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10
12级机电二班扫一屋与扫天下主题班会指导老师:汪金凤武昌职业学院机电学院编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一、活动背景古人有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什么意思,我把它简单的理解为五个字:从小事做起!我们虽然都是成年人,但不要望了我们也是学生,我们是大学生。
来到了学校,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可我们有些同学就是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又懒的去做。
为响应学校开展“扫一屋与扫天下”活动的号召,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高同学卫生意识,为同学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班于利用班会时间先后开展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在本次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本班通过主题讨论、分组辩论、故事讲述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行了由浅及深、由表到里的理解。
很多同学均在班会中抒发了自己的观点,让同学们知道寝室的整洁美观要靠每个人出谋划策、齐心协力,平时洗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虽是琐碎之事,但关键能够磨练个人的意志。
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终归要走出父母的呵护,财产可以继承但本领却不能继承,坐吃山空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三、活动主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机电一体化2班七、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首先由班长去借开班会的教室。
2、准备好班会内容。
3、通知辅导员。
4、班长通知班上所有人,并告诉班会的时间与地点(可以告诉每个寝室长,不知道的互相转告一下)(二)活动流程:1、首先由班长进行点名确认一下所到人。
2、由班长说明一下本次班会的主题内容。
3、每个寝室都需有人代表发言。
八、注意事项:1、在班会期间同学们要注意纪律问题,不要讲话。
2、不要带食品进入教室。
3、不要扔垃圾。
九、活动主办方:机电一体化二班活动总结本次班会后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创设良好的宿舍文化,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品位,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树立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进取意识。
并且在整洁优美的宿舍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进行自我约束,形成新型的良好舍风。
一、活动名称:一屋不扫一、活动名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二、活动主题:让卫生与文明同行,创优美和谐***院。
三、活动背景:根据土木工程学院学公办的通知:围绕“环境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主题,大力倡导学生参与本次活动,从宿舍卫生做起,营造良好得大学生活环境。
四、活动目的:通过对同学们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同学们对于卫生健康知识的了解,督促同学们改善宿舍卫生状况,全面提升学生社区环境卫生质量,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营造学生社区文明,健康安全,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五、活动负责人:活动总负责人:***协助:***策划人:***六、活动对象:土木工程学院12级全体同学。
七、赛前准备:1.相关人员做好冲分的宣传工作,吸引12级学生积极参加。
2.学习部邀请列席评委,初赛邀请有经验的学生会组织负责人,及土木系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3.提前确定地点,确定参赛人数。
4.提前布置会场,准备好评委打分的纸和笔,及计算工具。
5.做好分工,明确分配任务,责任到人。
6.确定主持人。
八、参赛要求:1.单人演讲,也可持稿。
2.所选作品必须符合主题思想,具有一定的正能量,并且普通话标准。
3.演讲时间为5到10分钟。
4.请各班重视本次比赛,积极选送优秀选手参加比赛。
5.参赛选手到会场后在签到处签到,比赛正式开始后10分钟不到,视为弃权。
九、报名方式:每班至少选送一人,写清班级,姓名,电话号码。
十、活动时间:1.初赛时间:5月6日2.决赛时间:5月9日十一、比赛地点:崇文北楼。
十二、具体流程:1.评委及嘉宾入场。
2.由总负责人吴老师致开幕词。
3.主持人介绍评委嘉宾,并介绍比赛规则,评分标准。
4.各参赛选手逐一进行演讲,评委评分。
5.待所有参赛选手演讲完毕后,学生会负责人致辞。
6.致辞完毕后,主持人上台宣布比赛结果。
(由优秀到一等奖)。
7.获奖选手上台领奖。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及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观众朋友:在辩论开始前,我方对辩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证。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本出于古代一个典故,但流传至今,古今中外就此讨论热烈。
我方认为分析“扫一屋”和“扫天下”重点是关系问题的讨论,从中引发出细节与主干的逻辑关系,大事与小事的类比关系。
更进一步的分析,我方认为扫一屋是扫天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接下来让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发出的是量变到质变的逻辑关系问题。
温家宝总理为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这等“小事”亲自下到基层,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
小事虽小,但是经过不断重复或累积,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我们再看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者头脑,而是他们对待小事所能坚持的时间上。
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任何事物总是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小事中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而达到显著的的、根本的变化。
扫一屋虽小,可当一屋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是就会有本质的变化,从而达到扫天下的目的。
第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体现了小事和大事的类比关系。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纵观世界,无数前辈们不正是在各自领域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的吗?居里夫人无数次细微入至的实验让她发现了镭、牛顿由一个苹果落地这样一件不平常“小事”引出万有引力定律…所以说,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其实,连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成功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所以我方坚定地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家都听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吧?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来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是我们平时连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会有扫除天下的能力?有的同学说:“扫一屋”是区区小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可不必亲手去做。
这就错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件件小事的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如果人人都不去打扫自己的小屋,我们每个同学都不去打扫自己的宿舍,让自己的宿舍垃圾成堆,臭气冲天,那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学校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不重视细节,你永远不会得到更大的进步,细节决定成败,失败总是在于细节。
人常说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平时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怎么能够做成大事呢?如果说,你连打字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如果说,你连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怎么可能成为一名作家?如果说,你连游泳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水手?如果说,你连爱自己的家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其实,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
因此,对小事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作为学生的我们,首先要从爱学习做起,用心的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的做好每一次作业。
我们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国旗下讲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司马迁曾经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国者,家也。
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可信任和依赖的坚强后盾。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人民安定幸福的基础,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肩负的责任,是每一个有着梦想与激情的炎黄子孙的责任。
中华悠悠五千载,中国人民历来都把“国家”二字看得至高无上,正所谓“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报效国家、践行国家责任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文天祥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宁死不降,写下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岳飞精忠报国,喊出气冲霄汉的“还我河山”;正是爱国人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承担着国家责任,才使中华民族在一次次危机中重获新生!让我中华民族“与天不老,与国无疆!”拿破仑说过:“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有积极承担国家责任的意识。
“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绝不仅是一句口号,应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如今,伟大祖国已不再落后,逐渐走向世界强国之列,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形象日益彰显。
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飞速发展,虽然战争和侵略已不是主流,但政治、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要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具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忧患意识,牢记自己是中华儿女,身上肩负着国家责任。
我们应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参加祖国建设事业的能力和本领,这是我们爱国精神、对祖国负责意识的最好体现。
国家是大家,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家庭是小家。
“大家”是由无数个“小家”构成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把祖国这个大家建设好,我们应该从小家的建设开始。
家风决定世风,世风决定国风,国风是国家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我们应当增强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参与优良家风建设,为形成优良世风、国风,为祖国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是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然,大的成功都是有微小的成功堆砌起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何谈成大事、就大业?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就是细小事情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用小的“智慧”来装饰大的“智慧”。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世界万物都遵循着一个规律——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诚江海”。
如果没有众多细流的汇聚.,就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如果没日积月累的尘土,就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峰;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学沉淀,就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如果……试问,一个连家都不爱的人,可能爱国吗?同样,一个连屋都扫不了的人,可能扫天下吗?唐代明君李世民在内蒙古同可汗联盟时,太子李承乾为了救自己的妹妹,甘愿违背圣命。
李世民归来时,不但没有责备太子,反而对他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因为李世民觉得一个人能爱家才能爱国,才会对社会有所裨益。
有一条缝没有处理好,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就可能消失;有一块砖没有砌好,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就可能成为遗憾。
因此,对小事情的忽略就是对大成功的毁灭。
然而,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并不是说我们对任何小事情都要过分考虑,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而影响了真正的大事。
这只是一种因小失大,固末伤本。
这是我们就要懂得取舍,以大局为重。
试想韩信如果拘泥小节,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一蕃伟大抱负;勾践如果拘泥小节,不卧薪尝胆,哪有后来灭吴反胜的勋绩……太史公曾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小事情的作用虽然是隐形的,但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像陈蕃一样有远大的抱负,但决不能忽略这实现抱负所必需的扎实努力。
须知,小的成功成就了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