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南亚
- 格式:ppt
- 大小:8.19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地理南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4. 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5. 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6. 了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教学重点: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教学难点: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亚的主要城市,南亚的宗教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南部地区。
2. 提问学生对南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让学生通过地图标注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分组讨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地图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 讲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 讲解南亚的工业开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开展概况。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南亚的宗教文化特点。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2. 提醒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人口和工业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南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南亚》是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研说:一、说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南亚地形及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说教材(一)本节内容在本学科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突出了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如地形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这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面“认识大洲”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主要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慨况。
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地图能总结出南亚的地形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分析,如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河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知道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填出主要的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确立依据:在学习任何一个地区时,首先要明确其地理位置和范围,这是认识地区的基础。
只有充分了解其概况才能更好地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南亚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其地形与河流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教学难点:①学会判读地形剖面图。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水系特征并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南亚>>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南亚>>,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部分教学内容。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设计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粤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大洲之后,学习的第二个地区。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地区、国家提供的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标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并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南亚地形特点及地势变化特征。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国家;(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南亚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总结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将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确定为本节重点;将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确定为本节难点。
二、说学情从年龄特点来看,本年龄段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说教法与说学法根据学生已知认知结构及本节教材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情境创设法、读图分析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说教学设计:(一)认识南亚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多年之后,唐僧师徒再次踏上取经路,来到南亚,这次,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让我们跟随新编西游记,一起走进南亚。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南亚设计说明南亚是我们学习的第二个地区,可以将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某一具体的地区当中。
系统地构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之间的联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起始通过视频“不可思议的南亚”导入,让学生了解南亚突出的人口、城市、文化等相关地理特征,提出问题:南亚在哪里?进入第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充分将已学过的方法运用到南亚地区。
让学生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了解南亚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引导学生阅读南亚的地形图,得出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特征,根据地形,分析总结、对比归纳印度河和恒河的水文特征,建立地形与河流之间的逻辑联系。
南亚的农业与气候联系密切,以印度大米时政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总结气候特征,分析形成气候特征的主要成因,理解南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途径。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众多的人口给南亚各国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南亚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读图分析法、交流讨论法、图表归纳总结法、逻辑思维导图法。
资源与工具教材书、地理图册、填充图册、《作业》、多媒体课件、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南亚地形分布图、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孟买和安拉阿巴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区一年分三季【学习目标】1.结合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能够说出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城市,准确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
认识位置和范围是认识一个区域的起始,初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2.结合南亚地形分布图,归纳南亚的地形特征,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构建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3.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
在学生观察、估算、绘制剖面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南亚》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南亚是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南亚各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南亚的机会。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理解南亚的地理特点和南亚各国的发展状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东南亚和东亚的相关内容,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较为复杂,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在学情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南亚地区的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南亚的基本地理特征,理解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
这些内容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讲授法、互动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南亚的基本地理知识和经济发展状况,互动法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法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和掌握南亚的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展示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详细讲解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概述》作图题1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洋,B___洋,C___洋,D___半岛,E___山脉,F____山脉,H____半岛,I___半岛,J___江,K_____河.〔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__气候,②_____气候,③______气候,④_____气候.(3)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因而造成亚洲河流呈_____分布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数码名称:A:B:C:D地形区EFG国家a bc〔2〕亚洲地势特点:地面起伏大,.〔3〕亚洲河流特点:流向四周海洋.〔4〕亚洲气候具有多样,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5〕亚洲和季风气候显著.〔6〕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和.3.仔细观察右边亚洲范围示意图, 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地跨_____、_____、_____三个温度带,主要在__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洲接壤,西南以C运河与B洲为界;东临E洋,南F洋,北临G洋.(2)、亚洲分为、、、、、六个分区.〔3〕、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超一亿的国家有东亚______和______,南亚______、______和______,东南亚的______和______.4、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海峡C G运河D 大洋E F高原H 平原I①·②·③④·(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半岛① ② 国家③ 大洲④〔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 气候,② 气候.〔4〕.亚洲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亚洲地势特点.河流分布特征是,呈放射状分布. 〔5〕列出三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_、、 〔6〕列出三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7〕列出三条注入印度洋的河流、、.5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的三大半岛:Q 半岛R 半岛 S 半岛大洲:D 〔2〕水域名称: A B CU V Y河流:N E F山脉H 〔7〕 〔8〕〔9〕 高原:〔1〕〔2〕 〔3〕 〔4〕<3〕I 是湖泊〕,它是世界上最的湖泊;J 是〔湖泊〕,它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点;L 是〔湖泊〕,它是世界上最的湖泊.6.读亚洲气候类型图:〔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气候 ②气候 ③气候 ④气候 ⑤气候 ⑥ 气候 ⑦气候⑧气候⑨气候〔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 气候.〔4〕图中⑧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 〔大、小〕降水 〔多、少〕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 ,属于 〔热带、 温带、寒带〕气候 〔6〕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是、、. 〔7〕亚洲季风气候分、和.〔8〕图中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气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9〕亚洲的气候特点是:、、.第二节《东南亚》作图题练习1读东南亚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海B、洋C、海峡D、半岛E、群岛F、岛〔2〕图中G是〔国家〕,其传统的出口农产品是.〔3〕图中H处为气候,其气候特征是.〔4〕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之称的国家是,有"火山国"之称的是_________,写出两个中国的陆上邻国,.2读"东南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A是岛,B是半岛,C是海峡.〔2〕D周围的气候类型是气候,E周围的气候类型是气候.〔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4〕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5〕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原因是①气候;②人口密集,丰富.〔6〕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椰子、.〔7〕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半岛 B湄河C河D G海峡 H<2>A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产>生产国;F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物产>生产国和<物产>出口国.<3>E所在的群岛,以气候类型为主.<4>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A."五海三地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5>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气候条件,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东南亚是世界上、、、的最大产地.〔6〕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4读东南亚图:〔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①②③④_首都⑤⑥_ ⑦⑧〔海峡〕〔2东南亚的矿产主要是和最为著名.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3)东南亚是世界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4〕A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是.B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是.5.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为洲,B为洲,C为洋,D为洋.(2)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海峡,它位于半岛与岛之间,是连接洋与洋之间的海上通道.位于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和.第三节《南亚》作图题1读左边两幅地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注意图中地理事物所在位置与范围〕.(1)南亚自北向南可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山脉,中部为平原和平原,南部为高原〔2〕图A中字母C代表的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是.〔3〕图B中南亚在湿季处于季风控制.该季风来自洋,如果该季风反常容易引发灾害.〔4〕由图B可知,南亚年降水量大于700毫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和部,这主要是湿季B风和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5〕图A中,海洋、海湾:AB平原: C〔6〕图A中,①是〔城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②是〔城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7〕印度棉花主要分布地区是.〔8〕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___ _ ____, .2、下图是"印度与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请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空格上:〔1〕海湾名称:A__ _ 湾B__ _ 海地形区名称:CD E主要城市:F〔最大的麻纺织中心〕G〔最大的棉纺织中心〕H〔高科技中心〕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靠近原料地此时为印度的7月风向,〔〕,属于印度的雨季〔2〕印度的气候类型是气候.3.读印度略图7-8,回答下列问题:(1)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①②③④河流名称:⑤地形区名称:⑥首都名称:⑦海湾与海洋名称:⑧⑨⑩(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中部是,南部是第四节《西亚》作图题1.读中东地区图,回答问题.〔1〕中东地区重要的产油国:E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__.〔2〕大洲:a ,b c .海〔湾〕:H ,I ,J ,K ,L ,M .海峡:O ,运河:N .〔3〕苏伊士运河沟通______海与______海,缩短了______洋与_______洋的交通.〔4〕本地区主要是气候,因此本地区_____资源匮乏.〔5〕中东地区主要是人种,主要语言是.〔6〕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奉为圣城;沙特阿拉伯的,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7〕西亚石油最主要分布在与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读"中东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区地处洋洲海之地.〔2〕本区又成为东、西方海陆空交通走廊,其中苏伊士运河沟通了海和海,大大缩短了洋与洋的距离.〔3〕写出图中名称:国家a d e海域①②③④⑤(4)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与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日本等发达国家.运往日本的海上航线需通过的海峡.3、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海湾:①、②、③、④;湖泊:⑤;国家:⑥、⑦、⑧、⑨.<2>将下面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A.土耳其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苏伊士运河<3>该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和,严重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本区以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于是河流少,资源匮乏.〔4〕中东是教、教以与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奉教,他们大多是人〔民族〕.是三大##的圣城.第一章第五节《日本》1、读 "日本"示意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国家:A_____,B_____,C_____,D_____.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海峡:H______.岛屿: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群岛:e______.日本首都:g______.〔2〕图中f是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火山地震带.〔3〕日本的北部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名称是_________渔场.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沿岸.2、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和城市名称.BC D ①②④⑥G岛屿:A B_ CD 城市:EFG(2)日本地形以为主,日本的河流, 但丰富.〔①海拔落差大②降水丰富.〕 〔3〕日本的气候是,特征明显.〔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主要原因是①港口优良,便于进出口②人口和城市密集 〔5〕日本海外投资建厂主要对象是、、.3、读"日本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 国家:A, B,C, D.海洋:E,F,G. 海峡:H.岛屿:a,b,c,d. 群岛:e.山脉:f.日本首都:g.〔2〕、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沿岸.原因是.第二章 第一节《欧洲概述》1.读《欧洲》地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2>写出地中海沿岸的三大半岛名称. D ., E ., F ..<3>欧洲的大部分地形以为主,是世界上地势最的大洲.其中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占%.2、读《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绝大部分是 国家. 〔2〕为了加强联系,欧洲西部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 ,简称 .〔3〕欧洲西部地形以 为主,主要为 气候,南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__________气候. 〔4〕.欧洲西部的工业以 为主,从事该业的人口比例很高.〔5〕. 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B D G海峡C F 山脉E 〔6〕、欧洲西部大多数属于国家. 〔7〕、进行以下旅游活动应该选择哪个国家?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 〕 游水城威尼斯,参观庞贝古城.〔 〕登埃菲尔铁塔,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 〕去观看斗牛比赛,在海滨沙滩尽情享受阳光.〔 〕3、读"欧洲西部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 A B DE 半岛C F 平原GH海域M K河流 ①②〔流经国家最多〕〔2〕欧洲西部的工业以为主,其中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3〕欧洲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主要的农业部门是.〔4〕欧洲西部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第三节 《俄罗斯》地图练习题 1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名称是________.〔2〕A 是_______港,它终年不冻,濒临_______洋.〔3〕B 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名称是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____. 〔4〕C 是_________市,临_________海,该市是俄罗斯第____大城市.〔5〕D 是_________平原,流经该平原中央的大河是_________,其上游发源于我国##. 〔6〕E 是_________高原,该高原南部的_________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7〕G 是俄罗斯的首都_________,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H 是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是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9)I 平原 J 洋 K 国家〔10〕俄罗斯气候具有冬季 、夏季 的特点.气候类型中,占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气候.〔11〕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铁路网以________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横贯亚洲大陆的 大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铁路,被称为 . 〔12〕俄罗斯人通用语言是____语,属于 人种. 2、读"俄罗斯略图", 填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洋B 洋D 海E 海F 湖G 河G H ①② DL 〔城市〕M 港 O 港K 山脉H 河 I 河C 河〔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 ,夏季 . 〔3〕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该国最主要的油田是 ,最著名的铁矿产地是〔4〕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3读图回答问题.〔1J 洋 M 洋 〔2〕A 是_______港,它终年不冻, 濒临_______洋.B 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 港 _________.〔3〕G 是俄罗斯的首都______,市中心有著名的广场"", 著名的建筑物是"宫". 〔4〕C 是_________市,临_________海, 该市是俄罗斯第____大城市.〔5〕H 是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是 俄罗斯最主要的粮食产地.〔6〕N 煤矿,O 油田, P 铁矿.4、读"俄罗斯城市、河流、地形分布略图",填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_.〔2〕①是___________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临_______洋.〔3〕③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名称是___________,临_________海,该港口附近地区属______________气候.〔4〕②是_________市,临___________海,该市是俄罗斯第___________大城市. 〔5〕④是___________平原,流经该平原中央的大河称___________河.OO〔6〕⑤是___________高原,该高原南部的大湖泊名称是___________. 〔7〕⑥是俄罗斯的邻国___________所在的位置.〔8〕⑦是俄罗斯的首都___________,市中心有著名的广场称"_____________".4、读"俄罗斯"略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 A 是________山脉,它和________山、________河共同组成亚欧两洲分界线.〔2〕④是________河,注入________,通过运河,该河还可以通往________海、________海、________海、________海,称为"五海通航". 〔3〕②是________港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4〕城市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是俄罗斯的___________、最大城市和最大的___________工业中心.〔5〕河流⑤是_________河,⑥是___________河,⑦是_________河. 〔6〕⑧是___________湖,它是世界最_________的湖泊.〔7〕G 是俄罗斯的一个邻国,该国国名是________,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该国属于________地区.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