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二)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5
群文通练二托寄深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养狸述[唐]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
其体趫②,其文班。
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
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有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
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
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
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
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
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有时或死而.睫交,黑暗中又遭其缘榻过面,泊泊上下,则不可奈何。
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
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
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
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
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
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
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
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
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
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
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
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
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
岂直流患于人间耶!(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注①爱:隐蔽。
②趫:行动轻捷。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题型1文言实词五方法落实文言实词浙江《考试说明》中对于实词的考查表述为: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方面。
“在文中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推断。
具体的推断办法主要有五种:[方法阐释]1.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性、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对应训练]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梁祖陈.师河朔陈:部署B.契丹之寇.幽州也寇:盗贼C.向.晚皆有归志向:将近D.王其勉.之勉:努力【解析】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
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
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2.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相对稳定的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018·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解析】根据语境,“发言必自称曰儒”的意思是“现在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生”。
这里的“发言”不是“发表意见”的意思,而是“开口”的意思。
【答案】 A3.联想印证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日常用语中大多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要善于联想已知,举一反三,相互比照,准确理解词义。
阅读组合增分练10 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时间:30分钟满分:34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
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
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①,唐《四库书目》②,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
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③?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
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
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欧阳修文》,有删改) [注] ①班固《艺文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②唐《四库书目》:唐代的《开元四库书目》。
③汲汲营营:急急忙忙、来来往往的样子,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诗》《书》《史记》所传.传:传播B.予窃悲.其人悲:为……而悲叹C.得高第..,由是知名高第:名列前茅D.其文辞日.进日:一天比一天解析:选A “传”读zhuàn,“记载”的意思。
阅读组合增分练15 文言文+古诗歌+名句默写(时间:30分钟满分:34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上万侍郎书[明]归有光居京师,荷蒙垂盼。
念三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
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①;才不迨.志,动与时忤。
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
拊循劳来②,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
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
今被挫诎③如此,良可悯恻。
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
小民之情,何以自达于朝廷?赖阁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
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俊驰骋;妄自测拟,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
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多从意度;又取信于所使咨访之人。
只如不睹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
如又加以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夫士之所负者气耳。
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
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已复不可望。
计已无聊,当引而去之。
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
不于此时求住泊之所,当何所之乎?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④者,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
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
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
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敕命及上《解官疏》,并道所以。
轻于冒渎,无任惶悚。
不宣。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 ①出宰百里:出任县令。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答周汜荇龚未斋[注]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唐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 [注]龚未斋(1738—1811):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膏泽.下于民 泽:恩泽 B .博雅宏通之彦.彦:才德出众的人 C .因幕愈.贫 愈:越过 D .永作羁.魂之鬼 羁:客居在外 解析:选C 愈:更加。
限时综合训练二(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游大慧寺记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环城之四野,往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
询之,皆阉人之葬地也。
阉人既葬于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使浮屠①者居之,以为其守冢之人。
而其内又必请于.中朝之贵人,自公辅以上有名.当世者为文,而刻石以记之。
出西直门过高粱之桥,西北行三里许,其地为宛平香山之畏吾村,有寺曰大慧。
自远瞻之,高出松栝之表,其中堂有大佛,长五丈余,土人亦呼为“大佛寺”云,盖明正德中,司礼太监张雄之所建也。
寺后积土成阜.,累石为山,山阜之峻,下视平地殆.数仞。
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
山石嵌空玲珑,登其石罅以望远,内见外,外不知有内。
寺左建佑圣观,而于土阜高平之处建真武祠,大学士李东阳②为文,立石祠门之外。
盖当是时,世宗方尚道术,阉人惧其寺之一旦毁为道院也。
故立道家之神祠于佛寺之中,而藉此以存寺。
寺之西,坟壤累累,而石人石兽,巍然夹侍于前,大抵雄族亲之冢也。
夫使中朝之贵人为文,固若挟之以不得不作之势;而彼贵人者,亦逆俯首下气,承之以不敢不作之心。
天下未有不相知而可以挟之使必然者,原其初,必自中朝之贵人与宦寺有相知之旧。
夫以中朝之贵人而与宦寺有相知之旧,则彼其所以为贵人者,未必不出于宦寺之推引。
其不出于宦寺之推引,自我得之而何畏乎?彼推引不出于宦寺而甚良宦寺,则是惟恐宦寺之能为祸福于我,此孔子之.所谓患得而患失也。
为人臣而.患得患失,则.其归且将无所不至。
且使患得而果可以得之,患失而果可以无失,吾亦安得而使其不患?乃患得患失矣而得失之权卒不可以操之自我我自得其为我而何必交欢于宦寺此余之三复碑文不能不为之长叹者也。
(选自清代大櫆《海峰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浮屠:僧人。
②李东阳:明朝诗人,官至吏部尚书。
宦官刘谨专权时,李依附周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公辅以上有名.当世者为文名:命名B.寺后积土成阜.阜:小山C.下视平地殆.数仞殆:大概D.其石皆自吴之震泽舟载而舆致..焉舆致:车载而至答案 A解析名:名望。
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2套)模拟试卷一(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方兴未艾.(ài),一批对电影事业有着执着.(zhuó)追求的编剧、导演,正在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电影创作之路。
B.咬文嚼.(jué)字有时真算得上是一个坏习惯,但是在文学领域,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必须这样辎铢必较,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jǐn)严。
C.著名画家丰子恺善于从纷芸世态中挑出人所熟悉而不注意的一鳞半爪.(zhǎo),稍加点染,便创作出意境隽.(jùn)永的画作,令人一见不忘。
D.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lì)校讲学,但是没有谁能像博闻强记的梁启超先生那样,在听众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音乐是人类最亲密的东西,人有口有喉,自己会吹奏歌唱;有手可以敲打,弹拨乐器;有身体动作,可以随性舞蹈。
音乐这门艺术可以备于人的一身,无待外求。
故而在人群生活中发展得最早,在生活里的势力和影响也最大。
[乙]诗、歌、舞、拟容动作以及戏剧表演,极早时就结合在一起。
但是对我们最亲密的东西并不就是最被认识和理解的东西,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所以古代人民对音乐这一现象感到神奇,对它半理解半不理解。
尤其..。
中国人早是人们很早就在弦上管上发现音乐规律里的数的比例,那样严整,叫人高山仰止....就把律、度、量、衡结合,从时间性的音律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又从音律来测量气候,把音律和时间中的历结合起来。
[丙]太史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说:“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
”变化之情除数学的测定外,还可从律吕来把握。
音乐对人类生活及意识如此潜移默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后来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音乐神话、故事传说。
文言文阅读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则天顺圣皇后司马光正月,戊寅,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
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贬安固尉。
太后以顼有干略,故委以腹心。
顼与武懿宗争赵州之功于.太后前。
顼魁岸辩口,懿宗短小伛偻,顼视懿宗,声气陵厉。
太后由是不悦,曰:“顼在朕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他日,顼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后怒曰:“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
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三匕首。
铁鞭击之不服,则以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太宗壮朕之志。
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顼惶惧流汗,拜伏求生,乃止。
诸武怨其附太子,共发其弟冒官事,由是坐贬。
辞日,得召见,涕泣言曰:“臣今远离阙庭,永无再见之期,愿陈一言。
”太后命之坐,问之,顼曰:“合水土为泥,有争乎?”太后曰:“无之。
”又曰:“分半为佛,半为天尊,有争乎?”曰:“有争矣。
”顼顿首曰:“宗室、外戚各当其分,则天下安。
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犹为王,此陛下驱之使他日必争,两不得安也。
”太后曰:“朕亦知之。
然业已如是,不可何如!”腊月,辛巳,立故太孙重润为邵王,其弟重茂为北海王。
太后问鸾台侍郎陆元方以外事,对曰:“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不以闻;人间细事,不足烦圣听。
”由是忤旨。
庚寅,罢为司礼卿。
元方为人清谨,再为宰相,太后每有迁除,多访之,元方密封以.进,未尝漏露。
丙寅,武邑人苏安恒上疏曰:“陛下钦先圣之顾托,受嗣子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
岂不闻帝舜褰裳[注],周公复辟..!舜之.于禹,事衹族亲;旦与成王,不离叔父。
族亲何如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宝位将倦机务繁重浩荡心神何不禅位东宫自怡圣体自昔理天下者不见二姓而俱王也。
当今梁、定、河内、建昌诸王,承陛下之荫覆,并得封王;臣谓千秋万岁之后,于事非便,臣请黜为公侯,任以闲简。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答周汜荇龚未斋[注]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唐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注] 龚未斋(1738—1811):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膏泽.下于民 泽:恩泽 B .博雅宏通之彦.彦:才德出众的人 C .因幕愈.贫 愈:越过 D .永作羁.魂之鬼 羁:客居在外 解析:选C 愈:更加。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答周汜荇龚未斋[注]接手书,雒诵回环,恍同晤对。
承示公门颇堪造福,此中亦大有乐趣,在足下则然,在仆则万不能然。
即足下亦明知其未必能然,而以幕言幕,不得不姑以为然也。
夫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诚可为造福者矣。
或文采风流,著令闻于当世,亦至足乐也。
试问今之从政者何如?今之入幕者何如也?即有一二明体达用之才,博雅宏通之彦.,将焉.取之而焉用哉!曳裾之客,半属负腹之将军,初不知政事文章为何物,不过熟胥吏之腔套,竭刀笔之能事而已!仆尝谓愚民迫于饥寒,则流为盗贼;读书无成,迫于饥寒,则流为幕宾。
语虽过激,实为确论。
倘使家有负郭之田,则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此中自有真乐,必不出而造福也明矣。
所云素位而行,则.有道之言也。
盖素贫贱行乎贫贱也!即古之抱关击柝者,亦为贫而仕也。
吾辈囊无一钱,家有八口,既不能为陈仲子之身织屦,妻辟纟卢;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虽然,言幕于今日,亦甚难矣!昌黎公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
贤如昌黎,尚藉为之前后,矧其为碌碌者哉?唐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思贤士手中,安得阿堵物耶?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勇如子路,亦且愤然而.起也。
即或嗜痂有癖,而鹤料无多,枯砚甫安,而闲居又赋。
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畜妻子,因贫而幕,因幕愈.贫,钟鸣漏尽,尚为拽磨之.牛;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选自《雪鸿轩尺牍》,有删改)[注] 龚未斋(1738—1811):清代绍兴师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膏泽.下于民 泽:恩泽 B .博雅宏通之彦.彦:才德出众的人 C .因幕愈.贫 愈:越过 D .永作羁.魂之鬼 羁:客居在外 解析:选C 愈:更加。
[回归教材] 文言实词的掌握,重在积累。
柳宗元《捕蛇者说》“闻而愈悲”一句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一句中的“愈”都是“更加”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将焉.取之而焉用哉始速祸焉.B.⎩⎪⎨⎪⎧ 则.有道之言也位卑则.足羞C.⎩⎪⎨⎪⎧ 亦且愤然而.起也吾尝跂而.望矣D.⎩⎪⎨⎪⎧尚为拽磨之.牛佯狂不知所之.者 解析:选C A 项,疑问代词,怎么/句末语气词。
B 项,副词,乃/连词,就。
C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D 项,助词,的/动词,往、到……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即交代了作者对在衙门做幕宾的人的看法,认为担任幕宾,并不能造福百姓并从中获得乐趣。
B .作者身为幕宾,站在幕宾的角度对当时的从政者进行了批判,认为当时的从政者没能很好地选拔人才。
C .这篇书信多处引用名言,如第五段引用韩愈、“唐人”的名言警句,写出了做幕宾不易的现实。
D .本文一改古人写信好用骈文的习惯,通篇用散句,将因贫穷而做幕宾的无奈之情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解析:选D 这篇文章骈散结合,并非“通篇用散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解析:通读语句可知,“吹箫之客”“听竹之人”在句中当作宾语,其后均应断开。
“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是两件不同的事,中间应断开。
“曾无过而问者”是世人对“炊烟不举,僵卧雪中”之人的态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矣”在句中作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
“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与“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是并列的两种情况,其间应断开。
参考答案:是以燕士不乏吹箫之客/而柯亭竟无听竹之人/炊烟不举/僵卧雪中/曾无过而问者/是贫贱而且患难矣/人而贫//尚有分贝之存/人而穷//则躬无出穴之日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又不能为蚯蚓之上食槁壤,下饮黄泉,则驱而之幕固宜。
(4分)译文:(2)灯尽油干,永作羁魂之鬼,人孰无情,能不悲哉!(4分)译文:参考答案:(1)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得分点:“上”“下”“宜”各1分,句意1分)(2)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得分点:“灯尽油干”“羁”“孰”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接到你亲手写的书信,反复诵读,恍如与你会面交谈。
承蒙教导说在衙门颇可以做些好事,其中也是很有乐趣的,你也许是这样的,我却万不能如此。
即使你也明明知道未必能如此,然而你以幕宾的身份谈论衙门里的事,不得不姑且认为如此吧。
有劝谏能够接受并照着做,有建议能够听从,恩惠普及百姓,真可以叫作“造福者”了。
或者才华横溢,风度潇洒,美好的声誉扬于当世,也是最充足的乐趣了。
试问:如今的从政者怎么样?如今的幕宾又怎么样?即使有一两个明于事理、通达致用的人才,博学高尚、心胸豁达的才德出众的人,打算怎么选拔又怎么任用呢?奔走于王侯权贵之门的人,一半都是无学问的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政事”和“文章”是什么东西,只不过是熟悉官府中文书小吏的办公程式,竭尽刀笔做自己擅长的事罢了!我曾说过,无知的百姓迫于饥寒,才成为盗贼;士人读书没有成就,迫于饥寒,才成为幕宾。
这些话虽然过于偏激,但实在是精辟正确的言论。
倘使家中有靠近城郭的田地,那么隐居于简陋的房屋之中,也可以游玩休憩,这里边自然有真正的乐趣,必然不会出来做什么好事了,这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你所说的“安于其素常所处的地位,做好应做之事”,乃是有道之言。
大概是素常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应该做贫贱之事吧!即使古代守关巡夜的小官,也是因为贫穷才出来做官的。
我们这些人口袋中没有一文钱,而家中有八口人,既不能学陈仲子辞官编草鞋,妻子织麻布;也不能像蚯蚓一样,向上吃干土,向下饮黄泉水,那么被驱赶到幕府中来,是原本就应该的啊!虽是如此,说起现在做幕宾的,也很不容易啊!韩愈曾说过没有位高望重的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再有才能学问也不会显达;没有年轻有声望的人在后面拥戴宣扬,再有伟大的功业也不会传之后世。
像韩愈这样的大贤人,尚且依靠别人在前面提携引荐,在后面拥戴宣扬,何况我们这样的平庸无能之辈呢?唐人有诗句说:“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试想贤德之人的手中,哪里有金钱呢?因此燕国士人中有不少乞食街头者,而柯亭之中终究再无听竹笛之人!炊烟不起,僵硬地躺在雪中,竟没有经过而上前询问的人,这算得上是贫贱又艰难了。
人若贫,还有“分”“贝”二字在;人若穷,那么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像子路那样英勇的人,也因君子受穷愤然而起。
即使我们有乖僻的嗜好,但俸禄菲薄,枯燥的笔墨生活刚刚安定下来,很快又赋闲。
上不足以侍奉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因为贫穷才成为幕宾,因为成为幕宾而更加贫穷,到了暮年,还像个拉磨的牛;一旦气力衰竭,便永久地做了魂留他乡的鬼,人谁没有感情,怎么能不伤心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程易田诗序[清]刘大櫆余性颛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
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①于黟。
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
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
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
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
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
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
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
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
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
(有删改) [注]①博士:学官名,掌经学传授之职。
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
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为人所贱简..贱简:轻视,怠慢B.歙尤多英贤,敦.行谊敦:厚道,诚恳C.易田固.信余固:坚决,执意D.属.其板刻之属:通“嘱”,叮嘱解析:选B敦:重视,推崇。
此处可参考原文“敦行谊,重交游”,这两句为上下对句,“敦”的解释,可参考“重”。
此处“重”应为“重视,看重”的意思,因此“敦”的词性也应为动词,意为“重视,推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退而.强学顺风而.呼B.注念生人之.欣戚不知东方之.既白C.夫造物之于.人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D.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解析:选C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B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均为介词,对于。
D项,句末语气词;兼词,于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不认同世人所谓的投机取巧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
B.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作者平生之一大乐事。
C.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的境遇。
D.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解析:选D D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流露出这种情感。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项。
有考生易较真于A项中的“生活平淡”,虽然在原文中找不到关于“生活平淡”的表述,但结合原文“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可知作者的生活没什么痛苦,也没什么欢乐,不存在大喜大悲,称之为“平淡”自然可行。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6处)(3分)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解析:断句时,要先结合上下文通读语句,了解大体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句式等进行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