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80
空间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长半轴 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优点:与对地观测数据结合紧密,使用方便,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2000系:CGCS2000,6378137.0,1/298.257222101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1984.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的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构成:☐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完成的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按精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其坐标精度为毫米级。
☐(2)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除了CORS站以外的所有站。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提供的地心坐标的精度平均优于±3 cm。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0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2009年05月27日19:47中新网6月27日电据中国测绘局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
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国标2000 坐标系
(最新版)
目录
1.国标 2000 坐标系的定义与概述
2.国标 2000 坐标系的特点与应用
3.国标 2000 坐标系的优势与不足
正文
一、国标 2000 坐标系的定义与概述
国标 2000 坐标系,全称为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 WGS84 椭球参数,以全球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数据为基础,利用现代测绘技术,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坐标系统。
二、国标 2000 坐标系的特点与应用
1.特点:国标 2000 坐标系采用了 WGS84 椭球参数,椭球长半轴为6378137m,扁率为 1/298.25。
其原点为我国新疆的喀纳斯,采用了地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以地球赤道面为基准面。
2.应用:国标 2000 坐标系广泛应用于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地震等领域。
它为我国的国土测绘、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提供了统一、准确的空间基准。
三、国标 2000 坐标系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国标 2000 坐标系采用了国际通用的 WGS84 椭球参数,具有全球一致性,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坐标转换。
此外,该坐标系采用了地心坐标系,有利于减少地球自转对坐标测量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2.不足:尽管国标 2000 坐标系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精密工程测量、卫星导航系统等,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这
些领域,我国还需要继续研究和发展更先进的坐标系统。
综上所述,国标 2000 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具有全球一致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一、起止时间2008年4月,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二、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缩写,该坐标系是通过中国GPS 连续运行基准站、空间大地控制网以及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地网联合平差建立的地心大地坐标系统。
2000(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以ITRF 97 参考框架为基准, 参考框架历元为2000.0,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表示方法:大地坐标系,是将地球模拟成一个规则的椭球,以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大地高(H)来表示地球表面物体的位置。
大地经度(L)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规定以起始子午面起算,向东由0°至180°称为东经,向西由0°至180°称为西经。
大地纬度(B)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规定由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从0°至90°称为北纬,向南从0°到90°称为南纬。
其中著名的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横穿于绿水青山的增城境内,其大地纬度值约为北纬23度26分。
大地高(H)则是物体到椭球表面的高度。
(纬度,经度,高)=(B,L,H)=空间立体坐标(X,Y,Z)分带划分:在经纬度绘制图面时,不方便直接测量面积和长度,各类证书、图纸上更常见的是平面坐标值。
于是便有了地图投影,即将物体位置从不可展平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并保证地物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为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该方法由大家熟知的德国数学天才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提出,并在90年后由科学家克吕格补充完善,故又名“高斯-克吕格投影”。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大西瓜,然后等分切开,再一瓣瓣展开,便可以得到平面的地图。
为了保证展开后变形不致太大,一般切为60份或120份,一份又称为一分带,又叫6度分带和3度分带。
大地2000的坐标系
摘要:
1.大地2000 坐标系的概念
2.大地2000 坐标系的特点
3.大地2000 坐标系的应用领域
正文:
【大地2000 坐标系】
大地2000 坐标系,全称为中国大地坐标系2000,是我国现行的一种地理坐标系。
它是一种以地球椭球体为基础,以全球大地测量为依据,以我国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为参数,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推算出来的坐标系。
【特点】
大地2000 坐标系具有以下特点:
1.全球性:它是基于全球大地测量数据建立的坐标系,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和测量。
2.椭球体基础:大地2000 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体作为基准,能更精确地反映地球的形状。
3.动态更新:大地2000 坐标系会根据我国的大地测量数据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坐标系的精度和时效性。
【应用领域】
大地2000 坐标系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坐标系,用于各种地图的制作
和分析。
2.工程测量: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大地2000 坐标系是测量和定位的基准。
3.导航定位:大地2000 坐标系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坐标系,用于卫星导航和定位。
4.资源调查:在地质、矿产、土地等资源调查中,大地2000 坐标系是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