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评定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41
颈椎病康复评定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内容
一、介绍
颈椎病是指因脊柱骨盆大多为固有性疾病,其患者的症状特点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其康复不能完全按照一定标准,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制保健方案,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
二、评估颈椎病康复的指标
1. 身体活动能力:以运动能力、活动训练、性能评估,以及游泳、瑜珈、舞蹈等活动能力的增强为指标,以达到活动能力的最大化。
2. 颈椎病康复的改善:评估颈椎病康复的改善主要包括颈椎病症状的减轻,如:头痛、颈部疼痛、肩部疼痛及麻木等,可以通过颈部转动以及X光片对比来评估。
3. 抗压能力:评估颈椎病患者的抗压能力,主要是以情绪管理、自我驯服和调节能力为指标,可以采用心理评估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抗压能力。
4. 其他指标:还可以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循环治疗、腰骶椎拉伸治疗等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强对颈椎病的认知,达到改善体质,健康生活的目的。
- 1 -。
关节活动度(ROM)简式疼痛问卷表(MPQ)(一)疼痛分级指数(PRI)无痛轻痛中痛极痛1.跳痛 0 1 2 32.射穿样痛 0 1 2 33.戳穿样痛 0 1 2 34.锐痛 0 1 2 35.箍紧样痛 0 1 2 36.咬痛 0 1 2 3 7.烧灼痛 0 1 2 38.酸痛 0 1 2 39.沉重痛 0 1 2 310.触痛 0 1 2 311.劈开样痛 0 1 2 3以上11项相加,得疼痛感觉方面总分(S)12. 耗竭样 0 1 2 313. 受病困样 0 1 2 314. 害怕样 0 1 2 315. 受惩罚样 0 1 2 3以上4项相加,得疼痛情感方面总分(A)从上两项相加(S+A)的疼痛总分(T)(1~11为疼痛的感觉方面;12~15为疼痛的情感方面)选词数NWC: (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长100cm,定某一点得1~100中的某一分无痛 +------+------+------+------+------+------+------+------+------+------+极痛(三)现在疼痛状况(PPI)0 无痛1 轻痛2 难受3 苦难4 可怕5 极痛肌张力·PROM评定量表注明:前、中、后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次评定的时间第一次评定时间:年月日;第二次评定时间:年月日;第三次评定时间:年月日;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注:<50: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日常生活活动(ADL)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ADL能力缺陷程度:0~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0分:轻度功能缺陷;100分:自理ADL自理程度:0~35分:基本完全辅助;35~80分:轮椅生活部分辅助;80分:轮椅自理水平;80~100分:ADL大部分自理;100分:ADL完全自理肌力评定量表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全范围运动);4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抗中等阻力运动;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运动;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或抗重力作部分范围运动);1级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级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骨关节病康复・颈椎病的评定与康复治疗郑飞雪[关键词]颈椎病;临床分型;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681.5,R493,R244,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02)04-0218-02颈椎病又称为颈椎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其邻近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累及周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
这是一种中老年慢性退行性疾患,多见于40 -60岁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颈椎慢性劳损、轻微外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常是此病的重要原因。
本文对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一般检查方法及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作一介绍。
1康复评定1.1诊断标准:①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有变性、膨隆、突出征象,邻近骨关节软组织有软骨退化、骨质增生、韧带钙化、颈椎不稳等退行性改变;③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相一致,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④仅有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1.2分型及临床表现根据颈椎病的病理改变、症状与体征,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1.2.1颈型临床表现为颈项僵硬、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1.2.2神经根型此型最为常见,因颈椎增生、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出与神经根受压的节段和程度相一致的运动、感觉及反射障碍。
1.2.3脊髓型脊髓型症状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容易误诊,致残率高,是病情最重的类型。
因脊髓组织受椎体后缘变形椎间盘、骨刺等的刺激和压迫,表现有下肢沉重发软、步伐不稳,两手发麻、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大小便障碍。
1.2.4椎动脉型此型是因颈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横突孔增生狭窄,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引起,表现为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晕、仰头转颈时可诱发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甚至晕倒。
颈椎病康复评定的内容
颈椎病康复评定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评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数字评分法(NRS)等工具,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
2. 活动度评估:测量颈椎的活动范围,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方向的活动度。
3. 肌力评估:评估颈部肌肉的力量,包括颈前肌、颈后肌、侧屈肌等。
4. 颈椎功能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5. 神经系统评估:检查上肢和下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压迫或损伤。
6. 影像学评估:通过 X 光、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的结构和形态。
7.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颈椎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
8. 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以确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颈椎病康复评定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的评定内容和方法可能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而有所不同。
评定结果将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颈部稳定性训练与康复效果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麻等症状。
康复训练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通过适当的锻炼和训练,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并提高颈部的稳定性。
颈部稳定性训练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颈部肌肉锻炼。
颈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对于颈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颈部肌肉锻炼包括颈部伸展、屈曲、侧屈、旋转等动作。
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
其次,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颈部平衡训练。
颈部平衡训练是指通过练习一些平衡动作来提高颈椎的平衡感。
常见的颈部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闭眼站立、颈部倒立等动作。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颈部的平衡感,提高颈椎的稳定性。
最后,康复训练还包括一些颈部拉伸和放松的动作。
颈部的拉伸和放松可以帮助患者缓解颈部的僵硬和疼痛感,提高颈椎的灵活性和舒适度。
常见的颈部拉伸和放松动作包括颈部伸展、颈部侧屈、颈部旋转等。
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疼痛感改善情况、颈部活动范围改善情况、颈部肌肉力量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这些评估指标反映了患者在康复训练后的疾病状态和康复效果。
通过定期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颈部稳定性训练是颈椎病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适当的锻炼和训练,可以提高颈椎的稳定性,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康复效果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及复发,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姿势,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及时接受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是减少颈椎病发病率、提高康复效果的关键措施。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手麻等。
颈椎康复护理建议须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以慢性疼痛为主,呈反复发作,时重时轻,与职业有关。
据统计,人在一生中,几乎100%有颈椎不适的体验,该类疾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直接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能力。
临床上除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外,完善的护理也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一般护理1、环境要求病室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干燥,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最度适宜室温以保持在24℃为佳,湿度以50%-60%为宜。
2.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情易反复,预后亦相差较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病少、预后不良,故病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感,部分病人还常常担心日舌可能瘫痪或生活不能自理。
因此应加强对病人的了解,分析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用温馨的话语、亲切和善的态度对待病人,帮助其消除顾虑,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予以安慰、鼓励。
耐心向病人讲解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等知。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
3.生活护理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体位与姿势。
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4、饮食护理注重营养,合理膳食,多进食补益肝肾的食品。
5、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和扩张血管药物治疗。
向病人讲解使用药物的有关用途、治疗作用及注意事项。
6、出院时的康复指导(1)嘱病人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在生活中防止突然回头及颈部用力过猛,睡姿和用枕要合理。
(2)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尤其是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人员,一般工作30^-60min后,休息lOmin,进行颈部功能活动。
(3)有条件者,可做一块与桌面呈15°-30°的斜面工作板或一张斜面桌使用,以缩短眼睛与桌面的距离,减少颈椎前屈的程度,使头、颈、胸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以利于颈椎保健和预防颈椎病复发。
二、颈椎病的辨证施护(一)颈型颈椎病该型在临床[为最常见,临床表现以颈部酸、痛、胀等症状为主,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青壮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