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4
《昆虫记》昆虫分类昆虫是动物界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生物,其种类繁多,数量众多。
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物特性的不同,昆虫被分为多个科、目和属,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昆虫的分类。
一、按照形态特征分类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五大目。
其中,鳞翅目昆虫的前翅上具有鳞片,如蝴蝶和飞蛾;膜翅目昆虫的前、后翅都薄如膜,如蚊子和蝇类;直翅目昆虫的前翅硬而厚,后翅薄如膜,如蟋蟀和蚂蚱;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前部硬,后部薄如膜,如蝉和蚜虫;鞘翅目昆虫的前翅硬,覆盖在后翅上,如甲虫和蜣螂。
二、按照生物特性分类昆虫的生物特性也决定了它们的分类方式。
按照生物特性,昆虫可以分为飞行昆虫、跳跃昆虫、爬行昆虫和寄生昆虫等几类。
1. 飞行昆虫飞行昆虫是指那些能够独立飞行的昆虫,如蝴蝶、蜜蜂和苍蝇等。
它们通常具有两对翅膀,通过振动翅膀产生飞行力,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
飞行昆虫在寻找食物、繁殖和逃避天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 跳跃昆虫跳跃昆虫是指那些以跳跃方式移动的昆虫,如蚂蚱和跳蚤等。
它们通常具有强健的后腿和特殊的肌肉结构,能够通过迅速伸展和收缩后腿来实现强力跳跃。
跳跃昆虫在捕食和逃避天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3. 爬行昆虫爬行昆虫是指那些主要通过爬行方式移动的昆虫,如蚂蚁、蜘蛛和蜈蚣等。
它们通常具有多足和强壮的体躯,通过爬行的方式在地面、树木和石头等表面移动。
爬行昆虫在寻找食物、建立巢穴和捕捉猎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4. 寄生昆虫寄生昆虫是指那些以寄生方式生活的昆虫,如寄生蜂和寄生蚁等。
它们通常利用其他昆虫或动物作为寄主,通过寄生在寄主体内获取营养和繁殖后代。
寄生昆虫在寄主选择、寄生行为和寄主控制等方面展现出复杂的生物学特性。
三、按照科、属分类除了按照形态特征和生物特性分类外,昆虫还可以根据科、属进行分类。
科是昆虫分类中的一个较高级别单位,属则是科的下一级别单位。
每个科包含多个属,每个属又包含多个种。
昆虫分类表引言:昆虫是一类生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它们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昆虫的分类是对这个庞大群体进行科学归纳和划分的重要工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昆虫。
一、按形态特征分类1. 蛹化昆虫:这类昆虫的幼虫在进化过程中会经历一个蛹化阶段,例如蝴蝶、蜜蜂等。
它们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
2. 无蛹化昆虫:这类昆虫的幼虫发育成虫时没有蛹化的阶段,例如蟑螂、蚂蚁等。
它们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相似或相近。
二、按口器类型分类1. 针吸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针状,用于穿刺植物或动物体表,吸取汁液或血液,例如蚊子、蜜蜂等。
2. 口螯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口螯,用于撕咬和咀嚼食物,例如蟑螂、蚂蚁等。
3. 软吸式昆虫:这类昆虫的口器为软吸式,用于吸食植物汁液或腐烂物质,例如蝴蝶、蛾子等。
三、按生活习性分类1. 社会性昆虫:这类昆虫具有明显的社会结构,分工明确,例如蚂蚁、蜜蜂等。
2. 独居性昆虫:这类昆虫独自生活,不形成社会群体,例如蟑螂、蝴蝶等。
3. 迁徙性昆虫:这类昆虫具有迁徙能力,根据季节或资源分布的变化而迁徙,例如蝗虫、蝴蝶等。
四、按翅膀特征分类1. 鳞翅目:这类昆虫翅膀上具有鳞片,例如蛾子、蝴蝶等。
2. 膜翅目:这类昆虫翅膀薄如膜状,没有鳞片,例如蜻蜓、蚊子等。
3. 直翅目:这类昆虫的翅膀直立在背部,不能折叠,例如蟋蟀、蚂蚱等。
五、按生活环境分类1. 水生昆虫:这类昆虫在水中生活,例如水蚤、水蜻蜓等。
2. 陆生昆虫:这类昆虫在陆地上生活,例如蚂蚁、蟑螂等。
3. 空中昆虫:这类昆虫在空中活动,例如蜻蜓、飞蛾等。
六、按食性分类1. 食肉昆虫:这类昆虫以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为食,例如蜻蜓、蝎子等。
2. 植食昆虫:这类昆虫以植物的叶子、茎、果实等为食,例如蝴蝶、蚂蚁等。
3. 腐食昆虫:这类昆虫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例如蟑螂、蚯蚓等。
七、按寿命分类1. 短命昆虫:这类昆虫寿命较短,一般只有几天或几周,例如蜻蜓、蚊子等。
昆虫的简单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的分类是昆虫学的基础,它们被分为多个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和种。
本文将从昆虫的简单分类入手,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一、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这个门包括了许多种类的动物,如蜘蛛、螃蟹、蜈蚣等。
这些动物的身体都由许多节组成,每个节都有一对附肢。
昆虫的身体也是由许多节组成,但它们的附肢都是六对,这是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之一。
二、纲:昆虫纲(Insecta)昆虫纲是昆虫学中最为重要的分类单位,它包括了所有的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腿和一对或两对翅膀,腹部则是消化、呼吸和排泄等器官的所在地。
昆虫的身体结构非常适应它们的生活方式,例如蜜蜂的身体上有许多细毛,可以帮助它们收集花粉和蜜。
三、目: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和飞蛾等昆虫。
这些昆虫的翅膀上有许多鳞片,这些鳞片可以反射阳光,使得它们的翅膀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
蝴蝶和飞蛾的生命周期都包括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它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需要在这个阶段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地完成蛹化和羽化。
四、目:鞘翅目(Coleoptera)鞘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多样化的一个目,它包括了甲虫、蚜虫、天牛等昆虫。
这些昆虫的前翅变成了硬壳,保护了它们的身体,后翅则是柔软的,可以用来飞行。
甲虫是鞘翅目中最为著名的一类昆虫,它们的身体形状各异,有的长得像球,有的长得像角,有的长得像叶子。
甲虫的生命周期也包括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是它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需要在这个阶段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顺利地完成蛹化和羽化。
五、目: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是昆虫纲中最为有趣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蚂蜂、蚂蚁、蜜蜂等昆虫。
昆虫大的分类有两类: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
一、无翅亚纲中有:石蛃目、双尾目、原尾目、衣鱼目。
二、有翅亚纲中有:蜉蝣目、蜻蜓目、襀翅目、纺足目、直翅目、竹节虫目、蜚蠊目、螳螂目、螳螂竹节目、等翅目、革翅目、蛩蠊目、缺翅目、啮虫目、虱目、缨翅目、半翅目、
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膜翅目、毛翅目、鳞翅目、长翅目、蚤目、双翅目、捻翅目、重舌目、食毛目。
三、甲虫是有翅亚纲、鞘翅目昆虫的统称。
甲虫是全变态类。
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分类的方法
形态学分类法
行为学方法
遗传学方法
生化分类方法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生物群体,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超过百万种昆虫。
为了更好地对昆虫进行分类研究,人们将昆虫分成了八大目。
这些目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蛾蝶目和甲虫目。
本文将对这八大目逐一进行介绍。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它包括了蝴蝶、飞蛾、蜜蜂和蜻蜓等多种昆虫。
这些昆虫特征共性是前翅与后翅之间有狭长的中翅,且翅上有羽毛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让昆虫保持滑翔。
鳞翅目昆虫的体表主要覆盖着鳞状毛发,颜色丰富多彩。
二、膜翅目膜翅目中最显著的代表是蝉。
膜翅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没有中翅相连,它们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
膜翅目昆虫的触角通常比较细长且有分叉,它们也分泌粘液来保湿身体表面以及清洁身体。
三、半翅目半翅目昆虫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前翅基部很厚,而后翅比较薄,并呈透明色。
半翅目昆虫通常会很小,并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不过也有一些种类食用蛇虫等昆虫。
四、直翅目直翅目昆虫身体修长,主要由身体和狭长的翅膀构成。
直翅目昆虫的翅膀都是透明或半透明,且没有柔软的羽毛状结构。
然而,直翅目昆虫的翅膀能够发出震动声音,它们也常常被称为“蝉科”的物种。
五、双翅目双翅目昆虫的翅膀被分成了前翅和后翅。
前翅比后翅大,并且可以像人类的手臂一样挥动,用于飞行。
双翅目昆虫的身体通常较小,它们也非常敏捷灵活,能够以高速飞行捕捉猎物。
双翅目昆虫包括蚊子、苍蝇和害虫等多种昆虫。
六、蜻蜓目蜻蜓目昆虫的身体修长,通常比较细长。
它们的前翅与后翅大小相同并呈透明色,不过它们翅膀上没有羽毛状结构。
蜻蜓目昆虫的触角与前额延伸出长长的尖锐形状,被用于捕食猎物。
七、蛾蝶目蛾蝶目昆虫通常都具有美丽的翅膀图案,它们身体比较饱满,翅膀比较大,折叠时呈蝴蝶状。
与鳞翅目类似,蛾蝶目昆虫的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中翅连接。
蛾蝶目昆虫通常也被人称为“蝴蝶科”的物种。
八、甲虫目甲虫目昆虫的体形比较坚硬,且颜色较为暗淡,它们具有特殊的硬壳和独特的触角,通常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觅食。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昆虫是昆虫纲(Insecta)动物的统称,它们在地球上占据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
昆虫的分类和特征对于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分类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复杂而多样的动物群体。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
按照昆虫的特征和形态,科学家将昆虫纲分为多个目、科、属和种。
常见的昆虫目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鳖翅目和直翅目等。
鳞翅目是最大的昆虫目,包括了蝴蝶和蛾子等。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之间有许多鳞片,常常非常美丽。
双翅目是第二大的昆虫目,其中包括了苍蝇和蚊子等。
它们的前翅和后翅形状相似,能够用来飞行。
半翅目是另一个昆虫目,其中包括了蝉和叶蝉等。
它们的前翅的前半部分变厚,并且与后半部分有明显的区别。
鞘翅目的昆虫在前翅末端有硬化的鞘质,为它们得名。
其中包括甲虫和蜣螂等。
膜翅目的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非常薄,看起来像膜一样,所以得名为膜翅目。
鳖翅目的昆虫有两对长而透明的翅膀,行动迅速,能够快速飞行。
直翅目的昆虫的前翅比后翅硬化,能够用来保护后翅。
二、昆虫的特征尽管昆虫的种类非常多样,但它们也有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它们被归类为昆虫的重要依据。
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胸和腹三个部分组成。
头部含有触角、眼睛和口器等结构,有些昆虫还具有复眼。
胸部上有三对腿,前胸和中胸还会生长出一对翅膀。
腹部用于消化食物和进行呼吸。
2.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这使得它们拥有强壮的结构和保护内部器官的能力。
同时,外骨骼也限制了昆虫的体积和生长。
3. 六条腿:昆虫具有六条腿,这是它们与其他动物进行区分的重要特征。
这些腿的结构多样,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4. 气管系统:昆虫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通过许多小孔(气门)与外部相连,从而实现了身体的气体交换。
5. 发育方式:大多数昆虫经历了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昆虫的种类与特征一、昆虫的定义与分类知识点:昆虫的定义昆虫是一种节肢动物,具有三对腿、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类。
知识点:昆虫的分类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如蝴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蟑螂等。
二、昆虫的主要特征知识点: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触角,胸部有三对腿,腹部有气门和生殖器官。
知识点:昆虫的触角昆虫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昆虫的复眼昆虫的复眼是由多个小型眼睛组成的,可以观察到周围广阔的范围,但视力较为模糊。
知识点:昆虫的翅膀昆虫一般具有两对翅膀,用于飞行。
翅膀的形状和颜色有助于昆虫的伪装和吸引配偶。
知识点:昆虫的繁殖方式昆虫通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阶段的变态发育完成繁殖。
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则较为相似。
三、昆虫的生态习性知识点:昆虫的食性昆虫的食性多样,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等。
昆虫通过口器取食,口器形状和功能各异,如咀嚼式、刺吸式、舐吸式等。
知识点:昆虫的迁徙行为昆虫在求偶、寻找食物和适宜的栖息地等方面会进行迁徙。
迁徙行为有助于昆虫的生存和繁衍。
知识点:昆虫的通讯方式昆虫通过声音、气味、触角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这些通讯方式有助于昆虫寻找伴侣、警告同伴和寻找食物等。
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传粉、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等。
知识点:昆虫对农业的影响昆虫中有许多农作物的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
同时,昆虫也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手段,降低害虫的危害。
知识点: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昆虫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蜂蜜、蜂蜡、蚕丝等。
此外,昆虫也可以作为宠物和观赏对象。
五、保护昆虫的意义知识点:昆虫多样性的重要性昆虫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昆虫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昆虫的种类昆虫分为五大类:甲虫、蝶和蛾、蚂蚁、胡蜂和蜜蜂、蝇、蝽类和其他。
蝗虫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2、蝴蝶蝴蝶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1200种,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3、蜜蜂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
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蜻蜓的幼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
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实为益虫。
5、苍蝇苍蝇在生物学上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科3万4千余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等。
6、蚊子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昆虫的分类和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其分类学研究源远流长。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分类系统以及其常见的特征。
一、昆虫的分类系统昆虫的分类系统主要包括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昆虫被归类为动物界(Animali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
1. 纲内的分类昆虫纲下又细分为多个目,如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等。
每个目下还有更详细的分类,如科、属和种等。
2. 种的分类昆虫的种类非常繁多,根据形态、生态以及基因等特征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种群。
以软体动物目(Lepidoptera)为例,其中包括了许多不同的亚目(Suborder)和科(Family),如鳞翅目下的凤蝶科(Nymphalidae)、蛱蝶科(Papilionidae)等。
二、昆虫的特征昆虫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昆虫分类的重要标识。
1. 硬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表面覆盖着坚硬的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由硬质的几丁质构成。
外骨骼保护昆虫的内脏器官,并提供支撑和保护。
2. 三段式体节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明显的部分组成。
头部有一对触角、复眼和口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和进食。
胸部连接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如有)。
腹部则包含了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器官。
3. 六足行走昆虫常常通过六只足爬行和行走。
它们的足具有扒附、抓握和跳跃等功能,有利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移动。
4. 昆虫翅膀大部分昆虫都有翅膀,翅膀的形态和功能因物种而异。
通过振动翅膀,昆虫能够在空中飞行,这是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显著区别之一。
5. 气管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管构成,气管贯穿昆虫的体内,将氧气输送到细胞。
这种呼吸系统的设计有效地满足了昆虫高代谢的需求。
总结:昆虫是一类独特的生物,其分类系统较为复杂。
通过对其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昆虫的进化和生态特性。
昆虫八大目分类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科学家分为八大目,每个目下又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科和属。
本文将以昆虫八大目为分类,为读者介绍每个目的特点和代表性物种,带领读者一窥昆虫的奇妙世界。
一、鳞翅目鳞翅目是昆虫中最为庞大的一类,包括了蝴蝶、蛾子等多个科和属。
蝴蝶是鳞翅目中最为美丽的代表之一,它们拥有绚丽多彩的翅膀,形态各异。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展示了生命的奇迹。
二、鞘翅目鞘翅目中的物种主要为甲虫,包括了金龟子、锹甲等。
这些昆虫的前翅变硬成为了坚硬的鞘,后翅则保持柔软,用于飞行。
甲虫多数是食腐动物,起到了生态系统中清理腐败物质的重要角色。
三、半翅目半翅目中的昆虫拥有特化的前翅,状似鳞翅,而后翅则较为透明。
其中,蝉是半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
蝉以其清脆悦耳的叫声而闻名,它们在树上鸣叫,为夏日增添了生机与欢乐。
四、直翅目直翅目中的昆虫拥有坚硬的短翅,前后翅常呈现一致的形态。
其中,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悦耳的鸣叫声而闻名。
蟋蟀的鸣叫是雄性为吸引雌性而发出的,是夏夜的一种美妙音乐。
五、蜻蜓目蜻蜓目是昆虫中飞行速度最快的一类,它们拥有长长的翅膀和大大的复眼。
蜻蜓是蜻蜓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其灵活的飞行和迅捷的捕食能力而闻名。
蜻蜓在空中展现了它们的飞行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叹和赞叹。
六、蝉蛉目蝉蛉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生命周期而著名。
其中,蜜蜂是蝉蛉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以花蜜为食,同时也是重要的传粉者。
蜜蜂的群体生活方式和高度组织的社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展现了无私奉献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七、双翅目双翅目中的昆虫拥有两对翅膀,前翅和后翅相互协调,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
果蝇是双翅目中的代表物种之一,它们常常出没在水果附近,以糖分为食。
果蝇的繁殖速度极快,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八、蜘蛛目蜘蛛目中的昆虫以其特殊的捕食方式而著名。
蜘蛛是蜘蛛目中的代表物种,它们利用丝线编织网罗来捕捉猎物。
摘要:通过对学校不同环境下的昆虫的调查和分类来了解学校的昆虫有哪些目
和科,从而来了解这些昆虫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调查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活
习性。
关键词:学校:昆虫;调查;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
我校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经纬:114.9728° 27.1075°)一个红土地的革命之地。
在此空气污染较少,湖水还较干净,这里是个多丘陵的地带,植被也较多,也有较多的昆虫分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采集工具主要有:捕虫网、吸虫管、毒瓶、采集袋、标本盒、三角纸、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1.1.2昆虫标本制作工具:还软器、昆虫针、三级台、展翅台、三角台、粘虫胶和滤纸条等。
1.2方法
1.2.1昆虫的捕捉方法
昆虫标本是昆虫分类的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就成为昆虫研究的基本技术。
本实验依据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运用采集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的基本形态进行昆虫的基本分类。
根据各类昆虫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一般的昆虫,如蝗虫、蜻蜓、蝴蝶等,多采用捕虫网进行捕捉,而像叶蝉、飞虱等体态较小的多用吸虫管捕捉。
同时,捕捉的昆虫立即用毒瓶杀死,以免因为昆虫挣扎而造成肢体残缺。
对于鳞翅目的昆虫,在毒死后必须包在三角纸内,避免损伤鳞翅,使标本不完整。
1.2.1标本的制作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必须经加工、整理,制作成标本,才能长期保存,供研究使用。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比较干燥,不仅容易损毁,而且无法整理,在制作标本前必须还软。
在干燥器的底部放入干净的湿沙,加清水,再滴入几滴碳酸或甲醛溶液(以防标本霉变),将昆虫放在瓷隔板上,数日后即可软化。
标本还软后,即可依次针插、整姿或展翅。
制作标本后还需要制作标本的标签,注标本的采集人姓名,采集时间、地点、昆虫的种名、昆虫所属的目,编号。
贴好标签的昆虫标本存放在标本盒,然后放入专门的标本橱内保存,以免发虫或霉变。
2、结果与分析
3、结论和讨论
关于昆虫的分类系统,目前主要有进化分类和支序分类学(系统分类学)。
本实验多是根据昆虫的外形进行分类,运用了支序分类法和表征分类法相结合的方式,属于进化分类法。
对于正在学习昆虫纲的同学来说,进化分类法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系统分类法。
建立自然分类系统,也系统而科学的了解昆虫的特征。
初步了解了我校内昆虫所具有的一部分种内和所具有的目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特征。
如蜻蜓目的大多数喜欢生活在有水的地方;膜翅目的较多在有花的地方生存。
参考文献:
[1] 张瑞清.无脊椎动物的采集、培养、与玻片制作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 堵南山.甲壳动物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 张闰生、任淑仙、徐利生.无脊椎动物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江静波等.无脊椎动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1-60.
[6] 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 吴宝华等.中国动物志单殖吸虫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2-67.
[8] 陈义,无脊椎动物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9] 杨庆爽,胡成兰.昆虫形态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67-81.
[10]隋敬子,孙洪国.中国习见蜻蜓.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1]袁峰,昆虫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1-60.
[12]堵南山,赖伟,邓雪华等.无脊椎动物教学参考图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88.。