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起止点最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5
一、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二、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起点:第3~5 肋骨止点:肩胛骨喙突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三、肱三头肌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肘肌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四、肱二头肌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五、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六、三角肌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七、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 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止点
起点
肱二头肌
肌皮N
(第5、6颈N)止点
尺骨粗隆
肌皮N (第7颈N )
肱骨中部的内侧
喙 突
正中N
起: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
起:尺骨远端前面
起: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正中N
止:桡骨中部外侧面止:桡骨远端掌面
桡动脉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拇长伸肌
止点:乳突
起点:锁骨、胸骨
副N(第11颅N),第2、3颈N
肩胛背N (第5颈髓)
止:肩峰、肩胛冈
副 N
起:枕外隆凸,项韧带
起:第1-4颈椎横突
肩胛背N ;3、4、5颈N
止:肩胛骨内侧角和内侧缘上部
止点
肩胛下N最下支(第5、6颈N)
腋N(第5颈N)
肩胛上N(第5、6颈N)
肩胛上N(第5颈N)
止点
起点:
肩胛骨肋
面内侧
2/3及外
侧缘沟下
部2/3
止点:小结节
大圆肌
腹直肌
肋间N (7-12
)
菱形肌
肩胛背N,
(第5颈髓)
起:1-4颈椎横突
起:第7颈椎及上位的4个胸椎棘突
止:肩胛骨内侧缘止:肩胛岗起始部
肩胛提肌
肩胛背N;3、4、5颈N
斜方肌
副
N
枕外隆凸
项韧带
起:肋骨
腰椎棘突 髂嵴后部
骶正中嵴
胸腰筋膜
背阔肌。
肌肉起止点脊椎有关肌肉:腹直肌:起:耻骨联合上缘止:第5、6、7肋骨之软骨腹外斜肌:起:最后8条肋骨的外缘止:腹白线、盆骨、阔腱膜腹内斜肌:起:胸腰筋膜、髂嵴、止:腹白线、耻骨嵴、最后3条肋骨腹横肌:起:胸腰筋膜、最后6条肋骨的软骨、髂嵴止:腹白线、耻骨嵴竖脊肌:起:骶骨止:枕骨、全部脊椎的横突及棘突、肋骨骨角肩胛部分肌肉斜方肌:起:枕骨、第7颈椎及全部胸椎止:肩峰、肩胛棘、锁骨外三分之一处菱形肌:起:(小)第7颈椎及第1胸椎的棘突;(大)第2~5胸椎的棘突止:肩胛内缘前锯肌:起:8或9条肌骨的外侧表面止: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侧(内侧)的整个前表面。
肩关节有关肌肉: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小圆肌:起:肩胛骨后面的外侧缘止:肱骨大结节,位于棘下肌附着点的下方大圆肌:起:肩胛骨后面的下角止:肱骨臆面的小结节,与背阔肌肌腱熔为一体背阔肌:起:最后6条胸椎、腰椎、最后3~4条肋骨、髂嵴及肩胛下角止:肱骨前面(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下方的骨嵴。
)胸大肌:起:锁骨、胸骨、第1~6条肋骨间软骨及腹外斜肌的腱膜止:肱骨大结节三角肌:起: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及肩胛棘止:肱骨三角肌粗隆肘关节有关的肌肉:肱二头肌:起:短头喙突、长头盂上结节及关结盂唇止:桡骨粗隆肱肌:起:肱骨远端前面止:尺骨冠状突及肘关节囊肱三头肌:起:长头盂下结节、内侧头肱后桡神经沟、外侧肱骨后面大结节止:尺骨的鹰嘴突髋关节有关肌肉臀大肌:起:髂嵴、骶骨、尾骨及棘肌的筋膜止:阔筋膜的髂胫束及股骨的臀肌粗隆梨状肌:起:起于骶骨前面,向外经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头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额肌帽状腱膜眉部皮肤帽状腱膜提眉,下牵皮肤后牵皮肤面神经颞支枕肌上项线面神经耳支眼轮匝肌环绕睑裂周围闭合睑裂闭合口裂面神经颞支、颧支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提上唇肌面肌提口角肌上唇上方的骨面提口角与上唇颧肌口角或唇的皮肤等面神经降口角肌下唇下方下颌骨前面降下唇肌降口角与下唇颊肌面颊深层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侧咬肌颧弓下颌骨的咬肌粗隆三叉神经咬肌神经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隆咀嚼肌翼内肌翼窝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上提下颌(闭口)三叉神经颞深神经三叉神经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翼突外侧面下颌颈、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等处两侧收缩拉下颌向前(张口),三叉神经翼外肌神经单侧收缩拉下颌骨向对侧颈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止点吵嘴肌群肌名出发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颈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筋膜紧张颈部皮肤一侧缩短使头向面神经颈浅肌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颞骨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同侧侧屈,两侧收副神经缩使头向后仰二腹肌前腹:下颌体后腹:乳突降下颌骨上提舌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骨舌骨下颌舌骨肌下颌体内面舌骨体舌骨上提舌骨三叉神经面神经颈上肌群茎突舌骨肌茎突XXX上提舌骨前颏舌骨肌舌骨上提舌骨第1颈神经前支肌肩胛舌骨肌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与名称一致下降舌骨颈袢(C1~3)甲状舌骨肌颈深肌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颈椎横突第1肋上面上提第1~2肋助呼吸C5~7)颈神经前支(C2~8)后斜角肌第2肋上面(C5~6)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背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出发点肌群肌名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斜方肌第7颈椎和所有胸椎棘突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
XXX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副神经部纤维降肩胛骨背浅肌背阔肌下6个胸椎棘突、所有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肱骨小结节嵴肩枢纽后伸、内收及旋内胸背神经(C6~8)XXX上位颈椎横突肩胛骨上角上提肩胛骨菱形肌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肩胛骨内侧缘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2~6)背深肌竖脊肌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等上位椎骨的棘突、及颞骨乳突横突,肋骨、枕骨伸脊柱、抬头脊神经后支(C1~L1)夹肌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上部颞骨乳突和第1~3单侧缩短使头转向同胸椎棘突颈椎横突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颈神经后支(C2~5)胸肌和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胸大肌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第3~5肋骨肱骨大结节内收、旋内及屈肩胸外侧神经(C5~T1)枢纽胸上肢肌胸内侧神经胸小肌肩胛骨喙突拉肩胛骨向前下胸内侧神经(C7~T1)前锯肌肋间外肌第1~8或9肋骨上位肋骨下缘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下位肋骨上缘胸长神经(C5~7)提肋助呼吸胸固有肌肋间内肌下位肋骨上缘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吸肋间神经(T1~11)胸横肌肋骨内面下部见图后面第7~12肋内面第2~3腰椎体前面第2~6肋的内面拉肋向下助呼吸肋间神经(T3~6)膈肌胸骨部中央腱膈穹窿降落,扩展腰部肋部胸腔助呼吸,增长膈神经(C3~5)腹压腹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肌群肌名起点止点肋骨软骨首要感化压神经安排腹直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胸骨剑突,第5~7脊柱前屈,增长腹肋间神经前外侧群腹外斜肌下8肋外面白线、髂嵴、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增长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髂腹股沟神经后群腰方肌髂嵴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降第12肋,脊柱腰部侧屈腰神经前支T12~L3)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上肢带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满身肌肉起止点、感化及神经安排表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浅层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旋内(前部肌束)和旋外腋神经(C4~6)后部肌束)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外展冈下肌小圆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胛上神经(C5~6)深层肩胛骨外侧缘反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肩枢纽旋外腋神经(C5)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内收和旋内肩胛下神经(C5~7)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肱二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肩胛骨喙突桡骨粗隆屈肘关节、前臂旋后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中部内侧缘肩关节屈、内收肌皮神经(C5~7)肱肌肱骨体下半前面尺骨粗隆屈肘关节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的骨面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长头)后群肱三头肌尺骨鹰嘴桡神经(C6~8)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下一页)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屈肌支持带、大多外侧群拇短屈肌拇指近节指骨底外展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正中神经(C6~7) 拇对掌肌角骨第1掌骨拇指对掌拇收肌屈肌撑持带、头状骨、和第3掌骨屈肌支持带及豌豆骨拇指近节指骨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尺神经(C8)内侧群小指展肌小指近节指骨外展小指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钩骨、屈肌支持带屈小指尺神经深支(C8)第5掌骨内侧小指对掌中间群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第2~5指的指背腱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正中神经(C6~7)、膜节尺神经深支(C8)骨间掌侧肌第2掌骨内侧和第第2、4、5指近节第2、4、5指内收,屈掌4、5掌骨外侧面指骨底和指背腱膜指枢纽、伸指骨间枢纽骨间背侧肌第1~5掌骨对缘第2~4指近节指骨第2、3、4指外展,屈掌和指背腱膜尺神经深支(C8)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满身肌肉起止点、感化及神经安排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屈肘枢纽桡神经(C6~7)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桡骨中部外侧面屈肘、前臂旋前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第层第2掌骨底屈肘、屈腕、腕外展正中神经(C6~7)一掌长肌掌腱膜屈腕、严重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屈腕、腕内收尺神经(C8~T1)前第二层指浅屈肌肱骨内上髁,尺、桡骨屈肘、屈腕、屈掌第2~5指中节指骨两侧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群前面正中神经(C6~T1)第三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前面屈腕、屈2~5指骨第2~5指远节指骨底间枢纽和掌指关节拇指远节指骨底指和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尺神经(C8~T1)层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前面屈腕、屈拇指的掌第旋前方肌尺骨远端前面桡骨远端掌面前臂旋前正中神经(C6~T1)四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第2掌骨底反面第3掌骨底反面伸腕、腕外展浅层指伸肌小指伸肌肱骨外上髁第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指背腱膜)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伸腕、伸指后伸小指群尺侧腕伸肌旋后肌第5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内收前臂旋后、伸肘桡神经(C6~8)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深层XXX展肌第1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桡、尺骨背面拇指近节指骨底背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反面拇长伸肌骨间膜反面伸拇指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伸示指资料整理: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名肌群起点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髂髂肌髂窝髋关节前屈和外旋。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
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
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
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
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
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肌肉起止点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肌腹被两层阔筋膜包住,至大腿上中1/3处向下移行至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踝
功能:髋外展、髋屈、髋内旋,与缝匠肌、股薄肌等跨双关节的肌肉一起,形成骨盆和下肢的悬吊效应,在静力和动力中维持大腿和骨盆的稳定。
大腿外侧的髂胫束收紧必然会导致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收紧。
髂胫束一端连接胫骨,髂胫束一旦收紧,其与胫骨顶端连接处就会产生自发性疼痛和触痛,而且在下台阶时疼痛加剧,这种情况通常被诊断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甚至连最好的治疗师也会做出这样的诊断。
虽然按摩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的触发点能使髂胫束放松,但显然,髂胫束或大腿一侧的触痛更有可能是由其下方的股外测肌触发点引起的。
重要肌肉起止点躯干肌:1.背肌:浅层:斜方肌、背阔肌深层:竖脊肌(1)斜方肌:Q: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Z :锁骨外侧、肩峰、肩胛冈动作成份:上部肌束: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下降肩胛骨全肌: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2)背阔肌:Q:下6胸椎、全部腰椎的棘突、髂嵴后部Z :肱骨小结节嵴(肱骨前面) 动作成份:肱骨内收、内旋、后伸( 3) 竖脊肌:下起骶骨、髂嵴;上至乳突,纵列于棘突两侧注意:沿途多个起止点动作成分:脊柱后伸、仰头2.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固有肌:肋间外肌(浅层) 、肋间内肌(深层) :呼吸肌胸侧壁肌:前锯肌(1 )胸大肌:Q:锁骨内半,胸骨、第1肋〜第6肋软骨Z:肱骨大结节嵴动作成分:肱骨内收、内旋,前屈(2)前锯肌:Q:上9肋;Z:肩胛内侧缘及下角动作成分:拉肩胛骨向前及下角外旋3.腹肌:前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后群:腰大肌、腰方肌(1)腹直肌:Q:耻骨联合耻骨结节之间Z:胸骨剑突、(5〜7)肋软骨动作成分:躯干前屈(2)腰方肌:Q:髂嵴;Z:第12肋动作成分:脊柱侧屈(3)腰大肌:Q:第12胸椎+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Z:与髂肌一起,止于股骨小转子注意: 腰大肌与髂肌合称为髂腰肌动作成分:髂腰肌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肩部肌肉1.三角肌 : Q: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2.冈上肌 : Z:肱骨三角肌粗隆动作成分:前束:前屈中束:外展后束:后伸共同收缩:肩关节外展Q:冈上窝;Z:肱骨大结节上部3.冈下肌 : 动作成分:肩关节外展Q:冈下窝;Z:肱骨大结节中部4.小圆肌 : 动作成分:肩关节外旋Q:肩胛骨外侧缘后面;Z:肱骨大结节下部5.肩胛下肌动作成分:肩关节外旋:Q:肩胛下窝(肩胛骨前面);Z:肱骨小结节注:冈上肌、动作成分:肩关节内收、旋内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共同构成肩袖;4.大圆肌:Q:肩胛外侧缘和下角;Z:肱骨小结节嵴(肱骨前面)动作成分: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上臂:前群:屈肌(肱二头肌等)后群:伸肌(肱三头肌等)1.肱二头肌:Q:长头:盂上结节;短头:喙突Z:桡骨粗隆动作成分:长头协助屈肩,屈肘关节、前臂旋后2.喙肱肌:Q:喙突;Z:肱骨中部内侧动作成分:屈、内收肩关节3.肱肌:Q:肱骨下半前面;Z:尺骨粗隆动作成分:屈肘关节4.肱三头肌:Q:长头一一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Z:尺骨鹰嘴动作成分: 伸肘关节、助肩关节后伸以及内收(长头)5.肘肌:Q:肱骨外上髁后面;Z:尺骨鹰嘴动作成分: 伸肘关节小臂: 前群: 浅层(6 块):桡侧向尺侧依次: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深层(3块):桡侧:拇长屈肌尺侧:指深屈肌桡尺骨远端的前面:旋前方肌后群:浅层(5块):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5块):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1.肱桡肌:Q:肱骨外上髁;Z:桡骨茎突动作成份:屈肘、旋前臂至中间位支配神经:桡神经下肢:。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二、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三、肱三头肌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肘肌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四、肱二头肌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七、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一、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二、胸小肌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部位:胸大肌深层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HU/hHTL悔小Ml・止点三、肱三头肌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肘肌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四、肱二头肌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五、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AM 止柿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六、三角肌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七、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樟: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止点:锁骨外侧1 /3、肩峰和肩胛冈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肌肉起止点1.斜方肌起于: 枕上韧带。
止于: 锁骨、肩峰、肩胛冈。
主要作用:上部纤维上提肩胛骨,下部纤维下降肩胛骨,全部肌纤维收缩肩胛骨向脊柱移动由副神经、颈3、颈4神经支配2.背阔肌起于: 下部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骨中嵴和髂嵴。
止于: 肱骨小结节嵴。
主要作用:肩关节后伸、旋内和内收。
由胸背神经、颈6-8支配3.头夹肌、颈夹肌起于: 上部胸椎和第7颈椎的棘突及项韧带、第3-6胸椎棘突。
止于:枕骨上项线、第1~3颈椎横突后结节。
主要作用: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由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C2-5)支配。
4.肩胛提肌起于: 上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于: 肩胛骨内角和脊柱缘的上部。
主要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上方由肩胛背神经(颈2-5)支配5.菱形肌起于:第6-7颈椎棘突、第1~4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
主要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由肩胛背神经(颈4-6)支配。
6.骶棘肌(竖脊肌)起于: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
颞骨乳突等。
主要作用: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曲; 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竖直躯干由脊神经后支支配7.头后大直肌起于第2颈椎棘突。
止于枕骨下项线。
主要作用:使头部旋转和后仰由枕下神经后支(颈1-2)支配8.头后小直肌起于寰椎后结节。
止于枕骨下项线。
主要作用:使头部旋转和后仰由枕下神经后支(颈1-2)配。
9.头上斜肌起于寰椎横突。
止于枕骨下项线。
主要作:使头部旋转和后仰由枕下神经后支(颈1-2)支配。
10.头下斜肌起于第2颈椎棘突。
止于寰椎横突。
主要作用:使头部平和后仰。
由枕下神经后支(颈1~2)支配11.前斜角肌起于颈椎横突(C4-6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斜角肌结节主要作用一侧收缩颈侧曲侧旋,两侧同时收缩颈前屈,上提第1,2肋由颈5~7神经前支配12.中斜角肌起于颈椎横突(C2-4横突后结节)。
止于第1肋中份上面。
主要作用:一侧收缩颈侧屈、侧旋;两侧同时收缩颈前屈、上提第1、2肋由颈4-5神经前支配13.后斜角肌起于颈椎横突 (C5-7横突后结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