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5
会计基础第二章笔记-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及会计账户一、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化。
2、会计要素的分类: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要素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三项会计要素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
注: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分为5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3、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一年内偿还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企业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又称股东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4、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1)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要素: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收入的来源: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的使用权收入2)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分类:营业成本:即产品或劳务的耗费,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又分为管理费用(企业筹建和管理期间发生的)、销售费用(销售过程发生的)、财务费用(理财费用,包过利息、手续费等)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基础课程笔记(精华要点)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1、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对象共划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
2、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理解要点: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购买和销售商品、生产产品、建造某项设备等业务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区别于: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3、资产的分类资产按照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通常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称为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资产负债表中需要强制记忆的内容——☆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了解会计恒等式。
二、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要素;2.会计恒等式。
三、教学难点1.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会计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吗?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会计是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方法,并且阐述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3.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1资产教师解释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2负债教师解释负债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3所有者权益教师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本和利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4收入和费用教师解释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了解会计恒等式4.1会计恒等式的概念教师解释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并进行简单的推导和解释。
4.2会计恒等式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对于记录和核对账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要素?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2)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预收款项2.讨论题(1)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会计恒等式的概念。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涉及会计恒等式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七、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对会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复习。
2.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和讨论题,并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案电子版
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利润六个方面。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相对应的取得途径,他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利润表要素。
收入是经济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经济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即形成经济活动的利润,利润是资金运用的成果,它们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资产资产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资产的概念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与日常用语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