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的土建工程量计算顺序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工程量计算规则(1)平整场地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为建、构筑物底面积的外边线各边加2m计算。
平面为矩形平整场地面积:S=(A+4)(B+4)=S底+2L外+16建筑物外轮廓为非直角时,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2)挖土方按“m3”计,考虑加工作面、放坡系数计算工程实际施工的工程量,按施工方法、土的干湿、坑槽的类别、土的类别、挖土深度等不同套基价。
挖沟槽=(B+2C+kH)×H×L挖基坑=A、B—独基基底的长与宽 B—条基基底宽度C--增加的工作面 K--放坡系数 H--挖深L--沟槽的长,外墙基时取L中,内墙基时取内沟槽的净长。
(3)原土打夯:按图示尺寸(含工作面)面积以“m2”计算,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原土打夯=沟槽底面积+地坑底面积=(B+2C)×(L中+L净)+(A+2C)×(B+2C);(4)回填土分为基础回填土和室内回填土,均以“m3”计,不分土的类别及夯实方法套基价。
基础回填土=挖沟槽体积+挖基坑体积-室外地坪标高以下埋设物的总体积室内回填土=[底层建筑面积—内外承重墙水平投影面积]×回填土厚度回填土厚度=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5)余土外运:挖方量扣减回填土量,以“m3”计,按运输方法和运输距离的不同而套基价,买土费用另计。
余土外运=挖沟槽体积+挖地坑体积-(基础回填土体积+室内回填土体积)(6)挖土支挡土板或护坡时需另计。
(7)其它规则:a、人工土石方计算;b、机械土石方;c、人工凿石和石方爆破。
桩基分两类:预制桩或灌注桩1.主要分项内容:桩基础工程列项时,主要根据施工顺序列项,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一般包括:制桩、运桩、打桩、接桩、送桩、浇筑桩承台等项目;现浇灌注桩一般包括钢筋笼制作、灌注桩子目。
2.必须已知的条件(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1)土壤级别的划分(一级土和二级土两大类)及施工方法、工艺流程、采用机型及桩土的泥浆运距;2)是平地还是斜坡、基坑内或在地坪上打坑槽内打桩;3)是否小型工程;4)是否打密桩(桩间距小于4倍桩径);5) 是否打试验桩;6)是否补桩或打地基强夯后的桩;7)是否打斜桩;8)桩长及截面尺寸、砼强度等级及管桩的填充材料等。
土建工程量计算规则汇总1.图纸测量法:根据施工图纸中的尺寸,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各种构件的尺寸和数量。
这是最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之一、在进行计算时,应仔细阅读和理解图纸,注意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和重叠关系。
2.单位工程量法: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单位工程量进行计算,来确定工程的总量。
例如,对于砌筑工程,可以按照每平方米的砌筑面积来计算砖块的数量和砂浆用量。
对于混凝土工程,可以按照每立方米的混凝土量来计算水泥、骨料和石膏的用量。
3.经验法:根据以往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数据,进行估算和推算。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初步设计和预算编制阶段,以帮助确定施工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虽然经验法不够准确,但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快速参考。
4.三视图法:通过对工程构件的三视图(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进行测量和计算,确定构件的尺寸和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复杂的构件,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柱子和梁等。
5.区域法:将工程项目按照功能和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独立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综合性工程项目,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6.序列法:按照工程施工的顺序和步骤,对每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量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施工时间较长或需要分批施工的工程项目,可以帮助掌握工程进度和资源需求。
7.数量清单法:根据具体施工方案和设备材料清单,逐项列出施工中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工工时等数量。
这种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材料和设备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避免材料和设备的浪费和损失。
总之,土建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规则。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估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土建工程量计算高效技巧与方法在计算土建工程量的时候,有些朋友经常会出现漏项、重复计算,造成计算不准确、计算速度慢,工作效率特别低。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土建工程量计算技巧。
01掌握良好的识图能力良好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
在看图的时候,我们要重点要这些内容:(1)修正图纸:首先按图纸会审纪录的内容和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内容修改、订正全套施工图。
施工图的修正走在前头,可避免事后改变图纸,而改变已计算工程量计算数据等大量的重复劳动。
(2)粗略看图:这种看图方法亦可称“浏览”整套施工图,要达到以下目的:①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②一般了解工程的材料和做法;③了解图中有没有钢筋表、混凝土构件表、门窗表;④了解施工图表示方法。
(3)重点看图:所看图纸的范围,主要是建筑“三大图”和“设计说明”:①房屋室内外高差,以便在计算基础和室内挖、填方工程量时利用这个数据;②建筑物层高,墙体、楼地面面层、门窗等相应工程内容是否因楼层或段落不同而有所变化。
02 计算前的统计工作很重要1、土建工程量的计算依据和准备在计算工程量之前,看到图纸先不要急于计算,首先将施工图分类,把建筑图和结构图分成两部分,认真详细地读懂读透施工图纸,认为有必要的东西应先用笔记下来。
2、门窗洞口先统计出来把门窗洞的材质、规格、所在的位置统计清楚,经可用表格的形式把每樘的面积和所在部位的面积都先计算出来,这样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门窗部分的工程量也已经出来了,在计算砌体和粉刷时,如需要扣门窗洞口,就可以在门窗表中查到,就不会再分别查找了,减少了麻烦,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3、统计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构件各种梁、板、柱的数量,规格,砼标号,所在层数,是否埋入墙体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减少翻阅图纸的次数,二是便于以后的查找和核对,如果是埋入墙体的砼构件,还应把埋入位置标注清楚,在计算墙体时就可以直接扣除。
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单价法和实物法,另外,综合单价法是过渡时期的一种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一)单价法用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就是根据地区统一单位估价表中的各项定额单价(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乘以相应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计算出来的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造价。
用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计算公式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直接费=∑(工程量×预算定额单价)1.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
包括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等。
(2)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
(3)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预算过程中是最重要、最繁琐的环节,不仅影响预算编制的及时性,更重要的是影响预算造价的准确性。
计算工程量一般可按下列具体步骤进行:①根据施工图示的工程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②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③根据施工图示尺寸及有关数据,代人计算式进行数学计算;④按照定额中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对相应的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相一致。
(4)套用预算定额单价,求出单位工程的直接工程费。
套用单价时需注意如下几点:①分项工程量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必须与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所列内容一致。
②当不完全符合时,必须根据说明对定额单价进行调整或换算。
③当相差甚远,必须编制补充单位估价表或补充定额。
(5)编制工料分析表。
计算并汇总出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数量,相加便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要的各类人工和材料的数量。
(6)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和汇总造价。
计算出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按照规定对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进行调整;并汇总得出单位工程造价。
土建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平整场地按建筑物首层建筑面积(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按地下室最大单层建筑面积)乘以系数1.4以平方米计算。
构筑物按基础地面积乘以系数2平方米计算。
(二)计算基础挖土的规定;基础挖土按挖土地面积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计算,挖土深度超过放坡起点(1.5m),另计算放坡土方增量,局部加深部分的挖土工程量并入到土方工程量中。
1.挖土地面积;(1)土方、基坑按图示垫层外皮尺寸加工作宽度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沟槽按基础垫层深度加工作面宽度乘以沟槽长度计算。
2.挖土深度;(1)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2)室外设计地评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自然地坪标高。
3.放坡土方增量;(1)挖土方和基坑放坡土方增量按放坡的外边线长度(含工作面宽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相应的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2)沟槽放坡土方增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相应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3)挖土方深度超过13m时,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按13m 以外没增加1m的折算厚度乘以超过的深度(不足1m按1m计算),并入到13m以内的折算厚度中计算。
(三)挖管沟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沟地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附表三)规定宽度计算,(四)挖管沟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为200mm,并入工程量中计算。
(五)回填土按挖土体积扣除室外设计地坪以下的建筑物、构筑物、墙基、柱基、垫层基管道直径大于500mm所占的体积。
管径超过500mm是按(附表四)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
室外十几地坪与自然地坪平均厚度在0.3m以外,回填体积单独计算。
(六)放心回填土,按主墙之间的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最优的土建工程量计算顺序
为了防止漏项、减少重复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
下面计算通常采用的几种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
按施工先后顺序依次计算工程量,即按平整场地、挖地槽、基础垫层、砖石基础、回填土、砌墙、屋面防水、外墙抹灰、楼地面、内墙抹灰、粉刷、油漆等分项工程进行计算。
2.按定额顺序计算
按当地定额中的分部分项编排顺序计算工程量,即从定额的第一分部第一项开始,对照施工图纸,图中有的,就按该分部工程量计算规则算出工程量。
凡遇定额所列项目,在施工图中没有,就忽略到有的项目,其计算数据与其它分部的项目数据有关,则先将项目列出,其工程量待有关项目工程例如:计算墙体砌筑,该项目在定额的第四分部,而墙体砌筑工程量为:(墙身长度高度-门窗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所占体积+垛、附墙烟道等体积)。
这时可先将墙体砌筑项目列出,工程五分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及第六分部门窗工程等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再利用该计算数据补算这种按定额编排计算工程量顺序的方法,对初学者可以有效地防止漏算重算现象。
3.按图纸拟定一个有规律的顺序依次计算
(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从平面图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
如图5.1所示,外墙从左上角开始,依箭头所指示到左上角。
此方法适用于外墙、外墙基础、外墙挖地槽、楼地面、天棚、室内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图5.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图5.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以平面图上的横竖方向分别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依次计算,如图 5.2所示。
此方法适用于内墙、内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3)按照图纸上的构、配件编号顺序计算
在图纸上注明记号,按照各类不同的构、配件,如柱、梁、板等编号,顺序地按柱Z 1 、Z 2 、ZL 3 ,板B 1 、B 2 、B 3 等构件编号依次计算。
(4)根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对于复杂工程,计算墙体、柱子和内外粉刷时,仅按上述顺序计算还可能发生重复或遗漏,这时,计算,并将其部位以轴线号表示出来。
如位于A轴线上的外墙,轴线长为①~②,可标记为A: ①
挖地槽、内外墙基础、内外墙砌体、内外墙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建议按清单编号或定额编号顺序列项,这样可以避免漏项。
计算时可先看哪一部分可引用于其他部份,对其他引用最多的优先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顺序一般来说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来做,非定按别
人的方法来做,关键是做到速度为主。
本人的做法是先做基础部分的项目,包括土方、基础模板,砼、垫层模板、砼,有时基础部分的柱柱、梁,砌体,装饰、大样,这样每算好一个部位,就可以收起算好部分的图纸,算装饰时基本是筑图,图纸就跟着少了,桌面也没这么乱了,感觉这份工程就快算完了,心情自然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