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温度计
- 格式:ppt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8
大班科学教案《温度计》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
通过对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的学习,使幼儿对温度计有基本的认识,并能运用温度计进行简单的温度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幼儿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温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热水、冰水、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让幼儿触摸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温度。
2. 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分钟)(1)展示实物温度计,引导幼儿观察温度计的外形特征,说出温度计的组成部分。
(2)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让幼儿理解温度计是如何测量温度的。
3. 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强调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碰撞、避免测量过冷过热的物体等。
4. 幼儿实践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冰水的温度。
(2)指导幼儿记录温度,学会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根据温度计的读数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结构:玻璃管液体(汞、酒精等)标尺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放入被测物体中等待液体稳定后,读取温度注意事项:避免碰撞、测量过冷过热的物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家中冰箱冷藏室和室温的温度,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温度计》含教案、图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感知温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用途和基本原理;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用途和原理,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用途和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冰块、各种不同温度的物体(如:热水袋、冰袋、室温下的水杯等)。
学具:每组一份温度计、热水、冰块、不同温度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热水袋和一个冰袋,请幼儿触摸并描述它们的温度。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知道一个物体的温度?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2.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展示温度计,介绍温度计的基本结构。
(2)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是如何工作的。
(3)示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教师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冰块的温度,引导幼儿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变化。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玻璃管、液体、刻度2. 温度计的用途:测量物体的温度3.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热水的温度:约60℃(2)室温下的水杯温度:约25℃(3)冰块的温度:约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用途和原理,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温度计》教案标题:神奇的温度计教学班级:大班教学科目: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能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判断温度的高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温度的高低和温度计的读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温度计度数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温度计(可以准备多个不同的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 笔记本电脑或多媒体设备。
3. 温度计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温度计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温度计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它有什么作用?Step 2: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的读数方式以及安全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2. 准备几个不同类型的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外观和结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Step 3:温度计的读数和温度判断(15分钟)1. 教师示范使用温度计,读取温度计的数值,并解释数值代表的温度。
2. 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温度变化,并让学生利用温度计读数来判断温度的高低。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温度计读取不同物体的温度,并判断温度的高低。
Step 4:小组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温度的判断依据。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温度计读数与温度的关系。
Step 5:拓展活动(10分钟)1. 提供一些有关温度的拓展活动,如实验、游戏或问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温度计和温度的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温度计相关的作业,如查找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用温度计测量各种物体的温度等。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教案《温度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写一篇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细节: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补充和说明: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例如,测量室内温度时,可以使用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应使用专用的体温计。
2.检查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仔细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温度计的玻璃管是否破裂或漏气。
如果温度计有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校准温度计: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确保温度计的读数准确。
可以将温度计放入一个已知温度的物体中,例如冰水混合物(0℃)或沸水(100℃),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与实际温度相符。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温度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天气和季节》第三节《温度计》。
内容主要包括温度计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理解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温度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人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幼儿观察并用手感受温度差异。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这两杯水的温度?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记录在记录表上。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变化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结构2. 温度计的原理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温度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并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较高,但对温度计的测量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温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气象等,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原理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拓展延伸一、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的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温度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及原理。
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
2. 不同温度的物体(如冰水、温水、热水等)。
3. 温度计使用说明书。
4.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可准备一个温度计,并向学生展示,然后询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并解释其原理。
2. 概念解释:老师向学生简要解释温度的概念,如温度表示物体的热量和热度,温度准确地反映了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态程度。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老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让学生观察、模仿。
同时,教师应注意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避免摇晃、碰撞以及过度曝光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中。
4. 实践操作:老师介绍不同温度的物体,并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体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
之后,学生可以与其他组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5. 温度对生活的影响: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温度对生活的影响,例如我们如何根据温度决定穿什么衣服、使用什么样的被子、选择怎样的活动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导入、概念解释、实践操作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2. 学生角色: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扮演了测量员的角色,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学生参与讨论环节,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对温度计的作用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发展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4. 改进建议: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增加更多实践操作的环节,通过让学生亲自测量不同温度的物体,加深他们对温度及温度计的理解。
【大班认识温度计教案】大班科学温度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温度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温度计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读取温度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计的构造,知道温度计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高孩子们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激发他们探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温度值的读取。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精确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冰水、演示文稿。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热水、冰水、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温度的差异。
提问:“你们觉得这两杯水温度一样吗?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温度具体是多少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温度计的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温度计的构造。
讲解温度计的原理,让孩子们了解温度计是如何测量温度的。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冰水的温度。
讲解温度值读取的方法,强调视线与刻度平行。
4. 动手实践(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热水和冰水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展示不同温度的图片,让孩子们使用温度计进行模拟测量。
老师提问,检查孩子们对温度计使用的掌握程度。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温度计?”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结构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温度值的读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并描述温度差异的原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温度计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温度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气象观测》,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温度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气温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用途,知道温度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气温变化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教学重点: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用途,观察气温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PPT课件、气象观测箱。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气温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温度计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了解温度计的用途。
(2)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强调正确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并记录数据。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气温测量实践,记录气温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构造2. 温度计的用途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气温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气温,记录一天内的气温变化。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 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气温观察记录表,并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气温测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尝试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观察一周内的气温变化,培养幼儿的长期观察和记录习惯。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提高家庭科学教育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拿取:在演示和指导幼儿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正确的拿取方法,避免将温度计颠倒或摇晃,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温度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温度计的使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基本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学会通过温度计观察天气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温度计的作用,知道温度计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
3. 通过观察温度变化,让幼儿了解天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结构、作用以及天气与温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PPT、实物展示台。
2. 学具:每组一个温度计、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天气下温度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天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温度计的结构、作用及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外温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来判断天气的冷热。
5.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自己测量的温度数据,判断室内外天气的冷热。
六、板书设计1. 温度计的结构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天气与温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温度计测量家中室内外温度,记录在记录表上。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否掌握。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一周内天气的变化,记录温度数据,了解天气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开展家庭小实验,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探讨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中幼儿的参与度与理解程度。
3.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家长的配合。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需详细讲解并示范温度计的使用步骤:1. 示范如何拿起温度计,避免触碰温度计的玻璃部分,以免影响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