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人行天桥结构计算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林州市人行天桥

结构计算书

审定:

审核:

设计:

2012年2月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河南省林州市人行天桥项目。

采用中承式拱桥

二. 设计原则与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50205-2001)

6、《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93)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12、《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4、《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

17、《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

三. 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

结构布置

图1 三维结构图

图2 立面布置图

图3 平面布置图

杆件截面

支座和边界约束

拱结构与桥面结构之间通过单向可滑动支座进行连接,支座型号为GJZF4 350x550x72(单向) NR,实现桥面梁沿桥纵向可滑动,横向与拱结构协同工作。

拱脚与基础固结约束;桥面结构的四个角点中,除一个为约束三个平动自由度外,其他三个支座均为只约束竖向自由度。边界约束情况如图4所示(途中约束六位数字分别表示:平动x向、平动y向、平动z向;转动绕x轴;转动绕y轴;转动绕z轴,0表示释放;1表示约束)。

图4 边界约束布置图

四. 荷载与作用

1、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

第二组

Ⅲ类场地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的规定,地震工矿组合中,考虑永久荷载和 kN/m2的人群荷载。

3、桥面永久荷载

47mm厚(平均厚度)细石混凝土:q1=25×0.047=1.2kN/m2

10mm厚EPDM聚亚安脂混合颗粒塑胶:q2=15×0.010=0.15kN/m2考虑可能以后采用广场瓷砖:q2‘=0.65kN/m2

压型钢板自重:q2‘=0.15kN/m2

综上:桥面均布恒荷载q=2.0kN/m2

栏杆自重: kN/m

广告牌自重: kN/m2,两侧全长均有广告牌,高度为

掉面吊挂荷载: kN/m2

4、可变荷载

(1)、人群荷载:

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加载长度超过20m的情况下,人群荷载为;

w=[5?2×L?20

80

]×[

20?B

20

]=3.26kN/m2

在计算中取m2(用于整体结构计算)

在设计乔面板时,人群荷载取 m2(用于桥面板计算)(2)、按100年考虑基本雪荷载:m2

(3)、风荷载

基本风压:m2(按100年为设计周期)

a、广告牌:

由于两侧广告牌之间空间开放,因此分别考虑两侧风荷载,

且其数值和方向相同

单侧广告牌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高度分布系数:(按B类场地,20m高度)

单侧广告牌上的风荷载作用于主梁上,折算线荷载:

p=1.5×1.3×1.25×0.55×4.2=5.63kN/m

b、拱侧面(考虑两片拱承受风荷载,数值相同,方向相

同):

单片拱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高度分布系数:(按B类场地,20m高度)

单侧拱侧面上的风荷载,折算线荷载(考虑拱侧面宽度

为):

p=1.5×1.4×1.25×0.55×1.5=2.16kN/m 综上,风荷载在计算模型中的分布情况如图5.

图5 风荷载布置图

(4)、雪荷载

基本风压: kN/m2(按100年考虑)

(5)、栏杆荷载

水平力: kN/m

竖向力: kN/m

5、温度作用

设计温度变化范围:-210C~+570C,合拢温度为±100C

6、荷载组合

A、非地震组合

B、地震组合

设计温度变化范

五. 材料

钢材:主梁、主拱、吊杆、横梁、耳板、肋板等采用Q345B

销轴采用45号钢

混凝土:桥面、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六. 构件包络应力

整体应力分布

图6 整体应力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设计方案的拱桥整体强度应力处于安全状态,最大应力发生在拱脚附近区域。下文将详细介绍各主要构件的应力数值。

拱结构应力状态

图7 拱结构应力分布图

图7所示的是主拱和拱横梁的应力分布情况,最大应力发生在拱脚附近,最大值为142MPa,小于Q345钢的屈服强度;若不考虑加劲肋对箱形截面的作用,即仅考虑40t w(t w为腹板厚度)的有效截面,则拱结构的应力比如图8。

图8 拱结构应力分布图(仅考虑有效截面)

计算结果文件如下图:

图9 拱脚计算结果 (仅考虑有效截面)

上图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即使仅考虑40tw的有效截面,拱脚最大应力比为,因此,拱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桥面主梁、次梁应力状态

图10 桥面梁结构应力分布图

桥面梁的最大应力比在以下,因此满足要求,计算结果如图11。

图11 主梁计算结果

吊杆应力状态

图12 吊杆应力分布图

图12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吊杆的最大拉应力为152MPa,因此满足钢材

Q345B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见图13。

图13 吊杆计算结果

七. 模态分析

特征周期

表1 特征周期表

阶数特征周期 /s 阶数特征周期 /s

1 6

2 7

3 8

4 9

5 10

特征模态

图14 第一阶模态图15 第二阶模态

图16 第三阶模态

图17 第四阶模态

图18 第五阶模态

图14~图18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前五阶特征模态中,第一阶、第二阶和第五阶特征模态是横桥向模态;第三阶和第四阶模态为竖向模态,其中第三阶模态所对应的特征频率为,满足《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中关于人行天桥竖向频率至少3Hz的要求。

八. 桥梁变形

竖向变形

图19 竖向变形

在永久荷载和人群荷载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桥梁的最大竖向变形为,按支座间距离为计算,挠度为1/2500,满足《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中关于人行天桥主梁竖向挠度小于1/600的要求,另外,由于挠度小于1/1600,因此可不预起拱,但为了更好的排水,在本设计中,主梁沿纵向设置%的坡度。

水平变形

考虑到桥梁两侧面挂有大面积广告牌,横向风荷载对桥梁的作用较大,因此需关注桥梁的横向变形。图20显示了桥梁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图20 水平变形

图20所示的结果表明拱顶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为51mm(拱跨为,变形约为1/1400);桥面最大横向位移为26mm(桥面梁跨度按为,变形约为1/2800)。

九. 桥梁整体稳定分析

屈曲特征值

表2 屈曲特征值

阶数特征值阶数特征值

1 6

2 7

3 8

4 9

5 10

屈曲模态

图21 第一阶屈曲模态

图22 第二阶屈曲模态

图23 第三阶屈曲模态

图24 第四阶屈曲模态

图25 第五阶屈曲模态

上述结果表明:桥梁的前五阶屈曲模态主要表现为拱结构平面外失稳。其中,第一阶屈曲模态所对应的特征值是,表明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十.节点计算

吊杆节点

吊杆采用圆管127x8,与主拱和桥面横梁的连接方式如图26所示:

图26 吊杆节点

(1)销轴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吊杆最大拉力为455kN,吊杆截面为圆管127x8,其截面积为2991mm。

销轴(45号钢)直径为60mm,其截面积A1:

A1=0.25×3.14159×602=2827.4mm2

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给出的45号钢的允许剪应力为125MPa,所对应的极限抗剪承载力F V为:

F V=2×2827.4×125=706.9kN>455kN

因此,销轴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按销轴抗弯较不利情况考虑,计算简图如下两种情况:

图27 销轴抗弯计算简图

对于第一种情况,最大弯矩:

W=0.25×455×0.056=6370kN?mm

截面转动惯性矩

I=1/64×3.14159×604=6.36×10?7m4

销轴弯曲应力为

σ=6370×

0.030

6.36×10?7

=300.5MPa

对于第二种情况,最大弯矩:

W=0.5×11.4×202=2280kN?mm 销轴弯曲应力为

σ=2280×

0.030

6.36×10?7

=107.5MPa

因此,满足《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给出的45号钢的允许弯应力为360MPa

(2)耳板计算

A、耳板有效截面抗拉承载力计算

耳板最小有效截面积:

A2=2×32×(78.5?30?0.5)=3072mm2

P n=3072×295=906.2kN

=906.3

455

=1.99>1.4

满足《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大于的要求。

B、耳板承压计算

耳板承压应力:

σ=455/(32×60)=237MPa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中规定Q345钢的销轴承压应力限值为300MPa,因此满足要求。

C、耳板抗剪计算

耳板抗剪截面:

A=2t(a+d

2

)=2×32×(100?30.5+30)=6368mm2 =

0.6×6368×295

455×1000

=2.44>1.33

因此耳板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D、耳板抗剪计算

(1)孔径与销轴直径相差不大于1mm,满足要求。

(2)孔端耳板a=>=,满足要求。

主梁ZL与GHL2连接处支座验算

(1)支座验算

根据结构特点和受力大小,在主梁ZL与GHL2之间的连接采用四氟滑板橡胶支座GJZF4 350x550x72(单向) NR,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确定,该支座的最大承压力标准值为1836kN,顺桥向最大位移为90mm,允许转角为(按照寒冷地区考虑)。

通过本桥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处最大承压力为680kN,支座处顺桥向最大位移为39mm,最大转角为,另外侧向通过抵挡构造实现侧向约束。因此本支座满足结构要求。

(2)挡块验算

图28 支座节点

支座处水平力为980kN。需验算的内容包括,ZL与支座上钢板间的焊缝、下钢板与GHL2之间的焊缝、挡块的强度验算。

A、上钢板与ZL之间的连接

τ=

980

2×1.22×0.7×10×720

=79.7MPa<200MPa

满足要求

B、下钢板与GHL之间的连接

有水平引起弯矩W为

W=980×0.15=147kN?m

τ=980/(2×0.7×14×900)=55.6MPa

σ=147×

3

0.7×14×9002

=55.6MPa

√(

σ

1.22

)2+τ2=√2077+3091=71.9MPa<200MPa

满足要求

C、挡块强度验算

图25 挡块截面

截面特性如下:

质心到截面上、下外边沿的距离分别为:

y0上=62mm

y0下=158mm

A=24600mm2

I=1.1379×108mm2

W=7.202×105mm2

σ=

147×106

7.202×105

=204.1MPa

平均剪力:

τ=980×1000

=39.8MPa

√σ2+3τ2=√204.12+3×39.82=215.4MPa 满足要求。

主梁ZL与桥台连接节点验算

图26主梁桥台支座

(1)第一类支座,如图26

图26 第一类桥台支座

整体结构计算得到反力:

竖向压力:

竖向拉力:

在竖向压力作用下,仅考虑主梁与底板连梁的角焊缝传递竖向力:

F U=2×0.7×10×(300?2×10)×200=784kN>137.8kN

在竖向拉力作用下,抗拉构造的受力如下图:

图27 抗拉构造受力简图

最大弯矩:

M Max=101×(0.15+0.1)=25.3kN?m 最小抗弯截面转动惯性矩:

I Min=1

×16×1103+2×20×200×652=3.56×107mm4

最大抗弯应力:

σ=25.3×106×75

3.56×107

=53.3MPa<295MPa

底部焊缝最大正应力:

I=1

12

×(2×0.7×10)×1083+2×(2×0.7×10)×200×922 =4.89×107mm4

A=2×200×(2×0.7×10)+(2×0.7×10)×108=7112mm2

σ=25.3×106×100

7

+

101×103

=65.9MPa<200MPa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第一类桥台支座满足要求。

(2)第二类支座,如图28

图28 第二类桥台支座

整体结构计算得到反力:

纵向水平力:

横向水平力:

竖向力:(拉力);(压力)

(A)连接角焊缝验算

不考虑侧向肋板的作用,即仅考虑通过主梁与底板连梁的角焊缝传递作用力:

由于侧向水平力的作用点位于主梁截面中心,因此应考虑水平力引起的弯矩:

M=98.8×1.28/2=63.2kN?m

在竖向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的焊缝正应力为:

σ=

63.2×106

500×(0.7×14×632)

+

280.9×103

2×0.7×14×632

=20.4+22.7=43.1MPa 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焊缝剪应力为:

τ=

√324.22+98.82

2×0.7×14×632

=27.4MPa

综合应力为:

√(

σ

f

2

+τ2=√(

43.1

2

+27.42=44.7MPa<200MPa

(B)锚栓抗拉验算

锚栓承受竖向力的作用,采用6个M36的锚栓,单个极限抗拉承载力为。锚栓所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F=280.9

+

63.2×1000×680

2

=46.8+31.0=77.8kN<114.4kN

(C)埋件验算

图29 埋件图

1)当埋件在竖向拉力、弯矩和剪力同时作用下(假设不考虑锚栓的作用):

弯矩:

M=98.8×(1280

2

+30)=66.2kN?m

拉力:F=280.9kN

剪力:V=√324.22+98.82=338.9kN

A S>

V

αrαv f y

+

N

0.8αb f y

+

M

1.3αrαb f y z

其中: αr=0.85

αv=(4.0?0.08×20)√14.3

300

=0.524

αb=0.6+0.25×30

20

=0.975

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