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技术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33
道岔大修施工设计技术标准及要求一、设计技术标准1、xxx站铺设P60AT-12SC(07)330单开无缝道岔2组(#10、#20),铺设P60AT-9CZ577单开无缝道岔4组(#18、#37、#39、#43),所有道岔岔首无绝缘的加长600mm不带眼。
道岔钢轨件均用U75V在线热处理钢轨,道岔尖轨跟端结构采用间隔铁式(铸钢实心结构)、岔区采用防锈型Ⅱ扣件,道岔辙叉及转辙部分采用具有防油性能胶垫,牵引点岔枕处设挡砟板(采用客专线(07)004挡砟板),护轨螺栓、顶铁螺栓等水平螺栓采用开口销螺栓,主要为护轨螺栓、顶铁螺栓等,道岔护轨采用钢轨刨切式护轨。
道岔生产加工按有关道岔设计图及《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412)执行,配轨尺寸详见配轨图,出厂前进行试铺,加工误差按道岔标准执行,曲导轨建议采用负误差,铺设时严格按接头设计铺设2、校正、改善道岔、岔区线路及岔后附带曲线平、纵断面,做好排水工作。
3、岔区换Ⅰ级花岗岩道砟,到发线设计道床顶宽 3.4m,厚度30cm。
其他站线设计道床顶宽2.9m,厚度30cm。
岔区换砟范围为道岔前后100米,不跨越相邻道岔。
4、无缝道岔岔区及线路绝缘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岔内采用厂制胶接绝缘钢轨;岔区绝缘位置与既有绝缘接头位置一致(渡线部份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绝缘位置配轨)。
5、无缝道岔区设计锁定轨温为32(+5,-3)℃。
6、客车径路到发线道岔前接头不少于2根平头枕过渡,平头枕过度后两组道岔间Ⅲ型铪少于10根时,两组道岔间全部换为平头枕。
设计道岔前后及岔间线路既有旧Ⅱ型枕更换25根Ⅲ型混凝土轨枕,新铺混凝土平头枕采用Ⅱ型弹条扣件。
既有为Ⅲ型或Ⅱ型混凝土轨枕的予以保留,更换Ⅱ型弹条扣件。
7、设计混凝土道岔前后、侧向各更换一对60kg/m或50kg/m新钢轨,岔区线路更换为60kg/m或50kg/m新钢轨,客车径路无缝道岔区采用焊接或冻接,有缝道岔区采用夹板连接,不同钢轨采用异型钢轨连接。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道岔通用技术条件是指用于铁路交通中的道岔设备所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
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一个关键设备,用于实现列车的换轨、分线、合线等操作,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按照预定的轨道走向进行安全、顺畅的运行。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旨在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道岔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内容。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对道岔的基本构造和尺寸进行了规定。
道岔由心轨、舌轨、扳轨、定位器等组成,其尺寸和构造必须满足列车行进时的力学要求和运行的几何要求。
比如,道岔的心轨长度、舌轨的长度、舌轨与心轨的夹角等均有具体要求,以保证道岔在列车经过时能够顺利切换轨道。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对道岔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进行了规定。
道岔作为铁路线路中的重要设备,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的可靠性。
因此,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要求道岔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道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还规定了道岔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要求,包括清理、涂油、紧固螺栓等,以延长道岔的使用寿命。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还对道岔的安装和调试进行了规定。
道岔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道岔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要求安装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道岔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道岔的调试也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包括道岔的机械调试和电气调试等,以确保道岔能够在列车经过时正常切换。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还对道岔的监测和故障处理进行了规定。
道岔的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道岔的异常情况,防止出现故障和事故。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监测设备的布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
同时,道岔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道岔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故障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道岔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道岔通用技术条件是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规范,对道岔的构造、尺寸、使用寿命、维护保养、安装调试、监测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标准轨距道岔技术条件标准轨距道岔是铁路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不同的铁路线路,使列车能够在不同的轨道之间进行转换。
因此,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道岔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道岔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其次,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还包括对材料和零部件的要求。
道岔的材料和零部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应对列车经过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和摩擦。
此外,材料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另外,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还包括对道岔结构和布置的要求。
道岔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车辆的轴重和轨道的曲线半径等因素,以确保列车在道岔上能够平稳通过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道岔的布置需要考虑列车的行车方向、线路的交叉和并线情况,以确保列车能够按照预定的运行线路进行安全、快速地转换。
最后,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还需要考虑道岔的维护和检修要求。
道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道岔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维护和检修工作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包括对道岔各部件的清洁、润滑、检查和更换等工作,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标准轨距道岔的技术条件涵盖了道岔的设计、制造、材料、零部件、结构、布置、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技术条件,才能确保标准轨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道岔大修施工设计技术标准及要求一、设计技术标准1、xxx站铺设P60AT-12SC(07)330单开无缝道岔2组(#10、#20),铺设P60AT-9CZ577单开无缝道岔4组(#18、#37、#39、#43),所有道岔岔首无绝缘的加长600mm不带眼。
道岔钢轨件均用U75V在线热处理钢轨,道岔尖轨跟端结构采用间隔铁式(铸钢实心结构)、岔区采用防锈型Ⅱ扣件,道岔辙叉及转辙部分采用具有防油性能胶垫,牵引点岔枕处设挡砟板(采用客专线(07)004挡砟板),护轨螺栓、顶铁螺栓等水平螺栓采用开口销螺栓,主要为护轨螺栓、顶铁螺栓等,道岔护轨采用钢轨刨切式护轨。
道岔生产加工按有关道岔设计图及《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412)执行,配轨尺寸详见配轨图,出厂前进行试铺,加工误差按道岔标准执行,曲导轨建议采用负误差,铺设时严格按接头设计铺设2、校正、改善道岔、岔区线路及岔后附带曲线平、纵断面,做好排水工作。
3、岔区换Ⅰ级花岗岩道砟,到发线设计道床顶宽 3.4m,厚度30cm。
其他站线设计道床顶宽2.9m,厚度30cm。
岔区换砟范围为道岔前后100米,不跨越相邻道岔。
4、无缝道岔岔区及线路绝缘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岔内采用厂制胶接绝缘钢轨;岔区绝缘位置与既有绝缘接头位置一致(渡线部份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绝缘位置配轨)。
5、无缝道岔区设计锁定轨温为32(+5,-3)℃。
6、客车径路到发线道岔前接头不少于2根平头枕过渡,平头枕过度后两组道岔间Ⅲ型铪少于10根时,两组道岔间全部换为平头枕。
设计道岔前后及岔间线路既有旧Ⅱ型枕更换25根Ⅲ型混凝土轨枕,新铺混凝土平头枕采用Ⅱ型弹条扣件。
既有为Ⅲ型或Ⅱ型混凝土轨枕的予以保留,更换Ⅱ型弹条扣件。
7、设计混凝土道岔前后、侧向各更换一对60kg/m或50kg/m新钢轨,岔区线路更换为60kg/m或50kg/m新钢轨,客车径路无缝道岔区采用焊接或冻接,有缝道岔区采用夹板连接,不同钢轨采用异型钢轨连接。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是指适用于标准轨距(1435毫米)的铁路道岔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1. 道岔类型:常见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包括:常规线路道岔、密封线路道岔、防尘道岔等。
2. 路规范:道岔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国家对铁路道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铁路道岔技术条件》等。
3. 材料要求:道岔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轨道几何要求:道岔的轨道几何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轨道几何曲率、坡度、线路方位等。
5. 过渡曲线:道岔入口和出口应设有过渡曲线,以确保列车平稳通过道岔。
6. 切换机构:道岔切换机构应设计合理,能够确保道岔切换平稳、可靠,并满足列车行驶的要求。
7. 道岔道床:道岔的道床应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列车荷载,并具有一定的垂直和水平弹性。
8. 道岔道口标志:道岔的道口应设有适当的标志和信号,以指
示驾驶员正确的行驶方向。
9. 检修和保养要求:道岔的检修和保养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道岔的安全运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具体要求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有所不同。
道岔设备电务技术要求一、转辙机和密检器1 转辙机公共要求1.1 电动转辙机机壳侧面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10mm;外锁闭道岔≤5mm。
1.2 各种转辙机安装水平、牢固、无老伤裂纹,内部清洁无异物。
1.3机内各部件安装牢固,接线端子及配线良好。
1.4安全遮断器的动静接点接触良好,通、断电源性能正常,在插入手摇把或钥匙时应可靠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
1.5转辙机加锁、密封良好、引线无脱落。
1.6高速铁路转辙机接地良好。
1.7视频缺口探头定标正确、固定良好。
2 S700K 型转辙机2.1 转辙机电源开关锁的通、断电源性能良好,摇把齿轮的轴用档圈无脱落,摇把档板、滚珠丝杠、摩擦连结器作用良好,滚珠丝杠轴向窜动量≤1mm。
2.2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等保持油润。
2.3转辙机上、下两检测杆无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
2.4 TS-1接点表面清洁,外壳无裂纹。
2.5转辙机动作电流≤2A(54欧姆),故障电流≤3A。
2.6技术指标见(表一):表一3 ZYJ系列转辙机3.1 公共部分3.1.1电机、油泵组、管路无异声,油箱油位保持在标尺上下标记之间;油管路及各接头部分连接牢固,无渗漏油。
3.1.2油缸、动作杆动作平稳、无颤抖、爬行现象。
3.1.3动、静接点组安装牢固,接点接触深度≥4mm;接点接触压力两侧均匀,接触良好,动接点手扳摆动量≤2mm。
3.1.4滚轮在动作板滚动灵活,落下时,与动作板间隙≥0.5mm。
3.1.5启动片不与动作板或动作板盖板磨卡,速动片快速切断动作接点性能良好;接点组拉簧弹力适当,作用良好。
3.1.6橡胶油管转角半径不小于150mm,槽道口封堵良好,槽道外管路胶管防护良好,油管外观无较大龟裂。
3.1.7锁闭杆(表示杆)平顺、无张口。
3.2 ZYJ7转辙机3.2.1 惯性轮与电机轴摩擦作用良好,手动检查不抱死;转辙机转换终了时,接点不反弹;3.2.2 溢流压力、动作时间等关键数据见(表二、表三、表四):表二表三表四3.3 ZY(J)4转辙机3.3.1 表示杆平顺、无张口;主机缺口符合1.5±0.5mm标准,转换锁闭器符合4.0±1.5mm。
目录1.底砟铺设 .............................................. - 1 -作业条件 ............................................. - 1 -作业标准 ............................................. - 1 -安全控制要点 ......................................... - 2 -2.岔枕摆放 .............................................. - 2 -作业条件 ............................................. - 2 -作业标准 ............................................. - 2 -安全控制要点 ......................................... - 4 -3.道岔铺设 .............................................. - 4 -作业条件 ............................................. - 4 -作业标准 ............................................. - 4 -安全控制要点 ......................................... - 6 -4.工电联调 .............................................. - 7 -作业条件 ............................................. - 7 -作业标准 ............................................. - 7 -安全控制要点 ......................................... - 8 -5.道岔焊接 .............................................. - 8 -作业条件 ............................................. - 8 -作业标准 ............................................. - 8 -安全控制要点 ........................................ - 11 -道岔施工作业标准1.底砟铺设作业条件1)铺砟前,路基沉降评估及CPⅢ控制点测设合格。
glc0702道岔标准
GLC0702是中国铁路的道岔标准,道岔是铁路上用于实现列车换道或者进入侧线的重要设备。
GLC0702标准规定了道岔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GLC0702标准对道岔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道岔的几何尺寸、材料、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道岔在列车正常运行和换道时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其次,GLC0702标准还规定了道岔的制造和安装要求。
制造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对道岔进行质量检验。
安装单位在进行道岔安装时,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确保道岔安装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GLC0702标准还对道岔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列车运行单位在使用道岔时,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定期对道岔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道岔的维护周期和方法,以及维护记录的保存要求。
总之,GLC0702标准对道岔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
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确保道岔在铁路运营中的安全可靠性。
这些规定对于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铁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URNOUT道岔技术规范0.0.0.0 CONTENT:内容:This specification sets out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the materials to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60 E1 Rail R= 300 1/12 with manganese cast and concrete sleepers together with the acceptance conditions of the said turnouts. 这份规范规定了用于制造60 E1 铁轨R= 300 1/12的原料质量和生产条件和锰钢,混凝土枕木,以及上述道岔的接受条件。
1.0.0.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技术规范1.1.0.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 Turnouts :道岔技术规范Rail profile钢轨断面 : 60 EI 60,210 kg/meter千克/米Blade rail尖轨 : 60 EI A1 72,97 kg/meter千克/米Counter-rail profile导轨 : U profile 900 A quality (C1 EN 13674-3)Track gauge 轨距 : 1435 mmSleepers枕木 : Concrete sleeper混凝土枕木Axle load轴重 : Maximum 22,5 ton最重2.5吨Manganese cast medium block: 12-14% Mn according to UIC 866中等锰钢铸块:按照UIC866标准,锰含量为12-14%。
Maximum speed on the straight line: 160 -200 km/h直线最大速度:160-200千米/小时Sleeper opening : 600 mm (+/- 25 mm)枕木开点 : 600 mm (+/- 25 mm)Sleeper opening at the place where the turnout motor is present: 650-700 mm道岔马达位置枕木开点:650-700 mm1.1.0.1 The sleeper layouts of the turnouts shall be "fan-shaped".岔道处的枕木布局应采用扇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