达克替尼和阿法替尼。
易瑞沙(吉非替尼)强效更安全治疗更省心在临床肺癌治疗中,医生多会建议采用易瑞沙(吉非替尼)肺癌靶向药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化疗,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给药治疗肺癌的方式更加精准、安全、强效。
在传统的化疗中,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没有选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伤害了正常细胞,会带来很多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
而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给药治疗的原理是有选择地杀害肿瘤细胞,不伤害其他正常细胞。
如此不同的作用原理,决定了易瑞沙(吉非替尼)靶向给药治疗对肺癌有着更强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的肺癌靶向药,那为什么医生和患者都如此信赖易瑞沙(吉非替尼)呢?这其实和易瑞沙(吉非替尼)的品质、疗效和安全性是分不开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正品易瑞沙(吉非替尼)由阿斯利康集团生产,属于原研药,即为原创性的新药,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研发成功,获得上市许可的。
易瑞沙(吉非替尼)还是最早进入临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拥有一线治疗适应症,这也保证了易瑞沙(吉非替尼)的稳定疗效。
根据临床的实验数据显示,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的效果非常快速,多数肺癌患者在服药7、8天内,即可感到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改善,疼痛感渐渐减小,情绪也愈发稳定。
对肺癌患者来说,服用药物所带来的多种副作用,也是十分痛苦的。
相比较其他的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的副作用小,能带来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更小。
易瑞沙(吉非替尼)的药效持续时间长,半衰期长达48小时,可一天服用一片,而其他多种肺癌靶向药因为半衰期短,有的仅为6-8小时,所以需要一天服用多次多片,才能维持人稳定的血液浓度。
易瑞沙(吉非替尼)的耐受性也很好,可以长期使用,不容易出现耐药性。
所以,从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的品质来看,它药物疗效是更强、安全性是更高的。
从目前易瑞沙(吉非替尼)的价格来看,它是肺癌患者能够吃得起的好药。
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之——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个药是治啥的?易瑞沙(化学名叫“吉非替尼”)和特罗凯(化学名叫“厄洛替尼”)简单来说,就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
但是,有的人用了这两种药,效果非常好,有的人病情却没什么起色,耽误了病情不说,还白花钱。
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一个叫做“EGFR”的基因说起。
“EGFR”这个基因,就像一个指挥官,它会实时通知肿瘤,什么时候该生“小肿瘤”(细胞增生)、什么时候该“侵占别国领土”(浸润)、什么时候该“退兵”(转移)。
那么易瑞沙、特罗凯和“EGFR”这个基因有啥关系呢?易瑞沙和特罗凯一方面会死死缠住“EGFR”,让它没办法工作,无法指挥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也因为群龙无首,根本无心“应战“(浸润和转移);另一方面,易瑞沙和特罗凯也会对肿瘤细胞“赶尽杀绝“(诱导细胞凋亡)。
多项研究表面:易瑞沙和特罗凯对“EGFR”突变的患者,非常有效;而没有突变的患者,疗效甚微。
有人会问了:如果“EGFR”没有突变的患者用了易瑞沙和特罗凯,不是既没有疗效又耽误了病情,也浪费了金钱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提前知道这个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呢?是的,确实有!而国外也早就这么做啦!美国在2011年就已经将检测“EGFR”基因突变作为是否选择易瑞沙和特罗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必要手段了。
也就是说,易瑞沙和特罗凯基本上只有对“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才有效。
用药前检测一下“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非常有必要。
其次,还有一个叫做“KRAS“的基因,它正好相反,它是突变了,就无效了。
也就是说,只有“KRAS“不突变的患者,用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才有效。
您看,这有效没效的,看着就像绕口令。
所以,用药前还是测一测您的基因吧,真的很有必要,全是为您好啊!。
龙源期刊网 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的选择作者:章必成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03期何女士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下均简称肺癌)已经一年余。
2009年初,她首先接受了化疗,疗效差强人意。
她拒绝继续化疗,于是选择了分子靶向治疗(易瑞沙)。
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不仅肺部的原发病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肺内、淋巴结、骨转移灶全部消失殆尽!可惜好景不长,这样的疗效仅仅维持了5个月。
之后,她又服用了另外一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特罗凯,结果令人失望:无效。
万不得已,医师再次对其实施了化疗。
可是,连续更换了3种化疗方案,不仅肺部原发肿瘤越长越大,而且远处转移灶越来越多。
万般无奈之下,医师建议何女士再次服用易瑞沙。
奇迹再次出现了!刚刚过去了半个月,何女士各种症状明显减轻;一个月后复查肺部CT,肺部原发肿瘤及转移灶都在逐渐缩小,部分病灶已经消失。
近5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是易瑞沙、特罗凯)开始大量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不仅延长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而且因为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势,使得很多年老体弱、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患者获得了新生。
毫不夸张地说,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是肿瘤治疗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从此,肺癌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
各种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的分子靶向治疗范围涵盖了晚期肺癌的一线、二线、三线甚至维持治疗。
但是,无论患者近期疗效如何,最终可能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耐药或治疗失败。
此时,肿瘤患者和肿瘤内科医师该何去何从?一线分子靶向治疗失败后的治疗虽然目前普遍认为晚期肺癌应该首选双药方案化疗,但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认为分子靶向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线选择。
如。
憨豆精神:[开篇语]:因着本人从未化疗,术后5年一直吃靶向药,因此多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以聊天形式,随想随说,逐一呈献于论坛诸君,愿于各位的治疗有益(之一)完美的“治愈“国内非常多的肿瘤医生,思维仍停在上个世纪,他们心目中的癌症治疗的先后次序大多如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药、中药、回家。
我不想议论他们,我想说说一个真实的病例:N先生是美国华人,肺腺癌,多处转移,没手术,没化疗,没放疗,确诊后直接吃特罗凯,连续吃了5个月之后,反复扫描全身,竟没发现任何病灶,全身非常干净此时的N先生,肺癌不是完全治愈了吗?一个全身没有任何肿瘤,又能吃能拉能睡能上班能跑步能爬山(N先生喜爱这种运动)……不咳不喘不疲不瘦……各项血检也全部正常(N先生CEA不敏感),这样的人,不就是健康的人吗?是的,N先生已经“治愈”,尽管只是暂时的“治愈”,所以我给这“治愈”加引号。
N先生的例子至少可以让我们看见如下的信息:1、肿瘤可以用吃药的方法“治愈”,每天在家里吃一片药,连喝水1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是自行完成,不需要他人更不需要医务人员帮助,这样的治疗多么“低碳”和自由和轻松!不需要全身麻醉开膛切肺清扫淋巴,不需要化疗和打升白针止吐针之类一大堆麻烦,不需要动放射线的什么“刀”,不需要或冷冻或热灼,不需要那些飞机大炮轰击之后奄奄一息的疗养……却完全达到消灭全部肿瘤的最终极的治疗目的,而且干得比别的手段都漂亮完美! 结论是:靶向药治疗可以“治愈”。
2、N先生的治疗颠覆了把吃靶向药放在末后阶段的貌似合理的治疗程序,有力地嘲笑了那种循守旧规的荒谬和愚蠢,先进的治疗程序或许应该倒过来,先吃靶向药,然后才考虑其他。
结论是:靶向药治疗可以在确诊后第一时间考虑施行。
3、无机会接受切除手术的癌病人及其家属往往自觉低人一等,认为能手术的预后才好,不能手术的只是拖延一些时日,然而N先生虽然同样因多处转移而丧失手术机会,但他5个月之后却与1A期的手术后的病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他的左右肺是完整的和功能正常的,比1A期的手术后的还要好。
近期国内吉非替尼致药品不良反应49例王文联;赵霞;糜怡珺【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8【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2020年1—12月无锡市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吉非替尼致ADR报告,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和关联性评价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提取49例报告,其中男16例,女29例,4例患性别不详;年龄24~85(60±13)岁;主要ADR累及胃肠系统损害24例次,表现为呕吐、腹泻、便秘等,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19例次,主要为皮疹、痤疮、瘙痒等,呼吸系统损害18例次,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部感染、鼻咽炎;49例吉非替尼片致不良反应患者中痊愈10例,好转21例,未好转12例,死亡1例,其他5例转归信息不详。
结论通过对49例吉非替尼致不良反应分析可知,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高。
故应加强吉非替尼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加强其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工作。
【总页数】4页(P35-38)【作者】王文联;赵霞;糜怡珺【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相关文献】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近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2.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分析中药及其制剂致泌尿系统药物不良反应3.吉非替尼致多系统严重不良反应1例4.吉非替尼片致暴发性紫癜药品不良反应1例分析5.吉非替尼治疗肺癌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吉非替尼属于一种口服靶向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分裂和侵袭,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肺腺癌。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为明显。
例如,Jänne等(2015)在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对吉非替尼联合化疗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有63%的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而单独使用化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9%的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
这表明,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一些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中,吉非替尼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
例如,很多学者研究了L19-IL2的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的疗效,结果发现,吉非替尼能够协同增强L19-IL2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提高了肺腺癌的治疗效果(Haas等,2016)。
虽然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为明显,但是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皮肤炎等。
(2)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3)肝功能异常:如ALT、AST、AP等升高。
(4)眼部问题:如干眼症、视力模糊等。
(5)其他不良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口干、体重减轻等。
需要注意的是,吉非替尼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大面积药疹、高血压、心律失常、肺炎等。
因此,在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2011-01-31 16:14吉非替尼(gefitinib, Iressa,易瑞沙,ZD1839)是苯胺奎哪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一个强有力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存活的信号转导通路起阻断的作用。
体外研究发现它可以增加顺铂、卡铂、紫杉醇、泰索帝、阿霉素和健择等药物的抑瘤效果。
初步临床试验,对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较好的疗效。
【实验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糖蛋白的跨膜受体,也称HER-1。
这个家族一共4个成员,分别叫HER-1、HER-2、HER-3和HER-4。
这些受体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上有重要作用。
一旦特异性配体(ligand)如EGF或TGF-α结合上去,就能够通过相应酪氨酸激酶的自身磷酸化作用(autophosphorylation)而激活受体,从而激发了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连索反应使DNA合成、细胞生长和存活。
EGFR在相当一部分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如结直肠癌、头颈鳞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肾癌和脑胶质母细胞瘤等。
现在已知EGFR在肿瘤细胞的生长、修复和存活等方面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它的过度表达常与预后差、转移快、生存短等相关。
EGFR抑制剂可能是通过促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和抗细胞迁移等方面而实现抗癌的。
它们常可与化疗和放疗起到协同作用。
临床前研究表明,阻断EGFR可以使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TGFα减少,并抑制血管生成。
EGFR酪氨酸激酶可以被药物选择性地从胞膜内抑制或被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外的配体结合位点竞争性地阻断。
本品口服给药在动物的LD50分别是>2000mg/Kg(小鼠和大鼠)和>1000mg/Kg(犬)。
本品单次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9%。
血浆蛋白结合率90%,口服不同剂量本品后血浆浓度呈二室模型,单次给药225mgCmax 188+120, Tmax 4.0h, t1/2 30.1+4.6h, AUC4968+2125(ng/ml);多次给药每日225mg和525mg 7-10日后血浆浓度呈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