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解决办法【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姓名翁倩学号 0093941专业英语;注会届别 2013届指导教师张绪军职称教授完成日期二○一二年十二月文献综述前言本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扩大,日益竞争的激烈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研究很具有必要性。
本文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考虑,本文研究的课题有助于指导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管理,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
从实践意义考虑,此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以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企业为基本案例进行说明,对于指导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通过图书、网络等各种方法、手段来搜集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刻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和完善。
正文1. 国外研究现状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研究的学术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国创刊的杂志Internationales Gewerbearchiv.Zeitschrift fur Klein und 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业研究工作的开端。
之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美国家陆续创刊了一系列专门登载中小企业研究文章的刊物。
1958—1961 年Miller 和Modigliani 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 M定理[1],奠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
美国企业在20 世纪初期,对公司财务并不重视,企业在制定经营管理战略时,只注重销售和生产,到了20 世纪70 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日益暴露,尤以缺乏长期的财务战略而给企业造成惨重的损失。
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16]王群.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成本决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17]Martin Christopher. JOhn GattOrna.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kIe-based PnCing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nlent, 2004.[18]RiChard ChiVaka- COSt ManagenIent along the SUPPIy Chain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M]. COSt Management along the SUPPly Chain, 2008.12・[19]Stefania 一EliZa Bana (Panciu)9 FlOrin Sgardea・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In DeCiSiOnal PrOCeSS Of OrganizationsfJ]・ AnnaIeS UniVerSitatiS APUlenSiS SerieS OeCOnOmiCa, 2009.11 ・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有综合归纳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乂好乂快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日趋明显,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身处竞争漩涡的我国中小企业要维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而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对此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
王浩同在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一文中认为提高成本意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LI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产能过剩的问题严重,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缓解。
其中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中小企业新时代发展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环境不良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首先从企业的大环境来看,政府在成本管理中提供的政策和法规过于片面,使得很多的成本管理内容脱离法律和政策的管理范围。
同时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经济环境也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结构、水平等方面对企业储备资金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也是企业成本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此外,企业的外部文化环境也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产生一定影响,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由全体员工的参与,而员工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等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1]。
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人才的招聘存在制约,导致企业的文化环境建设不完善。
(二)中小企业的战略化成本管理水平低从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情况来看,管理思想和模式都比较老化,没有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
同时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主要的管理部门为财务部门。
其他部门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案和执行办法,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案难以在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效落实,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形式化严重。
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形式阶段。
主要以生产成本管理为主,没有对成本的性质进行细致的划分,导致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
从企业领导层来说,在财务管理中主要是通过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汇报,而企业在经营决策的制定中很少会要求财务人员的参与,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及时在企业战略中得到有效应用[2]。
同时企业的战略性政策也无法及时传达到财务部门,无法指导财务部门成本管理计划的制定,导致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缺乏依据。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效的成本管理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成本管理问题的现状出发,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管理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现状1.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较弱,导致生产成本控制困难,生产效率不高。
2.缺乏成本管理经验:很多中小企业负责成本管理的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或成本管理经验,没有适应当今市场环境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3.供应链成本管理困难:供应链成本占据了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大部分,但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中小企业在供应链成本管理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4.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1.人工成本管理问题:人工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容易出现问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员工流动率高等原因使得人工成本管理难度加大。
2.原材料成本管理问题:原材料是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市场价格波动大,原材料供应商选择有限等因素导致原材料成本管理困难。
3.能源成本管理问题:能源成本是企业的一大开支,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能源成本管理方面并不理想,缺乏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手段。
4.制度和流程不规范:很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方面不够规范,导致成本管理难以落实。
5.缺乏成本意识: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成本意识,对成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成本控制无法有效进行。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减少员工的流动率,降低人工成本。
2.建立有效的采购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寻找可靠的供应商,降低原材料成本。
3.推进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应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使用高效的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成本。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为大量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这成了障碍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其能否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
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控制以及其与企业的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由于样本取样和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造成了不同的结论。
1成本的概述美国成本管理专家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认为:“成本是获得商品或劳务所做出的牺牲,可以采用现金支出形式,也可以采用机会成本形式。
通常成本意味着牺牲或放弃”。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注释中,对成本概念作了如下说明:“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活动而有所失—就是为了耗用、挽救、交换、生产等等而丧失或放弃的东西。
”在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术界对成本问题的讨论出现过两次高潮,曾对我国现行《成本管理条例》的制定产生过重要影响。
成本概念也是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是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在《成本会计学》中提到:“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由此可见,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管理水平相对较弱等因素,其成本管理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相关对策。
首先,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幅度有限,往往更加关注产品研发、销售等与成本直接相关的环节,忽视了对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其次,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手段相对单一、由于中小企业在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相对薄弱,导致其成本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很多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忽视了应用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
再次,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往往没有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甚至在财务人员的层面上也存在匮乏。
这导致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和专业水平较低。
最后,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
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常常受到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困难。
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
面对以上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中小企业应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
需要意识到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将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并加强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加强和操作。
其次,中小企业应引入现代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
如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
这些现代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支持决策。
再次,中小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引入专业化的成本管理人员,或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
最后,中小企业应加强市场环境的研究和预测。
针对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建立敏感的机制,及时预判市场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并灵活调整成本控制策略。
论文题目: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为例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院:2022年2月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为例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它经营范围广泛,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受到融资、人才、市场等问题的限制,尤其是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缺陷,如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人才缺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
成本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不断地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不断地寻求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等问题的阐述,结合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探讨中小企业应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并根据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ST MANAGER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 A CASE STUDY OF UNIVERSAL DIGITALTECHNOLOGY EQUIPMEN CO., LTD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Es , which operates extensive range of adaptability to market changes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Es , due to the limited funding , personnel , marketing and other issues , particularly the cost of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high ,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fac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SMEs in the majority of our cost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weak awareness of cost management , cost management methods behind , cos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lack of cost management personnel, production technology level is not higher problems that hinder SMEs economic development . Cost management is an issue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for each enterprise is the key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o win . Therefore, SMEs need to strengthen cost management , constantly updated cost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 constantly seeking their own development costs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gain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SME issues such as cost management ,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UD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cost management , SMEs should explore how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 and in accordance with UDC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the problem occurs because the cost of management for analysis, to be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目录1 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的背景 (1)1.1.2研究的意义 (1)1.2成本管理的理论概述 (2)1.2.1成本管理的定义 (2)1.2.2成本管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2)1.3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3)1.3.1研究方法 (3)1.3.2论文结构 (3)2 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成本管理情况 (5)2.1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概况 (5)2.2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及特点 (5)2.2.1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5)2.2.2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经营特点 (6)2.3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2.3.1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6)2.3.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6)2.3.3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体系松散 (7)2.3.4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7)2.3.5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成本降低受到限制 (7)3 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8)3.1外部原因 (8)3.2内部原因 (8)3.2.1 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 (8)3.2.2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9)4 某科技互联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10)4.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员管理 (10)4.2树立全面的成本管理理念 (10)4.3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11)4.4完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11)4.5提倡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成本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不仅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对我国中小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战略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的有力武器。
而我国虽对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本管理经验,但这些经验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战术成本管理范畴,很少涉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它们的成本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存在许多问题。
只有及时进行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
因此,分析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企业的运用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拟在系统整理现有的研究成果,了解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总结战略成本管理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在分析战略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之前,需要先了解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就要求对战略成本和中小企业的概念有所了解。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成本管理工作者提供企业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参与形成和评估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相应的成本管理,并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达到提高成本效益水平,获得竞争优势目标,并且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持长久竞争优势。
在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中同成本因素紧密相关的分析工具主要有三个,也就是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
所谓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如工业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三)综述范围本综述参考了2000-2010年间发表于《生产力研究》、《现代商贸工业》、《商场现代化》、《生产力研究》、《发展研究》、《现代商业》、《中国管理现代化》、《集团经济研究》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文章及部分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我国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摘要: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加强内部管理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文试图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找出应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成本控制;中小企业;解决措施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
其中,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利润乃至生存的关键。
因此,在企业运营中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寻找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文献主要从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其对影响企业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着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布洛克在《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成本控制在会计和管理领域中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平淡无奇的公司很难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每种组织或者每个公司都应该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吸引较多顾客,而较低的成本或许成为某些公司的竞争优势。
低成本是会计领域乃至管理领域比较注重的方面,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为顾客或者股东增加价值。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
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
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文献摘要:一、引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1.成本浪费严重2.员工节约意识不足3.管理制度不健全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1.提高员工节约意识2.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3.采用成本控制方法四、结论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员工节约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采用成本控制方法,来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正文: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小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成本浪费严重在中小企业中,由于设备硬件达不到要求,导致许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等资源浪费严重。
此外,企业中员工的节约意识不足,也是造成成本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员工节约意识不足在中小企业中,员工的节约意识普遍较低。
很多员工认为,企业的成本浪费与自己无关,因此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并不关心。
这种观念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中小企业中,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成本控制问题的重要原因。
很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导致成本控制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中小企业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提高员工节约意识企业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让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节约成本。
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并通过考核等方式,确保目标的实现。
三、采用成本控制方法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如目标成本法、零基预算法等,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员工节约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采用成本控制方法,来解决成本控制问题。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成本控制问题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深入研究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的剖析,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新活力。
然而,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特点,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各项成本费用的精细管理,能够发现并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和低效环节,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
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
合理控制成本可以使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具价值的领域,促进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成本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和理念。
他们往往更关注短期的销售业绩和利润增长,而忽视了成本控制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缺乏对成本的全面监控和分析,对成本的发生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成本的不断攀升。
(二)成本核算不规范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往往不够完善和规范。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的方法简单粗放,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xxx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文献综述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学本科2006级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签字)文献综述要求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
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论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准确性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衡量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世界各国对成本核算都给与了重视,根据自身情况,对成本计量作出了相关规定。
我国制定了成本计量的一些准则,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应加强对其重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成本予以合理计量。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研究路径。
一国内外成本核算理论的研究成本是企业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⑴。
企业在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利润、目标利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价格等因素。
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失真的成本信息,会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利益。
成本核算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及分配。
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中的重中之重,对企业、投资者、国家都非常重要⑵。
成本核算准确及时,成本分析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7月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发布5份解释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⑺。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思想向人们展示了企业成功的内在原因。
而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却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运行, 传统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高成本运营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成本管理应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企业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而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不必要的成本计算中。
同时对成本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探讨,以实现成本管理从战术成本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拓展,要求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考核等多个环节。
全面地实行管理和成本预测、决策及控制,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理,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并占领市场,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1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文献综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
在对于成本管理研究方面涉及到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时,美国《成本管理》杂志的主编凯瑟琳娜和乔·斯腾詹夫妇编著的《成本管理精要》的一书中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者和成本会计含义相同。
同时在对于成本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层次方面的研究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会计教授唐·R·汉森和玛丽安娜·莫文教授在《成本管理――预算与控制》一书中认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是一个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主要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目标使用者不同。
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对象是外部使用者;成本管理为内部使用者提供信息。
而成本管理又包含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前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经济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以及资源分散等特点,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1.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往往无法集中资源进行采购和生产,导致成本高企,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管理粗放,成本控制不力由于管理层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局限,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相对粗放,难以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3.核心技术不足,产品成本高一些中小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欠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4.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各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小企业在面临价格战时,难以有效降低成本。
5.人才流失,管理困难由于人才资源的流失,中小企业在管理层面临着严重困难,管理成本大增。
三、解决对策和建议1. 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制度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2. 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流程中小企业管理层应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大技术投入,降低产品成本中小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4. 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小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利润空间,缓解价格压力。
5. 人才激励,留住人才中小企业应加强对人才的激励和培养,留住优秀人才,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我认为在加强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对成本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成本管理概述成本管理是指在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规划、控制、分析和优化的一种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旨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成本管理文献综述1.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成本管理阶段:以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为代表,主要关注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2)战略成本管理阶段:强调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关注成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
(3)作业基础成本管理阶段:以作业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动态监控和优化。
2.成本管理方法研究(1)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的分析,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有助于企业发现成本浪费的环节,从而降低成本。
(2)目标成本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定产品目标成本,通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等手段实现成本降低。
(3)供应链成本管理:关注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成本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3.成本管理实践应用研究(1)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2)服务业成本管理:关注服务业的特点,如人力成本、服务质量等,探讨如何实现成本优化。
(3)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从组织结构、制度、流程等方面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三、总结成本管理文献综述展示了成本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结合,以期为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注:本文仅为范文,禁止用作其他用途。
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已从初期的拾遗补缺的角色,成长为现在的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产品竟争十分激烈,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而物资采购价格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盈利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除了努力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紧扼采购这一重要环节,把采购成本控制住。
采购成本是企业进行采购工作所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它包括资金占用成本、物流或运输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库存维持成本和因采购不及时带来的缺货成本。
控制采购成本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非常多的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相同品质的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就要看哪家企业具有成本优势,提供的服务是否优质,市场口碑如何,其中采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关键的因素。
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他就可以运用低价格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大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占领市场。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获利水平。
1购成本国外研究现状Stuart F.Heinritz(1968)等指出采购的首要任务是为其他部门提供所需的物资,他认为采购紧紧是一种服务功能,它从属于其他部门的目标和喜好。
这种说法虽然认识到采购行为的“服务”意识,但是没有指出采购战略职能及其战略地位。
在企业的营运中,采购不是从属于其他部门的,而是与企业其他部门活动平行的,并且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Mark Shepherd(1968)认为,采购将成为创造利润和为企业增值的庞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观点意识到了采购的巨大增值空间,事实上,目前企业如果能在采购环节节约成本,那么这个数目是十分巨大的。
库柏和卡普兰(Robin Cooper&Robert Kaplan)于80年代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沦,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 ABC),并在90年代形成了作业成本体系(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 ARCS)。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1 全面成本管理概况成本的发生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从企业引人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囊括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开发设计成本以及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而产品的生产管理组织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工艺、部门以及员工都承载着成本。
因此全面成本管理中要体现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
同时,全面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发挥全员参与改善的主动性相结合,并以此来实现经营层的要求同基层部门的追求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以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为依据,建立由全员参与、包含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汇集全员智慧,发挥全员主动性,让各部门全体员工自主改善不断降低成本,使经营层与各部门员工具有降低成本的一致性,谋求在最低成本状态下,进行生产管理与组织运作1。
2 国外研究成果在1880年之前,为满足规模逐渐扩张的工厂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一些简易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了,例如分批法、分步法。
1880年以后,工厂中开始采用重型机器设备来生产,而生产的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也逐步加剧,这些因素的存在促使了成本管理的深入发展、成本归集方法的明确化以及间接费用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19世纪末,美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企业规模扩张迅速,企业内部分工合作逐渐精细化且生产日趋自动化和机械化。
企业内部的这些变化,使管理者无法再仅仅倚仗经验管理企业了,而“泰罗制”的产生将众多管理者从这一困境中解救出来。
“泰罗制”的创造者泰罗在《科学管理》一书中提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利润最1吕世军. HG公司成本管理改进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大化实现的重要手段。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解决办法随着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对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成本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企业从降低成本的方面来提高利润具有很大的意义以及可观的发展空间,然而成本管理是一座金矿,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企业可以像成本管理要效益,因此企业可以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全员的成本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存货进行合理的管理等等措施来降低企业的各项耗费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
通过系统、全面、科学和合理的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在有效的改进中达到生产经营环节的良性循环,全面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增持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最终以便实现经营目标。
1 成本管理概述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践相关,而且与经济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成本管理从简单的费用分配和成本计算转化为事前的成本预测、决策、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事后的成本分析等一系列行为。
关于成本管理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
日本的成本计算准则将成本管理的定义为:成本管理是指制定和公布成本标准,计算和记录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将与此有关的资料向经营管理者报告,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美国的学者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成本管理是为瞒足顾客要求同时又持续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行为。
葛家澍(1999)在《会计大典—成本会计》里的对成本管理所下的定义是: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上述对成本管理的定义,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本管理是为了降低成本。
应该说他们都没有真正的揭示成本管理的实质,而只是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某一方面的描述。
葛家澍将成本管理定义为对产品成本的管理,缩小了成本管理的范围,限制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只是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
本文认为成本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以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成本最优化原则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
2 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源较早,学者对成本管理的研究有成本目标管理理论、成本管理核算方法、成本动因、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管理等等,而国外研究的最多的是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在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他主要从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探讨,对战略成本管理作了一些理论层面的探讨,并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结合的重要性。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1985)首先从战略角度详细考虑成本管理,在《竞争优势》这本书中为我们提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波特还指出识别企业竞争战略、制定简单可行的战略框架来强调战略成本的管理方法。
美国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 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1993)等人接受了肯尼斯·西蒙兹提出的观点,并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提出可以提高企业竞争的shank模式,该书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得到了西方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并得到了广泛采用。
托尼·格迪(Tony Grundy)(1995)提出了一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及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选择方案,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
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
其实质是把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工具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的扩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目前己经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
后来,国外对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
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1941)首次将作业会计思想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1971)最早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他认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是一个流出量而不是存量,对作业,成本,投资成本等相关感念作了讨论。
美国教授罗宾·库柏(Robin Cooper)(1998)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引入作业成本法从而构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根据市场调查,估计市场上顾客可以接受的价格,减去企业的目标利润,计算出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首先由日本在跨国公司实行起来,后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开始使用。
目标成本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管理手段还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借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取决于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的目标成本管理。
90年代该方法被欧美的企业所引用。
Chen, Richard C和Chung, Chen H(2002)也提到了目标成本这个概念,指出目标成本是为企业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它的表现形式如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等。
成本核算方法除了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之外,有些学者还对全面质量管理作了深入研究。
目前,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管理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大力推崇,在成本管理中,必须要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为指导,国外的企业已经广泛的运用的这两种方法。
2.2 成本管理国内的研究现状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成本管理,20世纪的7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成本管理体制,成本管理局限于成本控制和单纯的降低成本;70年代到80年代,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阶段,不过已经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少数企业开始采用成本方法进行成本管理。
80年代,引进了日本成本企划模式,而且有部分企业开始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方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90年代开始研究战略成本管理。
厦门大学陈胜群(1998)在国内首次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这两种现代的成本管理模式。
陈柯于(2001)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次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展开系统研究,从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与评价等环节入手,提出如何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提升国有企业的成本竞争力的建议。
万寿义(2004)提到战略成本管理是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更广泛的成本实施管理,以有利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邵瑞庆(2006)对可采用的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思路,成本核算模式和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采用作业成本法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并有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
吴玲(2009)指出我国的全部成本法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成本企划同我国传统的管理理念有相当大的差异,作者介绍了成本企划以及如何将成本企划引进我国企业。
彭艳梅(2008)对我国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以及成本企划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的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划的局限性,最后提出我国的成本管理发展方向就是将两大模块融合起来使用,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这些学者的研究对我国的成本管理具有很大的贡献,随着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已落后,应该建立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不能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因而我们必须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新思想来改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作业成本管理或者目标成本管理,可寻求到降低成本的途径,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并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决采提供依据。
3 中小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有些学者从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秀珍(2005)对成本管理现状提出以下缺点:她指出我国许多企业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没有考虑市场观念而造成存货积压;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缺乏现代化管理体系,管理者成本意识薄弱。
姚红(2008)又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如下:成本管理范围狭窄,仅局限于生产活动;成本分析体系的落后以及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反馈机制;王晋祥(2010)又提出了与上面两位学者不一致的观点:企业收集数据不及时而造成数据漏报和失真;企业的营销费用和行政费用严重超支;领导层决策失误导致成本上升。
根据上面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是:成本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成本管理意识不足,企业存在短期行为,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目标等等。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中除了上述学者提出问题之外,还有企业中管理者的素质不高,管理者缺乏财务会计知识;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的手段落后;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落后等等。
中小型企业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企业采取一些合适对策,可以很大幅度的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达到企业的目标。
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手段陈旧,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在不断思考,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希望能改进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还有一部分学者从成本管理改进措施角度展开研究。
于维英和张玮(2007)提出几点措施来改进成本控制方法:(1)强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2)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3)激励机制的应用。
周艳(2007)着重提出改进措施是在成本计算上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通过合资、技术交换等方式开拓市场,从而从各个环节大幅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