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9
焊接&钎焊Welding &Brazing1.焊接分类:熔化焊:焊接过程中母材和填充金属都熔化,二者是化学结合。
如:手工,CO2,TIG,MIG,埋弧,MAG,等离子,激光,电子束.压力焊:焊接时不用焊料,被连接金属间是化学或物理结合。
焊缝窄,影响区域小。
电阻(点、缝)闪光,摩擦,冷压.钎焊:钎料温度低于母材温度,焊接时钎料熔化母材不熔化,二者之间是物理结合。
习惯以450度做为划分硬钎焊和软钎焊的界线。
(软、硬)烙铁,感应,炉中(真空)火焰,电阻浸渍,电弧,超声,激光,红外线2.硬钎焊特点:(历史最长、母材不熔化,温度低,变形小,实现异种材料结合,可拆开。
)钎焊属于固相连接,他与熔化焊方法不同,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采用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温度采取低于母材固相线而高于钎料液相线的一种连接方法。
当被连接的零件和钎料加热到钎料熔化,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铺展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和在母材间隙中润湿、毛细流动、填缝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而实现零件间的连接。
同熔化焊和压力焊方法相比,钎焊具有以下优点:2.1 钎焊加热温度较低,对母材组织和性励影响较小;2.2 钎焊接头平整光滑,外形美观;2.3 焊件变形较小,尤其是采用均匀加热(如炉中钎焊)的钎焊方法,焊件的变形可减小到最低程度,容易保证焊件的尺寸精度;2.4 某些钎焊方法一次可焊成几十条或成百条钎缝,生产率高:2.5 可以实现异种金属或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的连接。
但是,钎焊也有他本身的缺点,钎焊接头强度比较低,耐热能力比较差,由于母材与钎料成分相差较大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致使耐蚀力较差及装配要求比较高等。
3.被焊材料:金属:Cu,Fe,Al,Ti,Mg等合金金属陶瓷非金属(金刚石,碳纤维)4.钎料与钎剂:4.1 钎料氟化物,氯化物,钎剂的作用:去膜、助流、保护电磁感应现象,磁转化,电热转换,聚磁,趋肤,尖角,频率,电流偶合量,电压,材料导磁率,匝数7.焊前焊后处理7.1 .焊前处理:零件表面脱脂:有机溶剂清洗、碱液清洗、电化学脱脂、超声波清洗清除表面氧化物:机械清除、酸洗预镀覆:工艺镀层、阻挡镀层、钎料镀层7.2 .焊后处理:钎焊后热处理:改善接头组织进行扩散热处理、消除钎焊热应力低温退火热处理8.材料的钎焊性及常用材料钎焊方法的推荐材料的钎焊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钎焊条件下获得优质接头的难易程度。
焊接基本知识焊接基本知识1、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2、焊缝:焊件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3、对接接头:两焊件端面相对平行的接头。
4、坡口: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的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5、余高:对接焊缝中,超出焊趾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
6、结晶:结晶指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
7、可熔性: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由固体转变成液体状态,这种性质叫可熔性。
8、钝化处理: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人工地形成一层氧化膜叫钝化处理。
9、扩散脱氧:当温度下降时,原溶解于熔池中的氧化铁不断向熔渣进行扩散,从而使焊缝中的含氧量下降,这种脱氧方式称为扩散脱氧。
10、电弧焊: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
11、直流正接:采用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法。
12、直流反接:采用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负极,电极(或焊条)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法。
13、焊接规范: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的总称。
14、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塑性变形。
15、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16、碱性焊条:药皮中含有多量碱性氧化物的焊条。
17、切割氧:切割氧指气割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氧射流,它使切割金属燃烧,排除熔渣形成切口。
18、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指残余在焊件内应力。
19、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指材料因受热的影响而产生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的区域。
20、合金: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叫合金。
21、可焊性:可焊性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22、气孔:气孔指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23、焊瘤:焊瘤指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焊接的方法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材料所处的状态不同,目前把焊接方法分为以下三类:(1) 熔焊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 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称为熔焊。
焊工技能基础知识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一、判断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钎焊作业安全生产意处在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正确答案:√2、脉冲激光焊时,输入到工件上能量为连续()正确答案:×3、金属化后皮肤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脱落,通常会留下不良后果()正确答案:×4、通常来说,高分子化合物构成各种塑料制品为无毒或者低毒,但某些高分子化合物中残留单体,引发剂,催化剂以及加工过程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可能为有毒,同时高分子化合物处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降解反应,其反应物可能为有毒()正确答案:√5、使用等压式焊炬施焊时,发生回火可能性大()正确答案:×6、激光切割用割炬必须满足气体喷射方向及反射镜光轴同轴()正确答案:√7、LUP—300型及LUP—500型等离子弧粉末焊机便于调节焊接规范()正确答案:√8、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及着火源三个条件()正确答案:√9、1211灭火器为干粉灭火器()正确答案:×10、焊机用软电缆应该采用多股细铜线电缆,其截面要求应该根据焊接需要载流量及长度,按焊机配用电缆标准规定选用()正确答案:√11、木粉自然点比镁粉低()正确答案:√12、直流电流会对人体有伤害,男性平均摆脱电流是76mA()正确答案:√13、电阻焊焊接镀层板时,产生有毒锌,铅烟尘,闪光对焊时有大量金属蒸汽产生,修磨电极时有金属尘,其中镉铜及铍钴铜电极中镉和铍均有很大毒性()正确答案:√14、埋弧焊时,工件坡口可以较小,减少了金属填充量()正确答案:√15、几台焊机接零线或接地线不得串联接入零干线或者接地体()正确答案:√16、熔化焊接过程中,当焊条药皮熔融时,产生蒸汽处在空气中冷凝后,会形成不同粒度有害烟尘()正确答案:√17、硫酸对人体及设备有危险,稀释时要向水中加酸,并且搅拌,不能向酸中加水,以防飞溅()正确答案:√18、二氧化碳焊采用短路过渡技术焊接薄壁构件焊接质量高,焊接变形小()正确答案:√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根据宪法制定()正确答案:√20、价格低不为干粉灭火器优点()正确答案:×21、埋弧焊送丝机构及焊车减速箱中润滑油视情况更换,不必定期更换()正确答案:×22、薄药皮电弧焊及药芯焊丝氩弧焊为同一种焊接()正确答案:×23、氧—乙炔火焰中乙炔气体是可燃气体,氧气是助燃气体()正确答案:√24、职业健康检查为落实用人单位义务,实现劳动者权利重要保障,为落实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前提,也为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它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减少健康损害及经济损失,减少社会负担()正确答案:√25、碳弧气刨切割时应该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代替带铜皮专用碳棒()正确答案:×26、氧—乙炔焰堆焊时,应该尽量采用较大号焊炬()正确答案:×。
钎焊基础知识:钎剂|钎料钎焊技术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低于母材熔化的温度(使母材仍保持为固态),利用液态钎料的润湿作用填充接头间隙,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被焊工件连接的一种方法。
与熔焊相比,钎焊的优点是加热温度低、工件变形小、接头平整美观、可连接不同的材料、生产效率高等;缺点是钎焊接头强度低、接头装配要求高,应保证严格的装配间隙。
1.钎焊方法的分类钎焊接头的质量与所选用的钎焊方法、钎焊材料(钎剂、钎料等)和工艺参数等有关。
按照不同的特征和标准,钎焊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①按照所采用钎料的熔点可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钎料熔点低于450℃时称为软钎焊,高于450℃时称为硬钎焊。
②按照钎焊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钎焊、中温钎焊和低温钎焊,温度的划分是相对于母材熔点而言。
例如,对钢件来说,加热温度高于800℃称为高温钎焊,550~800℃之间称为中温钎焊,加热温度低于550℃称为低温钎焊;但对于铝合金来说,加热温度高于450℃称为高温钎焊,300~450℃之间称为中温钎焊,加热温度低于300℃称为低温钎焊。
③按照热源种类和加热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火焰钎焊、炉中钎焊、感应钎焊、电阻钎焊、浸渍钎焊、气相钎焊、烙铁钎焊及超声波钎焊等。
④按照去除母材表面氧化膜的方式可以分为钎剂钎焊、无钎剂钎焊、自钎剂钎焊、气体保护钎焊及真空钎焊等。
⑤按照接头形成的特点可分为毛细钎焊和非毛细钎焊。
液态钎料依靠毛细作用填入钎缝的情况称为毛细钎焊;毛细作用在钎焊接头形成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的称为非毛细钎焊。
接触反应钎焊和扩散钎焊是最典型的非毛细钎焊过程。
⑥按照被连接的母材或钎料的不同可分为铝钎焊、不锈钢钎焊、钛合金钎焊、高温合金钎焊、陶瓷钎焊、复合材料钎焊,以及银钎焊、铜钎焊等。
常用的钎焊方法分类、原理及应用见表1。
2.钎剂的分类及特点钎焊熔剂(钎剂)是钎焊过程中用的熔剂,与钎料配合使用,是保证钎焊过程顺利进行和获得致密接头不可缺少的。
火焰钎焊基础知识1、焊接原理①用焊条来连接两种母材:※使用比母材金属的熔化温度低的金属或是合金材料来连接两种母材。
熔化的焊条不和母材融合一起,而是填充母材与母材之间的空隙,将母材连接在一起。
这时融化的焊条依照毛细管现象渗透。
②熔接方法分类:※硬焊接指的是焊条融化温度点在450℃以上。
※软焊接指的是焊条融化温度点在450℃以下。
③焊条的种类:④焊接的原理:扩散现象:焊条渗透到被焊接的母材里面的现象叫做“扩散”。
※加热可以促进扩散现象。
⑤阻碍扩散的因素:A:母材表面的杂质被焊接的母材表面有金属氧化物、油脂、尘土、以及其余杂质的时侯,焊条不易渗透(扩散)到母材里面。
B:均匀加热两个母材表面不同温度时、焊条先扩散到温度较高的母材表面,低温的母材不利于扩散。
2、选择焊条的方法①选焊条的时候,首先考虑物品的使用目的、形状・尺寸・组装方法・焊接的程序・数量、还取决于采用软焊接还是硬焊接。
②焊条要求满足以下特性:Ⅰ对母材熔入性好。
Ⅱ有适当的熔化温度和流动性,焊材容易充分地渗入连接管、并且在母材之间有良好的流动(毛细现象)。
Ⅲ熔化状态稳定、不含过多的易蒸发的成分。
Ⅳ焊料流动要流畅,尽量避免分次焊接同一焊口。
Ⅴ尽可能减小母材与焊料之间的电位差。
Ⅵ使用能够满足连接管的机械、物质性能要求的焊材。
Ⅶ焊接金・银・工艺品的时候,焊条颜色应与母材是一样的。
3、助焊剂的作用和种类②助焊剂的作用和性质Ⅰ除去母材金属(铜)的氧化膜,有助于焊料流动。
Ⅱ焊接的同时防止正常金属面(铜管表面)的氧化。
Ⅲ降低焊材的表面应力、有助于焊料对母材的渗透性。
Ⅳ助焊剂使用的温度范围(活性温度范围)应该与焊接温度是一致的。
Ⅴ焊接时间过长时,助焊剂的有效温度范围会扩大,会导致助焊剂炭化,应该尽量避免此种现象出现。
Ⅵ对母材金属的腐蚀作用要求尽量小。
③助焊剂的定义助焊剂的作用:在空气中焊接时,母材金属(铜管)表面多少会有氧化膜,加热时也会有氧化膜加厚的现象。
在〈扩散〉项目里有说明,母材金属(铜管)表面有氧化物时,熔化的焊条不能完全扩散到母材(铜管)里而且不能进行正常的焊接。
二、钎焊基本知识概述1.1 概念钎焊: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填充金属(称为钎料),经加热熔化后,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
较之熔焊,钎焊时母材不熔化,仅钎料熔化;较之压焊,钎焊时不对焊件施加压力。
钎焊形成的焊缝称为钎缝。
钎焊所用的填充金属称为钎料。
钎焊过程:表面清洗好的工件以搭接型式装配在一起,把钎料放在接头间隙附近或接头间隙之间。
当工件与钎料被加热到稍高于钎料熔点温度后,钎料熔化(工件未熔化),并借助毛细管作用被吸入和充满固态工件间隙之间,液态钎料与工件金属相互扩散溶解,冷疑后即形成钎焊接头。
1.2 焊接材料1.2.1 钎料:即钎焊时用做填充金属的材料。
1.2.1.1 对钎料的基本要求:①低于工件金属的熔点;②有足够的浸润性(钎料流入间隙的性能);③有与工件金属适当的溶解和扩散能力;④焊接接头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
1.2.1.2 分类根据熔点不同,钎料分为软钎料和硬钎料①软钎料:即熔点低于450℃的钎料,有锡铅基、铅基(T<150℃,一般用于钎焊铜及铜合金,耐热性好,但耐蚀性较差)、镉基(是软钎料中耐热性最好的一种,T=250℃)等合金。
软钎料主要用于焊接受力不大和工作温度较低的工件,如各种电器导线的连接及仪器、仪表元件的钎焊(主要用于电子线路的焊接)常用的软钎料有:锡铅钎料(应用最广、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导电性,T<100℃)、镉银钎料、铅银钎料和锌银钎料等。
软钎焊:指使用软钎料进行的钎焊。
钎焊接头强度低(小于70Mpa)。
②硬钎料:即熔点高于450℃的钎料,有铝基、铜基、银基、镍基等合金。
硬钎料主要用于焊接受力较大、工作温度较高的工件,如:自行车架、硬质合金刀具、钻探钻头等(主要用于机械零、部件的焊接)常用的硬钎料有:铜基钎料、银基钎料(应用最广的一类硬钎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耐蚀性。
广泛用于钎焊低碳钢、结构钢、不锈钢、铜以及铜合金等)、铝基钎料(主要用于钎焊铝及铝合金)和镍基钎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部门)等。
钎焊基本知识1.焊接分类熔化焊:焊接过程中母材和填充金属都熔化,二者是化学结合。
如:手工电弧焊,CO2,TIG,MIG,埋弧,MAG,等离子,激光,电子束。
压力焊:焊接时不用焊料,被连接金属间是化学或物理结合。
焊缝窄,影响区域小。
电阻(点、缝)闪光,摩擦,冷压。
钎焊:钎料温度低于母材温度,焊接时钎料熔化母材不熔化,二者之间是物理结合。
习惯以焊接温度450度划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硬钎焊主要有:火焰钎焊、感应钎焊,炉中钎焊,电阻钎焊等。
2.钎焊特点钎焊属于固相连接,它与熔化焊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采用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温度采取低于母材固相线而高于钎料液相线(50-100°C)的一种连接方法。
当钎料加热到熔化温度,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或者间隙中的润湿作用,毛细流动,与母材相互作用(溶解、扩散或者产生金属间化合物)而实现零部件间的连接。
同熔化焊和压力焊方法相比,钎焊具有以下优点:2.1 钎焊加热温度较低,对母材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小;2.2 钎焊接头平整光滑,外形美观;2.3 焊件变形较小,尤其是采用均匀加热(如炉中钎焊)的钎焊方法,焊件的变形可减小到最低程度,容易保证焊件的尺寸精度;2.4 某些钎焊方法一次可焊成几十条或成百条钎缝,生产率高;2.5 可以实现异种金属或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的连接;但是,钎焊也有他本身的缺点,由于母材与钎料成分得不同,难免会引起接头的电化学腐蚀。
在钎焊大多数材料时,钎焊接头强度与母材不能达到同等强度。
3.被焊材料金属:铜及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铁与钢,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
非金属(陶瓷,金刚石,石墨)4.钎料与钎剂4.1 钎料主要有以下几种:Cu基,CuP,Ag基,Al基,Ni基,Sn基,Ti基4.2 钎剂钎剂的作用:去除氧化膜、增加钎料的流动性、防止钎料在加热时氧化。
主要由硼砂、硼酸氟化物,氯化物等组成。
5.钎焊方法6.焊前焊后处理6.1 焊前处理:零件表面脱脂:有机溶剂清洗、碱液清洗、超声波清洗。
钎焊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母材)与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而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钎焊接头形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 液态钎料要润湿焊件金属,并能在焊件表面铺展;2) 通过毛细作用致密地填满接头间隙;3) 钎料能同焊件金属之间发生作用,从而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
钎焊机理漫流漫流也叫扩展或铺展,它是一种物理现象,服从一般的力学规律,没有金属化学的变化。
通常低表面能的材料在高表面能的材料上漫流。
正如前面所述,漫流过程就是整个系统的表面自由能减小的过程。
一个系统两个元件自由能相同时,不会产生漫流。
在电子锡焊装联中,我们所讨论的一般都是液相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漫流,漫流与液体的表面能,固体的表面性质等有关。
这是一种液体没固体表面的流动即流体力学问题,同时也有毛细作用。
漫流是浸润的先决条件。
浸润(Wetting)软钎焊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已熔化的焊料在要连接的固体金属的表面上充分漫流以后,使之熔合一体,这样的过程叫作“浸润”(或润湿)。
粗看起来,金属表面是很光滑的。
但是,若用显微镜放大看,就能看到无数凹凸不平,晶粒界面和划痕等,熔化的焊料没着这种凹凸与伤痕,就产生毛细作用,引起漫流浸润。
产生浸润的条件:为了使已熔焊料浸润固体金属表面,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条件之一就是焊料与固体金属面必须是“清洁”的,由于清净,焊料与母材的原子间距离就能够很小,能够相互吸引,也就是使之接近到原子间力能发生作用的程度。
斥力大于引力,这个原子就会被推到远离这个原子的位置,不可能产生浸润。
当固体金属或熔化的金属表面附有氧化物或污垢时,这些东西就会变成障碍,这样就不会产生润湿作用,金属表面必须清洁,这是一个充分条件。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的凝聚力,它使表面分子被吸向液体内部,并呈收缩状(表面积最小的形状)。
液体内部的每个分子都处在其它分子的包围之中,被平均的引力所吸引,呈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