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与研发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7
精益现场管理改善产品精益研发设计课程精益现场管理(Lean Production)是一种追求高效生产、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的管理方法。
在精益现场管理中,强调通过分析整个生产流程,找出并消除各种无效的环节和活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精益研发设计则是将精益现场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设计效率。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研发设计的方法,我们设计了一门名为“精益研发设计”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精益研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并应用精益研发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益研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我们将向学员介绍精益研发设计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概念和原则。
学员将了解到精益研发设计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减少无效活动和浪费,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质量。
第二,精益研发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我们将详细介绍精益研发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包括价值流映射、快速原型开发、模块化设计和迭代开发等。
学员将学习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和优化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第三,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研发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学员将参与到真实的产品研发和设计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学习如何应用精益研发设计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精益研发设计需要团队协作和有效的沟通。
我们将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通过团队项目和讨论,让学员了解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员将能够掌握精益研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熟悉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具备分析和优化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的能力。
学员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程适合各类企业的研发和设计人员参加,特别是那些希望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效率和质量的企业。
.36666666666666666666第1讲企业组织生产的价值(VSM)分析(一)【本讲重点】1.JIT诞生背景2.价值流程图(VSM)分析两个流程3.流程分析案例JIT生产方式的产生生产经营方式是指生产者对所投入的资源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出物的有机有效组合和运营方式的一种通盘概括,是对生产运作经管中的战略决策、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经管问题的全面综合。
到目前为止,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一个从手工生产、批量生产到精益生产的演变过程。
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缺点1.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点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创立了以零部件互换原理、作业单纯化原理以及移动装配法为代表的批量生产方式,由此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
几十年来,随着制造业产品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加工技术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成为目前最为传统的生产方式。
图1-1 传统生产方式的特征如图1-1所示,在消费需求旺盛、商品相对供应不足的时代,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通过大批量生产就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旦成本得到降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批量—低成本”的循环模式。
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以量取胜”的生产方式。
2.传统生产方式的缺点在商品紧缺的年代,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顾客不再满足于使用单一的商品,开始追求与众不同的多样化产品。
由于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忽视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因而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此外,当前的工业产品具有一个显著特征:价格越来越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生产方式本来具备的优点变成了缺陷: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企业制造出的产品形成大量的库存。
由于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这些库存处于持续贬值的过程中。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呼唤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JIT生产方式的产生20世纪后半期,兼备手工生产及大量生产两者的优点,又能克服两者缺点的一种高质量、低成本并富有柔性的新的生产方式在战后崛起的日本丰田公司应运而生,即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也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在国内被译为“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培训讲义第一节:精益生产概述1.1 什么是精益生产?1.2 精益生产的历史和起源1.3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1.4 精益生产的优势和价值第二节:精益生产工具和技术2.1 价值流图2.1.1 价值流图的作用和目的2.1.2 价值流图的绘制过程2.1.3 价值流图的分析和改进2.2 5S整理法2.2.1 5S整理法的概述2.2.2 5S整理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2.3 5S整理法的效果和应用2.3 KANBAN2.3.1 KANBAN的概述2.3.2 KANBAN的原理和种类2.3.3 KANBAN的实施和管理2.4 产线平衡2.4.1 产线平衡的作用和目的2.4.2 产线平衡的方法和策略2.4.3 产线平衡的评估和改进第三节:精益生产的实施和管理3.1 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3.1.1 确定目标和范围3.1.2 分析和改善价值流程3.1.3 设计和实施改进方案3.1.4 迭代和持续改进3.2 精益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3.2.1 量化和可视化3.2.2 持续培训和培养改进文化3.2.3 激励和奖励系统3.2.4 持续沟通和反馈机制3.3 精益生产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3.3.1 战略执行和组织文化3.3.2 管理层的支持和领导力3.3.3 各部门协同与合作第四节:精益生产的应用案例分析4.1 公司A的精益生产实施过程和成果4.2 公司B的精益生产实施过程和挑战4.3 公司C的精益生产实施过程和经验分享第五节:精益生产的持续改进5.1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原则5.2 PDCA循环5.3 DMAIC方法5.4 问题解决工具和技术第六节:总结与展望6.1 精益生产的回顾与总结6.2 精益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6.3 精益生产的个人应用和实践建议参考资料:- Womack, J.P., Jones, D.T., and Roos, D. (1990)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Free Press.- Rother, M. and Shook, J.P. (1998) Learning to See: Value Stream Mapping to Add Value and Eliminate MUDA, Brookline, MA: 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Ohno, T. (1988)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Beyo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New York: Productivity Press.第一节:精益生产概述1.1 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提供最大价值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最小化浪费和优化流程,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质产品。
JMJ精益生产培训手册第一章:精益生产概述1.1 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强调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来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精益生产是一套基于持续改进和团队参与的原则和工具,旨在优化流程、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
1.2 精益生产的原则精益生产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价值观念:将价值定义为客户愿意为之支付的特定产品特征或服务,只关注增加价值的活动。
- 流程分析: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浪费,提高价值流动的效率。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小改进来提高流程性能,并建立文化和机制以支持改进活动。
- 拉动制造:根据客户需求来触发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1.3 精益生产的关键工具精益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包括:- 价值流图:用于可视化和分析价值流,识别流程中的浪费点。
- 5S方法:用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Kaizen活动:持续小改进的方法,通过团队参与来推动改进活动。
- Jidoka原则:自动检测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以消除质量问题。
- 平衡计分卡:用于追踪和评估关键绩效指标,以支持持续改进。
第二章:精益生产实施步骤2.1 精益生产实施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精益生产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目标: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制定与之相符的精益生产目标。
- 建立支持体系:确保组织高层对精益生产的支持,并培养具有精益经验和技能的员工。
- 建立改进文化:培养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活动。
2.2 精益生产实施的关键步骤精益生产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价值流分析:通过绘制价值流图,识别价值流中的浪费和瓶颈,确定改进的重点。
- 浪费消除:分析并消除在价值流中识别出的浪费点,提高流程的效率。
- 持续改进和标准化:通过持续小改进来提高流程性能,并建立标准化操作以保持改进的持续性。
- 拉动制造和供应链优化:通过拉动制造和优化供应链,实现按需生产和最佳库存管理。
第三章:精益生产的应用场景3.1 生产制造行业精益生产在生产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精益产品研发管理体系和精益产品开发流程由于人们对产品多样化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制造业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发展。
面对复杂的客户,组织需要多样化、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以及更快速的反应,企业开始致力于精益生产方式。
它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后的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它遵循一个彻底消灭浪费的理念通过成本计划、产品组合计划、资源配置等途径生产出最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接近完美的产品。
丰田公司就是靠精益生产方式来战胜竞争对手的。
一、精益产品开发体系精益产品开发体系中不仅要有流程还要有高技能员工、工具和技术,这三者紧密结合组成了一个金三角。
简单介绍一下各子系统:(一)流程子系统:1、建立由消费者定义的价值,把增值活动与浪费区别开来。
正如德鲁克所说的企业的业务取决于消费者而非生产商,它是由满足客户购买商品或者享受服务的需求决定的。
那么应该如何确立消费者定义的价值呢?首先要收集重要资源,随后研究调查数据和竞争者,最后要研究当前现场质量数据等等。
只有这个重要环节的工作做到位,才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利益。
2、在产品开发流程初期彻底分析各种可选方案,因为此时设计改变的空间最大。
举个例子:2.8TC柴油机的燃油箱没有放油螺栓,清洗油箱必须拆卸油箱,拆卸燃油箱需要3.5个工时(平均工时费23元),则造成80.5元拆装费用,有则通过放油螺栓搞定。
用户愿意承担80.5元吗?该问题看似不起眼,易被忽视,但深入挖掘,将发现增加的不仅是服务成本,而且也将会降低这种车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企业品牌形象影响意义深远,量化的服务成本是掰指能算的,无形的成本损失又怎能估算呢?汽车问题在肌肤,如能及早解决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3、建立均衡的产品开发流程。
4、利用严格的标准降低变异,并建立高度柔性和可预测的产出。
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波动使得开发过程工作量的控制及资源的均衡成为不可能。
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来预测这些波动,利用柔性产能系统为特定时期规划好额外的资源。
精益生产课程培训讲义一、精益生产概述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工具,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1.2 精益生产的定义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哲学和方法论,旨在通过消除浪费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
1.3 精益生产原则- 对客户价值进行创造和传递:- 理解客户需求- 提供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以价值流为导向的工作流程设计:- 明确价值流,并识别其中的浪费- 优化价值流,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生产- 持续改进和学习:- 不断寻找改进机会- 学习和应用新的工具和技术1.4 精益生产工具和技术- 价值流图- 拉动生产- 5S整理法- Kaizen改善- SMED快速换模- Jidoka自动停线- 库房管理- TPM全员维护二、精益生产工具的使用2.1 价值流图- 价值流图的定义和作用- 如何绘制价值流图- 分析价值流图,识别浪费,制定改进计划2.2 拉动生产- 拉动生产的原理和好处- 瓶颈理论和平衡生产- 如何实施拉动生产2.3 5S整理法- 5S整理法的目的和原理- 5S五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维持5S的方法和建议2.4 Kaizen改善- Kaizen改善的概念和原则- PDCA循环的具体步骤- 如何开展改善活动2.5 SMED快速换模- SMED快速换模的意义和原理- SMED步骤的具体操作- 实现快速换模的关键要点2.6 Jidoka自动停线- Jidoka自动停线的目的和原理- 如何实施Jidoka- Jidoka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2.7 库房管理- 库房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5S在库房管理中的应用- JIT库存管理的原理和实践2.8 TPM全员维护- TPM全员维护的意义和目标- TPM的五大支柱- 如何推动和实施TPM三、精益生产的案例分析3.1 汽车制造业中的精益生产- 丰田生产方式的介绍- 丰田生产系统的成功经验3.2 制造业以外的精益生产应用- 精益服务的原则和案例- 精益医疗的理念和实践- 精益建筑的方法和效果四、精益生产的挑战和解决方案4.1 精益生产的挑战- 文化转变和员工参与- 可持续改进的问题- 管理者的角色和责任4.2 精益生产的解决方案-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建立改进文化和激励机制- 在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上下功夫五、结语精益生产是一种持续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其原则和工具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