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2)知识点分析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3
《去括号》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配方法、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变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可以看出,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的分解、知识的整合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1、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
2、了解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的符号简化,便于合并,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 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 括号前面是“一”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应如何处理。
重难点的突破:1、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2、口诀记忆: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一”号,全变号。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
为突破难点,选用“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未知欲,求胜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设计理念1、本节课借设置问题情境及练习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还启发学生的探索的灵感,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获得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气氛,要为他们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方法、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去分母》课堂笔记一、知识点梳理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括号、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去括号的方法: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3.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4.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二、重难点解析1.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技巧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中,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是难点,需要学生通过练习和思考掌握。
3.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例题解析例1. 解方程:2x+3=7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2。
例2. 解方程:5x-7=3x+9分析:这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答案x=7。
例3. 解方程:4(2x+3)=7(x-1)+10(2x+3)分析:这是一个含有括号的方程,我们需要先去括号,再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最后进行系数化为1,得到答案x=5。
四、注意事项1.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要变号。
2.在去分母时,要注意分母是小数时,要把小数化为整数。
同时注意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技巧和方法。
4.在解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去括号知识平台1.去括号的法则.2.添括号的法则.思维点击1.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是否变号,关键是看括号前面的符号.若是“+”号,各项符号不变;若是“-”号,各项符号都要改变.2.添括号时要注意:把某多项式放进“+()”里时,•这个多项式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放进“-()”里时,各项都要改变符号.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不妨用去括号检验一下,反过来也对.考点浏览☆考点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与添括号.例1去括号.(1)2(-3-21);(2)-(2-31).【解析】第(1)题括号前是“+”,去括号后-3,-2和1都不变号;第(2)•题括号前是“-”,去括号后2,-3和1都要变号.答案是:(1)2-3-21 (2)•-23-1.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2m-3)m-(3m-2);(2)3(4-2)-3(-8).【解析】去括号时,括号前面如果有数字,要根据乘法分配律用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答案是:(1)原式=2m-3m-3m2=(21-3)m(-32)=-1;(2)原式=12-63-24=(12-24)(-63)=-12-3.在线检测1.去掉下列各式中的括号.(1)(ab)-(cd)=________;(2)(a-b)-(c-d)=________;(3)(ab)-(-cd)=_______;(4)-[a-(b-c)]=________.2.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1)a-(-bc-d)=abc-d.()______________(2)a(b-c-d)=abcd.()______________(3)-(a-b)(c-d)=-a-bc-d.()______________3.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1)--=()=-();(2)1-22-2=1-();(3)2-2-=2-2-()=(2-)-().4.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A.a2-(2a-1)=a2-2a-1 B.a2(-2a-3)=a2-2a3C.3a-[5b-(2c-1)]=3a-5b2c-1 D.-(ab)(c-d)=-a-b-cd5.下列去括号中,错误的是()A.a2-(3a-2b4c)=a2-3a2b-4c; B.4a2(-3a2b)=4a23a-2bC.22-3(-1)=22-33; D.-(2-)-(-22)=-22-26.不改变代数式a-(b-3c)的值,把代数式括号前的“-”号变成“+”号,•结果应是()A.a(b-3c) B.a(-b-3c) C.a(b3c) D.a(-b3c)7.化简下列各式并求值:(1)-(3-2)(2-3);(2)(3a2a-5)-(4-a7a2);(3)3a2-2(2a2a)2(a2-3a),其中a=-2;(4)(9a2-12ab5b2)-(7a212ab7b2),其中a=12,b=-12.8.把多项式5-332-3232-5写成两个整式的和,使其中一个只含5次项.9.把多项式32-2-2-3-5分成两组,两个括号间用“-”号连接,并且使第一个括号内含项.3.5 去括号(答案)1.略 2.(1)× ab-cd (2)× ab-c-d (3)× -abc-d 3.略 4.C •5.B 6.D7.(1)-1 (2)-4a22a-9 (3)20 (4)68.(5-332-5)(32-32)9.(32-2-)-(2-35)。
去括号法则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去括号法则.在有理数运算中,若算式含有括号,通常先算括号里面的.而在整式运算中,若算式含有括号,通常无法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或先进行括号内整式的运算有时较复杂,因此一般是先去掉括号,这样能够使运算进行的更顺利、更快捷.因此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首先学习去括号法则.
教科书从章前引言的问题(3)出发,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在已知速度和时间的前提下,列出表示路程的式子和,结合这个实际例子引出对去括号内容的探讨.类比数的运算,分析去括号前后各项符号的变化情况,得到去括号的符号变化规律.接着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是利用去括号的规律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从而将式子化简.例5是应用问题,涉及列式表示数量关系、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有一定的综合性,为下一节研究整式的加减运算作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去括号的法则,本节课的难点是去括号时对符号的处理.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去括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去括号》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去括号的法则和操作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地对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化。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对数学表达式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去括号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法则,能够对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法则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去括号的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去括号的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去括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去括号的法则:通过PPT展示去括号的法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3.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题目,检验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学生在去括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去括号的重点。
可以设计一个,列出去括号的法则,并在旁边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2《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和技巧。
这部分内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整式运算非常重要。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和分母,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如代数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但是,对于去括号和去分母这样的复杂运算,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规则理解不深、运算技巧不熟练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题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培养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和分母。
2.讲解:教师讲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规则和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3.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4.讨论: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去括号
知识平台
1.去括号的法则.
2.添括号的法则.
思维点击
1.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是否变号,关键是看括号前面的符号.若是“+”号,各项符号不变;若是“-”号,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2.添括号时要注意:把某多项式放进“+()”里时,•这个多项式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放进“-()”里时,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添括号与去括号的过程正好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不妨用去括号检验一下,反过来也对.
考点浏览
☆考点
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与添括号.
例1去括号.
(1)x2+(-3x-2y+1);(2)x-(x2-x3+1).
【解析】第(1)题括号前是“+”,去括号后-3x,-2y和+1都不变号;第(2)•题括号前是“-”,去括号后x2,-x3和+1都要变号.答案是:(1)x2-3x-2y+1 (2)•x-x2+x3-1.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2m-3)+m-(3m-2);(2)3(4x-2y)-3(-y+8x).
【解析】去括号时,括号前面如果有数字,要根据乘法分配律用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答案是:
(1)原式=2m-3+m-3m+2
=(2+1-3)m+(-3+2)=-1;
(2)原式=12x-6y+3y-24x
=(12-24)x+(-6+3)y
=-12x-3y.
在线检测
1.去掉下列各式中的括号.
(1)(a+b)-(c+d)=________;(2)(a-b)-(c-d)=________;
(3)(a+b)-(-c+d)=_______;(4)-[a-(b-c)]=________.
2.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a-(-b+c-d)=a+b+c-d.()______________
(2)a+(b-c-d)=a+b+c+d.()______________
(3)-(a-b)+(c-d)=-a-b+c-d.()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x-y-z=x+()=x-();
(2)1-x2+2xy-y2=1-();
(3)x2-y2-x+y=x2-y2-()=(x2-x)-().
4.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A.a2-(2a-1)=a2-2a-1 B.a2+(-2a-3)=a2-2a+3
C.3a-[5b-(2c-1)]=3a-5b+2c-1 D.-(a+b)+(c-d)=-a-b-c+d
5.下列去括号中,错误的是()
A.a2-(3a-2b+4c)=a2-3a+2b-4c; B.4a2+(-3a+2b)=4a2+3a-2b
C.2x2-3(x-1)=2x2-3x+3; D.-(2x-y)-(-x2+y2)=-2x+y+x2-y2 6.不改变代数式a-(b-3c)的值,把代数式括号前的“-”号变成“+”号,•结果应是()
A.a+(b-3c) B.a+(-b-3c) C.a+(b+3c) D.a+(-b+3c)
7.化简下列各式并求值:
(1)x-(3x-2)+(2x-3);(2)(3a2+a-5)-(4-a+7a2);
(3)3a2-2(2a2+a)+2(a2-3a),其中a=-2;
(4)(9a2-12ab+5b2)-(7a2+12ab+7b2),其中a=1
2
,b=-
1
2
.
8.把多项式x5-3x3y2-3y2+3x2-y5写成两个整式的和,使其中一个只含5次项.
9.把多项式3x2-2xy-y2-x+3y-5分成两组,两个括号间用“-”号连接,并且使第一个括号内含x项.
3.5 去括号(答案)
1.略 2.(1)× a+b-c+d (2)× a+b-c-d (3)× -a+b+c-d 3.略 4.C •5.B 6.D
7.(1)-1 (2)-4a2+2a-9 (3)20 (4)6
8.(x5-3x3y2-y5)+(3x2-3y2)
9.(3x2-2xy-x)-(y2-3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