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欣赏校本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6
课程说明一、开设影视欣赏课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讲解和分析已极大影响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且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影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最成功的艺术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价值,对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有针对性地运用影视艺术,对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
二、课程目标根据以上对课程设计背景的分析,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课程目标设置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影视欣赏的相关常识,了解影视评论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影评。
2.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养成“问题意识”和交流的习惯,大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情感交流与共鸣,提高学生的影视审美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学习课文的内容,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影视,并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1、通过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参照比较,并加以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
2、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与欣赏,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2、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研究语文。
3、学生从优秀影视网络倡导弘扬的真善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主旋律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本着课程开发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并对现有教学内容有拓展,补充作用的原则开发此课程.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影视欣赏进行教学:1. 影视艺术的基本常识:(二课时)2. 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介绍与欣赏。
《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影视欣赏》是一门与教育、文化密不可分的课程。
在当前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时代,开设《影视欣赏》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更为迫切。
下面我们来制定一份具体的《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视听感知能力、影像表达和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日后的艺术人才和文化发展中有所建树。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影像基础知识、影像技术及表现、影像语言鉴赏、影视文化意义等四个方面,针对影像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
2.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六十节课,每周授课四节,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第一阶段:影像基础知识的讲解(10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镜头运用、摄像机构造、灯光设备、音效制作等第二阶段:影像技术及表现(15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画面构图、色彩运用和角度选定等。
第三阶段:影像语言鉴赏(25节课)主要内容分为电影与电视剧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其基本特点及相关鉴赏模式。
第四阶段:影视文化意义(10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影视文化的演变与意义、影视作品的创意含义。
三、教学方法1.主讲教师为主讲人,通过课堂讲解、视频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2.互动探讨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习笔记、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互动探讨,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实践辅导此外,针对影像技术及表现、影像语言鉴赏等方面,教师设置实践作业,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四、教学评估1.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课堂笔记、对影片的评价、作业考核、期末考试等,均可反映学生的基本水平。
2.课程论文本课程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综合性的课程论文,要求全面地总结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批判和创新性的思考,从而对本门课程进行最终的评估。
五、教学资源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教辅资料和参加课程作业外,还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如电影节、电视节目的艺术培训讲解、导演、制片人的经验分享等,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欣赏欣赏教案教案标题:影视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欣赏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影视作品的欣赏任务。
教学内容:1. 影视欣赏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影视作品的类型与风格。
3. 影视作品的欣赏要素:剧情、表演、摄影、音乐等。
4. 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与分析方法。
5. 影视作品的欣赏技巧与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影视欣赏的认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对影视欣赏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影视欣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价值。
同时,简要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视作品。
3. 影视作品欣赏(30分钟)选择一部适合学生年龄的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关注剧情、表演、摄影、音乐等欣赏要素,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欣赏体验和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
5. 总结与展示(15分钟)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他们的欣赏体验和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影视欣赏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影视作品欣赏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并撰写一篇影评。
鼓励学生在影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欣赏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影评作业,包括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展示。
初中校本课程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初中校本课程中的影视作品赏析,旨在通过精选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影艺术,培养他们的影视鉴赏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校本课程中影视作品赏析的教学目标、选片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剧情、导演、表演、摄影、音乐等方面评价一部影视作品。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3.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选片原则
1.优秀影视作品:选择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如经典电影、获奖影片等。
2.适合学生年龄: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观看的影视作品。
3.多样化:涵盖不同类型、风格和国家的影视作品,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所选影视作品要与课程内容相辅相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三、具体实施方法
1.观影前准备:向学生介绍影视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导演、演员、剧情等,激发学生的观影兴趣。
2.观影过程: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影视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影片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3.观影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观影心得,从剧情、导演、表演等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
4.课后作业:布置与影视作品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观后感、影评等,巩固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
5.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影视知识讲座、影评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影视鉴赏水平。
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对影视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对电影和电视剧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影视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观察和分析影视作品的能力;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5.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 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 剧情与叙事- 摄影与画面构图- 音乐与音效- 演员表演与角色塑造- 美术设计与场景布置3. 影视艺术的类型与风格- 不同类型电影和电视剧的特点和风格- 国内外主要影视流派和代表作品的欣赏4. 影视艺术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电影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影视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影视艺术中的符号和象征- 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和社会意义5. 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承- 影视作品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影视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 影视作品观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通过观看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4. 作品评论:要求学生撰写对观看的影视作品的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 辅助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音响设备等辅助教学工具,展示影视作品和相关资料,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部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影视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影视作品,涵盖不同类型和风格。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影视欣赏
2.主讲教师:马玉婷
3.教材:(多媒体)
4.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5.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
6.授课对象:影视欣赏社团所有学生
二、具体内容
1.知识目标:了解电影历史背影
了解现代电影特殊技术
了解精典故事情节
了解分镜头理念
了解电影特殊与电脑特技动画
情感目标:培养高水平的动画,影视后期人才,使学生充分热爱电影,热爱祖国。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第1章关于电影
第2章剧情解读
第3章关于导演
第4章关于演员
第5章电影基础知识
第6章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章中外影片比较
3.课程实施建议:
(1)使用多媒体教室,利用计算机指导教学。
(2)采用最为先进的投影仪作为高清视频输出方案,确保画面的高清晰度,挑战受众的视觉神精。
(3)采用最为先进的AC-3杜比5.1环绕立体声影院系统作为高清视频输出方案,确保声场音效的准确定位,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逼真效果
4.课程评价建议:采用说感受与写影评的双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欣赏》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基本概况1、课程名称: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欣赏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选修)3、教学材料:自编、改编、教材拓展4、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8课时)5、授课对象:高一学生6、开发老师:宁丽萍二、课程具体内容[课程背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
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的直接途径,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举措,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育思想。
在现代信息化大潮下,影视越来越成为人们拓展视野的重要方式。
如何让学生把语文融进生活,把文学艺术与电视艺术进行融合,对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对提高高一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文学阅读兴趣,了解电影基本知识2、对一些经典的文学改编电影有基本的认识,能从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欣赏、体会[课程基本内容与任务]本课程为准备参加高一学生开设,一共有18课时,分9讲,每讲2课时。
课程特点是寓教于乐,观看视频,共同讨论。
[课目安排]第一讲文学与电影第二讲电影艺术初探第三讲电影艺术中的文学(上)第四讲电影艺术中的文学(上)第五讲电影艺术中的绘画第六讲电影艺术中的音乐第七讲电影艺术中的摄影第八讲经典影视欣赏(上)第九讲经典影视欣赏(下)[课程形式]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老师讲授与学生提问、视频欣赏、师生互动交流等教学方式。
在教学工具与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
[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40%,期末60%)。
总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考核合格者记2个公共选修课学分。
高中《影视鉴赏》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近年来,由于传统影视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影视鉴赏课程也逐渐受到关注和
重视。
而影视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遵从知识架构,由基础知识到应用,不断调整和重构成为必要。
因此,影视鉴赏校本课程开发尤为重要。
首先,从教育理论角度进行构建,将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个性、激
发潜能、促进成长为目标的教学策略。
同时,强调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践跟踪,改进学习内容的易懂性,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注重影视力量开发,遵循拓展课堂外学习,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体验;此外,结合JR的模式,创新性
地将影视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有效地系统化教育。
其次,影视鉴赏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从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出发,落
实改革方案,构建影视鉴赏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定制教材,为学生深入分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次,实施教师培训计划,以满足教师不断提升技能需求;此外,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家庭内外多方面实施针对性教育。
最后,影视鉴赏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专业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从而推动基础
教育的改革,满足学生课室外学习活动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影视鉴赏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提高和改善基础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
顺利开发,应当重视它的重要性,从理论到实践,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强化学习效果,最终实现学习成果。
影视鉴赏校本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校本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课程。
该课程以影视作品为主要载体,通过观摩、讨论、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情感、技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课程特点:
1. 综合性:影视鉴赏校本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观摩、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影视作品进行鉴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内容:
1. 影视基础知识:介绍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制作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经典作品赏析:选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影视经典作品进行观摩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影视文化研究:分析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批评意识。
4. 影视制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影视制作活动,如短片拍摄、剪辑等,让学生了解影视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教学方式:
1. 观摩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开展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比较与评价:通过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和优劣,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影视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3. 写作与表达:鼓励学生撰写观后感、分析文章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互动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