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80.66 KB
- 文档页数:6
第3节 复合材料(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玻璃、水泥、陶瓷,特点是性质稳定、熔点高,易破碎。
(2)常见的金属材料有生铁、钢、不锈钢、铜、铝合金等。
(3)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光导纤维,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等。
(5)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保持单一金属的长处,性能优于纯金属。
生铁、钢、不锈钢都属于铁的合金。
一、认识复合材料 1.概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材料。
2.组成复合材料⎩⎪⎨⎪⎧基体:起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3.优点复合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材料的特点,又使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形成了优于原材料的特性。
二、形形色色的复合材料 1.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1)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
优点:强度高、密度小,且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和机械加工性能。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在合成树脂的基体中加入了碳纤维做增强体。
优点: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
2.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复合材料(1)飞机、火箭、导弹等用的复合材料,大多是以纤维为增强体、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优点:耐高温、强度高、导电性好、导热性好、不吸湿和不易老化等。
(2)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由纤维和陶瓷复合而成的材料制成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B .飞机机身的复合材料大多是以金属为增强体、纤维为基体的复合材料C .制造网球拍所用的复合材料是在合成树脂的基体中加入了碳纤维做增强体D .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由纤维和陶瓷复合而成的材料制成的解析:飞机机身的复合材料大多是以纤维为增强体、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B 项错误。
答案:B2.请用短线把下列物质及其用途、主要性能相互连在一起:答案:A —a —② B —c —④ C —d —① D —b —③ E —e —⑤复合材料1.分类(1)按基体分类⎩⎪⎨⎪⎧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2)按增强体形状分类⎩⎪⎨⎪⎧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夹层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各种复合材料的比较材料名称基体增强体主要性能主要用途玻璃钢合成树脂玻璃纤维强度高,密度小,耐化学腐蚀,绝缘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好娱乐设施、运输罐、电话亭、餐桌椅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树脂碳纤维韧性好,强度高,质轻高尔夫球杆、球拍、钓鱼竿、赛车等航空复合材料金属最广泛的是碳纤维,还有硼纤维、碳化硅纤维和氧化铝纤维等耐高温,强度高,导电性好,不吸湿和不易老化飞机、火箭的机翼和机身,导弹的壳体、尾翼航天复合材料陶瓷多为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或氧化硅纤维耐高温,韧性强航天飞机机身[例]某复合材料是以人工碳纤维为增强体、金属钛为基体复合而成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一、耐火材料
常用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耐火混凝土。
二、耐热保温材料
常用有硅藻土、蛭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如板、管、砖等。
三、绝热材料
一般是轻质、疏松、多孔的纤维状材料。
它既包括保温材料,也包括保冷材料。
四、耐蚀(酸)非金属材料
常用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一)铸石
具有极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绝缘性及较高的抗压性能。
(二)石墨
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极高的导热性能。
(三)玻璃
按形成玻璃的氧化物可分为硅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和铝酸盐玻璃等,其中硅酸盐玻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玻璃品种。
(四)天然耐蚀石料
天然耐蚀石料组成中含SiO2的质量分数大于55.0%以上,其含量越高耐酸性能越好。
(五)水玻璃耐酸水泥
具有能抵抗大多数无机酸和有机酸腐蚀的能力,但不耐碱。
复杂的物理,化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
最初,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硅酸盐材料,所以,硅酸盐材料也称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被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一类不含金属元素的材料,通常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组成。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1. 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以特定的结构排列而成的纳米级管状结构材料。
它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材料等领域。
碳纳米管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导热材料。
2.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二维晶格排列而成的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柔性显示器、传感器等领域,同时也被用于制备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3.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一种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纳米级颗粒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学性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涂料、生物传感器、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同时也被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隔热材料。
4. 氧化锌纳米颗粒氧化锌纳米颗粒是一种由氧化锌组成的纳米级颗粒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光催化性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同时也被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抗菌材料。
5. 硼氮化物硼氮化物是一种由硼和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材料,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热导率,同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硼氮化物被广泛应用于超硬刀具、高温陶瓷、热导材料等领域,同时也被用于制备高性能的电子器件。
总的来说,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简介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新兴材料,主要由碳纳米管、氧化物纳米粒子、微晶玻璃等组成。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均匀、结合稳固、机械性能等
方面大大改善。
它们具有体积小、表面粗糙、电性能良好、结构可塑性好、水吸收低、耐腐蚀性强等传统非金属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
这种新型非金
属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军事、航空、电子信息和光学领域等,
以满足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
1、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一种以单分子碳为基础的管状材料,其结
构极其薄而坚固,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是新型无机
非金属材料中性能最优的一种。
它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以
及航空航天和太空技术的发展。
2、氧化物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粒子是一种在极小尺度上的材料,
它们具有表面大、体积小、物质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电阻
率低等特点。
目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如电子管、芯片、电阻器、变容器、光学镜片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
无机非金属是指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碳、氧、氮、硫、氯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型无机非金属,包括硼烷、磷酸酐、氮化硼、氮化硅、硅烷等。
1. 硼烷
硼烷(BH3)是一种无机分子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硼烷的分子是三角形平面结构,其中一个硼原子与三个氢原子相连。
硼烷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燃烧温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燃料。
硼烷可以被氧气或空气燃烧,生成水和硼酸。
2. 磷酸酐
磷酸酐(POCl3)是一种无机分子化合物,是磷酸的酰氯衍生物。
磷酸酐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
磷酸酐可以作为磷酸化试剂,用于修饰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等,以及合成很多有机物。
3. 氮化硼
氮化硼(BN)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类似于碳化硅。
氮化硼在室温下为白色固体,是一种高硬度、高热导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氮化硼可以用于制造高耐磨、高强度、高温的刀具、陶瓷材料、太阳能电池等。
4. 氮化硅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
氮化硅可以用于制造耐高温、耐磨、高强度的零件,如瓷瓶、轴承、喷嘴等。
5. 硅烷
硅烷(SiH4)是一种无机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
硅烷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制造过程中的前体,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半导
体材料,如硅、镓砷化镓等。
以上是几种新型无机非金属的简介。
这些无机化合物具有许多优
异的性能和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材本0903姓名:学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无机非金属材料摘要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在材料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三大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当代材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把它们分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前者生产历史较长,产量较大,用途也较广。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其组成和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能承受高温、强度高或具有光学、电学和生物功能等一些特殊的性质。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几类主要的新型材料1、特种水泥的使用、种类和发展水泥是一种细磨成粉末装、加水可为塑性浆体、在空气或水中均能硬化、并能将沙石与金属等材料牢固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凝胶材料。
但传统的硅酸盐水泥,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施工新工艺的不同技术要求,某些特种工程就必须采用某种特种水泥来确保建设成功。
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是指具有某种专门用途地和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统称为特种水泥。
特种水泥按其功能和用途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快硬高强水泥、中、低热水泥、油井水泥、耐高温水泥、膨胀自应力水泥、装饰水泥及其他类水泥。
现在特种水泥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生产与应用的同步发展,生产工艺的完善和使用性能的改善,以节能为中心开发水泥新品种。
2、特种玻璃特种玻璃,又叫新型玻璃,是指除日用玻璃以外的、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或采用新工艺在特殊条件下或严格控制形成过程制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玻璃。
特种玻璃以其特有的功能特性可以分为光学功能玻璃、电磁功能玻璃、热学功能玻璃、力学功能玻璃及生物活性玻璃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材料全球交易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材料全球交易网”收集整理最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更多增值服务,请关注“新材料全球交易网”。
一、重要概念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包括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2、陶瓷(1)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2)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1)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非金属物质。
(2)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6、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2、陶瓷的天然原料(1)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2)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3)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
4、陶瓷的成型方法(1)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加入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2)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3)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5、烧结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材料全球交易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材料全球交易网”收集整理最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更多增值服务,请关注“新材料全球交易网”。
一、重要概念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包括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2、陶瓷(1)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2)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1)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非金属物质。
(2)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6、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2、陶瓷的天然原料(1)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2)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3)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
4、陶瓷的成型方法(1)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加入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2)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3)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5、烧结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固相烧结:烧结发生在单纯的固体之间液相烧结:有液相参与,加助溶剂产生液相好处: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6、陶瓷的组织结构:晶相、玻璃相、气相(1)晶相:陶瓷的主要组成;分为主晶相和次晶相(2)玻璃相:玻璃相对陶瓷的机械强度、介电性能、耐热性等不利,不能成为陶瓷的主导组成部分。
玻璃相在陶瓷中的作用:粘结;粘结晶粒,填充空隙,提高致密度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3)气相:气孔;降低强度,造成裂纹。
7、陶瓷力学性能的特点(1)硬度:高(2)强度:抗拉强度很低、抗压强度非常高(3)塑性:塑性极差(4)韧性:韧性差、脆性大8、陶瓷热学性能的特点(1)导热性:差,良好的绝热材料(2)热稳定性(抗热震性):概念: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至于被破坏的能力。
陶瓷抗热震性一般较差9、结构陶瓷(1)概念: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一般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优异性能,可以承受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难以胜任的严酷工作环境。
(2)常见种类:Al2O3、ZrO2、SiC、Si3N4……陶瓷(3)应用:……10、陶瓷增韧技术:【机理:阻碍裂纹的扩展】(1)相变增韧:相变可吸收能量;体积膨胀可松弛裂纹尖端的拉应力,甚至产生压应力。
(2)微裂纹增韧: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差或相变引起的体积差,均会产生弥散分布的微裂纹;微裂纹与主裂纹联结,使主裂纹分叉,改变主裂纹尖端应力场,吸收其能量,阻碍其扩展。
(3)第二相颗粒弥散增韧:在基体中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阻碍裂纹的扩展。
(4)与金属复合增韧:金属是一种韧性相,通过其自身的塑性变形,可松弛裂纹尖端应力,并吸收裂纹能量。
(5)增强纤维或晶须增韧阻碍裂纹扩展。
11、功能陶瓷概念:具有光、电、磁、声、力、生物、化学等功能的陶瓷材料。
12、透明陶瓷(1)概念:能透过可见光的陶瓷材料(2)使陶瓷透明的方法:不透明原因:杂质、气孔、晶界使光线吸收和散射透明的手段:采用高纯度、高细度的原料,同时掺入添加物或采取其他工艺上得措施,把气孔充分排除,适当控制晶粒尺寸,使制品接近于理论密度,尽可能减少陶瓷材料对光的吸收和散射13、压电陶瓷(1)压电效应:机械力→应变↔表面荷电(2)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烧结体(3)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机理:材料内部自发极化产生电畴。
极化处理前:电畴分布无序,宏观极化强度为零。
极化处理后:电畴在一定程度上按外电场取向排列,宏观极化强度不为零,表现为束缚电荷。
机械作用导致电畴转向,束缚电荷发生变化。
压电陶瓷只有经极化处理后才具有压电效应。
14、热释电陶瓷(1)热释电效应:温度变化→应变↔表面荷电(2)机理:跟压电陶瓷类似15、半导体陶瓷PTC半导体陶瓷:(1)PTC效应:正电阻温度系数效应(2)应用:限流、恒温发热、过热保护……三、玻璃知识点1、可形成玻璃的物质(1)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2)重金属氧化物③硫化物、卤化物,等2、玻璃制备方法的通性使材料不发生结晶、或破坏晶体的有序结构使其非晶化(1)熔体冷却法:冷却速度必须大于原子调整成晶体的速度。
(2)非熔融法:气相沉积法、水解法、高能射线辐照法、冲击波法、溅射法等。
3、玻璃性能上的通性(1)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排列无规则,满足统计均匀分布,因此其物理、化学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2)介稳性:玻璃介于熔融态和晶态之间,属于介稳态(3)无固定熔点(4)物理化学性质的渐变性: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产生逐渐、连续地变。
4、形成玻璃的手段(1)冷却速度足够快。
冷却速度快到足够使熔体中原子来不及重组成有序的点阵,从而使液态或气态的无定形结构得以被保留。
(2)使原子无序堆积,不形成晶格。
(3)破坏晶体的有序结构,使之非晶化机械研磨;高能辐照、强冲击波。
5、传统玻璃熔制玻璃液的澄清:排除液中的可见气泡玻璃液的均化:消除尚未熔化的砂粒、条纹等不均匀相,以保证玻璃液中化学组分的均匀,温度较高,为1200~1400℃,此时玻璃液粘度极小。
6、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同组成的晶体与玻璃体的内能差别越大,玻璃越容易结晶,即越难形成玻璃。
7、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形成玻璃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度(粘度增大的速度)大于质点排列成晶体的速度8、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1)熔体中阴离子团的聚合程度阴离子团低聚合:位移、转动、重排容易,易调整成晶体,不易形成玻璃。
阴离子团高聚合:位移、转动、重排困难,难调整成晶体,容易形成玻璃。
(2)化学键的性质只有当离子键和金属键向共价键过渡时,形成由离子—共价、金属—共价混合键所组成的大阴离子时,就最容易形成玻璃。
(3)化学键的强度网络形成体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如SiO2、B2O3、P2O5、GeO2。
网络变性体氧化物: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一般使结构变弱,如Na2O、K2O、CaO。
网络中间体:两者之间,能改善玻璃性能,如Al2O3、TiO2、ZnO、BeO。
9、氧化物玻璃的无规网络模型结构单元:金属离子——氧多面体正离子在多面体中央;氧在顶角,为公共氧,一个氧最多与两个形成网络的正离子相连。
多面体顶角无规则相连,通过公共氧(桥氧)搭成无规则网络。
R2O或RO(如Na2O、CaO),氧桥被切断出现非桥氧。
10、氧化物玻璃的晶子模型晶子:晶格极不完整、有序区域极小的晶体。
晶子模型:晶子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晶子与无定形区域无明显界限。
玻璃有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结构特点。
11、高分子玻璃的结构模型无规线团模型:分子链成无规线团状,各线互相交织、互相穿插。
12、金属玻璃的结构模型无规硬球堆积模型:把原子视为硬球,尽可能地紧密堆积,球的排列是无规则的(金属键无方向性,原子具有密堆倾向)。
13、硼反常在B2O3中加入加R2O,刚开始加时,和硅酸盐相反,非但不会破坏桥氧,反而加固网络。
这是因为刚开始加R2O时,R2O给出了游离氧,使一部分硼由三角体[BO3]变成四面体[BO4]。
14、微晶玻璃将加有成核剂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后,就会变成具有微晶体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又称玻璃陶瓷。
四、水泥知识点1、硅酸盐水泥熟料 + 石膏;也称为纯熟料水泥,又叫波特兰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熟料 + 石膏 + 5%~20%的混合材料3、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熟料 + 石膏 + 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熟料 + 石膏 + 20%~40%的火山灰质材料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熟料 + 石膏 + 20%~40%的粉煤灰6、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氧化钙(CaO)、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和氧化铁(Fe2O3)7、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酸铝四钙、玻璃相8、生成硅酸盐水泥熟料所用的工业原料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和校正性原料9、石膏在水泥中的作用石膏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凝结时间;适量的石膏对提高水泥强度有利,尤其是早期强度;但石膏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水泥产生体积膨胀而使强度降低,甚至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10、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两磨一烧生料的配制与磨细→将生料煅烧使之部分熔融形成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矿物→将熟料与适量石膏或适量混合材料共同磨细为水泥。
11、水泥的强度等级五、耐火材料知识点1、耐火材料按其主成分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含较多SiO2;硅质、半硅质、黏土质中性:碳质、高铝质、铬质碱性:含大量的MgO和CaO;镁质和白云石质耐火材料(强碱性);铬镁系、镁橄榄石质、尖晶石耐火材料(弱碱性)2、几个指标气孔率= 气孔气体/制品总体积(表观体积)体积密度: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值,即制品单位体积(表观体积)的质量。
真密度:耐火材料的质量与其真体积(即不包括气孔体积)之比。
3、耐火材料热导率~ 气孔耐火材料中所含气孔对其热导率的影响最大。
一般说来,气孔率越大,热导率越低。
4、耐火度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条件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