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高分子化合物发展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50.22 KB
- 文档页数:7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程高分子材料是指由长链分子构成的材料。
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从早期的发展到现在的应用,对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当时化学家发现了橡胶这种新材料。
橡胶是由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具有优异的弹性和可塑性。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并开始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07年,德国化学家巴赫曼成功地合成出第一个合成塑料——巴克胶。
这标志着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重要突破,也为塑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陆续合成出了尼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一系列合成塑料,推动了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化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脲醛、聚酯、聚碳酸酯等。
这些新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如金属的替代品、电气绝缘材料、纤维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高分子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关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性和可控性,如形状记忆材料、功能性纳米材料等。
与此同时,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展,为高分子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又发生了转变。
现在,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可再生的、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例如生物可降解塑料和纤维素基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性能,还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它已经成为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新材料需求的提高,相信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1.1 早期发展在20世纪初,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始兴起,最早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由合成橡胶和塑料开始的。
这些材料在汽车、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高分子化学的发展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标志着高分子材料的科学化和工程化发展。
1.3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拓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包括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高分子等,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高性能功能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高分子材料将更加注重高性能、多功能的特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3 智能化发展未来高分子材料将更加智能化,具有自修复、自感知等功能。
这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三、应用领域拓展3.1 医疗领域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物传递系统等。
未来将继续探索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3.2 电子领域高分子材料在电子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例如柔性显示器、电池等。
未来高分子材料将在电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新能源领域高分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未来将继续探索高分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四、技术创新驱动4.1 材料设计与合成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材料设计与合成技术的创新,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4.2 先进加工技术随着先进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将更加精密和高效,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高份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高份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份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份子量和多样的物理、化学性质。
自20世纪初以来,高份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高份子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早期发展阶段1.1 天然高份子材料的发现- 人们早在古代就开始使用天然高份子材料,如皮革、天然橡胶等。
- 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尔斯·戴克斯特尔发现了天然橡胶的弹性,并将其命名为“弹性体”。
1.2 合成高份子材料的诞生- 1907年,美国化学家莱昂纳德·巴斯德成功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份子材料——酚醛树脂。
- 1920年代,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托德尔合成为了聚氯乙烯(PVC)。
1.3 高份子材料的应用拓展- 1930年代,高份子材料开始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领域。
- 1940年代,高份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中期发展阶段2.1 高份子材料的改性与合金化- 1950年代,人们开始将高份子材料进行改性,以改善其性能。
- 1960年代,高份子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合金化,形成为了高份子合金材料。
2.2 高份子材料的新型结构与功能- 19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高份子材料的新型结构,如共聚物、交联聚合物等。
- 1980年代,高份子材料开始展现出多种新的功能,如导电、光学、生物相容性等。
2.3 高份子材料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99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高份子材料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环保的研究方向。
- 21世纪初,高份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如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三、近期发展阶段3.1 高份子材料的纳米化与智能化- 近年来,人们将高份子材料进行纳米化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 同时,高份子材料的智能化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如自修复材料、自感应材料等。
3.2 高份子材料的多功能与多场耦合- 近期,高份子材料的多功能化与多场耦合成为研究的热点,如光电、磁电、压电等多种功能的结合。
高分子发展史
重要会议
高分子发展趋势
1、生物医学中的人工组织支架、缓释药物胶囊
2、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
3、自组装、芯片封装材料等
4、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导电高分子材料
5、环境协调与友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涂料、
健康环保装饰材料
6、现代高分子膜分离技术等等
7、高性能化: 耐磨、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等
8、高功能化: 电磁、光学、生物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催化剂
等
9、复合化: 纤维增强材料,高性能的结构复合材料
10、精细化: 向高纯化、超净化、精细化、功能化等
11、智能化: 预知预告性、自我诊断、自我修复
12、自我增殖、认识识别能力等
总结
20世纪20~4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建立和发展的时期;30~5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60年代以来则是高分子材料大规模工业化、特种化、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时期。
作为新兴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国防、商业、医药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高分子化学简史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20世纪3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一个较年轻的学科。
然而,人类对天然高分子物质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的生活就已和天然高分子物质结成了息息相关的关系。
高分子物质支撑着人们的吃穿住各方面,作为人类食物的蛋白质和淀粉,以及用纺织成为衣物的棉、毛、丝等都是天然的高分子物质。
在我国古代时,人们就已学会利用蚕丝来纺织丝绸;汉代,人们又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麻纤维和竹材纤维发明了对世界文明有巨大失去作用的造纸术。
在那时,中国人已学会利用油漆,后来传至周边国家乃至世界。
可以说,古代中国在天然高分子物质的加工技术上,例如丝织业、造纸术和油漆制造,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欧洲工业革命之以后,许多天然的高分子物质日益成为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促使人们去研究和开发高分子物质。
这时,人们首先遇到了对天然橡胶以及天然纤维的利用和改进。
橡胶的产地在热带。
哥伦布航海时,曾在拉丁美洲的海地看当地人用天然形成的橡胶球进行游戏。
1530年,欧洲人恩希拉介绍了在巴西、圭亚那等地区的人们利用粗糙的橡胶制作容器防晒布等日用品的情况。
然而,在将橡胶用于制造之前,人们面临着诸多的工艺难题,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寻这些难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黑立桑和马凯尔在1763年发现橡胶可溶于松节油和乙醚。
1823年,马辛托希用石脑油处理橡胶乳液,得到了常温时发粘而遇冷则变脆的成品,但显然不能投入使用。
1832年~1850年,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使天然橡胶经加工后有了人们想要的性能,这一工作主要是由德国人吕德斯杜夫和美国人固特异完成的。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进行着对天然纤维素的改性试验。
1832年~1845年,通过勃莱孔诺和申拜思的努力,制得了硝化纤维,这一成果曾在一战时用为制作无烟炸药。
之后,二硝酸纤维被他的同事制作模塑制品,但因其硬度太高而不易制造。
1872年,海得以梓脑作为增塑剂,用二硝酸纤维制成了柔韧的塑料,后被广泛用于制作照相底片及电影胶片等等。
高分子化学发展史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它是现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人类对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分子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从高分子化学的起源开始,梳理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和关键技术。
二、高分子化学的起源高分子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化学家们开始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研究,例如橡胶、木材和丝绸等。
他们发现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如弹性、可塑性和柔韧性。
这引发了对高分子化学的兴趣,许多科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三、早期研究的成果19世纪末,德国的赫尔曼·斯坦凡(Hermann 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理论,即聚合理论。
他的理论认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较小的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这一理论为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也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Oskar Giesel)首次成功地合成了聚氯乙烯(PVC),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此后,人们又相继合成了聚丙烯、聚苯乙烯等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四、高分子化学的突破与应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托伊希(Hermann Staudinger)发现了天然橡胶分子的结构,为高分子化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后,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合成橡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们发现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橡胶材料,从而推动了橡胶行业的发展。
同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拓展,例如塑料制品、纤维素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
五、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进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高分子化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发出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技术,例如聚合反应、共聚反应和交联反应等。
高分子化合物发展史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化合物,具有高分子量的特点。
它们在现代化学和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9世纪初,化学家开始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许多天然物质,如橡胶、纤维素和蛋白质等,都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
这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还知之甚少。
到了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深入。
1907年,德国化学家巴赫曼发现了橡胶的高分子结构,揭示了橡胶的弹性原理。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高分子化合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家对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兴趣的增加,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
1920年,德国化学家斯托德尔发现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打开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大门。
1922年,英国化学家赫尔曼发现了聚合物的结构,揭示了聚合物的线性和交联结构。
这些发现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德国化学家勃朗特和齐格勒发现了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开创了塑料工业的先河。
随后,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纤维、涂料等领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41年,美国化学家韦勒斯发现了聚乙烯的合成方法,开创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新纪元。
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电线电缆等领域。
此后,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也相继问世。
进入20世纪50年代,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聚合物材料在航天、电子、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0年,美国化学家诺伯尔发明了聚四氟乙烯,开创了特种高分子材料的新时代。
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航天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高分子材料的发展1.1 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橡胶、木材等,在古代已经有广泛的应用。
橡胶的弹性和木材的坚固性使它们成为建筑、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1.2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诞生20世纪初,化学家们开始尝试合成高分子材料。
1907年,化学家巴赫曼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巴赫曼树脂。
此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逐渐得到推进。
1.3 高分子材料的商业化应用20世纪中叶,高分子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开始兴起。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材料等领域,推动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展2.1 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与增强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研究人员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和增强。
如添加填料、纳米颗粒等,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等。
2.2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设计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可以赋予材料特殊的性能,如光学、电子等。
2.3 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可以实现材料性能的综合优化。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扩大,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
三、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3.1 绿色环保材料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3.2 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未来高分子材料将更注重研究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等。
3.3 高分子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新兴领域如能源、医疗等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人们在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过程中,建立了高分子科学,而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又推动了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
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高分子工业:早期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一些天然产物,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生漆、桐油漆等,其形态有棉、麻、木、纸张、果实、丝、毛、革、虫胶等。
进入19世纪,人们开始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改性并试图人工合成。
1839年,Goodyear发明了天然橡胶的硫化,使之用于制作轮胎。
1868年,Hyatt发明了硝化纤维素,1870年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1907年,德国合成出酚醛树脂。
20世纪初,一些聚合物如丁钠橡胶(1911~1913年)、聚醋酸乙酯(1925年工业化)、醇酸树脂(1926年)、脲醛树脂(1929年)等已被合成出来。
20世纪30~4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的创立时期。
高分子科学的创立,又推动了高分子工业的发展。
这期间有大量的高分子材料出现,如PVC(1931)、PS(1934)、LDPE(1939)、ABS (1948)等塑料;氯丁胶(1931)、丁基胶(1940)、丁苯胶(1940) 等橡胶;尼龙-66 (1938)、PET(1941)、维纶(1948)等纤维。
20世纪50~60年代是高分子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期间新产品不断出现。
如SBS(50年代)、HDPE (1953~55)、PP (1955~57)、BR(1959)、PC(1957)、PPO(1964)、Polysulfone (1965)、PBT(1970)、聚芳酰胺Nomex纤维(1967—1972)、异戊橡胶(1962)、乙丙橡胶(1961)等。
70年代,高分子工业向着高效化、自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出现了230m3的PVC 悬浮聚合釜、30万吨级的PE、PP工厂等。
同时还发展了高分子共混物(高分子合金),如ABS、MBS、HIPS等,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1. 早期发展阶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主要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和纤维素。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但缺乏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突破1920年代至1930年代,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托德尔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聚合物。
这一突破开启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时代。
随后,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不断改进,推动了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发展。
3. 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聚合物被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纤维材料、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同时,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二、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
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也将成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重点。
2. 功能性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分子材料将朝着功能性方向发展。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自修复材料、智能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
这些材料将在医疗、电子、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将为高分子材料带来新的突破。
通过纳米级的改变,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将成为未来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4. 多功能复合材料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趋向多功能化。
研究人员将探索不同材料的复合,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应用。
例如,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可以结合金属、陶瓷等材料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用性。
5. 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未来高分子材料将朝着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方向发展。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分子量的大分子化合物,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
它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等。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高分子材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和纤维素。
然而,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合成人工高分子材料。
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斯托德林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PVC)。
从那时起,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聚合物的合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人们成功合成了许多新型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制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合成方法和改性技术。
这些研究使得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二、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例如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可回收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2. 新型功能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如智能材料、光学材料、电子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性能,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医疗器械等领域。
3.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它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
未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纳米技术的应用,通过控制材料的纳米结构,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光学性能等。
第五章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教材地位高分子化学是近7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蚕丝、橡胶等,早已人们所利用。
到十九世纪40年代,有机化学的发展使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进入加工、改造阶段,如,天然橡胶的硫化(1839),纤维素的硝化(1838),以硝化纤维素为原料制造赛璐璐(1870)等。
直至二十世纪30年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才相继出现,高分子化合物的理论也随之逐步建立,石油化工与有机化学的发展,使高分子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高分子化合物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合成材料,如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与黏结剂等,都以成为生产建设,国防工业,尖端科技与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原料。
本章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用途及发展。
是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机理的重要应用。
通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使有机化学中的概念性知识得到拓展和应用。
同时进一步加强深化了几种有机反应类型,了解了合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将来继续学习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内容体系及特点本章教材共分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应用广泛的高分子化合物、功能高分子化合物三大部分,新课标对本章的要求为: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本章的重点、难点在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原理,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异同,聚合物的书写及聚合物单体的分析上。
化学5中介绍了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机理,以及乙烯的聚合反应,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章采用知识的衔接和提升的策略,着眼点放在聚合物的类型、结构及应用上。
1、加聚反应在第二章有所提及,本章在复习乙烯的聚合反应基础上进一步对聚乙烯结构特点进行思考,学习聚合物的形成过程和书写方法,并通过“思考与交流”,加深对加聚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定义:
有机合成材料:常称聚合物,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质:
1、聚合物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称为聚合物。
例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
①热塑性和热固性。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包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
定温度时,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可以熔化。
这种性质就是热塑性。
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不再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等。
②强度高。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高。
例如,锦纶绳(又称尼龙绳)特别结
实,町用于制渔网、降落伞等。
③电绝缘性好。
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上。
例如,制成电器设备零件、电线和电缆外
面的绝缘层等。
④有的高分子材料还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可用于
某些有特殊需要的领域。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的高分子材料也有不耐高温、易燃烧、易老化、废弃后不易分解等缺点。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1、发展方向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2、新型自机合成材料的类型
①具自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
②隐身材料;
③复合材料等:
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合成材料的利弊。
1、利:
a.弥补了天然材料的不足,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b.与天然材料相比,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2、弊:
a.合成材料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b.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更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开发使用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提倡绿色化学。
•三大合成材料:
(1)塑料
①塑料的成分及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此外还有多种添加剂,用于改变塑料
制品的性能。
塑料的名称是根据树脂的种类确定的。
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受热时软化,冷却后硬化,并且可以反复加工的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受热时软化成型,冷却后固化,但一经固化后,就不能再用加热的方法使之软化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②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
③塑料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
一般塑料对酸、戚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
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
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
另外塑料还具白良好的透光及防护性能。
多数塑料的制品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其中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像玻璃一样透明。
④塑料代码及回收标志
a.常见塑料名称、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
b.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由图形、塑料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组成。
其中图形中带三个箭头的等边三角形;0代表材质类别为塑料,塑料代码为0与阿拉伯数字组合成的号码,位于图形中央。
分别代表不同的塑料;塑料缩写代号位于图形下方。
(2)合成纤维
①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做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成的高聚物。
合成纤维的品种很多,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在合成纤维中被称为“六大纶”
②人造纤维与台成纤维不同,人造纤维是用本来含有纤维的物质制成的,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石灰石、空气、水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
③常见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
•
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及用途
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耐腐蚀、不缩水、弹性好等优点,但合成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差。
天然纤维。
如羊毛、棉化、木材等吸湿性和透气件好,所以,人们常把合成纤维和火然纤维混纺,这样制成的混纺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颇受欢迎。
合成纤维除改善了人类的穿着外,在生产上也有很多用途。
例如,锦纶可制降落伞绳、缆绳、渔网等。
⑤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分
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用燃烧的方法来鉴别比较容易。
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可问到烧焦羽毛的刺激性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可以压成粉末;棉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时无异味,余烬为细软粉未;
而合成纤维燃烧时常伴有熔化、收缩的现象,燃烧后的灰烬为黑色块状、较硬。
(3)合成橡胶
①合成橡胶的特点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比如:丁苯橡胶(笨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
物)、乙内烯橡胶(ERP)可用来制造轮胎;氯丁橡胶及另一种具有大然橡胶各种性能的异戊橡胶可用来制汽车配件。
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②几种常见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拓展:
1. 玻璃,玻璃钢和有机玻璃
(1)玻璃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是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
(2)玻璃钢玻璃钢是南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
料,是一种复合材料。
由于使用的树脂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和酚树脂玻璃钢。
(3)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 鉴别塑料有毒,无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